琿春的吉林軍撤退時剩下的軍隊已不足五萬,足足損失了一半的軍隊,這才隻堅守了三天而已,就算沒有日本朝鮮軍團的加入沒有援軍的他們也堅持不了多久。
桂太郎電報華夏帝國政府和張作霖表示會讓軍隊停止攻擊賠償吉林的損失,所以張作霖還以為日本軍隊會真的停止攻擊就停止了對琿春的增援,等他得知桂太郎倒台,軍隊將會一如既往地進攻的時候他再派出軍隊去增援已經來不及了。
不止是琿春進行了撤退,幾乎整個吉林邊境的防線都被日本軍隊給攻破了,綏芬河、虎頭鎮、饒河等地的吉林守軍都紛紛撤退,防線崩潰!
不是吉林軍隊的數量和武器裝備比日軍差,而是他們的作戰經驗比不上日軍,單兵實力也不是日軍的對手,日本的義務兵役製還是非常厲害的。吉林軍隊很多都是新兵,畢竟在滿清倒閉的時候的張作霖才一個師而已,更多的士兵是在華夏帝國建立前後征集的,這麽大規模的士兵張作霖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教官來訓練這些士兵,在他投靠秦宇之後才有了足夠的教官來訓練新兵。訓練不到一年的新兵能夠精英到哪裏,如果沒有經過帝國的幫助的話他們根本就無法阻擋日軍的進攻,而且很有可能一觸即潰。
琿春再進入不久就是吉林市了,張作霖現在的老底就在那裏,琿春被日軍攻破之後讓張作霖很是不安,雖然他對自己的軍隊有信心,但是現在他們已經被打了個搓手不及,已落下風。
他知道日本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很可能會繼續增兵吉林,所以他的軍隊是不可能抵抗日軍的,但是他還不能走,他一走以後就沒有半點翻身的餘地了,就連帝國也會看不起他。
迫於壓力張作霖先是向奉天和黑龍江兩地求援,但是趙爾巽和許蘭洲都沒有做出迴複,這讓他大罵兩人違背當初的約定。接著他才向帝國發去電報求援,希望帝國能夠盡快地調集遼河的軍隊進入吉林抵抗日本軍隊。而帝國給予的迴複是讓他們支持半個月,半個月之後大批的援軍將會趕去。
原本設在奉天省和黑龍江省邊界的吉林軍幾乎全部調到與日軍戰鬥的前線,張作霖在延邊、牡丹江、雞西、通化等地設重兵把守,大量的物資源源不斷地朝著這幾個地方運去。
在得知日本繼續進攻的時候,張作霖就立即把日本在吉林的滿洲鐵路給封了,還讓士兵們把奉天省進入吉林省的滿洲鐵路全部都炸了,防止日本在旅順的關東獨立混成旅通過滿洲鐵路進入吉林。
趙爾巽在吉林剛剛被日軍進攻的時候他就知道了,因為宗社黨已經收到了消息,然後讓他們趕緊準備複國的事宜。對於張作霖的要求他並沒有理會,也沒有給予什麽理由,就連奉天省內的民眾唿籲他支援都理睬一下。
奉天省現在明麵上是趙爾巽在管理,實際上是宗社黨的肅親王在暗地裏控製著實權,他隻是個傀儡而已。自從滿清皇室徹底宣布淡出之後他已經開始死心了,但是他被肅親王控製了無法脫身。
至於黑龍江的許蘭洲已經做出了決定,他要投靠日本人,因為他認為華夏帝國根本就無法同時和日俄兩個國家作戰,東北必然會落在日本的手中。他可不想和日本作戰,一個是因為自己的實力不是日軍的對手,一個是和日軍作戰後他肯定會損失慘重,即使日後進入華夏帝國也必然會被調到清水部門或者直接雪藏,所以他覺得投靠日本比較符合他的利益。
這不日本在黑龍江的負責人找到了許蘭洲,拉攏他投靠日本轉而進攻防守虛弱的吉林。許蘭洲同意投靠日本,但是日本必須在戰後保證黑龍江的自治,不得過多幹涉黑龍江的事物,允許日本駐軍黑龍江,數量為一個師。而日本政府在考慮了一下之後就暫時同意了許蘭洲的要求,並催促他趕緊發兵吉林。
華夏帝國政府已經公開電報奉天和黑龍江兩省,要求他們支援吉林,並警告他們和日本人保持距離。同時還要求趙爾巽放開通道給國防軍趕去吉林,直言不諱地告訴他日本攻破吉林之後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奉天,不然後果自負。
暗地裏的肅親王怎麽可能會放國防軍進入奉天,他甚至為了不給國防軍有進入奉天的理由還讓宗社黨的成員收斂自己的動作,並讓趙爾巽對外表示會派遣軍隊支援吉林的抗日大事,但是目前還在準備之中需要些許時間。
奉天和黑龍江兩省的不作為讓全國的民眾都非常的憤怒,他們知道這是在忽悠他們,這麽緊急的事情你們還要準備,準備到什麽時候?
