杜若看到的時候並沒有覺得激動或者是其他什麽,就隻是完全覺得好玩而已。畢竟前世司如追他的時候用的方式他大多都在電視上或者是小說上見到過,最讓他記憶深刻的是司如一直到死都還記得他,他親眼見到司如閉眼離去的時候就有種生活在電視劇或者小說中的感覺。可能是經歷過之後對這種狗血的事也就沒有那麽多的獵奇,覺得發生很正常,很自然。
“好吧。”司如有點無奈,沒有杜若的配合她沒有繼續問下去。司如拿了一串烤年糕吃起來。
一頓燒烤下來,她吃得最多的就是年糕,有些撐了。迴去的時候大家都走得慢,邊走邊聊天。司如和杜若後邊是夕柚和蘇曄,她聽到他們似乎在聊新校區的事情。司如轉過頭問夕柚:“我們是不是快要搬到新校區了?”夕柚點頭道:“這個學期上完就搬了。”
司如沒覺得突然,下個學期就開始到新校區去上課了。隻是她覺得有些煩惱,搬到新校區是自己搬過去,費力又麻煩。而且新校區之後就實行封閉式教學,沒有允許是不能隨便出校門,從校區到市區還得有一段路,買東西很麻煩。
要搬到新校區的消息是確定了的,對於這個老校區大家都還是很有感情的。一邊留戀的同時又一邊高興。許多同學開始在學校各種留影,其氛圍不亞於畢業留影。
這個學校其實還是很漂亮的,門口進來就是石橋,還有大槐樹鎮守。兩邊一邊是四季繁茂長青的大樹,一邊就是櫻花樹。現下正是櫻花開花的季節,潔白的花瓣透著點點粉色,一樹一樹的花開,一瓣一瓣的花落,地上全是櫻花,空中還有悠閑自在飄落的花瓣,空氣中全是櫻花花香,剎是漂亮。
杜若也常拉著她到櫻花樹下拍照,自從上次在團灘河第一次合拍之後,杜若像是打開了新世界,常拉著她一起拍照。司如雖然麵上不說,但是心底還是愉悅的。
要說花雨司如迴家的時候才是真正感受到花雨。司家門前的梨花正是盛開時候,司如迴家的時候一棵樹全被白色的花朵包圍,白中透著點淡綠,極少看見樹葉,全是白色的花朵。壩上全是落下的花瓣,白色的,隨風飄舞。雖是一棵樹,但是卻並不顯得單調,反而是好看極了。還有旁邊院子牆邊的桃花樹。粉紅色的桃花灼灼盛開,雖然沒有梨花那麽密集,但是一枝一枝的花開,幾朵粉紅色的花並開一起,一枝幾朵,有時一枝隻有一朵,竟和梨花相得益彰,各得其美,不分上下。
司新一迴家,就喜歡爬到牆上折幾枝,找一個礦泉水瓶插著。她還上網搜了一些插花知識,和司蘭一起搗鼓著。搗鼓出來的插花司如沒覺得有什麽不同,桃花艷麗梨花淡雅,都好看。
司如迴家之後喜歡站在門口,看著眼前的盛開的美麗的花,忍不住感嘆,每每想要故作文藝,吟詩幾句,奈何肚中竟無半點墨水,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幾句,學過的倒是忘得幹幹淨淨。
在家拍了幾張之後就匆匆迴校了。她知道等下次迴去的時候就見不到這樣的美景了,一年也就能見到那麽一次,等到大學的時候就沒再見到了。
杜若趁著花期和司如約著想起梨花穀玩。梨花穀司如是知道的,她們班就有同學住在那裏,每年花開的時候整個穀全是花,不過她隻是從手機上看到,她沒親自去過。她記得前世學校有個部門組織一起去賞梨花,司如沒有去。後來機會好像很多又好像沒有,她一直記得但是一直沒去。就像她一直想去桃花塢從初中念到大學到工作到死都沒有去過一樣。
梨花穀後來是平縣的一個著名旅遊景點。平縣後麵幾年都在大力開發旅遊項目,大力發展旅遊業。他們之所以要匆忙地搬到新校區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學校旁邊的道教文化。平縣可以開發的旅遊景點很多,豆腐橋、撒金穀、梨花穀,除此之外還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道教文化就是其中一個。
司如和杜若約定星期天上午上完課就出發。他們沒有叫太多的人,就夕柚和蘇曄,加上他們就四個。
星期天早上最後一節課上完,他們就迫不及待地往校門口走去。到車站,去梨花穀的人很多,他們買票等了會才可以上車。一進去梨花穀,入目便是漫山遍野的梨花,一樹一樹的,山上全是白色,就被雪覆蓋一般。
司如幾個下來車沿著道路一路感嘆著進去,進入一片梨花林,一棵棵梨花樹一排排站在,分部羅列整齊,樹與樹之間隔著不遠的距離,樹枝上全是白色的梨花,純白的花瓣總透著點淡綠色,花瓣隨風搖曳,盪鞦韆似的緩緩落下,輕輕地鋪在地麵,青草間,春天的氣息在這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
司如踏著胡亂散落在地的梨花,她忽然想到她曾經在手機上見到的畫麵。那時幾年之後的梨花穀,花開季節吸引眾多遊客紛遝而來,陽光明媚下,樹與樹間除了綠茵茵的青草,還有身穿淡雅青衣,閑坐在其間信手撥弄琴弦的清麗女子,司如聽不到悠揚的琴聲,卻是能想像到場景是多麽如詩如畫。
這樣的場景前世杜若應該是親眼見到過的,杜若喜歡旅遊,她經常見他發說說,隻是不曾見到他發過梨花穀的說說,但是她覺得他肯定是來過的。
