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更新時間:2013-12-23


    不出衛鞅所料,第二天晚上,四更時分,秦國刺客從公叔痤書房的地底下鑽出來,卻被早有準備的相國府護衛一頓亂箭,全數射殺。


    史書記載不差,公叔痤果然素有賢明,並不埋沒功績。次日清晨,便來看望衛鞅,獎賞二十金,囑托衛鞅好生休養身體。這隻老狐狸,內心裏明了得很,衛鞅所說刺客圖謀是他和閭長管乙共同識破,老狐狸一個字都不信,完全是衛鞅的功勞。同時也很準確的領悟衛鞅帶著管乙請功的意圖,隻說一句“已閭長管乙留在安邑照料你”。自己的寶貝兒子處心積慮要幹掉衛鞅和管乙,要是帶著管乙出征,說不定公叔冒尋個機會砍了他的腦袋。堂堂的相國大人,大軍統帥,能夠將小小的閭長放在心上,也是賣衛鞅一個麵子。


    看著那張不苟言笑的老臉,衛鞅頗為感動,終究還是沒有提醒公叔痤小心被活捉。


    公叔痤出征之前,衛鞅理所當然病怏怏摸樣。


    魏國大軍出征之後,衛鞅每日令侍女小紅攙扶著他,在相國府裏遊蕩一圈,美其名曰:恢複性鍛煉。小侍女的肩膀好生嬌嫩,衛鞅心裏說,六哥是正經人,古代人的生活真是腐糜不堪,比資本主義社會腐糜十倍。古代的小護士被浮靡得不堪,一不小心腳底一滑,賺了個熊抱,走著走著,攙扶在肩膀的大手,不知不覺的攙扶到人家的小蠻腰上。


    小侍女小紅初時不察覺,後來中庶子大人的大手,多次落在她彈力十足的臀部之後,隱隱覺得有些不妥,紅著臉不敢聲張,小心肝撲通撲通的亂跳。不是中庶子大人演技太好,而是小侍女看得連續劇太少,看不出中庶子大人是有心還是無意。況且,這位年輕的中庶子大人,還蠻英俊。


    管乙這個結義弟弟,很有結義兄弟的覺悟。每日裏輪值相國府,下值之後,總來邀請衛鞅一同去酒肆飲酒。搞得侍女小紅詫異不已,中庶子大人羸弱至斯,行走尚且不穩,怎能喝酒,聽說病體飲酒,多有反複,管將軍也太過不愛惜中庶子大人了。


    衛鞅終於搞清楚了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十金是一筆較大的財富,足夠兩人每日裏大吃大喝開銷好一陣子。如今衛鞅有五十餘金的身價,其中四十金為公叔痤賞賜,十餘金乃原來的衛鞅留下,新的衛鞅翻箱倒櫃,很輕鬆的就翻了出來,據為己有,也算小有身家了。


    第二件事,酒肆不單單是喝酒的地方,大約是日總會的概念,也和後世的夜總會、酒吧有很大的區別。酒肆裏,學子、商人雲集,更有諸多周遊列國的學子,每日裏有演講,有辯論,有爭論。衛鞅一來喜歡熱鬧,二來最缺乏的是對這個時代的認識,在酒肆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三者咱不缺錢了,因而最喜歡到酒肆中去。


    這日傍晚,衛鞅才用過晚膳。管乙下值,不迴營房,跑到衛鞅房中。隻是,在等候衛鞅更衣的時候,一不小心倒頭就睡著了,片刻雷聲震天。


    衛鞅搖搖頭,不怪他動作慢,要怪就怪穿古裝麻煩。兜了金錢,獨自去了百花村,到時給他打包宵夜好了。


    出了相國府,已是掌燈十分。相國府門外,便是天街。天街北口是王宮,南口是相國府和上將軍府。對於那位住在對門的久仰大名的上將軍龐涓,衛鞅敬而不免,絕不願靠近他家門口半步。王宮,衛鞅是很有興趣去逛逛,原汁原味的戰國王宮哪,何其令人向往的景點,隻可惜他沒那個資格走進大門。


    安邑是魏國的都城,魏國是當時戰國中最強大的國家,天街是安邑最重要街道,卻一點也不熱鬧繁華。所謂最重要,並非因為商鋪眾多,商業繁華,而因為這裏是大魏國的行政中心。在王宮和相國府上將軍府之間,坐落著三十餘間各大小諸侯國的驛館,還有的大魏國的十餘座官署。


    天街這個天字,在於其富貴寧靜,更無塵世的紛擾。另外一層意思,作為行政中心,而命名為天,所有的魏國人,敢想敢做,卻不敢說出口。


    天街東西各有一條街道通往外麵的繁華區域,這兩條街道同樣沒有商鋪,往來人等屈指可數。這裏是魏國朝廷主要官員的住處。衛鞅經過的時候,常常想著,如果扔幾顆導彈在這兩條街上,估計魏國就滅了。


