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5月5日,密碼破譯處正式開張。


    開張沒有掛牌,沒有放鞭炮,沒有敲鑼打鼓。


    用周林的話,我們怎麽有些象偷偷摸摸的感覺。


    除了破譯處的工作人員外,外人就剩過兩個半人。


    山田與小林,兩個外來人,周林算半個人,因為他的主要精力不是放在這裏,所以隻能算半個。


    不要看就是一幢小樓,哦!應該算三幢小樓。


    說他是一幢是因為辦公的樓就是一幢。


    說他三幢是因為除了辦公樓外,還有兩幢小樓。


    那是住宅樓,作為破譯處人員住宿的地方。男的一幢,女的一幢,中間隔了一個小河,河上有一座小木橋。


    破譯處是個半封閉的單位,基本上是工作人員住在裏麵,沒事不準出去。但是幾個科長都是從外麵調來的老油條,他們都要求不住那兩幢小樓,住這裏哪能花天酒地?


    最後匯報到了山田那兒,想不到山田竟然批準了。


    於是,他們便每天開車上下班,汽車是從原來單位借用的。


    他們也想找周林要車,但是,周林一句話:有成績了就有車。


    破譯處總共有五個科,除了總務科,機要科外設立了三個科:延安係統密碼破譯科;重慶係統密碼破譯科;其他係統密碼破譯科。


    其他係統是指在明珠的各國情報人員、各國駐華機構,海上航行的,其他民間的單位和個人。


    其中最受關注的是一科,二科。


    而吳名濤,則是總破譯師,是一科、二科、三科的業務領導。


    至於總務科和機要科,是吳名濤夠不著的地方。


    這兩個科直屬周林管轄,處長的威信就在這上麵體現。


    周林給他們開了一個會後,各科科長各負其責,抓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周林便離開了黑室。


    小林花間早在碼頭的辦公室等周林。


    一問,周林笑了,原來小林和花間沒錢了。


    錳做了兩個月,賺了一些錢,可現在美國方麵沒有進貨需求,所以暫時停了。


    停了生意就沒有錢進了,這讓每天數錢的二人很難受。


    看著自己的存款沒有增加,反而向下減少,這讓他們發狂了,於是便找來碼頭,找會賺錢的周林想辦法。


    周林拿出一瓶紅酒:“不光你們急,我也急啊!一年前,哪次都是幾萬幾萬大洋的賺,現在,幾個月才賺幾千大洋,苦啊!”


    這一聲“苦啊!”勾起了小林和花間的滿腹心酸。


    “我不管,今天來碼頭,就是要讓你給我們出一個賺錢的主意。”花間強硬的說。


    周林不同意,結果被小林和花間按在了地上。


    正巧香君進來找周林,看到後香君驚叫:“你們在幹什麽?”


    小林和花間連忙解釋起來,香君才放心。


    突然,小林和花間盯上了香君不眨眼。


    香君嚇了一跳:這兩人今天不正常!是荷爾蒙過剩怎的?


    香君急忙將手上的東西放下,握拳準備自衛。


    可隨後,香君楞住了,那兩個人章把她放下的東西拿起來。


    弄的香君臉都紅了!幸好她還沒有使用。


    “這東西哪來的?”小林和花間急促的問。


    香君一指周林:“我老公送給我的,說是什麽美國杜什麽……”


    “美國杜邦公司。”小林和花君一齊說道。


    “對!美國杜邦公司生產的普通生活用品。”香君說。


    “普通生活用品?你知道嗎?在美國杜邦公司商店批發要兩美元一雙,在美國市場上要五美元一雙。在東京要十美元一雙。在明珠,哦,明珠沒的賣的。”花間說道。


    “老公!真的那麽貴?”香君唿吸急促道。


    “他們說的沒錯,這是世界上現今最瘋狂的生意。”


    周林說的沒錯,現在世界已經被尼龍絲襪給逼瘋了。


    1937年,美國的杜邦公司的化學工程師卡羅瑟斯偶然發現:煤焦油、空氣與水的混合物高溫融化後能拉出一種像拔絲土豆那樣堅硬、耐磨、纖細柔韌的細絲,這就是尼龍。


    尼龍的誕生擊潰了當時橫行一時的日本真絲出口業,成為了絲襪製造的最佳物料。


    40年初,為了推銷尼龍絲襪,尼龍絲襪的創始者杜邦公司命令公司裏的女秘書們每天都要穿絲襪上班,在不經意間散發出曖昧味道,令男士們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性感趣味。


    在巨大的廣告效應和口耳相傳的輿論造勢之下,絲襪一躍成為當下世界最時髦的服飾。


    襪子的廣告如同巧克力、洗衣粉和速溶咖啡一樣鋪天蓋地,女人對絲襪的狂熱追崇成就了本世紀的一樁大生意。


    作為性感和時髦的象征,尼龍絲襪在1940年初上市後成為所有女人追逐的對象,即使花上5美元一雙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一雙絲襪要比一頓奢華的法國大餐還要貴一倍。


    一家出售絲襪的商店甚至被瘋狂的搶購者擠碎櫥窗,致使幾個女人當場暈厥。


    為了一雙襪子擠破門檻的肯定不止這一家。


    據有關資料顯示,第一批尼龍絲襪在1940年2月15日紐約上市銷售,一天賣出7萬多雙,二個月內美國人就“搶”掉了390萬雙尼龍襪。


    而世界各地的瘋狂的貴婦小姐們,逼著各自國家的大商人去美國的杜邦公司門外排隊進尼龍絲襪。


    弄得美國人將他們當成了流浪到美國無家可歸的外國人,竟好心地賞給了他們麵包和水。


    看到了眼前的尼龍絲襪,小林、花間、周林竟一齊哈哈大笑。


    生意有門路了,就賣尼龍絲襪,沒有什麽生意能比這賺錢。


    很快,他們的團隊又增加了人,擴大了隊伍。


    首先,是田中加入,這是周林的發小,少不了他。


    其次是第四師團,他們不知怎麽地知道了,周林估計可能是田中說的,田中在家族麵前,連他進了幾次怡紅院都會交待清楚的。


    山下的到來,讓他們這個團隊的實力大增。


    不過隻有錢沒貨可不行啊!最後,他們又將史密斯拉了進來。


    這幾個是出錢的主,史密斯不需出錢,他也參與分紅。他隻需在美國拿到貨,並用空中的飛機轉運至明珠。


    第四師團則是負責在飛機場接貨,貨到了後,由史密斯這個美國佬與人談判,向中國的商人批發尼龍絲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蝶與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曹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曹寧並收藏蝶與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