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節
尋秦記(全文)作者:黃易 作者:黃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項少龍打心底佩服起他來。
不用說呂不韋對鄒衍的千言萬語,不外是想知道自己是否真命天子,而鄒衍看出他隻是條假龍,所以才有此警告,怕自己日後給他牽連了。
鄒衍又油然道:“呂不韋數次出言央我主持他《呂氏春秋》的編撰,都被老夫以堂皇的借口拒絕了,少龍知道是甚麽原因嗎?”
少龍知道智者正以旁敲側擊的方法點醒自己,謙虛道:“幹爹請說。”
鄒衍笑道:“還是第一次主動喚我作幹爹,會否有點不慣呢?”
項少龍尷尬一笑時,鄒衍續道:“呂不韋絕非肯聽人說話的人,他雖看似禮賢下士,事實上所有人都隻是他的工具,好去完成心中的美夢。以《呂氏春秋》為例,他隻是希望反映出個人的想法吧了。”
項少龍雖曾聽李斯說過有關這給小盤參考的古代百科全書的內容,但隻是水過鴨背,怎都記不牢,順口問道:“他那一套究竟行不行得通呢?”
鄒衍不屑道:“甚麽‘德治仁政’為主、‘刑賞’為輔,還不是孔丘那不實際的一套。那是倒退,而非進步。隻有進步,才可脫穎而出。秦國自商鞅以來,崇尚法治戰功,與呂不韋這一套可說是南轅不轍,將來定會出問題,少龍小心了。”
項少龍低聲道:“幹爹果是高瞻遠矚,若我所料不差,呂不韋將來必出亂子,不得好死。”
鄒衍身子劇震,往他望來,沉聲道:“原來少龍早看出了此點,老夫是白擔心了。”
項少龍暗歎一聲,正是因為知道未來的發展,才使自己享受不到眼前的富貴榮華,命運還是不知道的好。
雪愈下愈大了。
◇◇◇◇◇
次晨呂不韋召了他到相國府去,在書內接見他,劈頭便道:“待會少龍和我到宮內見大王。唉!我為你推搪了十多天,差點給姬後怨死了。”接著正容道:“姬後雖對你頗有感,但記著千萬不要沾上她半根手指,否則連我都護你不住。”
項少龍苦笑道:“相國放心好了!”
呂不點頭道:“我也相信你把持得住,隻因於關心,才忍不住提上一句吧!”
沉吟半晌後道:“我決定了親自出征東周,以蒙驁為副將,少龍抵達韓境時,東周應已雲散煙消,正式結束了周室的統治。由這刻開始,就是群雄爭霸的局麵了。”
頓了頓續道:“孝成一死,趙國權力落入韓晶和郭開手內,政局不穩,我要重新部署策略,好把握這個機會。陽泉君授首之日,就是我大秦開展霸業之時,所以少龍定要在這之前為我穩住六國,若因滅周而惹得六國聯手,對我便大大不利了。”
項少龍暗歎一聲,眼前若對呂不韋不利,就等若對他不利,暫時來說他和烏家的命運,已和呂不韋掛了勾,若有禍事,必受株連。假若陽泉君能成功改立成蟜,連朱姬和小盤都要沒命,唯有點頭答應。且再加思量,六國的統治階層中誰不是自私自利,損人利己之輩,與他們講仁義,隻是自討虧吃吧了。
呂不韋雙目閃著銳利的精芒,思索著道:“此行除了在上趟有麵具掩護相貌的人外,必須全數換過新人,否則隻要有一個人被辨認出來,就會給聯想到你乃董馬癡,徒使事情更為複雜。幸好人手方麵不成問題,我會由家將裏撥一批忠貞不二和劍法超凡的高手作你親隨,配以一隊千人的精銳騎兵,足可應付旅途的兇險。肖月潭亦會同行為你打點。”
項少龍心中懍然,在某一角度上看,這些來自呂不韋的心腹家將,亦成了監視他的眼線。心中一動道:“呂相可否在隨從名單上,加上李斯先生呢?”
