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節
尋秦記(全文)作者:黃易 作者:黃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項少龍愕然望向昌平君,後者向他打個眼色,項少龍隻好把疑問悶在心裏。
鹹陽城出現前方。項少龍悠然神往道:“終於迴家了!”
◇◇◇◇◇
小盤早得消息,親自出城迎接。
這未來的秦始皇終於長大成人,留了一臉短髭,胸背厚實,舉手投足均具睥睨天下的帝皇威勢,驟看下項少龍感到似乎在看著個陌不相識的人。
昌文君、李斯、管中邪、烏廷芳、琴清和眾多公卿大臣傾巢而來,熱鬧隆重,卻不見嫪毐。
鼓樂鞭炮齊鳴中,項少龍在眾人簇擁下,棄船登岸。
小盤率眾而出,扶起下跪施禮的項少龍,細審他消瘦了的容顏,歎道:“上將軍辛苦了!”
項少龍心中湧起奇怪的感覺,似乎兩人間再沒有以往那種親切的關係。
這不但因小盤沒有預期中的激動,更因小盤的眼神內藏蘊某種令他難以索解的神色。
其他人紛紛擁上來道賀。
烏廷芳則不顧一切撲入他懷裏,琴清當然不能當眾這麽做,但眼內射出情火,卻把項少龍的心都燒熔了。
小盤與項少龍並排騎馬入城,接受夾道歡迎的人民的歡唿,微笑道:“上將軍失蹤的消息傳迴來後,家家戶戶為上將軍求神許願,希望上將軍能早日安全迴來,現在終給他們盼到了。”
項少龍很想對他說及呂不韋的陰謀,但卻知此時此地均不宜談這大大的秘密,隻好把說話忍在心裏,道:“呂不韋尚未迴來嗎?”
小盤冷笑道:“他當然要趕在上將軍之前迴來,上將軍在臨淄的一戰確是精采絕倫,為我大秦爭得最大的光榮。你走後曹秋道親向齊王請罪,承認無能把你留下。上將軍知否齊王聽到此事後,當日就氣得病倒呢。”
項少龍訝道:“呂不韋迴來了,那……唉,到宮內再說吧!”
小盤嘴角逸出一絲高深莫測的笑意,一麵揮手向群眾示意,淡淡道:“一切都在寡人掌握之內,迴去才說吧!”
項少龍心中再泛起先前那種奇怪的感覺。闊別兩年,小盤威嚴大增,城府更深,再非昔日會說“師傅救我”的孩子。
◇◇◇◇◇
在王宮的正廣場上舉行了閱兵儀式後,項少龍和小盤避到書齋密話。
當說出有關邯鄲張氏夫婦的事時,小盤龍目生寒道:“好膽,這奸賊竟敢向外人泄出此事,實萬死不足辭其咎。”
項少龍大訝道:“儲君好像早知會有此事似的。”
小盤微笑道:“別忘了寡人在嫪賊處布了茅焦這著棋子,嫪賊的一舉一動,怎瞞得過我。”
項少龍放下心頭大石,道:“儲君自該早有對策了。”
小盤得意道:“若在知情之後,才派人去邯鄲,便趕不及了。幸好多年前寡人早想到此點,已解決了這件事。”
項少龍自心底生出寒意,沉聲問道:“儲君為何沒告訴我呢?”
小盤避開他的目光,淡然道:“上將軍當時遠征外地,所以寡人一時忘了。”
項少龍窮追不舍道:“儲君怎樣處置他們呢?”
小盤有點不耐煩的道:“當然是予他們足夠的報酬,再把他們安置別地,教人找不到他們。”
項少龍直覺感到小盤在說謊,但若追問下去,大家會鬧得很不愉快,隻好默默不語。
兩人間一陣難堪的沉默。
好一會小盤打破僵局,歎了一口氣道:“師傅不高興嗎?”
這句“久違了”的“師傅”,令項少龍心中一軟,有感而發道:“你變了很多。”
小盤虎虎生威的銳目往他瞧來,與他對視半晌後,點頭道:“我是不能不變,要坐穩這個位子,更是不能不變,但對上將軍我則仍是那個小孩子。”
頓了頓後,有點難以啟齒的道:“除了上將軍外,還有誰知道寡人這事呢?”
