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北關外——
胡奴的騎兵正在火速靠近。
所謂胡奴,亦或北奴,是漢人北方遊牧民族的蔑稱。
胡奴由許多部落組成,屢有大朝崛起,如已崩潰於曆史中的匈奴、鮮卑等族。
兩百年前,又一大部落崛起,建國號為原;後被漢人討伐,分裂為西、東兩原。
西原國主暗弱無嗣,早逝後由其妻蕭氏掌權,臨朝稱製;稱為蕭後,實與女帝無異。
“雖說有內應,但為防事情有變,咱們還是得走快些好!”
說話的是名青年男子,其名梁乙真——西原現任嗣位王子,繼承人。
此番過來,自然是為了立功鍍金的。
因此,年輕的他眼中燃燒著熾熱戰意。
“漢人多詐,我走前,你居後策應吧。”
一道清冷的聲音響起,來自於他身旁的女子。
女子身材極為高挑,細甲上兩條筆直長腿緊鎖馬背。
她長著淺金色的頭發和湛藍色的眼睛,莫說是漢人,便是與她身邊的西原人長相也相去甚遠。
蕭焉枝,蕭後娘家的親侄女。
聞言,梁乙真側頭望了她一眼:“你瞧不起我?”
蕭焉枝神情淡漠:“安全而已。”
“安全?所以男人要躲在女人身後?難道大原的男人真沒種了不成!?”
他嗤笑一聲,意有所指,繼而一夾馬背,催速前行:“近衛隨我來破關門!”
“是!”
遠處,鎮北關已依稀可見。
“胡人來了!”
關樓上,一臉風霜的守將眯起眼睛。
滿是老繭的粗厚手掌不斷拍打著牆垛,似乎陷入了某種掙紮。
劉振漢,原一鎮北關老卒,河東亂後,漸漸持兵,因融入賊人圈子,便在鎮北關常駐。
看出了主將的情緒,他身旁的司馬低聲道:“將軍,早前便已收到了郭公之命,他說……”
“他說要和胡奴合作?”劉振漢望向軍司馬。
“是。”
“那如果我不聽呢?”
“將軍,這絕對不行。”司馬一聽便慌了,趕緊道:“如果壞了郭公的大計,他一定不會放過您!”
“你過來!”劉振漢道。
司馬麵露怯色,但還是向他靠近。
劉振漢突然伸手,一把抓住對方襠部,接著哼了一聲:“狗東西,籃子不是還在嗎?怎麽就慫成了這樣?”
“你怕郭公找你算賬,便不怕河東的父老鄉親刨你家祖墳麽?”
“你怕周角顛覆了郭公,便不怕胡人殺你兄弟子嗣、拿你妻女老娘當狗騎嗎!?”
司馬滿麵羞紅,喏諾低頭。
片刻,梁乙真帶著先頭部隊推到關樓下,有人出馬大喊道:
“我朝應河東郭公所求,答應兩家合作,特出兵來援。”
“速開關門!”
劉振漢走到正中,冷嗬一聲:“放你娘的臭屁!”
“漢胡之間,唯有你殺我家的男人,我睡你家的娘們,哪有他娘的合作?”
“你要是願意把你婆娘送上來,我倒可以考慮考慮,好好與她合著做一番!”
梁乙真麵浮怒意:“郭鎮嶽食言?”
“是,郭公故意誆你們這些胡狗來殺!”劉振漢拔出佩刀,指著梁乙真對關樓上守軍道:“兄弟們,給我瞄準了射,誰能放倒一個胡狗,我就賞他一個娘們!”
這話一落,關樓上支持劉振漢的人登時箭如雨發。
梁乙真部不備,靠前的數十騎被瞬間放倒。
雖遭突擊,但梁乙真並未直接退去。
因為他發現關樓上,有部分人並未聽從劉振漢的指令。
郭鎮嶽大概率沒有欺騙己方,隻是敵人在執行時產生了分裂而已。
“王子,我們怎麽辦?”
左右迅速持盾向其靠攏。
梁乙真壓了壓手:“再等等。”
“呸!胡狗!”
劉振漢獰笑著衝關樓下吐了一口唾沫。
就在這時,一人匆匆上樓:“將軍,蕭鄂來了!”
“蕭鄂?”劉振漢蹙眉。
“就是郭公身邊那個胡人。”來人道。
聞言,劉振漢臉色一變:“他必是來策應關外胡狗的!”
