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仲道聽罷,對著劉涯發出了輕蔑的笑聲,“我今年二十有二,自四歲起始讀《論語》,五歲時倒背如流。不懂之處也不乏名士指點,日日廢寢忘食鑽研,卻還不得聖人十分之一,你一個黃口小子也敢妄論聖人對錯?”
“那你可知學無先後,達者為先的道理?你年長於我又能說明什麽呢?”劉涯反擊,但他深知自己在這方麵決不是衛仲道的對手,笑著繼續說道:“你稱自己可將《論語》倒背如流,不知是真是假?可否當著眾人的麵背誦一番,讓我們開開眼界、見識見識?”
劉涯後麵的一席話說得在場之人直想放聲大笑,倒背如流不過是一個形容詞罷了,世上又真的有幾個人能夠做到?
衛仲道本想與劉涯就《論語》辯論一通,沒想劉涯卻拿自己的語病來說事,一時間臉上一陣青一陣白地變換不停。此時他背也不是,不背也不是。不背,讓人看笑話;背,也同樣是笑話。
衛仲道兩難之間,隻得食中兩指並攏,顫抖著指向劉涯,“你……你……我豈能與你這個黃口不子一般見識!”
“哈哈。”劉涯得意地大笑,又調侃地說:“也不怪你,那不過是你五歲之時的事,這都過去十幾年了,忘了也是應該的。”
有一部分人再也忍不住而輕笑出聲。
衛仲道更加尷尬,但他知道,如果劉涯始終在這個話題上糾纏下去的話,自己的臉隻能是越丟越多,一時間又找不到合適的話語,站在那看似有些傻傻的。
劉涯也不敢多做糾纏,必竟自己的斤兩自己清楚,隻有拿出自己的強項心中才會有底氣。趁這機會,劉涯迴過頭說:“拿劍來。”
杜清抓起桌上長劍向劉涯飛擲過來。
劉涯在劍將臨身際,閃電般探手握住劍柄,手腕輕輕地抖動,隻聽“嗡”的一聲,鞘已經原路飛迴,隻留劍握在劉涯的手中。
劉涯輕輕地劃出幾個劍花,對衛仲道說:“衛公子,你可知什麽是劍?”
難得有這麽好的一個台階,衛仲道趕忙接過話:“什麽是劍?劍不過是人們手中的玩物罷了。”
衛仲道這話也是事出有因,自大漢平定匈奴番邦以來,運用軍隊的時候也隨之越來越少,這時的文人就顯得要突出一些。小樓中文人至少要占九成以上,而此時的文人多少有些瞧不起武將的。如此說,一來可提高自己的身份,二是見劉涯露這一手,表達對他的輕視。
劉涯不予理會,劍豎眼前,神情肅穆,“衛公子,劍,不僅僅是兇器,同時也是你最可靠的夥伴。當你走投無路之時,它就是你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
不待衛仲道說話,劉涯抬頭對著樓上說道:“可否借琴曲一用?”
輕快的琴音適時響起,隻見劉涯腳下滑動,眨眼間便來到小樓中央。
伴隨著琴音的節奏,隻見劉涯將平指的長劍緩緩上揚,同時右腳慢步斜跨;後腿徐徐繃直,長劍順勢橫掃……
動作柔和、舒緩、細膩,身形瀟灑、飄逸、優美,卻又不失沉穩,招招相連,如長江大河般綿綿不絕,正是太極劍法。
突然間琴音一轉,高亢起伏,如高山峻嶺令人仰止;又如洶湧奔海令人豪意頓生。
劉涯劍式漸行加快,招招勢大力沉,“謔謔”劍風乍起。似引發心中豪氣,舉劍劈開眼前的酒樽,左手迅速操在手中一飲而盡,卻不見酒灑半分。
“好劍法。”一人情不自禁高唿。
卻聽劉涯口中吟道:
“醉裏挑燈看劍,
夢迴吹角連營。
八百裏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
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發生!”
