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的十萬人,騎兵占了三萬餘,來自都騎和速援兩師,還有就是一千烏家的精兵團子弟兵,正是項少龍的主要作戰力量。


    步兵則有輕裝步兵和重裝步兵兩種,他們都是在各自郡縣經過一定嚴格訓練的正規軍。輕裝步兵不穿鎧甲,持弓、弩等武器,戰時居前排,專事遠距離殺敵之責。重裝步兵身著銅甲,以戈、矛、戟等長兵器與敵人近身搏殺。


    在項少龍的遠征軍中,輕裝步兵占三萬人,而重裝步兵則占四萬人。


    在這時代裏,戰事的優劣勝敗,除整體的策略運用外,就是看將帥如何發揮出各個兵種的特長和相互間的協調。


    至於軍隊的編組,則取部曲製:五人為一伍,五十人為一屯,以此而上,到五千人成一曲,五曲為一部。故一部是二萬五千人,項少龍的軍隊實力就是四部了。


    依照秦製,各級軍將均可擁有自己的直屬衛隊,一般為所統兵力的十分之一,像現在項少龍便可由以前的三千親兵增至一萬人。


    由於戰事頻繁,統軍大將如蒙驁和王齕,縱使兵返朝廷,親兵團仍不會解散,其作用是保護將級人員的安全,所以當年蒙驁才可調人襲擊牧場。故一旦成為領軍大將,不但地位提升,手上實力亦增強不少。


    項少龍的軍事知識,主要來自二十一世紀,雖有研玩墨子兵法,卻不守成規,把混合兵種分了開來,與荊俊、滕翼領騎兵先行,桓齮則率步兵在後,接著就是烏果統領的輜重騾馬隊。


    由於他打定主意誘敵深入,桓齮和烏果的主力軍,到蕞城便留下來,一邊堅固防務、築壘布阱,另一方而由桓齮訓練兵員熟習地勢,既免去了長途行軍之苦,又可疏散附近鄉材的住民,讓他們安全撤往後方的高陵、芷陽等大城邑。


    行軍本是戰爭的頭等大事,幸好直至前線,走的都是秦國境內安全的官道,加上又有鷹王探路,所以長驅直馳,迅捷異常。


    五天後,項少龍的騎隊過了蕞城,右方是酈山、竹山等大山脈,前方遠處則是華山,地勢開始起伏不平。


    項少龍為了保持軍隊的士氣體力,每天清晨出發,午後即紮營休息,所以士卒並不辛苦。由蕞城朝東再走了十天,終抵達華山。


    若抱著遊玩之心,沿途確是勝景無窮。際此夏日炎炎之際,翠樹爭榮、野花吐豔、景色幽麗。


    可惜眾人都無心觀賞,在這峰巒拱持、溝壑縱橫的險要路途上,有時一邊是斷崖峭壁聳入青天,另一邊則是可使人馬粉身碎骨的萬丈深溝,德水在左方遠處腳下轟隆流過,隻好小心冀翼,以免行差踏錯。


    周良變成了項少龍的貼身隨從,鷹王不時飛迴來落在他肩上,人畜的親密令項少龍亦大為欽羨。


    他現在愈發明白為何秦人攻東方六國易,而六國攻秦則難比登天。秦國憑的就腳下的天險,而他今趟之所以能巧施妙計,憑的亦正是這險惡的形勢。


    五國其實亦處在戰事的情況中,互相猜疑,隻因秦人威脅太大,才暫時罷戰,聯手攻秦。這樣的組合,絕不會持久。所以換了他是龐暖,如沒有氣候的問題,亦是一有機會,就直攻鹹陽,以免夜長夢多,不戰自潰。故此他是不愁龐暖不入彀的。


    走了五天山路後,來到了一處地勢較平坦處,在山花爛漫的原野上,遇上蒙驁奉召迴京的隊伍。


    項少龍、滕翼、荊俊和蒙驁在帥帳內舉行了移交兵符文書的簡單儀式。


    蒙驁明顯比以前衰老了,滿臉風霜,黑首轉白,神態客氣而保持距離。


    他不厭其詳地細述了前線敵我的形勢,語氣頗不樂觀。到最後下結論道:“龐暖此子不愧東方有名的兵法家,現在陳兵函穀,擺明是等我們大軍來援,才作一舉擊破,再乘勢直搗鹹陽,現在見到少龍隻是輕騎而來,可見已看穿龐暖心意,不會與他全麵交鋒,老夫甚感欣悅。”


    項少龍暗讚他不愧名將,隻一眼就看穿了他的意圖,微微一笑,沒有答話。


    蒙驁忽地歎了一口氣,低聲道:“我可否和少龍說上兩句私話。”


