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誌民還以為自己聽錯了,於是又強調了一遍:“營長,我們隻有十枚,打完就沒有了!其它的要等鷹醬的陀螺儀送到……”


    “我知道!”王學新沒有跟和誌民多作解釋:“去準備吧!”


    “是!”和誌民無奈的應了聲。


    這一來就連陳鬆勇都看不懂了,他等和誌民走後就問了聲:“營長,這十枚打完了,萬一鬼子報複還擊, 而我軍沒有後續反製手段,是不是就將弱點暴露在鬼子麵前了?”


    王學新明白陳鬆勇這話的意思。


    通常,兩軍作戰尤其是炮戰時不會把自己的炮彈打光。


    這就像步兵總是要留有一支預備隊應急一樣。


    戰場總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所以步兵需要預備隊應急,炮兵則需要留一批炮彈甚至一支炮兵應對緊急情況。


    現如今,王學新卻是一上來就把所有庫存裏的“高火”全都打光, 這難免讓和誌民和陳鬆勇擔心。


    王學新不答反問道:“陳參謀,你認為鬼子做好準備了嗎?”


    陳鬆勇想了想,就迴答道:“我認為鬼子基本做好準備了,航空兵、防空部隊、雷達部隊……炮兵部隊在這環節裏反倒是最不重要的!”


    王學新又問:“那麽,你判斷鬼子會在多久後發起炮戰?也就是向運城開火?”


    陳鬆勇遲疑了下,就迴答:“我無法確定,不過如果做好準備,很可能就是這一、兩天了!”


    王學新點了點頭,說:“而鷹醬的陀螺儀可能還需要一周甚至更久才能運到,到時我們還需要時間把陀螺儀裝上並進行一些測試,再加上‘高火’還需要積累一定的量,初步估計還需要十幾天!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開火的話,運城很可能要承受鬼子十天左右的炮轟,你算過這會遭受到多少損失製造多少恐慌嗎?”


    陳鬆勇點頭表示理解。


    其實損失還是其次,重點是運城百姓對八路軍的信心。


    八路軍打遊擊是有能力的, 這一點毫無疑問。


    但是守城……這還是大姑娘坐花轎,頭一迴。


    而鬼子上來就是用重炮, 對八路軍構成“你打不到我我卻能打得到你”的絕對優勢。


    於是別說十幾天了, 很可能幾天後百姓的人心就散了, 然後就開始大規模逃亡。


    運城成為空城也不是說就守不住了,但八路軍還能退到哪裏去?


    丟了運城還有什麽地方能守或者更適合守的?


    隻怕就隻有迴到山裏打遊擊了!


    接著陳鬆勇又覺得不對,他說:“營長,可是我們……這樣一口氣把十枚‘高火’全打出去,難道就能阻止鬼子嗎?”


    “不能!”王學新迴答。


    “那我們還這麽做……”


    王學新打斷了陳鬆勇的話:“我是在拖延時間。”


    “拖延時間?”陳鬆勇還是不明白王學新的意圖。


    “這是一款前所未有的裝備,陳參謀!”王學新解釋道:“如果……你站在鬼子的立場上,原本你以為敵人沒有能打到重炮的裝備,但是突然, 敵人卻有遠超重炮射程的新式武器將重炮部隊炸得損失慘重,你會怎麽想?你會以為敵人就隻有這麽多枚‘高火’嗎?”


    陳鬆勇“哦”了一聲:“鬼子想不到我們將庫存一次打完, 於是對這種裝備有所忌憚, 一方麵在猜測這是什麽裝備,另一方麵又在模擬、討論對策,等他們反應過來再次嚐試的時候, 鷹醬的陀螺儀已經到了!”


    王學新正是這麽想的。


    當然, 這也是一種冒險, 比如鬼子如果頭鐵不怕死,接著用重炮轟進行報複, 那麽八路軍後繼不力的儲備就暴露了。


    然而, 正所謂富貴險中求,為了不引起運城的動蕩給百姓造成損失,王學新認為還是有必要這樣做的。


    因為這其中還有一點是陳鬆勇沒有想到的:如果百姓知道八路軍有一種裝備,能夠在數十公裏外炸毀敵人的重炮,也就是對敵人的重炮反過來構成“我能打得到你你卻打不到我”的優勢,那又會怎麽樣?


    這顯然可以穩定民心,之後即便有幾發炮彈落到運城炸開造成傷亡,隻怕也不會引起太大的恐慌。


    因為百姓會想:八路軍的炮能打得更遠,鬼子每打一發炮彈過來,都出付出慘重的代價。


    這種先入為主的想法,才是王學新需要的。


    所有的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


    先是偵察部隊那邊傳迴了鬼子炮兵陣地坐標……這坐標相當準確,因為是偵察部隊從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經過五次測量和計算得到的結果。


    接著就是和誌民指揮著“高火”部隊連夜架設發射架。


    設備是天黑後就出發的,幾小時後到達距離運城二十公裏的位置……鬼子重炮距離運城十五公裏,“高火”距離運城二十公裏,直線距離怎麽都不會超過三十五公裏,這個距離恰到好處。


    然後一個個發射架就在後勤部隊的協助下摸黑架設起來。


    全程都沒有打手電,因為擔心被奸細發現端倪……雖說八路軍的情報人員在敵控區無處不在,但鬼子和偽軍的情報人員在根據地也同樣是無處不在,王學新隻能小心再小心。


    架設的發射架是改良後加裝軌道的,所以有些麻煩,前後一共用了兩個多小時才裝完,接著又進入緊張的調整發射架角度以及在“高火”的控製係統裏輸入高度。


    這其實也是一個大概的數據。


    發射架的角度代表著“高火”進入預定高度的角度,到達這個高度後“高火”就依靠自身的控製係統保持高度和飛行姿態朝目標飛行,直到來到目標位置上空再做俯衝動作。


    和誌民顯得有些緊張,他問了聲:“現在還有些時間,我們要不要距離敵人近一些,這樣精度更高!”


    “多近?”王學新反問:“三十公裏?二十公裏?”


    見和誌民沒迴答,王學新就下了結論:“就現在這距離,太近了沒有意義,就算能命中也沒有多大的價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亮劍之軍工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遠征士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遠征士兵並收藏亮劍之軍工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