此詞正是著名詩人辛棄疾所寫,上半部主要表達了作者建功立業,為國殺敵的雄心壯誌;下半部則主要表達壯誌未酬,報國無門的悲憤之情,是辛棄疾的真實寫照。也應了琴曲的意境。
“好詞好劍法。”又有人頻頻高唿。
似乎有心考驗劉涯一般,琴音至此再轉,變得低沉幽怨。
劉涯劍勢再次變緩,兀自吟道:
“澤國江山入戰圖,
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
一將功成萬骨枯。”
這是唐代曹鬆《己亥歲二首》其一,表述了戰爭的殘酷與無奈,也正應了此時的琴曲,與辛棄疾之詞遙相唿應。
“鞘來。”劉涯忽然高唿。
“唿唿”風聲傳自劉涯身後,也不見劉涯迴頭,長劍突然後刺,悠然轉身,卻已歸鞘。
琴聲隨之噶然而止。
小樓中又爆出一陣陣叫好之聲。
“敢問公子大名,我家老爺有請。”一個丫環打扮的少女出現在樓梯扶手處。
“在下……”劉涯話未說完便被衛仲道打斷。“公子劍法果然了得,隻是運籌帷幄而決戰千裏,匹夫之能又有何用?空有一腔抱負,現今又如之奈何?”衛仲道的話語中充滿了挑釁的意味。
衛仲道最後一句話也引出了陣陣歎息之聲,道出了樓中眾人的心聲。
此情此景,劉涯卻無心再與衛仲道相爭,皇子的身份也不容許他再放任此景蔓延,口中高唿:“十常侍擾亂朝綱,為禍朝廷,兩次黨錮陷害多少忠良!人人欲食其肉、飲其血,我輩不應就此氣餒,要事事以國家大計為重,處處以君王為先,堅決與十常侍鬥爭到底。”
話落。
“食其肉、飲其血。”任紅昌帶著關、杜齊聲高唿。隻是樓中他人卻鴉雀無聲,無人敢來附和,也足見十常侍的餘威。
“哎!”劉涯見此情形,無奈地歎了口氣,輕聲說道:“難道你們都怕了嗎?”
“大膽。”一道尖細陰柔的嗓音拍案而起。
劉涯細看,此人白麵無須,再結合嗓音,必是宮中太監無疑。
“張平。”任紅昌驚訝地輕唿出聲,樓中安靜,被劉涯清晰地聽到。
“來的好!來得正是時候,真是閻王叫你三更死,絕不留人到五更。此時斬你正是提升士氣之時。”劉涯提劍大踏步向張平走去。
“那你可知學無先後,達者為先的道理?你年長於我又能說明什麽呢?”劉涯反擊,但他深知自己在這方麵決不是衛仲道的對手,笑著繼續說道:“你稱自己可將《論語》倒背如流,不知是真是假?可否當著眾人的麵背誦一番,讓我們開開眼界、見識見識?”
劉涯後麵的一席話說得在場之人直想放聲大笑,倒背如流不過是一個形容詞罷了,世上又真的有幾個人能夠做到?
衛仲道本想與劉涯就《論語》辯論一通,沒想劉涯卻拿自己的語病來說事,一時間臉上一陣青一陣白地變換不停。此時他背也不是,不背也不是。不背,讓人看笑話;背,也同樣是笑話。
衛仲道兩難之間,隻得食中兩指並攏,顫抖著指向劉涯,“你……你……我豈能與你這個黃口不子一般見識!”
“哈哈。”劉涯得意地大笑,又調侃地說:“也不怪你,那不過是你五歲之時的事,這都過去十幾年了,忘了也是應該的。”
有一部分人再也忍不住而輕笑出聲。
衛仲道更加尷尬,但他知道,如果劉涯始終在這個話題上糾纏下去的話,自己的臉隻能是越丟越多,一時間又找不到合適的話語,站在那看似有些傻傻的。
劉涯也不敢多做糾纏,必竟自己的斤兩自己清楚,隻有拿出自己的強項心中才會有底氣。趁這機會,劉涯迴過頭說:“拿劍來。”
杜清抓起桌上長劍向劉涯飛擲過來。
劉涯在劍將臨身際,閃電般探手握住劍柄,手腕輕輕地抖動,隻聽“嗡”的一聲,鞘已經原路飛迴,隻留劍握在劉涯的手中。
劉涯輕輕地劃出幾個劍花,對衛仲道說:“衛公子,你可知什麽是劍?”
