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更新時間:2013-12-29
景監竟也不怒,一抹愁容,笑道:“我在魏國,更無朋友,隻有鞅兄一人,可訴心懷。一時感慨,鞅兄莫怪。”
衛鞅的神情很愉快,笑道:“多一個朋友,感覺真好。我在山裏,每日對著管乙,現在我看到那張臉就想吐。”
景監失笑,說道:“希望鞅兄有一天不會看到我的臉,就想吐。”
衛鞅連忙擺手,哈哈大笑,說:“不會,肯定不會,你比管乙好看多了。”
這是誇人的話嗎,景監待衛鞅笑完,道:“鞅兄,當真不願教我?”
衛鞅奇道:“教你什麽?景監兄,何出此言。”
“秦國多難,命運多舛,我老秦人,深處水火之中,鞅兄,不動惻隱之心?”景監不再讓衛鞅逃避話題。
衛鞅道:“我前幾日,險些被大黑熊吃掉,那個慘啊,若非身處其境,景監兄,你是體會不到的。”
景監當真吃了一驚,道:“我這幾個手下,就讓他們貼身護衛鞅兄,如何?”
衛鞅擺擺手,道:“免了,免了,我那山穀裏秘密太多,你們秦國人若是走進山穀半步,我一把火將整個山穀燒了,順帶連我自己也燒死。”
景監說道:“那鞅兄一切小心。”雖早知山穀中藏有秘密,否則衛鞅不會從一開始就拒絕秦國密探進入。現在衛鞅直言說出,居然還能忍住不去打聽衛鞅有什麽秘密。
衛鞅點頭,道:“我會小心的,多謝關心。”
景監說道:“鞅兄?”
衛鞅終於不耐煩,說道:“辦法都已經教給你了,還問這麽多幹嘛?”內心深處卻在得意的笑,就連察言觀色的高手景監也看不出來。
景監卻一拍腦門,使出招牌動作,笑道:“是我太焦心,關心則亂,鞅兄莫怪。幾個月前,在安邑街頭,刺殺鞅兄的殺手,與魏國太子魏申有關。隻是我們勢單力薄,無力為鞅兄消除禍害,鞅兄贖罪。”
“太子?”衛鞅目瞪口呆,這個敵人的等級也太高了吧,他甚至懷疑景監在糊弄他。
“殺我的理由?”
景監搖頭,說道:“查不到緣由,似乎與鞅兄的師門出身有關。”
衛鞅更加驚奇,他根本沒有師門出身,怎麽這麽多人左懷疑來,右懷疑去。
景監沒有去打聽衛鞅的個人隱私,他隻能將所查到的,全麵的告訴衛鞅,讓他自己去分析。說道:“太子申,與公叔痤之子公叔冒素來交好。”
衛鞅若有所思,臉色越來越沉重,最為輕輕的點了一下頭,不再言語。
景監問道:“鞅兄,可有頭緒?可需要我出力?”
衛鞅微微一笑,不答他的話,心裏卻在大罵:老子有個毛頭緒。岔開話題,說道:“景監兄在安邑,假扮楚國商人。可當真也經商,手底下可有幾個經商的人才?”