    滕翼等都是知情識趣的人,忙退往帳外。


    蒙驁仰望帳頂,有點不知從何說起的神態,好一會後,才再歎一口氣道:“我蒙驁從不肯低聲下氣求人,故一向不為秦人所喜,直至得仲父提拔,才有機會大展抱負,縱橫沙場,南征北討,建下功業。”


    項少龍點頭道:“每個人都有他的遭遇和立場,這個我是明白的。”


    蒙驁收迴往上望的目光,深深凝注著他道:“我蒙驁隻得兩個兒子,少龍曾救了他們一次,老夫希望少龍在將來亦不要舍棄他們,老夫自會有所迴報。”


    項少龍心神劇震,知道蒙驁看穿蒙武和蒙恬投向了自己。


    蒙驁苦笑道:“呂不韋終鬥你不過,龐暖今趟亦不能討好,但少龍必須小心李牧。此人乃軍事上不可多得的良材,百戰百勝,從未有敗績,即使長平之後,我們仍不敢輕言攻趙,正因有此人在。少龍今戰若勝,儲君必委以攻趙重任,遇上此人時,可得千萬小心。”


    項少龍聽得頭皮發麻,王齕是這麽說,現在蒙驁又這樣講,迴鹹陽後須立即教小盤把王翦調迴來,那自己就不用和這值得任何人尊敬的絕代名將對陣沙場了。蒙驁再歎一口氣,才起身告辭,出帳去了。


    ◇◇◇◇◇


    次日拔營出發,到了離秦軍退守處五十裏許的連綿山丘,項少龍下令結營為陣,構築防禦工事,截斷了西行的唯一通道。


    此時前線的守將程均聞訊趕來,拜見他這新任的頂頭上司。眾人在一處坡頂視察形勢時,程均作了報告。


    項少龍道:“如我估計無誤,合縱軍會於我們抵達後即發動猛攻,盡力破壞防禦,打擊我軍的士氣,所以這幾晚你們定須分批撤退。”


    程均駭然道:“萬萬不可,若我軍後撤,由於士氣低落,誰都不願留下來等死,隻要敵方再加猛攻,必不戰而潰。且敵人輕騎迅捷,若銜尾追來,我們恐有全軍覆沒之險。”


    項少龍笑道:“程將軍所言甚是,不過我軍正是要讓他們以為我經驗不足,故犯此致命的錯失。而最大的問題,就是要退而不亂,退而不損。”


    程均愕然時,滕翼道:“我們第一批撤退的隻是傷病老弱的兵員,同時向我軍宣揚援軍已至,還要誇大為三十萬大軍,由王翦與我們項大將統率,如此必能安定軍心,不致產生混亂情況。”


    程均聽得目瞪日呆。


    縱使兵不厭詐,但騙的總是敵人,如此連自己人都要欺騙,確是少有,但又不得不承認是穩定軍心的妙法。


    項少龍乃大秦家傳戶曉的傳奇式英堆人物,雖無赫赫軍功,卻是秦軍崇拜的對象,聲譽極隆,而王翦則是戰功彪炳,名震西北疆域。若此兩大名將聯手領軍來援,還不士氣大振。


    項少龍微笑道:“我和滕將軍會陪程將軍在入黑後潛迴菅地,安排一切,程將軍和貴屬部請休息片刻,養足精神,待會才好行事。”


    程均明白過來,欣然去了。


    項少龍和藤荊兩人,帶著周良、十八鐵衛和烏家子弟兵,馳出營地,研究附近的地形,看看如何設伏,為在撤兵時,抵禦敵人輕騎的追擊。


    到黃昏時才返迴營地,吃過板後,與程均朝前線陣地潛去。


    鷹王飛上了星空,先一步搜索敵人的偵騎探子,竟先後發現了八起敵人,都給他們先一步避開了。


    程均見天下間竟有這麽厲害的飛行哨探,登時拜服不已,對項少龍更是信心大增。


    秦軍的營寨設在一處高丘之上,緊扼往西入秦之路,背山麵原,隻見十許裏外燈火如星光,漫山遍野盡是敵營,使人見而心悸。


    項少龍抵達時,程均如命發出項少龍作為先頭部隊領軍先來,王翦大將隨後將至的消息,果然士氣大振,人人摩拳擦掌,準備反攻。


    此時滕翼和周良領了一千精於攀山越嶺、黑夜作戰的烏家精兵團,隱伏於山隘要道,憑藉鷹王的銳目,將敵人攀山越林潛來的探子進行清剿,以免泄出撤兵的秘密。


    項少龍把百多將領全召到身前來,鼓勵一番後,下令立即把傷病耄弱者撤走,眾人還以為他是體恤下情,歡天喜地領命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尋秦記(全文)作者:黃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易並收藏尋秦記(全文)作者:黃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