除此之外帝國日報直接刊報奉天的宗社黨複國行為,帝國情報部門早就已經掌握了宗社黨的情報,隻是為了維持東北的暫時穩定而沒有揭露而已,現在時候了。
帝國日報用大量的資料和證據指出奉天省其實是在以肅親王為首建立的試圖複興滿清的宗社黨的暗地掌控之下,而宗社黨是日本在支持的,所以他們對於日軍入侵吉林不為所動。日本和宗社黨的協議也被暴露了,宗社黨要在東北建立新的滿清國,試圖分裂帝國的領土,不可饒恕。
肅親王的複國活動被大白於天下引起了民憤,此時他們終於知道了奉天竟然是這麽迴事,紛紛要求直接進攻奉天省搗毀宗社黨。
當天晚上在遼河東岸的東三省聯軍發生內亂,吉林的張作霖軍隊對著奉天軍隊進行偷襲,正在熟睡的奉天軍隊被紛紛幹掉。三省的軍隊並不和諧,自然也就分成三個大軍營,吉林在最前麵駐紮,奉天次之,黑龍江最後,畢竟東三省張作霖的實力最為強大,所以在前麵。
吉林駐紮在遼河東岸的軍隊數量本來就比其他兩軍多,而且還是半夜偷襲,所以奉天軍隊被一窩端了。最後麵的黑龍江軍隊反應過來的時候不知所措,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麽辦,許蘭洲才剛剛投靠日本還沒有告訴自己的軍隊,所以他們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幹掉奉天的吉林軍隊並沒有進攻黑龍江的軍隊,他們的負責人直接帶著幾個守衛就去和黑龍江軍隊談判,要求他們投降加入國防軍,吉林軍隊已經加入國防軍了。黑龍江軍隊不願意投降,因為他們做不了主,他們想撤迴黑龍江。
“我們吉林的軍隊早就在大帥的領導之下加入了國防軍,帝國和日本在東北大戰之後你們也是要加入國防軍的,因為我們都是華夏人,也隻有國防軍才能抵抗日軍。”
“嗬嗬,加入國防軍我們這些兄弟怎麽辦?打亂重編?帝國是否會承認我們?這個我做不了主。”
“重編是必定的,但是帝國會給你們保留番號,如果你們喜歡的話帝國還會重新給予你們番號。我們和你們一樣,不願意加入的帝國會給予一筆薪水他們退役,你們也是知道的,國防軍的薪水很高的,你看那些個加入的西北軍不是過得很滋潤嗎?我們不想和你們戰鬥,而奉天的都是日本支持的分裂分子,死有餘辜!”
“我們是不會背叛許省長的,我們不會和你們戰鬥,而你們也不能對我們發動進攻,我們要撤迴黑龍江。至於加入國防軍的事情我們稟告省長之後再說吧,以後還是有機會的。”
“不好了,我們被包圍了,國防軍包圍了我們!”一位黑龍江士兵衝進大營裏大喊道。
士兵一喊完黑龍江的眾多軍官快速地掏出槍支指著吉林軍隊的負責人,而吉林軍隊的負責人則淡定地坐在那裏,放佛這個和他無關。
“我斃了你,竟敢騙老子!”
“你姥姥的,你是在拖延時間是不是,你以為我們不敢斃了你嗎?”
“……”
眾黑龍江的軍官很是憤怒,因為他們被騙了,現在被國防軍圍了起來,已經沒有出路了。
“如果我向你們開戰你們就能躲得的了嗎?你們以為我是在騙你們嗎?我是為你們好,不然現在你們就不能在這裏和我談判了。”
聽完之後的一幹黑龍江軍官都放下了槍,是啊,日本已經進入東北,東北的局勢被打破了,他們也要選擇一個陣營,終究還是國防軍比日軍要親近得多,畢竟他們是華夏人啊!他們現在不得不接受現實了,果斷地選擇了加入國防軍,他們也搖身一變從地方軍隊成了國家軍隊。
在兩軍談判的時候國防軍已經跨過了遼河,他們直接繞到後麵包圍了黑龍江的軍隊。麵對強大的國防軍黑龍江軍隊選擇了加入國防軍,而國防軍答應暫時保留他們的編製,等戰後再改編。
降服了黑龍江軍隊的國防軍數量瞬間上升到了五十萬之眾,一路上浩浩蕩蕩地朝著奉天城趕去。奉天是國防軍收迴東北的第一站,然後再徹底破壞日本在東北的滿洲鐵路,讓日軍無法通過滿洲鐵路而進入東北內部。
桂太郎電報華夏帝國政府和張作霖表示會讓軍隊停止攻擊賠償吉林的損失,所以張作霖還以為日本軍隊會真的停止攻擊就停止了對琿春的增援,等他得知桂太郎倒台,軍隊將會一如既往地進攻的時候他再派出軍隊去增援已經來不及了。
不止是琿春進行了撤退,幾乎整個吉林邊境的防線都被日本軍隊給攻破了,綏芬河、虎頭鎮、饒河等地的吉林守軍都紛紛撤退,防線崩潰!
