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4-04-16
秦國司商高粱,一個三十多歲的漢子,貌不驚人,屬於放在人群中絲毫不起眼的那種。應采薇之邀,熟門熟路無需通報直入常氏商社。在山東諸國,商賈之人想要見到一位朝廷高官,非得費一番心思不可,何況是商社的一位管事。而在秦國,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姑娘,便可與朝廷重臣,堂堂司商平起平坐,談判時候侃侃而談,實屬天下奇觀。
難得的是,雙方均不認為其中有所不妥。
“高大人,屈尊光臨,不勝榮幸。”采薇笑盈盈的將高粱迎進前堂議廳。
高粱心裏恍然,準沒好事,從容道:“采薇姑娘,幾日不見,更加英氣勃勃了。”
“高大人謬讚了。”采薇高興的說道,她一身男裝白衣,卻是英氣勃勃的樣子。
雙方分東西據案坐定,有下人奉上茶水,默默退了下去。
高粱道:“采薇姑娘何不遣人從山東帶來美酒,我也好常來蹭酒喝。每次都是茶水,未免淡了些。”
采薇哈哈一笑,道:“我們常樂公子有規矩,常氏商社的女子,未滿十八歲,不得飲酒。我雖知高大人好酒,卻是無能為力。”心裏卻在想,幸好六哥昨晚喝醉,估計什麽都忘得一幹二淨,否則發現她躲在房中偷喝葡萄酒,非得把她精心藏匿的幾桶葡萄酒一次性全部搜刮幹淨不可。
高粱笑道:“原來采薇姑娘芳齡未滿二九,和我大女兒相當。想我那時,已陣上殺敵,隨先君獻公征戰河西,哎,往事不說也罷。”
采薇歎口氣,道:“采薇自幼無父無母,年歲幾許,自己也不知。”
采薇懷揣精心設計的談判方案,高粱帶著目的前來,卻一見麵就東扯西扯,不入正題。雙方也都習慣了對方的風格,越是東扯西扯,證明即將展開的談判具有極大的重要性。
將高粱請到常氏商社來,按照衛鞅的說法,這叫做主場優勢,容易掌握談判的主動。采薇慢悠悠的端起茶碗,輕輕的抿了一口,像是掩飾無父無母一句牽發的傷感。
高粱垂下眼皮,眼睛幾乎合起,伸出一根手指,道:“我需要十萬金。”
采薇微微一笑,道:“小事一樁。”高粱主動開口,便是落入了下風,主場優勢可輕而易舉的發揮的淋漓盡致。
高粱卻搖頭,道:“秦國需要十萬金。”
采薇點點頭,秦國變法雖展開不久,然而變法帶來的變化卻是顯而易見的,國民勞動積極性極大的增強,生活物資需求增大,商品流通量增大,很快出現了貨幣短缺,物價下降的跡象。不是高粱需要十萬金,也不是秦國朝廷,而是秦國的市場,需要大量貨幣投放進去,穩定物價和市場次序。
她心道,看來秦國朝廷任命高粱為司商,卻是英明的決策。他不像她們這幫女孩子那樣,得到天縱奇才的六哥的指點,卻憑著敏銳的直覺和過人的商業意識,能從市場的變化中抓到本質,並且找到貨幣這個核心。
“秦國的鑄幣工坊,一年能產多少金?八萬還是十萬?不如常氏商社幫你們改造鑄幣工坊,十萬金,不過是一兩個月的事情。常氏商社的本領,相比高大人不會懷疑。要價不高,三分利即可,少了我也懶得費那份心思。”采薇笑道。