略作思襯,他搭緊佩刀,又招唿了數十個親近軍士,對他們道:“隨我下去見那胡人,事情不對,立刻把他拿下……亦或者,亂刀砍死!”
“是!”
一行人正往下走時,關樓下便傳來蕭鄂熱情的唿聲:“劉兄在麽?”
劉振漢探出身來,冷聲道:“你來是要開關?”
蕭鄂立即搖頭:“不是,情況有變,郭公大破周角……”
聽到前半句,劉振漢心思放鬆,心裏也稍覺奇怪時,蕭鄂突然一抬手。
“不好!”
多年戎馬使劉振漢警覺,他奮力側身閃時,還是被這一箭射中了麵門。
“郭公有令,速開鎮北關,迎友軍入關。”
“劉振漢忤逆郭公之令,諸軍速殺之!”
蕭鄂厲聲嗬斥。
關樓上哄然一片,立時分裂。
劉振漢在此耕耘多年,自有部眾追隨,有為之不忿拔刀的;
有心從郭鎮嶽、或幹脆和胡人不清不楚的,又見劉振漢本人中箭,便大膽反水;
絕大多數人呢?
他們兩邊都不敢得罪,居中看戲。
噗!
稍許,關樓上拋下一顆人頭。
劉振漢臉上還穿著箭,橫著滴血的刀指著下方的蕭鄂大叫:“去!殺了這條胡狗,阻止他開關門!”
“命還挺硬!”蕭鄂冷笑。
他帶來的部眾不多,隻四隊兩百人而已,當即分三隊堵住台階口,阻止劉振漢的人下來;剩下一隊則去開門,接應梁乙真入關。
台階上下,廝殺成片。
伴隨著轟隆一聲巨響,關門被放下。
梁乙真瞧見狀況,即刻催兵衝入。
而劉振漢的人依舊被死死堵住台階上!
“該死!”
劉振漢衝至半途,一手扶台階扶手,跳牆下關,竟孤身撞落敵群中。
蕭鄂的人手環繞而至,亂刀落下。
劉振漢嘶聲如哮,於人群中揮刀,連斬數人,浴血而起。
其人背依城牆,仰頭上視,臉上血流如瀑,聲如悲哭:“諸位看戲的兄弟,你們便是不憐憫將死之劉振漢,也當憐惜關後的家人啊!”
胡奴的騎兵正在火速靠近。
所謂胡奴,亦或北奴,是漢人北方遊牧民族的蔑稱。
胡奴由許多部落組成,屢有大朝崛起,如已崩潰於曆史中的匈奴、鮮卑等族。
兩百年前,又一大部落崛起,建國號為原;後被漢人討伐,分裂為西、東兩原。
西原國主暗弱無嗣,早逝後由其妻蕭氏掌權,臨朝稱製;稱為蕭後,實與女帝無異。
“雖說有內應,但為防事情有變,咱們還是得走快些好!”
說話的是名青年男子,其名梁乙真——西原現任嗣位王子,繼承人。
此番過來,自然是為了立功鍍金的。
因此,年輕的他眼中燃燒著熾熱戰意。
“漢人多詐,我走前,你居後策應吧。”
一道清冷的聲音響起,來自於他身旁的女子。
女子身材極為高挑,細甲上兩條筆直長腿緊鎖馬背。
她長著淺金色的頭發和湛藍色的眼睛,莫說是漢人,便是與她身邊的西原人長相也相去甚遠。
蕭焉枝,蕭後娘家的親侄女。
聞言,梁乙真側頭望了她一眼:“你瞧不起我?”
蕭焉枝神情淡漠:“安全而已。”
“安全?所以男人要躲在女人身後?難道大原的男人真沒種了不成!?”
他嗤笑一聲,意有所指,繼而一夾馬背,催速前行:“近衛隨我來破關門!”
“是!”
遠處,鎮北關已依稀可見。
“胡人來了!”
關樓上,一臉風霜的守將眯起眼睛。
滿是老繭的粗厚手掌不斷拍打著牆垛,似乎陷入了某種掙紮。
劉振漢,原一鎮北關老卒,河東亂後,漸漸持兵,因融入賊人圈子,便在鎮北關常駐。
看出了主將的情緒,他身旁的司馬低聲道:“將軍,早前便已收到了郭公之命,他說……”
“他說要和胡奴合作?”劉振漢望向軍司馬。
“是。”
“那如果我不聽呢?”
“將軍,這絕對不行。”司馬一聽便慌了,趕緊道:“如果壞了郭公的大計,他一定不會放過您!”