項少龍知他一直想問這句話。但到這刻才趁機問出來。
略一沉吟道:“除了廷芳外,再沒有第三個人知道此事。”
他自然不肯將滕翼說出來。
小盤唿出一口氣,挨在王座處,仰首凝視上方的梁柱,輕輕道:“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裏,現在外麵必是謠言滿天飛,若讓寡人知道有任何人提及此事,不理是誰,必殺無赦,還要抄家滅族,看誰再敢多言。哼,呂不韋、嫪毐!”
項少龍心中大驚,這句話雖非針對他,但卻像小盤作的暗示,警告自己勿要再告訴第三個人,心中登時很不舒服。
小盤沒有再解釋,俯前低聲道:“寡人已秘密把王翦調迴來,兩個月內就會返抵鹹陽。”
項少龍皺眉道:“此事儲君沒請示太後嗎?”
小盤雙目寒芒閃閃,不屑道:“她既不把我當作兒子,我為何仍要看她的臉色做人。她住雍都更是肆無忌憚,與嫪毐的事弄到街知巷聞,天下誰不以此為笑柄,使我大秦蒙羞。”
項少龍知他痛恨朱姬泄出張氏夫婦的事,歎了一口氣道:“儲君該記得曾經答應過我的事。”
他指的是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小盤都不得傷害朱姬一事。
小盤憤然往他瞧來,怒道:“到現在上將軍仍要維護她嗎?”
項少龍亦虎目生寒,盯著他道:“是的!她總曾全心全意愛護你,扶持你,你亦曾把她視為生母。你若肯設身處地為她想想,該知她做這事對她沒有半分好處,她仍然去做亦隻是人之常情。”
小盤不知是否仍有點怕他,移開了目光,看著堆滿案上的卷宗文件,道:“這裏大部份報告都或多或少與鄭國渠有關,最近寡人收到消息,鄭國可能是韓王派來的人,上將軍對此有何看法。”
項少龍見小盤故意岔到別的事上,不肯續談朱姬的事,強忍住怒氣,沉聲道:“臣下很累了,想迴家休息。”
小盤歎了一口氣,苦笑道:“太傅動氣了。很多事我都不想這麽做的,但卻知不這麽做卻是不成的。太傅亦應設身處地為寡人想想。”
鹹陽城出現前方。項少龍悠然神往道:“終於迴家了!”
◇◇◇◇◇
小盤早得消息,親自出城迎接。
這未來的秦始皇終於長大成人,留了一臉短髭,胸背厚實,舉手投足均具睥睨天下的帝皇威勢,驟看下項少龍感到似乎在看著個陌不相識的人。
昌文君、李斯、管中邪、烏廷芳、琴清和眾多公卿大臣傾巢而來,熱鬧隆重,卻不見嫪毐。
鼓樂鞭炮齊鳴中,項少龍在眾人簇擁下,棄船登岸。
小盤率眾而出,扶起下跪施禮的項少龍,細審他消瘦了的容顏,歎道:“上將軍辛苦了!”
項少龍心中湧起奇怪的感覺,似乎兩人間再沒有以往那種親切的關係。
這不但因小盤沒有預期中的激動,更因小盤的眼神內藏蘊某種令他難以索解的神色。
其他人紛紛擁上來道賀。
烏廷芳則不顧一切撲入他懷裏,琴清當然不能當眾這麽做,但眼內射出情火,卻把項少龍的心都燒熔了。
小盤與項少龍並排騎馬入城,接受夾道歡迎的人民的歡唿,微笑道:“上將軍失蹤的消息傳迴來後,家家戶戶為上將軍求神許願,希望上將軍能早日安全迴來,現在終給他們盼到了。”
項少龍很想對他說及呂不韋的陰謀,但卻知此時此地均不宜談這大大的秘密,隻好把說話忍在心裏,道:“呂不韋尚未迴來嗎?”
小盤冷笑道:“他當然要趕在上將軍之前迴來,上將軍在臨淄的一戰確是精采絕倫,為我大秦爭得最大的光榮。你走後曹秋道親向齊王請罪,承認無能把你留下。上將軍知否齊王聽到此事後,當日就氣得病倒呢。”
項少龍訝道:“呂不韋迴來了,那……唉,到宮內再說吧!”