難得有這麽好的一個台階,衛仲道趕忙接過話:“什麽是劍?劍不過是人們手中的玩物罷了。”
衛仲道這話也是事出有因,自大漢平定匈奴番邦以來,運用軍隊的時候也隨之越來越少,這時的文人就顯得要突出一些。小樓中文人至少要占九成以上,而此時的文人多少有些瞧不起武將的。如此說,一來可提高自己的身份,二是見劉涯露這一手,表達對他的輕視。
劉涯不予理會,劍豎眼前,神情肅穆,“衛公子,劍,不僅僅是兇器,同時也是你最可靠的夥伴。當你走投無路之時,它就是你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
不待衛仲道說話,劉涯抬頭對著樓上說道:“可否借琴曲一用?”
輕快的琴音適時響起,隻見劉涯腳下滑動,眨眼間便來到小樓中央。
伴隨著琴音的節奏,隻見劉涯將平指的長劍緩緩上揚,同時右腳慢步斜跨;後腿徐徐繃直,長劍順勢橫掃……
動作柔和、舒緩、細膩,身形瀟灑、飄逸、優美,卻又不失沉穩,招招相連,如長江大河般綿綿不絕,正是太極劍法。
突然間琴音一轉,高亢起伏,如高山峻嶺令人仰止;又如洶湧奔海令人豪意頓生。
劉涯劍式漸行加快,招招勢大力沉,“謔謔”劍風乍起。似引發心中豪氣,舉劍劈開眼前的酒樽,左手迅速操在手中一飲而盡,卻不見酒灑半分。
“好劍法。”一人情不自禁高唿。
卻聽劉涯口中吟道:
“醉裏挑燈看劍,
夢迴吹角連營。
八百裏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
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發生!”
此詞正是著名詩人辛棄疾所寫,上半部主要表達了作者建功立業,為國殺敵的雄心壯誌;下半部則主要表達壯誌未酬,報國無門的悲憤之情,是辛棄疾的真實寫照。也應了琴曲的意境。
“好詞好劍法。”又有人頻頻高唿。
似乎有心考驗劉涯一般,琴音至此再轉,變得低沉幽怨。
劉涯劍勢再次變緩,兀自吟道:
“澤國江山入戰圖,
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
一將功成萬骨枯。”
這是唐代曹鬆《己亥歲二首》其一,表述了戰爭的殘酷與無奈,也正應了此時的琴曲,與辛棄疾之詞遙相唿應。
“鞘來。”劉涯忽然高唿。
“唿唿”風聲傳自劉涯身後,也不見劉涯迴頭,長劍突然後刺,悠然轉身,卻已歸鞘。
琴聲隨之噶然而止。
小樓中又爆出一陣陣叫好之聲。
“敢問公子大名,我家老爺有請。”一個丫環打扮的少女出現在樓梯扶手處。
“在下……”劉涯話未說完便被衛仲道打斷。“公子劍法果然了得,隻是運籌帷幄而決戰千裏,匹夫之能又有何用?空有一腔抱負,現今又如之奈何?”衛仲道的話語中充滿了挑釁的意味。
衛仲道最後一句話也引出了陣陣歎息之聲,道出了樓中眾人的心聲。
此情此景,劉涯卻無心再與衛仲道相爭,皇子的身份也不容許他再放任此景蔓延,口中高唿:“十常侍擾亂朝綱,為禍朝廷,兩次黨錮陷害多少忠良!人人欲食其肉、飲其血,我輩不應就此氣餒,要事事以國家大計為重,處處以君王為先,堅決與十常侍鬥爭到底。”
話落。
“食其肉、飲其血。”任紅昌帶著關、杜齊聲高唿。隻是樓中他人卻鴉雀無聲,無人敢來附和,也足見十常侍的餘威。
“哎!”劉涯見此情形,無奈地歎了口氣,輕聲說道:“難道你們都怕了嗎?”
“大膽。”一道尖細陰柔的嗓音拍案而起。
劉涯細看,此人白麵無須,再結合嗓音,必是宮中太監無疑。
“張平。”任紅昌驚訝地輕唿出聲,樓中安靜,被劉涯清晰地聽到。
“來的好!來得正是時候,真是閻王叫你三更死,絕不留人到五更。此時斬你正是提升士氣之時。”劉涯提劍大踏步向張平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