不是吉林軍隊的數量和武器裝備比日軍差,而是他們的作戰經驗比不上日軍,單兵實力也不是日軍的對手,日本的義務兵役製還是非常厲害的。吉林軍隊很多都是新兵,畢竟在滿清倒閉的時候的張作霖才一個師而已,更多的士兵是在華夏帝國建立前後征集的,這麽大規模的士兵張作霖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教官來訓練這些士兵,在他投靠秦宇之後才有了足夠的教官來訓練新兵。訓練不到一年的新兵能夠精英到哪裏,如果沒有經過帝國的幫助的話他們根本就無法阻擋日軍的進攻,而且很有可能一觸即潰。
琿春再進入不久就是吉林市了,張作霖現在的老底就在那裏,琿春被日軍攻破之後讓張作霖很是不安,雖然他對自己的軍隊有信心,但是現在他們已經被打了個搓手不及,已落下風。
他知道日本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很可能會繼續增兵吉林,所以他的軍隊是不可能抵抗日軍的,但是他還不能走,他一走以後就沒有半點翻身的餘地了,就連帝國也會看不起他。
迫於壓力張作霖先是向奉天和黑龍江兩地求援,但是趙爾巽和許蘭洲都沒有做出迴複,這讓他大罵兩人違背當初的約定。接著他才向帝國發去電報求援,希望帝國能夠盡快地調集遼河的軍隊進入吉林抵抗日本軍隊。而帝國給予的迴複是讓他們支持半個月,半個月之後大批的援軍將會趕去。
原本設在奉天省和黑龍江省邊界的吉林軍幾乎全部調到與日軍戰鬥的前線,張作霖在延邊、牡丹江、雞西、通化等地設重兵把守,大量的物資源源不斷地朝著這幾個地方運去。
在得知日本繼續進攻的時候,張作霖就立即把日本在吉林的滿洲鐵路給封了,還讓士兵們把奉天省進入吉林省的滿洲鐵路全部都炸了,防止日本在旅順的關東獨立混成旅通過滿洲鐵路進入吉林。
趙爾巽在吉林剛剛被日軍進攻的時候他就知道了,因為宗社黨已經收到了消息,然後讓他們趕緊準備複國的事宜。對於張作霖的要求他並沒有理會,也沒有給予什麽理由,就連奉天省內的民眾唿籲他支援都理睬一下。
奉天省現在明麵上是趙爾巽在管理,實際上是宗社黨的肅親王在暗地裏控製著實權,他隻是個傀儡而已。自從滿清皇室徹底宣布淡出之後他已經開始死心了,但是他被肅親王控製了無法脫身。
至於黑龍江的許蘭洲已經做出了決定,他要投靠日本人,因為他認為華夏帝國根本就無法同時和日俄兩個國家作戰,東北必然會落在日本的手中。他可不想和日本作戰,一個是因為自己的實力不是日軍的對手,一個是和日軍作戰後他肯定會損失慘重,即使日後進入華夏帝國也必然會被調到清水部門或者直接雪藏,所以他覺得投靠日本比較符合他的利益。
這不日本在黑龍江的負責人找到了許蘭洲,拉攏他投靠日本轉而進攻防守虛弱的吉林。許蘭洲同意投靠日本,但是日本必須在戰後保證黑龍江的自治,不得過多幹涉黑龍江的事物,允許日本駐軍黑龍江,數量為一個師。而日本政府在考慮了一下之後就暫時同意了許蘭洲的要求,並催促他趕緊發兵吉林。
華夏帝國政府已經公開電報奉天和黑龍江兩省,要求他們支援吉林,並警告他們和日本人保持距離。同時還要求趙爾巽放開通道給國防軍趕去吉林,直言不諱地告訴他日本攻破吉林之後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奉天,不然後果自負。
暗地裏的肅親王怎麽可能會放國防軍進入奉天,他甚至為了不給國防軍有進入奉天的理由還讓宗社黨的成員收斂自己的動作,並讓趙爾巽對外表示會派遣軍隊支援吉林的抗日大事,但是目前還在準備之中需要些許時間。
奉天和黑龍江兩省的不作為讓全國的民眾都非常的憤怒,他們知道這是在忽悠他們,這麽緊急的事情你們還要準備,準備到什麽時候?