“你過來!”劉振漢道。
司馬麵露怯色,但還是向他靠近。
劉振漢突然伸手,一把抓住對方襠部,接著哼了一聲:“狗東西,籃子不是還在嗎?怎麽就慫成了這樣?”
“你怕郭公找你算賬,便不怕河東的父老鄉親刨你家祖墳麽?”
“你怕周角顛覆了郭公,便不怕胡人殺你兄弟子嗣、拿你妻女老娘當狗騎嗎!?”
司馬滿麵羞紅,喏諾低頭。
片刻,梁乙真帶著先頭部隊推到關樓下,有人出馬大喊道:
“我朝應河東郭公所求,答應兩家合作,特出兵來援。”
“速開關門!”
劉振漢走到正中,冷嗬一聲:“放你娘的臭屁!”
“漢胡之間,唯有你殺我家的男人,我睡你家的娘們,哪有他娘的合作?”
“你要是願意把你婆娘送上來,我倒可以考慮考慮,好好與她合著做一番!”
梁乙真麵浮怒意:“郭鎮嶽食言?”
“是,郭公故意誆你們這些胡狗來殺!”劉振漢拔出佩刀,指著梁乙真對關樓上守軍道:“兄弟們,給我瞄準了射,誰能放倒一個胡狗,我就賞他一個娘們!”
這話一落,關樓上支持劉振漢的人登時箭如雨發。
梁乙真部不備,靠前的數十騎被瞬間放倒。
雖遭突擊,但梁乙真並未直接退去。
因為他發現關樓上,有部分人並未聽從劉振漢的指令。
郭鎮嶽大概率沒有欺騙己方,隻是敵人在執行時產生了分裂而已。
“王子,我們怎麽辦?”
左右迅速持盾向其靠攏。
梁乙真壓了壓手:“再等等。”
“呸!胡狗!”
劉振漢獰笑著衝關樓下吐了一口唾沫。
就在這時,一人匆匆上樓:“將軍,蕭鄂來了!”
“蕭鄂?”劉振漢蹙眉。
“就是郭公身邊那個胡人。”來人道。
聞言,劉振漢臉色一變:“他必是來策應關外胡狗的!”
略作思襯,他搭緊佩刀,又招唿了數十個親近軍士,對他們道:“隨我下去見那胡人,事情不對,立刻把他拿下……亦或者,亂刀砍死!”
“是!”
一行人正往下走時,關樓下便傳來蕭鄂熱情的唿聲:“劉兄在麽?”
劉振漢探出身來,冷聲道:“你來是要開關?”
蕭鄂立即搖頭:“不是,情況有變,郭公大破周角……”
聽到前半句,劉振漢心思放鬆,心裏也稍覺奇怪時,蕭鄂突然一抬手。
“不好!”
多年戎馬使劉振漢警覺,他奮力側身閃時,還是被這一箭射中了麵門。
“郭公有令,速開鎮北關,迎友軍入關。”
“劉振漢忤逆郭公之令,諸軍速殺之!”
蕭鄂厲聲嗬斥。
關樓上哄然一片,立時分裂。
劉振漢在此耕耘多年,自有部眾追隨,有為之不忿拔刀的;
有心從郭鎮嶽、或幹脆和胡人不清不楚的,又見劉振漢本人中箭,便大膽反水;
絕大多數人呢?
他們兩邊都不敢得罪,居中看戲。
噗!
稍許,關樓上拋下一顆人頭。
劉振漢臉上還穿著箭,橫著滴血的刀指著下方的蕭鄂大叫:“去!殺了這條胡狗,阻止他開關門!”
“命還挺硬!”蕭鄂冷笑。
他帶來的部眾不多,隻四隊兩百人而已,當即分三隊堵住台階口,阻止劉振漢的人下來;剩下一隊則去開門,接應梁乙真入關。
台階上下,廝殺成片。
伴隨著轟隆一聲巨響,關門被放下。
梁乙真瞧見狀況,即刻催兵衝入。
而劉振漢的人依舊被死死堵住台階上!
“該死!”
劉振漢衝至半途,一手扶台階扶手,跳牆下關,竟孤身撞落敵群中。
蕭鄂的人手環繞而至,亂刀落下。
劉振漢嘶聲如哮,於人群中揮刀,連斬數人,浴血而起。
其人背依城牆,仰頭上視,臉上血流如瀑,聲如悲哭:“諸位看戲的兄弟,你們便是不憐憫將死之劉振漢,也當憐惜關後的家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