景監不知衛鞅之意,答道:“也做一些買賣。”卻不細說。
衛鞅不用腦子都能猜得到,景監的明裏暗裏的生意,肯定和秦國所需的物資有關係,而且最終盈利也是入秦國的國庫。隻是他無意打聽景監的秘密,說道:“我有一樁生意,想和景監兄合夥經營。我生產貨物,占七成。景監兄負責將貨物銷售到各國去,占三成。”
話才說出,衛鞅一陣心痛,百分之二十啊。他原本沒有打算和景監合夥經營毛筆,隻是聽到景監說到秦國百姓窮苦,難免真的動了惻隱之心。秦國窮困,史上有名,不用景監描述,他都可以猶如目睹。反正錢再多,也是一個數字,便生出分秦國兩成收入的想法,權當補貼一下秦國國庫。至於為何是百分之二十,衛鞅的打算是,先提出三成,然後等會說幾句“指點”景監的話,借此壓到八二分賬。別人談判,先開低價,慢慢往上磨。衛鞅談判,先給別人高價,在往下打壓。
景監說道:“若要銷售到各國,恐怕我力不能及。鞅兄當知,我所做買賣,皆在秦魏之間。不知鞅兄要賣的是什麽貨物?不如鞅兄和百花村的侯管事商議,侯管事不難做到。”
不用說,衛鞅在安邑的最後一晚,脫離秦國密探的見識,去見了侯贏,甚至見了白圭,景監心知肚明。就連最後是侯贏用弓箭救了衛鞅一命,景監不難猜到。
衛鞅破覺意外,景監先說能力有限,然後才問賣什麽貨物,這時直直白白的拒絕。旋即,衛鞅醒悟過來。看來景監是不知道自己的厲害,以為他做的是小買賣,補貼一下生活那種,不願意接受衛鞅的小恩小惠。他手中應付衛鞅的本錢有限,最好能夠利益最大化,交換衛鞅身上最有用的東西。
既然白送價值半個國庫的黃金都不要,衛鞅喜得不勉強。明人不說暗話,衛鞅不掩飾心中的奇怪,道:“白老相國,如今還有這麽大的本事?”
景監哈哈大笑,道:“哈哈,看來鞅兄也有不明之事。也不怪鞅兄,民間傳言,白圭老相國原本富可敵國,然為相十餘年間,魏國王室千般壓榨,將老相國萬貫家財沒為己有。老相國鬱鬱不歡,是以毅然離去。坊間之言,怎能全信。想那白老相國經營之道何等高深莫測,魏罃再狡猾,怎有本事奪白圭家財。”
“你的意思是,白圭如今仍然很有錢?”衛鞅忐忑的問。
景監點頭,說道:“白門商社,經營遍天下,更勝往昔。便是區區一個百花村所值,便勝過我秦國國庫。隻是白圭老大人辭相之後,行事低調,各地買賣均不用白門商社之名。而魏罃與白圭之間奪利之事,為魏國王室隱秘,更不外傳。是以,傳言滿天,真實如何,卻少人得知。”
衛鞅做了一下景監的招牌動作,一拍腦門,悔恨不已。野史害死人啊,衛鞅一直先入為主,以為白圭是個窮光蛋。
“鞅兄,何故如此懊悔?”景監奇道。
衛鞅快要哭了,說道:“白老相國說要將獨生孫女嫁與我,我以為他一窮二白了,便沒有答應,悔不該啊。”
那時代的人,十分看重個人品質,像衛鞅這種嫌貧愛富的行為,是要遭到鄙視的。當官的這麽做,連官都當不成;士子做過這種事,這輩子也別想當官了。
隻可惜,景監習慣了衛鞅說話的真真假假,這次直接認定衛鞅是因為別的緣故,如此這般說,隻是掩飾而已。卻不知,這的確是衛鞅的真實想法。娶了天下巨富的孫女啊,還是獨生的,到時候老頭子雙腳一瞪,鞭子一翹,偌大的家業不就是自家的了。何止是少奮鬥二十年,衛鞅孤家寡人一個,信得過的就一個管乙,而且這方麵還幫不上忙。想要構建一個龐大商業網絡,得需要多少年時間啊。總之二十年,衛鞅自己都沒有信心。衛鞅有的是本事,白圭有的是資金和商業網絡,天作之合啊。何況,基於財子愛佳人,以及基因繼承原則,富家女通常長得不錯。
景監哈哈大笑,道:“竟有此事,如此說來,我也為鞅兄可惜了。”
衛鞅說道:“做不成親人,合夥做生意也好。景監兄,你既說侯贏可與我合夥,可是有意開方便之門?”