高粱眼睛一眯,心裏一動,緩緩喝了口茶,卻最終微微搖了搖頭,道:“往年秋收之後,老秦人便開始窩冬,商鋪停頓,往來人少。今歲左庶長變法,老秦人振奮,窩不了冬了。我任司商之職,市麵上的變化看在眼裏,這些日子頗為憂心,生怕金幣不足,市場出了毛病,要愧對君上和左庶長。采薇姑娘年歲雖小,卻是商賈高人,高粱虛長一把年歲,卻要向你請教了。三大商社入秦,帶來貨物甚多,讓秦國朝廷欠債龐大,而投入秦國的錢幣卻是少之又少。想必采薇姑娘,早早便在為秦國市場排憂解難,一路保駕了吧。”
半句不發表對采薇提議的評論,語氣中請教之意甚為誠懇,卻不設命題,僅僅是請教二字,請教的內容可大可小,而後在點一句,捧一句,使得采薇能夠真誠的而又廣泛的指點一番高論。
采薇淡淡一笑,衛鞅曾經說過,如果能夠控製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就能控製整個國家。她是真心的想要控製秦國貨幣發行,第一次半真半假的試探,在高粱這裏碰上了軟棉被。徐徐的說道:“請教不敢當,我家常樂公子確曾教過一些商賈的道理。大到一國市場,天下巨商經營,小道錢貨交易,我也記得一些。道家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自然為一,一分為二,即為虛實。商賈之道亦是如此,一國市場,虛實而已。上古之人,以物易物,同等所值相易,是為實,所值有差異,是為虛。而後貝殼、石幣、錢幣現世,虛實皆長,商賈繁榮。有虛無實,市場潰,有實無需,市場亡,此乃市場虛實之道也,相依相存,相宜而榮。如今秦國市場,錢幣缺乏,我商家出錢,易秦國之物,此為實招。秦國朝廷從鑄幣工坊取來錢幣,投放市場,此為虛招。實招可行,虛招亦可行。高大人見識廣博,見事敏銳,采薇素來佩服。隻是憂慮虛招不利與市場,采薇不以為然,需知虛可以化為實,利於秦國甚大,高大人但且思量。”
說完,采薇又喝了一口茶,不知是心虛還是當真口渴。一番說辭,是他們早備好忽悠人的。從頭到尾,句句在理,朝廷通過投放貨幣,收縮貨幣,參與市場等手段進行經濟調控,促進一國經濟健康發展,不可謂不是極具先進性的理論。完全可以作為這個時代,一個國家經濟管理的指導思想。然而其中卻又兩大陷阱,其一,以農耕為根本的時代,商業經濟底子十分薄弱,真理雖然是真理,可使人佩服得五體投地,然而實際意義卻遠非想象中大。其二,在沒有成熟的國家銀行係統的情況下,國家通過貨幣調控市場的能力極其有限,根本不具備抵禦貨幣衝擊的能力。衛鞅不會容許一個國家擁有抵禦貨幣衝擊的能力,尤其是秦國。這一套道理,采薇還是第一次說出來,心裏難免缺了幾分底氣。萬一高粱水平太差,領悟不到,她成了忽悠人。相反,萬一對方水平太高,看穿其中的漏洞,常氏商社暗藏禍心這項罪名,怕是要牢牢刻在秦國人心裏了。
高粱默默思考,似有領悟,一時不迴應。
采薇笑道:“高大人,實招利於我商社,虛招不利與我,這期間的損失,你得有所補償。”前一刻是商賈高人,後一刻典型的商賈之人。
高粱道:“采薇姑娘高論,高粱佩服,謝過指點。”
采薇道:“不敢當,不敢當。”心裏卻已經在罵人,一句輕巧的謝過,就此了事,摳門死了。尤其是,對於她提議鑄幣,字字不提。
高粱笑了笑,道:“秦國自來貧弱,缺乏錢幣,從今冬到明春,大約需十萬金。采薇姑娘,你可得幫我。”