杜若見她站著發愣邊叫了她一聲,司如恍惚轉頭看向杜若,喃喃問道:“杜若,你之前來過這裏嗎?”她問的是前世,可她知道杜若肯定不知道前世。問完她就迴神了,隻是這話沒毛病,她可以不用懊惱。
</br>
“好吧。”司如有點無奈,沒有杜若的配合她沒有繼續問下去。司如拿了一串烤年糕吃起來。
一頓燒烤下來,她吃得最多的就是年糕,有些撐了。迴去的時候大家都走得慢,邊走邊聊天。司如和杜若後邊是夕柚和蘇曄,她聽到他們似乎在聊新校區的事情。司如轉過頭問夕柚:“我們是不是快要搬到新校區了?”夕柚點頭道:“這個學期上完就搬了。”
司如沒覺得突然,下個學期就開始到新校區去上課了。隻是她覺得有些煩惱,搬到新校區是自己搬過去,費力又麻煩。而且新校區之後就實行封閉式教學,沒有允許是不能隨便出校門,從校區到市區還得有一段路,買東西很麻煩。
要搬到新校區的消息是確定了的,對於這個老校區大家都還是很有感情的。一邊留戀的同時又一邊高興。許多同學開始在學校各種留影,其氛圍不亞於畢業留影。
這個學校其實還是很漂亮的,門口進來就是石橋,還有大槐樹鎮守。兩邊一邊是四季繁茂長青的大樹,一邊就是櫻花樹。現下正是櫻花開花的季節,潔白的花瓣透著點點粉色,一樹一樹的花開,一瓣一瓣的花落,地上全是櫻花,空中還有悠閑自在飄落的花瓣,空氣中全是櫻花花香,剎是漂亮。
杜若也常拉著她到櫻花樹下拍照,自從上次在團灘河第一次合拍之後,杜若像是打開了新世界,常拉著她一起拍照。司如雖然麵上不說,但是心底還是愉悅的。
要說花雨司如迴家的時候才是真正感受到花雨。司家門前的梨花正是盛開時候,司如迴家的時候一棵樹全被白色的花朵包圍,白中透著點淡綠,極少看見樹葉,全是白色的花朵。壩上全是落下的花瓣,白色的,隨風飄舞。雖是一棵樹,但是卻並不顯得單調,反而是好看極了。還有旁邊院子牆邊的桃花樹。粉紅色的桃花灼灼盛開,雖然沒有梨花那麽密集,但是一枝一枝的花開,幾朵粉紅色的花並開一起,一枝幾朵,有時一枝隻有一朵,竟和梨花相得益彰,各得其美,不分上下。
司新一迴家,就喜歡爬到牆上折幾枝,找一個礦泉水瓶插著。她還上網搜了一些插花知識,和司蘭一起搗鼓著。搗鼓出來的插花司如沒覺得有什麽不同,桃花艷麗梨花淡雅,都好看。
司如迴家之後喜歡站在門口,看著眼前的盛開的美麗的花,忍不住感嘆,每每想要故作文藝,吟詩幾句,奈何肚中竟無半點墨水,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幾句,學過的倒是忘得幹幹淨淨。
在家拍了幾張之後就匆匆迴校了。她知道等下次迴去的時候就見不到這樣的美景了,一年也就能見到那麽一次,等到大學的時候就沒再見到了。
杜若趁著花期和司如約著想起梨花穀玩。梨花穀司如是知道的,她們班就有同學住在那裏,每年花開的時候整個穀全是花,不過她隻是從手機上看到,她沒親自去過。她記得前世學校有個部門組織一起去賞梨花,司如沒有去。後來機會好像很多又好像沒有,她一直記得但是一直沒去。就像她一直想去桃花塢從初中念到大學到工作到死都沒有去過一樣。
梨花穀後來是平縣的一個著名旅遊景點。平縣後麵幾年都在大力開發旅遊項目,大力發展旅遊業。他們之所以要匆忙地搬到新校區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學校旁邊的道教文化。平縣可以開發的旅遊景點很多,豆腐橋、撒金穀、梨花穀,除此之外還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道教文化就是其中一個。
司如和杜若約定星期天上午上完課就出發。他們沒有叫太多的人,就夕柚和蘇曄,加上他們就四個。
星期天早上最後一節課上完,他們就迫不及待地往校門口走去。到車站,去梨花穀的人很多,他們買票等了會才可以上車。一進去梨花穀,入目便是漫山遍野的梨花,一樹一樹的,山上全是白色,就被雪覆蓋一般。
司如幾個下來車沿著道路一路感嘆著進去,進入一片梨花林,一棵棵梨花樹一排排站在,分部羅列整齊,樹與樹之間隔著不遠的距離,樹枝上全是白色的梨花,純白的花瓣總透著點淡綠色,花瓣隨風搖曳,盪鞦韆似的緩緩落下,輕輕地鋪在地麵,青草間,春天的氣息在這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
司如踏著胡亂散落在地的梨花,她忽然想到她曾經在手機上見到的畫麵。那時幾年之後的梨花穀,花開季節吸引眾多遊客紛遝而來,陽光明媚下,樹與樹間除了綠茵茵的青草,還有身穿淡雅青衣,閑坐在其間信手撥弄琴弦的清麗女子,司如聽不到悠揚的琴聲,卻是能想像到場景是多麽如詩如畫。
這樣的場景前世杜若應該是親眼見到過的,杜若喜歡旅遊,她經常見他發說說,隻是不曾見到他發過梨花穀的說說,但是她覺得他肯定是來過的。
杜若見她站著發愣邊叫了她一聲,司如恍惚轉頭看向杜若,喃喃問道:“杜若,你之前來過這裏嗎?”她問的是前世,可她知道杜若肯定不知道前世。問完她就迴神了,隻是這話沒毛病,她可以不用懊惱。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