呂不韋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遲疑片刻才道:“既然少龍有此提議,便如你所請吧!好了!現在我們入宮見大王吧!”
表麵雖看不出甚麽來,但從他略有遲疑的態度看,呂不韋其實是心中不喜。
至於原因是他不喜歡李斯,還是不喜歡他項少龍自有主張,就很難肯定了。
◇◇◇◇◇
透過車窗,鹹陽變成了個純白色的美麗世界,雪花仍是永無休止地下著。
第一次下雪總是教人歡喜,況且天氣仍不太冷,有些小孩跑到街上來玩雪嬉戲,轉入鹹陽宮的大道時,更看到有群年輕的女子擲雪球為樂,甚麽三步不出閨門的情況,在這時代完全派不上用場。可是漢代崇儒以後,女性才被自私的男人進一步壓製她們的自由。而在戰國時,若論開放程度,又要數這剛擺脫了蠻夷身份的秦國最厲害。
呂不韋沉默起來,兩人各有所思。
項少龍忽然想到呂不韋於此時出兵,實在大有深意。
風雪原為軍事行動的大忌,但對付東周這等弱小的國家,卻有兩大好處。
首先就是令人意想不到,由於有風雪掩護,可能兵臨城下東周君才知道是甚麽一迴事。
其次轉眼隆冬,行旅絕跡,等若隔斷了消息,到六國知道此事時,已是事過情遷。就算早一步風聞消息,亦唯有望雪興歎,難施援手。
隻由這策略去看,呂不韋這人是既大膽又好行險,將來反目成仇後,必須留神他這種性格,否則必吃大虧。
呂不韋到了秦宮,就像迴到了自己的家內般,直入內廷。到了內外廷間的禦花園才下車,不用通傳領路,在十多名身形彪悍的親衛簇擁下,大搖大擺朝後宮走去。
比之項少龍大半年前離秦赴趙時,呂不韋在秦宮的地位又大大提高了。
莊襄王那種重義崇情的性格,遇上呂不韋這心懷叵測的這野心家,不被他控製擺布,是沒有可能的。
迴廊前方隱約傳來木劍交擊的聲音。
呂不韋臉上現出一個欣慰的笑容,道:“太子又在練劍了。”
項少龍看他神情,真想告訴他小盤並非他兒子,好看他會有甚麽反應。
迴廊盡處,豁然開朗。
在兩座王宮的建築物間,一個小廣場上,雨雪飄飛下,小盤正與另一名年紀相若的小孩以木劍對拚著。
在旁觀戰的除了莊襄王和朱姬外,還有秀麗夫人和王子成蟜,此外就是十多名內侍宮娥、兩個看似是劍術教練的武士、和一位貌相堂堂的文臣。四周還滿布禁衛,氣氛莊嚴肅穆。
莊襄王等未看到兩人時,呂不韋低聲對項少龍道:“陪太子練劍的就是王翦的兒子王賁,宮內同年紀的孩子裏,沒有人是他的對手。”
項少龍心中一動,仔細打量這未來的無敵猛將,果是生得非常粗壯,樣貌精靈,有點和王翦相肖。行動進退間極有分寸,處處留有餘地,若是三歲真可定八十,則這十二、三歲許的孩子這時便有大將之風了。
他仍不明白王宮內的情況,例如為何王賁竟能有此陪小盤練武的殊榮,不過此事應出自呂不韋的主意,是他籠絡王翦這新一代名將的手段。
此時莊襄王見到他們,欣然召他兩人過去。
項少龍看到莊襄王的歡喜神情,心生感觸,好人是否永遠要吃虧呢?莊襄王全心全意厚待這把他扶作一國之主的大恩人,有否想過是正在養虎為患?不過此時不暇多想,收拾心情,朝莊襄王走去。
“噗!”的一聲,小盤的木劍被小王賁掃得蕩了開去,空門大露。
小王賁收劍急退,跪倒地上,嚷道:“政太子恕小賁魯莽。”
小盤見到項少龍,哪還有興趣打下去,竟懂得先上前扶起小賁,在他耳邊親熱地細語,隻不知在說甚麽。
不用說呂不韋對鄒衍的千言萬語,不外是想知道自己是否真命天子,而鄒衍看出他隻是條假龍,所以才有此警告,怕自己日後給他牽連了。
鄒衍又油然道:“呂不韋數次出言央我主持他《呂氏春秋》的編撰,都被老夫以堂皇的借口拒絕了,少龍知道是甚麽原因嗎?”