采薇笑道:“眼看入冬了,我正準備窩冬呢。你看常氏商社人隨不多,卻也不少,冬日難行,商賈不通,大家夥滯留櫟陽,無所事事,我卻要養活這些人。造船廠那邊,木料供應不足,河水越冷,工匠叫苦連天。秋實總事那邊,跟我說加派人手,挖窯燒炭。小丫頭不知輕重,挖窯燒炭,也不看看天時,把人趕出去凍死了算了。還有西邊那幫人,我正愁著是調他們迴來,還是留在那邊。這些日,忙著購置冬衣、被襖,增添木炭火爐,耗費不少啊。”她深知高粱的談判技巧,口口聲聲說請求幫忙,引得別人自以為有利可圖,費心費力,出人出財,最後來一句多謝幫忙。
這位姑娘,好像忘了是她將人家請來的。
高粱大聲喝道:“勞駕,幫我舔一碗茶水,這天冷,一會功夫,茶水涼完了。”
采薇看看天色,笑道:“高大人,這天不冷。”
高粱道:“被采薇姑娘說冷了。”
采薇哈哈大笑,道:“十萬金,小事而已,高大人打算怎樣放到秦國市場,但且說來,何須借天說事。”
好像又忘了,借天說事的本是她。
高粱笑道:“多承采薇姑娘指點,十萬金,秦國朝廷出三萬,在民間購置朝廷所需。另外七萬金,勞煩姑娘幫忙了。怎生投放,請姑娘說來,你我一同商議。”
采薇擺擺手,道:“一時間,我哪能想出什麽注意來。”
高粱說道:“采薇姑娘一念之間,可周轉百萬金,何故自謙。”
采薇得高粱一讚,似乎很高興,哈哈一笑,道:“高大人太看得起我了,冬日裏也找不到生意可做,錢財留在手上沒啥用,萬一凍蹦了,蟲子啃了,我可虧大了。”
高粱做出無奈的樣子,道:“秦國的蟲子,不啃金餅。”
采薇奇道:“不啃?”
高粱正色的迴答:“真的不啃,不騙你。”
說完,忽然兩人不約而同的哈哈大笑,一人掩嘴巴,一人拍案。
采薇好不容易止住笑,道:“你不是要七萬金麽,我再加二十萬金,一共二十七萬。”
高粱還在發笑,道:“二十七萬金?”
秦國司商高粱,一個三十多歲的漢子,貌不驚人,屬於放在人群中絲毫不起眼的那種。應采薇之邀,熟門熟路無需通報直入常氏商社。在山東諸國,商賈之人想要見到一位朝廷高官,非得費一番心思不可,何況是商社的一位管事。而在秦國,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姑娘,便可與朝廷重臣,堂堂司商平起平坐,談判時候侃侃而談,實屬天下奇觀。
難得的是,雙方均不認為其中有所不妥。
“高大人,屈尊光臨,不勝榮幸。”采薇笑盈盈的將高粱迎進前堂議廳。
高粱心裏恍然,準沒好事,從容道:“采薇姑娘,幾日不見,更加英氣勃勃了。”
“高大人謬讚了。”采薇高興的說道,她一身男裝白衣,卻是英氣勃勃的樣子。
雙方分東西據案坐定,有下人奉上茶水,默默退了下去。
高粱道:“采薇姑娘何不遣人從山東帶來美酒,我也好常來蹭酒喝。每次都是茶水,未免淡了些。”
采薇哈哈一笑,道:“我們常樂公子有規矩,常氏商社的女子,未滿十八歲,不得飲酒。我雖知高大人好酒,卻是無能為力。”心裏卻在想,幸好六哥昨晚喝醉,估計什麽都忘得一幹二淨,否則發現她躲在房中偷喝葡萄酒,非得把她精心藏匿的幾桶葡萄酒一次性全部搜刮幹淨不可。
高粱笑道:“原來采薇姑娘芳齡未滿二九,和我大女兒相當。想我那時,已陣上殺敵,隨先君獻公征戰河西,哎,往事不說也罷。”
采薇歎口氣,道:“采薇自幼無父無母,年歲幾許,自己也不知。”
采薇懷揣精心設計的談判方案,高粱帶著目的前來,卻一見麵就東扯西扯,不入正題。雙方也都習慣了對方的風格,越是東扯西扯,證明即將展開的談判具有極大的重要性。