景監笑道:“正好巧了,那日我到百花村去,偶然拾得一條絹帛。打開看了,上麵寫著幾段話,卻是侯管事寫給鞅兄的,你說巧不巧。”
衛鞅也笑道:“竟有這樣的事,真是奇了。看來,侯贏兄還惦記著我。”卻是半句也不問絹帛上的內容。他正在敲景監的竹杠,不料景監反過來將他的竹杠敲得棒棒棒響。
料想,侯贏猜到衛鞅落入秦國人手中,用那塊絹帛對話。他們這些活在暗地裏的人,同樣的一句話,可以明講,可以暗講,可以講明了,也可以講得不明不白。不管怎樣,總之大家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景監說道:“侯贏者,世間豪傑之士也。說起來,老秦人還要感激你。”
衛鞅哈哈一笑,道:“我幫你們秦國,不止一次了,不在乎多這一次,何必客氣。正所謂升米恩,鬥米仇,但願你們秦國不要將我當做仇人。”
景監明知衛鞅不知道老秦人為何要感激他,隻是打哈哈而已,也不點破,說道:“白門商社這兩月多來,諸多蹤跡可見,正著手大舉入秦。我秦國窮困,自來商賈不出函穀道,白門商社乃天下巨富,秦國若得白門到來,必大受益處。侯贏也曾暗示我,通知秦國那邊給予方便。”他不知衛鞅是怎麽說動白圭,總之白門商社大舉入秦,是衛鞅之功,這點完全可以肯定。對於侯贏識破他秦國密探的身份,不覺奇怪。
衛鞅沒有料到,老白圭這麽大的魄力,單憑自己不清不楚,三分真七分假的幾段話,就斷然指揮白門商社這個龐然大物去秦國。不愧是老鼻祖,非同尋常。心裏有點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感覺,同時又有點內疚,萬一秦國翻不了身,豈不是害了老白圭。話說,老人家可是有心將獨生孫女嫁給自己的。
此時衛鞅考慮的不是白圭和白門商社,而是在等著收賬。不管白圭怎麽想的,總之景監又欠他一份人情,欠人情總得付錢的。
更新時間:2013-12-29
景監竟也不怒,一抹愁容,笑道:“我在魏國,更無朋友,隻有鞅兄一人,可訴心懷。一時感慨,鞅兄莫怪。”
衛鞅的神情很愉快,笑道:“多一個朋友,感覺真好。我在山裏,每日對著管乙,現在我看到那張臉就想吐。”
景監失笑,說道:“希望鞅兄有一天不會看到我的臉,就想吐。”
衛鞅連忙擺手,哈哈大笑,說:“不會,肯定不會,你比管乙好看多了。”
這是誇人的話嗎,景監待衛鞅笑完,道:“鞅兄,當真不願教我?”
衛鞅奇道:“教你什麽?景監兄,何出此言。”
“秦國多難,命運多舛,我老秦人,深處水火之中,鞅兄,不動惻隱之心?”景監不再讓衛鞅逃避話題。
衛鞅道:“我前幾日,險些被大黑熊吃掉,那個慘啊,若非身處其境,景監兄,你是體會不到的。”
景監當真吃了一驚,道:“我這幾個手下,就讓他們貼身護衛鞅兄,如何?”
衛鞅擺擺手,道:“免了,免了,我那山穀裏秘密太多,你們秦國人若是走進山穀半步,我一把火將整個山穀燒了,順帶連我自己也燒死。”
景監說道:“那鞅兄一切小心。”雖早知山穀中藏有秘密,否則衛鞅不會從一開始就拒絕秦國密探進入。現在衛鞅直言說出,居然還能忍住不去打聽衛鞅有什麽秘密。
衛鞅點頭,道:“我會小心的,多謝關心。”
景監說道:“鞅兄?”
