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森祖籍廣西,南寧西郊邕江邊上的一個古老的小村。家裏祖祖輩輩直到他父親原本都是賣水果的,家境不算富裕,但也算衣食無憂。比阿森大了不到兩歲的阿豪是阿森伯父的兒子。阿森的伯父是個踏實本份的好男人。他伯父有兩個兒子,阿豪還有個小他三歲的弟弟,阿寶。阿寶生來就聽不見聲音,可是他會說話,跟正常人一樣的說話。阿寶會說話是因為他有個好母親。阿森的伯母是個聰明賢惠、美麗善良的泰國女人,她奇跡般的教會了自己天生聽不見聲音的兒子像正常人一樣的說話,甚至讀書寫字。這已經成為了當地的一個傳奇。

    阿豪集中了父母雙方的優點,踏實,聰明,善良,長得好看;同時又兼具了他叔父、阿森父親的一個最重要的優點——強勢!作為李家最大的男孩,阿豪一直都是父親和叔父眼中最有希望的後輩。相比之下,小時候的阿森則顯得過於內斂和柔弱,雖然他同樣長得很好看——他們三兄弟都長得很好看。由於父母經常在外經商,阿森和阿寶從小就一直受哥哥阿豪的照顧。因為阿豪的緣故,聽不見聲音的阿寶和小時候總是女孩子家氣的阿森才沒受什麽欺負,也少挨了很多父母的責罵。每次弟弟們闖了什麽禍阿豪都會站出來幫他們頂。因此,阿豪成了阿森童年和青少年時期除他母親之外的最重要的人。

    為了支撐日益興旺的家族水果生意,成績優異的阿豪初中沒畢業就輟學了,那一年,他15歲。阿豪輟學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他的數學天分——他心算5位數以內的加減乘除法從來都不出錯,甚至比別人按計算器還快,用他父親的的話說就是“我兒子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由於阿森伯母娘家親戚的緣故,阿豪一家在泰國曼穀的水果市場一年四季都有充足的貨源。從此阿豪便開始跟著父親每月一次的往返於中泰之間販運水果。在跟父親一起跑了還不到半年的光景,聰明能幹的阿豪便可以獨自承擔起這份工作了——而他竟然隻是一個年僅15歲的孩子!

    *************************************************************************

    1994年的暑假,阿豪輟學後的第一個暑假。

    那是一個七月的下午,阿豪像過去很多次一樣從泰國押著水果迴來。阿森和阿寶兩個孩子像迎接英雄一樣去迎接他們的哥哥。阿豪照例給兩個弟弟都分別帶了泰國買迴來的孩子們喜歡的東西——那些他自己從來都不需要的東西。每個月的那一天,對於阿森來說就像過節一樣。自從阿豪輟學之後,兄弟三個在一起的日子就少了,兩個弟弟被人欺負的機會就多了。一開始阿森根本就應付不來,但後來為了保護比自己還小的阿寶,阿森不得不勉強為之。阿豪每次迴來都要檢查兩個弟弟身上的傷疤,如果多添了就一定要問個仔細,然後找對頭把帳都要迴來!反正每個月阿豪在家的那幾天,阿森和阿寶是最開心的。

    另一件讓阿森開心的事情是,阿豪每次迴來都要花上幾個晚上的時間跟兩個弟弟說說最新的趣事,哪個寺廟又把鮮花當泥鋪道路了,哪條河上又放焰火把天燒著了,哪個老板又走偏運發大財了,哪個夥計又泡到漂亮的女孩子了……每一件都被阿豪說得趣味十足!阿豪就有那能耐。說到高興處阿豪會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神采飛揚。每逢這種時候阿森就會忍不住咯咯笑出聲來,而阿寶也會跟著他一起大笑。久而久之,在阿森幼小的心靈裏,泰國便成了一個處處鮮花寺廟水果,遍地金錢和美麗女孩的童話般的地方。正因為如此,阿森那次才突然跟他父親提出要跟阿豪一起去泰國販運水果!阿森的父親很爽快的答應了,母親有些擔心,但最終還是同意了,於是兩個孩子一起去了曼穀——哥哥阿豪15歲,弟弟阿森,13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曼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agancqu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agancqu並收藏阿曼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