將高粱請到常氏商社來,按照衛鞅的說法,這叫做主場優勢,容易掌握談判的主動。采薇慢悠悠的端起茶碗,輕輕的抿了一口,像是掩飾無父無母一句牽發的傷感。
高粱垂下眼皮,眼睛幾乎合起,伸出一根手指,道:“我需要十萬金。”
采薇微微一笑,道:“小事一樁。”高粱主動開口,便是落入了下風,主場優勢可輕而易舉的發揮的淋漓盡致。
高粱卻搖頭,道:“秦國需要十萬金。”
采薇點點頭,秦國變法雖展開不久,然而變法帶來的變化卻是顯而易見的,國民勞動積極性極大的增強,生活物資需求增大,商品流通量增大,很快出現了貨幣短缺,物價下降的跡象。不是高粱需要十萬金,也不是秦國朝廷,而是秦國的市場,需要大量貨幣投放進去,穩定物價和市場次序。
她心道,看來秦國朝廷任命高粱為司商,卻是英明的決策。他不像她們這幫女孩子那樣,得到天縱奇才的六哥的指點,卻憑著敏銳的直覺和過人的商業意識,能從市場的變化中抓到本質,並且找到貨幣這個核心。
“秦國的鑄幣工坊,一年能產多少金?八萬還是十萬?不如常氏商社幫你們改造鑄幣工坊,十萬金,不過是一兩個月的事情。常氏商社的本領,相比高大人不會懷疑。要價不高,三分利即可,少了我也懶得費那份心思。”采薇笑道。
高粱眼睛一眯,心裏一動,緩緩喝了口茶,卻最終微微搖了搖頭,道:“往年秋收之後,老秦人便開始窩冬,商鋪停頓,往來人少。今歲左庶長變法,老秦人振奮,窩不了冬了。我任司商之職,市麵上的變化看在眼裏,這些日子頗為憂心,生怕金幣不足,市場出了毛病,要愧對君上和左庶長。采薇姑娘年歲雖小,卻是商賈高人,高粱虛長一把年歲,卻要向你請教了。三大商社入秦,帶來貨物甚多,讓秦國朝廷欠債龐大,而投入秦國的錢幣卻是少之又少。想必采薇姑娘,早早便在為秦國市場排憂解難,一路保駕了吧。”
半句不發表對采薇提議的評論,語氣中請教之意甚為誠懇,卻不設命題,僅僅是請教二字,請教的內容可大可小,而後在點一句,捧一句,使得采薇能夠真誠的而又廣泛的指點一番高論。
采薇淡淡一笑,衛鞅曾經說過,如果能夠控製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就能控製整個國家。她是真心的想要控製秦國貨幣發行,第一次半真半假的試探,在高粱這裏碰上了軟棉被。徐徐的說道:“請教不敢當,我家常樂公子確曾教過一些商賈的道理。大到一國市場,天下巨商經營,小道錢貨交易,我也記得一些。道家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自然為一,一分為二,即為虛實。商賈之道亦是如此,一國市場,虛實而已。上古之人,以物易物,同等所值相易,是為實,所值有差異,是為虛。而後貝殼、石幣、錢幣現世,虛實皆長,商賈繁榮。有虛無實,市場潰,有實無需,市場亡,此乃市場虛實之道也,相依相存,相宜而榮。如今秦國市場,錢幣缺乏,我商家出錢,易秦國之物,此為實招。秦國朝廷從鑄幣工坊取來錢幣,投放市場,此為虛招。實招可行,虛招亦可行。高大人見識廣博,見事敏銳,采薇素來佩服。隻是憂慮虛招不利與市場,采薇不以為然,需知虛可以化為實,利於秦國甚大,高大人但且思量。”