少龍知道智者正以旁敲側擊的方法點醒自己,謙虛道:“幹爹請說。”
鄒衍笑道:“還是第一次主動喚我作幹爹,會否有點不慣呢?”
項少龍尷尬一笑時,鄒衍續道:“呂不韋絕非肯聽人說話的人,他雖看似禮賢下士,事實上所有人都隻是他的工具,好去完成心中的美夢。以《呂氏春秋》為例,他隻是希望反映出個人的想法吧了。”
項少龍雖曾聽李斯說過有關這給小盤參考的古代百科全書的內容,但隻是水過鴨背,怎都記不牢,順口問道:“他那一套究竟行不行得通呢?”
鄒衍不屑道:“甚麽‘德治仁政’為主、‘刑賞’為輔,還不是孔丘那不實際的一套。那是倒退,而非進步。隻有進步,才可脫穎而出。秦國自商鞅以來,崇尚法治戰功,與呂不韋這一套可說是南轅不轍,將來定會出問題,少龍小心了。”
項少龍低聲道:“幹爹果是高瞻遠矚,若我所料不差,呂不韋將來必出亂子,不得好死。”
鄒衍身子劇震,往他望來,沉聲道:“原來少龍早看出了此點,老夫是白擔心了。”
項少龍暗歎一聲,正是因為知道未來的發展,才使自己享受不到眼前的富貴榮華,命運還是不知道的好。
雪愈下愈大了。
◇◇◇◇◇
次晨呂不韋召了他到相國府去,在書內接見他,劈頭便道:“待會少龍和我到宮內見大王。唉!我為你推搪了十多天,差點給姬後怨死了。”接著正容道:“姬後雖對你頗有感,但記著千萬不要沾上她半根手指,否則連我都護你不住。”
項少龍苦笑道:“相國放心好了!”
呂不點頭道:“我也相信你把持得住,隻因於關心,才忍不住提上一句吧!”
沉吟半晌後道:“我決定了親自出征東周,以蒙驁為副將,少龍抵達韓境時,東周應已雲散煙消,正式結束了周室的統治。由這刻開始,就是群雄爭霸的局麵了。”
頓了頓續道:“孝成一死,趙國權力落入韓晶和郭開手內,政局不穩,我要重新部署策略,好把握這個機會。陽泉君授首之日,就是我大秦開展霸業之時,所以少龍定要在這之前為我穩住六國,若因滅周而惹得六國聯手,對我便大大不利了。”
項少龍暗歎一聲,眼前若對呂不韋不利,就等若對他不利,暫時來說他和烏家的命運,已和呂不韋掛了勾,若有禍事,必受株連。假若陽泉君能成功改立成蟜,連朱姬和小盤都要沒命,唯有點頭答應。且再加思量,六國的統治階層中誰不是自私自利,損人利己之輩,與他們講仁義,隻是自討虧吃吧了。
呂不韋雙目閃著銳利的精芒,思索著道:“此行除了在上趟有麵具掩護相貌的人外,必須全數換過新人,否則隻要有一個人被辨認出來,就會給聯想到你乃董馬癡,徒使事情更為複雜。幸好人手方麵不成問題,我會由家將裏撥一批忠貞不二和劍法超凡的高手作你親隨,配以一隊千人的精銳騎兵,足可應付旅途的兇險。肖月潭亦會同行為你打點。”
項少龍心中懍然,在某一角度上看,這些來自呂不韋的心腹家將,亦成了監視他的眼線。心中一動道:“呂相可否在隨從名單上,加上李斯先生呢?”