衛鞅終於不耐煩,說道:“辦法都已經教給你了,還問這麽多幹嘛?”內心深處卻在得意的笑,就連察言觀色的高手景監也看不出來。
景監卻一拍腦門,使出招牌動作,笑道:“是我太焦心,關心則亂,鞅兄莫怪。幾個月前,在安邑街頭,刺殺鞅兄的殺手,與魏國太子魏申有關。隻是我們勢單力薄,無力為鞅兄消除禍害,鞅兄贖罪。”
“太子?”衛鞅目瞪口呆,這個敵人的等級也太高了吧,他甚至懷疑景監在糊弄他。
“殺我的理由?”
景監搖頭,說道:“查不到緣由,似乎與鞅兄的師門出身有關。”
衛鞅更加驚奇,他根本沒有師門出身,怎麽這麽多人左懷疑來,右懷疑去。
景監沒有去打聽衛鞅的個人隱私,他隻能將所查到的,全麵的告訴衛鞅,讓他自己去分析。說道:“太子申,與公叔痤之子公叔冒素來交好。”
衛鞅若有所思,臉色越來越沉重,最為輕輕的點了一下頭,不再言語。
景監問道:“鞅兄,可有頭緒?可需要我出力?”
衛鞅微微一笑,不答他的話,心裏卻在大罵:老子有個毛頭緒。岔開話題,說道:“景監兄在安邑,假扮楚國商人。可當真也經商,手底下可有幾個經商的人才?”
景監不知衛鞅之意,答道:“也做一些買賣。”卻不細說。
衛鞅不用腦子都能猜得到,景監的明裏暗裏的生意,肯定和秦國所需的物資有關係,而且最終盈利也是入秦國的國庫。隻是他無意打聽景監的秘密,說道:“我有一樁生意,想和景監兄合夥經營。我生產貨物,占七成。景監兄負責將貨物銷售到各國去,占三成。”
話才說出,衛鞅一陣心痛,百分之二十啊。他原本沒有打算和景監合夥經營毛筆,隻是聽到景監說到秦國百姓窮苦,難免真的動了惻隱之心。秦國窮困,史上有名,不用景監描述,他都可以猶如目睹。反正錢再多,也是一個數字,便生出分秦國兩成收入的想法,權當補貼一下秦國國庫。至於為何是百分之二十,衛鞅的打算是,先提出三成,然後等會說幾句“指點”景監的話,借此壓到八二分賬。別人談判,先開低價,慢慢往上磨。衛鞅談判,先給別人高價,在往下打壓。
景監說道:“若要銷售到各國,恐怕我力不能及。鞅兄當知,我所做買賣,皆在秦魏之間。不知鞅兄要賣的是什麽貨物?不如鞅兄和百花村的侯管事商議,侯管事不難做到。”
不用說,衛鞅在安邑的最後一晚,脫離秦國密探的見識,去見了侯贏,甚至見了白圭,景監心知肚明。就連最後是侯贏用弓箭救了衛鞅一命,景監不難猜到。
衛鞅破覺意外,景監先說能力有限,然後才問賣什麽貨物,這時直直白白的拒絕。旋即,衛鞅醒悟過來。看來景監是不知道自己的厲害,以為他做的是小買賣,補貼一下生活那種,不願意接受衛鞅的小恩小惠。他手中應付衛鞅的本錢有限,最好能夠利益最大化,交換衛鞅身上最有用的東西。
既然白送價值半個國庫的黃金都不要,衛鞅喜得不勉強。明人不說暗話,衛鞅不掩飾心中的奇怪,道:“白老相國,如今還有這麽大的本事?”