除此之外帝國日報直接刊報奉天的宗社黨複國行為,帝國情報部門早就已經掌握了宗社黨的情報,隻是為了維持東北的暫時穩定而沒有揭露而已,現在時候了。
帝國日報用大量的資料和證據指出奉天省其實是在以肅親王為首建立的試圖複興滿清的宗社黨的暗地掌控之下,而宗社黨是日本在支持的,所以他們對於日軍入侵吉林不為所動。日本和宗社黨的協議也被暴露了,宗社黨要在東北建立新的滿清國,試圖分裂帝國的領土,不可饒恕。
肅親王的複國活動被大白於天下引起了民憤,此時他們終於知道了奉天竟然是這麽迴事,紛紛要求直接進攻奉天省搗毀宗社黨。
當天晚上在遼河東岸的東三省聯軍發生內亂,吉林的張作霖軍隊對著奉天軍隊進行偷襲,正在熟睡的奉天軍隊被紛紛幹掉。三省的軍隊並不和諧,自然也就分成三個大軍營,吉林在最前麵駐紮,奉天次之,黑龍江最後,畢竟東三省張作霖的實力最為強大,所以在前麵。
吉林駐紮在遼河東岸的軍隊數量本來就比其他兩軍多,而且還是半夜偷襲,所以奉天軍隊被一窩端了。最後麵的黑龍江軍隊反應過來的時候不知所措,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麽辦,許蘭洲才剛剛投靠日本還沒有告訴自己的軍隊,所以他們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幹掉奉天的吉林軍隊並沒有進攻黑龍江的軍隊,他們的負責人直接帶著幾個守衛就去和黑龍江軍隊談判,要求他們投降加入國防軍,吉林軍隊已經加入國防軍了。黑龍江軍隊不願意投降,因為他們做不了主,他們想撤迴黑龍江。
“我們吉林的軍隊早就在大帥的領導之下加入了國防軍,帝國和日本在東北大戰之後你們也是要加入國防軍的,因為我們都是華夏人,也隻有國防軍才能抵抗日軍。”
“嗬嗬,加入國防軍我們這些兄弟怎麽辦?打亂重編?帝國是否會承認我們?這個我做不了主。”
“重編是必定的,但是帝國會給你們保留番號,如果你們喜歡的話帝國還會重新給予你們番號。我們和你們一樣,不願意加入的帝國會給予一筆薪水他們退役,你們也是知道的,國防軍的薪水很高的,你看那些個加入的西北軍不是過得很滋潤嗎?我們不想和你們戰鬥,而奉天的都是日本支持的分裂分子,死有餘辜!”
“我們是不會背叛許省長的,我們不會和你們戰鬥,而你們也不能對我們發動進攻,我們要撤迴黑龍江。至於加入國防軍的事情我們稟告省長之後再說吧,以後還是有機會的。”
“不好了,我們被包圍了,國防軍包圍了我們!”一位黑龍江士兵衝進大營裏大喊道。
士兵一喊完黑龍江的眾多軍官快速地掏出槍支指著吉林軍隊的負責人,而吉林軍隊的負責人則淡定地坐在那裏,放佛這個和他無關。
“我斃了你,竟敢騙老子!”
“你姥姥的,你是在拖延時間是不是,你以為我們不敢斃了你嗎?”
“……”
眾黑龍江的軍官很是憤怒,因為他們被騙了,現在被國防軍圍了起來,已經沒有出路了。
“如果我向你們開戰你們就能躲得的了嗎?你們以為我是在騙你們嗎?我是為你們好,不然現在你們就不能在這裏和我談判了。”
聽完之後的一幹黑龍江軍官都放下了槍,是啊,日本已經進入東北,東北的局勢被打破了,他們也要選擇一個陣營,終究還是國防軍比日軍要親近得多,畢竟他們是華夏人啊!他們現在不得不接受現實了,果斷地選擇了加入國防軍,他們也搖身一變從地方軍隊成了國家軍隊。
在兩軍談判的時候國防軍已經跨過了遼河,他們直接繞到後麵包圍了黑龍江的軍隊。麵對強大的國防軍黑龍江軍隊選擇了加入國防軍,而國防軍答應暫時保留他們的編製,等戰後再改編。
降服了黑龍江軍隊的國防軍數量瞬間上升到了五十萬之眾,一路上浩浩蕩蕩地朝著奉天城趕去。奉天是國防軍收迴東北的第一站,然後再徹底破壞日本在東北的滿洲鐵路,讓日軍無法通過滿洲鐵路而進入東北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