呂不韋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遲疑片刻才道:“既然少龍有此提議,便如你所請吧!好了!現在我們入宮見大王吧!”
表麵雖看不出甚麽來,但從他略有遲疑的態度看,呂不韋其實是心中不喜。
至於原因是他不喜歡李斯,還是不喜歡他項少龍自有主張,就很難肯定了。
◇◇◇◇◇
透過車窗,鹹陽變成了個純白色的美麗世界,雪花仍是永無休止地下著。
第一次下雪總是教人歡喜,況且天氣仍不太冷,有些小孩跑到街上來玩雪嬉戲,轉入鹹陽宮的大道時,更看到有群年輕的女子擲雪球為樂,甚麽三步不出閨門的情況,在這時代完全派不上用場。可是漢代崇儒以後,女性才被自私的男人進一步壓製她們的自由。而在戰國時,若論開放程度,又要數這剛擺脫了蠻夷身份的秦國最厲害。
呂不韋沉默起來,兩人各有所思。
項少龍忽然想到呂不韋於此時出兵,實在大有深意。
風雪原為軍事行動的大忌,但對付東周這等弱小的國家,卻有兩大好處。
首先就是令人意想不到,由於有風雪掩護,可能兵臨城下東周君才知道是甚麽一迴事。
其次轉眼隆冬,行旅絕跡,等若隔斷了消息,到六國知道此事時,已是事過情遷。就算早一步風聞消息,亦唯有望雪興歎,難施援手。
隻由這策略去看,呂不韋這人是既大膽又好行險,將來反目成仇後,必須留神他這種性格,否則必吃大虧。
呂不韋到了秦宮,就像迴到了自己的家內般,直入內廷。到了內外廷間的禦花園才下車,不用通傳領路,在十多名身形彪悍的親衛簇擁下,大搖大擺朝後宮走去。
比之項少龍大半年前離秦赴趙時,呂不韋在秦宮的地位又大大提高了。
莊襄王那種重義崇情的性格,遇上呂不韋這心懷叵測的這野心家,不被他控製擺布,是沒有可能的。
迴廊前方隱約傳來木劍交擊的聲音。
呂不韋臉上現出一個欣慰的笑容,道:“太子又在練劍了。”
項少龍看他神情,真想告訴他小盤並非他兒子,好看他會有甚麽反應。
迴廊盡處,豁然開朗。
在兩座王宮的建築物間,一個小廣場上,雨雪飄飛下,小盤正與另一名年紀相若的小孩以木劍對拚著。
在旁觀戰的除了莊襄王和朱姬外,還有秀麗夫人和王子成蟜,此外就是十多名內侍宮娥、兩個看似是劍術教練的武士、和一位貌相堂堂的文臣。四周還滿布禁衛,氣氛莊嚴肅穆。
莊襄王等未看到兩人時,呂不韋低聲對項少龍道:“陪太子練劍的就是王翦的兒子王賁,宮內同年紀的孩子裏,沒有人是他的對手。”
項少龍心中一動,仔細打量這未來的無敵猛將,果是生得非常粗壯,樣貌精靈,有點和王翦相肖。行動進退間極有分寸,處處留有餘地,若是三歲真可定八十,則這十二、三歲許的孩子這時便有大將之風了。
他仍不明白王宮內的情況,例如為何王賁竟能有此陪小盤練武的殊榮,不過此事應出自呂不韋的主意,是他籠絡王翦這新一代名將的手段。
此時莊襄王見到他們,欣然召他兩人過去。
項少龍看到莊襄王的歡喜神情,心生感觸,好人是否永遠要吃虧呢?莊襄王全心全意厚待這把他扶作一國之主的大恩人,有否想過是正在養虎為患?不過此時不暇多想,收拾心情,朝莊襄王走去。
“噗!”的一聲,小盤的木劍被小王賁掃得蕩了開去,空門大露。
小王賁收劍急退,跪倒地上,嚷道:“政太子恕小賁魯莽。”
小盤見到項少龍,哪還有興趣打下去,竟懂得先上前扶起小賁,在他耳邊親熱地細語,隻不知在說甚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