景監哈哈大笑,道:“哈哈,看來鞅兄也有不明之事。也不怪鞅兄,民間傳言,白圭老相國原本富可敵國,然為相十餘年間,魏國王室千般壓榨,將老相國萬貫家財沒為己有。老相國鬱鬱不歡,是以毅然離去。坊間之言,怎能全信。想那白老相國經營之道何等高深莫測,魏罃再狡猾,怎有本事奪白圭家財。”
“你的意思是,白圭如今仍然很有錢?”衛鞅忐忑的問。
景監點頭,說道:“白門商社,經營遍天下,更勝往昔。便是區區一個百花村所值,便勝過我秦國國庫。隻是白圭老大人辭相之後,行事低調,各地買賣均不用白門商社之名。而魏罃與白圭之間奪利之事,為魏國王室隱秘,更不外傳。是以,傳言滿天,真實如何,卻少人得知。”
衛鞅做了一下景監的招牌動作,一拍腦門,悔恨不已。野史害死人啊,衛鞅一直先入為主,以為白圭是個窮光蛋。
“鞅兄,何故如此懊悔?”景監奇道。
衛鞅快要哭了,說道:“白老相國說要將獨生孫女嫁與我,我以為他一窮二白了,便沒有答應,悔不該啊。”
那時代的人,十分看重個人品質,像衛鞅這種嫌貧愛富的行為,是要遭到鄙視的。當官的這麽做,連官都當不成;士子做過這種事,這輩子也別想當官了。
隻可惜,景監習慣了衛鞅說話的真真假假,這次直接認定衛鞅是因為別的緣故,如此這般說,隻是掩飾而已。卻不知,這的確是衛鞅的真實想法。娶了天下巨富的孫女啊,還是獨生的,到時候老頭子雙腳一瞪,鞭子一翹,偌大的家業不就是自家的了。何止是少奮鬥二十年,衛鞅孤家寡人一個,信得過的就一個管乙,而且這方麵還幫不上忙。想要構建一個龐大商業網絡,得需要多少年時間啊。總之二十年,衛鞅自己都沒有信心。衛鞅有的是本事,白圭有的是資金和商業網絡,天作之合啊。何況,基於財子愛佳人,以及基因繼承原則,富家女通常長得不錯。
景監哈哈大笑,道:“竟有此事,如此說來,我也為鞅兄可惜了。”
衛鞅說道:“做不成親人,合夥做生意也好。景監兄,你既說侯贏可與我合夥,可是有意開方便之門?”
景監笑道:“正好巧了,那日我到百花村去,偶然拾得一條絹帛。打開看了,上麵寫著幾段話,卻是侯管事寫給鞅兄的,你說巧不巧。”
衛鞅也笑道:“竟有這樣的事,真是奇了。看來,侯贏兄還惦記著我。”卻是半句也不問絹帛上的內容。他正在敲景監的竹杠,不料景監反過來將他的竹杠敲得棒棒棒響。
料想,侯贏猜到衛鞅落入秦國人手中,用那塊絹帛對話。他們這些活在暗地裏的人,同樣的一句話,可以明講,可以暗講,可以講明了,也可以講得不明不白。不管怎樣,總之大家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景監說道:“侯贏者,世間豪傑之士也。說起來,老秦人還要感激你。”
衛鞅哈哈一笑,道:“我幫你們秦國,不止一次了,不在乎多這一次,何必客氣。正所謂升米恩,鬥米仇,但願你們秦國不要將我當做仇人。”
景監明知衛鞅不知道老秦人為何要感激他,隻是打哈哈而已,也不點破,說道:“白門商社這兩月多來,諸多蹤跡可見,正著手大舉入秦。我秦國窮困,自來商賈不出函穀道,白門商社乃天下巨富,秦國若得白門到來,必大受益處。侯贏也曾暗示我,通知秦國那邊給予方便。”他不知衛鞅是怎麽說動白圭,總之白門商社大舉入秦,是衛鞅之功,這點完全可以肯定。對於侯贏識破他秦國密探的身份,不覺奇怪。
衛鞅沒有料到,老白圭這麽大的魄力,單憑自己不清不楚,三分真七分假的幾段話,就斷然指揮白門商社這個龐然大物去秦國。不愧是老鼻祖,非同尋常。心裏有點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感覺,同時又有點內疚,萬一秦國翻不了身,豈不是害了老白圭。話說,老人家可是有心將獨生孫女嫁給自己的。
此時衛鞅考慮的不是白圭和白門商社,而是在等著收賬。不管白圭怎麽想的,總之景監又欠他一份人情,欠人情總得付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