說完,采薇又喝了一口茶,不知是心虛還是當真口渴。一番說辭,是他們早備好忽悠人的。從頭到尾,句句在理,朝廷通過投放貨幣,收縮貨幣,參與市場等手段進行經濟調控,促進一國經濟健康發展,不可謂不是極具先進性的理論。完全可以作為這個時代,一個國家經濟管理的指導思想。然而其中卻又兩大陷阱,其一,以農耕為根本的時代,商業經濟底子十分薄弱,真理雖然是真理,可使人佩服得五體投地,然而實際意義卻遠非想象中大。其二,在沒有成熟的國家銀行係統的情況下,國家通過貨幣調控市場的能力極其有限,根本不具備抵禦貨幣衝擊的能力。衛鞅不會容許一個國家擁有抵禦貨幣衝擊的能力,尤其是秦國。這一套道理,采薇還是第一次說出來,心裏難免缺了幾分底氣。萬一高粱水平太差,領悟不到,她成了忽悠人。相反,萬一對方水平太高,看穿其中的漏洞,常氏商社暗藏禍心這項罪名,怕是要牢牢刻在秦國人心裏了。
高粱默默思考,似有領悟,一時不迴應。
采薇笑道:“高大人,實招利於我商社,虛招不利與我,這期間的損失,你得有所補償。”前一刻是商賈高人,後一刻典型的商賈之人。
高粱道:“采薇姑娘高論,高粱佩服,謝過指點。”
采薇道:“不敢當,不敢當。”心裏卻已經在罵人,一句輕巧的謝過,就此了事,摳門死了。尤其是,對於她提議鑄幣,字字不提。
高粱笑了笑,道:“秦國自來貧弱,缺乏錢幣,從今冬到明春,大約需十萬金。采薇姑娘,你可得幫我。”
采薇笑道:“眼看入冬了,我正準備窩冬呢。你看常氏商社人隨不多,卻也不少,冬日難行,商賈不通,大家夥滯留櫟陽,無所事事,我卻要養活這些人。造船廠那邊,木料供應不足,河水越冷,工匠叫苦連天。秋實總事那邊,跟我說加派人手,挖窯燒炭。小丫頭不知輕重,挖窯燒炭,也不看看天時,把人趕出去凍死了算了。還有西邊那幫人,我正愁著是調他們迴來,還是留在那邊。這些日,忙著購置冬衣、被襖,增添木炭火爐,耗費不少啊。”她深知高粱的談判技巧,口口聲聲說請求幫忙,引得別人自以為有利可圖,費心費力,出人出財,最後來一句多謝幫忙。
這位姑娘,好像忘了是她將人家請來的。
高粱大聲喝道:“勞駕,幫我舔一碗茶水,這天冷,一會功夫,茶水涼完了。”
采薇看看天色,笑道:“高大人,這天不冷。”
高粱道:“被采薇姑娘說冷了。”
采薇哈哈大笑,道:“十萬金,小事而已,高大人打算怎樣放到秦國市場,但且說來,何須借天說事。”
好像又忘了,借天說事的本是她。
高粱笑道:“多承采薇姑娘指點,十萬金,秦國朝廷出三萬,在民間購置朝廷所需。另外七萬金,勞煩姑娘幫忙了。怎生投放,請姑娘說來,你我一同商議。”
采薇擺擺手,道:“一時間,我哪能想出什麽注意來。”
高粱說道:“采薇姑娘一念之間,可周轉百萬金,何故自謙。”
采薇得高粱一讚,似乎很高興,哈哈一笑,道:“高大人太看得起我了,冬日裏也找不到生意可做,錢財留在手上沒啥用,萬一凍蹦了,蟲子啃了,我可虧大了。”
高粱做出無奈的樣子,道:“秦國的蟲子,不啃金餅。”
采薇奇道:“不啃?”
高粱正色的迴答:“真的不啃,不騙你。”
說完,忽然兩人不約而同的哈哈大笑,一人掩嘴巴,一人拍案。
采薇好不容易止住笑,道:“你不是要七萬金麽,我再加二十萬金,一共二十七萬。”
高粱還在發笑,道:“二十七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