小盤嘴角逸出一絲高深莫測的笑意,一麵揮手向群眾示意,淡淡道:“一切都在寡人掌握之內,迴去才說吧!”
項少龍心中再泛起先前那種奇怪的感覺。闊別兩年,小盤威嚴大增,城府更深,再非昔日會說“師傅救我”的孩子。
◇◇◇◇◇
在王宮的正廣場上舉行了閱兵儀式後,項少龍和小盤避到書齋密話。
當說出有關邯鄲張氏夫婦的事時,小盤龍目生寒道:“好膽,這奸賊竟敢向外人泄出此事,實萬死不足辭其咎。”
項少龍大訝道:“儲君好像早知會有此事似的。”
小盤微笑道:“別忘了寡人在嫪賊處布了茅焦這著棋子,嫪賊的一舉一動,怎瞞得過我。”
項少龍放下心頭大石,道:“儲君自該早有對策了。”
小盤得意道:“若在知情之後,才派人去邯鄲,便趕不及了。幸好多年前寡人早想到此點,已解決了這件事。”
項少龍自心底生出寒意,沉聲問道:“儲君為何沒告訴我呢?”
小盤避開他的目光,淡然道:“上將軍當時遠征外地,所以寡人一時忘了。”
項少龍窮追不舍道:“儲君怎樣處置他們呢?”
小盤有點不耐煩的道:“當然是予他們足夠的報酬,再把他們安置別地,教人找不到他們。”
項少龍直覺感到小盤在說謊,但若追問下去,大家會鬧得很不愉快,隻好默默不語。
兩人間一陣難堪的沉默。
好一會小盤打破僵局,歎了一口氣道:“師傅不高興嗎?”
這句“久違了”的“師傅”,令項少龍心中一軟,有感而發道:“你變了很多。”
小盤虎虎生威的銳目往他瞧來,與他對視半晌後,點頭道:“我是不能不變,要坐穩這個位子,更是不能不變,但對上將軍我則仍是那個小孩子。”
頓了頓後,有點難以啟齒的道:“除了上將軍外,還有誰知道寡人這事呢?”
項少龍知他一直想問這句話。但到這刻才趁機問出來。
略一沉吟道:“除了廷芳外,再沒有第三個人知道此事。”
他自然不肯將滕翼說出來。
小盤唿出一口氣,挨在王座處,仰首凝視上方的梁柱,輕輕道:“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裏,現在外麵必是謠言滿天飛,若讓寡人知道有任何人提及此事,不理是誰,必殺無赦,還要抄家滅族,看誰再敢多言。哼,呂不韋、嫪毐!”
項少龍心中大驚,這句話雖非針對他,但卻像小盤作的暗示,警告自己勿要再告訴第三個人,心中登時很不舒服。
小盤沒有再解釋,俯前低聲道:“寡人已秘密把王翦調迴來,兩個月內就會返抵鹹陽。”
項少龍皺眉道:“此事儲君沒請示太後嗎?”
小盤雙目寒芒閃閃,不屑道:“她既不把我當作兒子,我為何仍要看她的臉色做人。她住雍都更是肆無忌憚,與嫪毐的事弄到街知巷聞,天下誰不以此為笑柄,使我大秦蒙羞。”
項少龍知他痛恨朱姬泄出張氏夫婦的事,歎了一口氣道:“儲君該記得曾經答應過我的事。”
他指的是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小盤都不得傷害朱姬一事。
小盤憤然往他瞧來,怒道:“到現在上將軍仍要維護她嗎?”
項少龍亦虎目生寒,盯著他道:“是的!她總曾全心全意愛護你,扶持你,你亦曾把她視為生母。你若肯設身處地為她想想,該知她做這事對她沒有半分好處,她仍然去做亦隻是人之常情。”
小盤不知是否仍有點怕他,移開了目光,看著堆滿案上的卷宗文件,道:“這裏大部份報告都或多或少與鄭國渠有關,最近寡人收到消息,鄭國可能是韓王派來的人,上將軍對此有何看法。”
項少龍見小盤故意岔到別的事上,不肯續談朱姬的事,強忍住怒氣,沉聲道:“臣下很累了,想迴家休息。”
小盤歎了一口氣,苦笑道:“太傅動氣了。很多事我都不想這麽做的,但卻知不這麽做卻是不成的。太傅亦應設身處地為寡人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