    百花村酒肆很近,從天街西邊街道穿出,借口處便是。百花村在安邑的酒肆中最為有名,也許在整個戰國中也是最為有名。用後世的地產觀念說,百花村酒肆有三條最為成功的經營策略,第一,地段;第二,地段;第三,地段。


    野史傳說中,酒吧的鼻祖是白圭,白圭在魏國都城安邑開了一家很大的酒吧。對此,衛鞅前世裏就有耳聞。不知道這家百花村,是否便是白圭的鼻祖之作。隻不過,這時的衛鞅,連白圭是死了,還是尚未出生也搞不清楚。隻知道曆史上有過這麽一個牛人,為後世人的夜生活帶來多姿多彩。這便是有學識,沒見識的悲哀。上五百年,下五百年的事,衛鞅可以誇誇而談,偏偏當時的時勢,他是個睜眼瞎。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老子又不是百度,鬼記得那麽多曆史的細節,何況,曆史記載的未必就真有其事。、


    別人通過考博、評職稱來自我升值,六哥我泡酒吧實現自我升值,衛鞅如是說。


    今晚的百花村酒肆,樓下論戰堂百餘條茶色案子座位,座無虛席。樓上雅室的學子,酒室的衛鞅同道酒友,茶室的老翁,棋室年輕俊才,采室商人,通通集中到樓下的論戰堂。


    “秦軍兵出河西,相國公叔痤大軍抵達少梁,與秦軍戰,首站告捷,秦軍後退二十裏。”原來是秦魏交戰戰報傳迴安邑,宣布戰報的是一個中年學子。


    “好——,魏軍無敵。”論戰堂內,大多數是魏國人,聽聞魏軍首站得利,轟然喝彩。


    衛鞅自我定位為聽眾,對戰報並不太過關心,少梁之戰的結果他早已清楚,公叔痤被生擒,秦獻公贏師隰重傷,雙雙失利而歸,沉悶而引發轉折的一戰。自顧走上樓去,選了間最外沿的酒室,喚來藍色衣服的侍女,點了一壺酒,要了一碟瓜子。如此,正坐可自飲自樂,側目可顧盼樓下眾生。


    “公叔老相國,文武全才,老而彌堅為帥;河東守將公子卬,當世名將也,用兵老練,為副,此戰,大魏國必勝。”一個魏國學子高聲喝道,引來有一陣喝彩。


    “以我看來,此戰秦軍必勝。”一人豁然起立,大唱反調。


    看來,如今的齊國與魏國不太對頭,在這裏潑冷水。


    “閣下何人?”那個魏國學子卻不惱怒,和氣問道。


    這邊是戰國時代,論戰之中,無論對方的觀點如何逆耳,隻要說得有理,也會接受,不至於憤怒之下大打出手。


    “齊國人,田樂。”


    “魏國學子,孫隼。”那個魏國學子自報姓名,“既然閣下認為秦軍必勝,可敢登台與我一辯?”


    齊國人田樂,整理衣冠。


    衛鞅看在眼裏,覺得古人有些好笑,非要這麽注重儀表作甚。不過也能理解,這時候社會發展水平很低,窮苦老百姓連衣服都沒得穿,那裏有念書的機會。很直白的道理,穿得好的才是貴族——貴族才有機會求學——求學才能有本領。結論是,穿得好的人,本事就大。沒衣服穿的人,肯定沒本事。


    “請。”


    “請。”


    台上,魏國學子孫隼先發話,說道:“閣下為齊人,莫非見不得魏軍獲勝,故而切盼秦軍獲勝,子不知我大魏軍之軍威唿?”


    田樂對孫隼和台下人眾一拱手,道:“孫子之言差矣,兩國交戰,勝負豈是由你我之願而定。我言秦軍必勝,理由有三。”


    “請講。”台下人眾言道。


    田樂頓了一下,朗聲說道:“其一,公叔痤此人,以賢名諸於世,將略非其所長。昔年,領軍迎戰趙韓聯軍於澮水北岸,勝而擒趙將樂祚,確有戰勝之功。然,此戰製勝,賴魏軍英勇善戰而已,非將帥之功。諸君不見去歲石門之戰,喪師六萬,大敗而歸,若非趙國救援,隻怕河西之地已歸秦人所有。反觀秦公贏師隰,百戰老將,多有戰勝而寡於敗北,用兵之老辣,當世無處其右者。”


    田樂見沒有人急於反駁,繼續說道:“我言秦軍勝,其二者,魏軍士氣不如秦軍。秦軍攜石門之戰餘威,傾國而來。觀之魏國,以偏師迎敵。安能取勝?”


    “石門之戰後,賴趙國援兵及時來到,秦軍方才退卻。現如今,趙、韓交戰正烈,上將軍龐涓率魏武卒與楚國相持於邊境。正所謂,外無援軍,內無支撐。秦魏之戰,若魏軍每戰必勝尚且罷了,若有挫折,則退無可退。此其三也。”


    說完,相當有禮貌的一禮,以示講完。


    一時間,人群中的魏人,反駁之聲大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衛鞅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狄禹韃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狄禹韃常並收藏重生之衛鞅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