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公請起!”
周徹翻身下馬,親自將對方扶起。
他隻略微一提,對方便如一堆枯木而起,讓周徹心頭微震。
“力擎天傾,使並州不倒、我周氏之旗尚在,全賴陸公與諸位以性命相守。”
他扶正陸軒,向伏地眾人一躬身:“周徹於此,謝過諸位!”
“從今日起,我將與諸位並肩勠力,護生者之生、複死者之仇!”
但聞其言者,無不觸動。
種種情緒之下,竟引發成片哭聲。
砰!
城樓上,紫鎮東最後走了下來。
他的力氣耗盡,將沉重的大盾撇在一旁,渾身都是血。
血水模糊中,隻見一雙清澈又堅定的眼。
“好樣的,你守住了!”
他像他的山壁一樣,堅不可摧,擋在破碎的張梓城前,禦敵於外。
少年走了過來,行禮之後,將令牌奉還:“還是用上了此物……隻差兩天,他還是變節了。”
嚴格來說,隻差一天多。
劉梁變節,是在臘月二十五的深夜。
今日,臘月二十七的天,還沒有徹底亮。
在黎明之前,那位守將叛變了。
再多守一日兩夜,他便不是叛賊,而是功臣。
可惜人生沒有如果,功臣和叛逆往往隻在一線之間。
一步走錯,便是天壤。
周徹望著那塊令牌,道:“我還是來遲了些。”
“沒有。”紫鎮東搖頭,從胸口取出那塊染血的餅:“餅還有。”
——天光大亮。
直到被地形所阻,奔逃的敗軍才緩緩停下。
呂輕山扯住了韓雄的馬:“公子!公子!”
韓雄雙手扶著馬鞍,艱難的將頭抬起。
從胸到腹,一條溝壑似得傷痕,血已成了暗紅色,結在傷口處。
他麵色蒼白,上麵全是汗水:“我還沒死……”
呂輕山鬆了一口氣,道:“可以歇下了。”
薛定打馬過來,麵帶恨意:“就百騎!隻有那百騎!”
從始至終,他們確實隻看到了百騎。
但在軍隊徹底崩潰逃散後,各種恐懼的謠言便不可遏製的爆發。
有說朝廷萬騎突至的,還有說十萬數十萬大軍在後的。
越傳越離譜,越傳越崩潰。
如果對方真有重兵在後,是可以真正一錘定音。
一路掩殺而來,潰退的叛軍如何逆轉?
可勢止於百人,那就斷不應如此啊!
更要命的是,在場所有人,都成了對方成名的墊腳石。
慘敗到現在,他們連突襲之人是誰都沒搞清楚!
韓雄扶著馬鞍的手在發抖,不知是憤怒還是其他原因。
深深的喘了幾口氣後,他咬著牙道:“不報此仇,哪有臉麵立於並州?!”
被百騎擊潰,不想成為當世和史書上的笑柄,唯有踏破張梓、殺死那人,將結局掌握在自己手中。
呂輕山有所顧慮:“這批人應是從天井關趕來的,為今之計,公子需謹防天井關大軍殺來。”
“我軍新敗,人心與士氣俱受挫,再麵朝廷大軍,頗有風險。”
“這個道理我清楚!”韓雄道:“我不曾輕視過天井關的大軍,眼線也盯得很牢……正因為此,對方才會隻遣百人來突襲。”
“依呂公的意思,難道被這百人挫傷,又受天井關大軍之恐嚇,便要就此退走嗎?”
韓雄望著呂輕山。
呂輕山終究是沒把頭點下去。
退走,當然是最穩妥的方式。
可退走的代價,太大了。
首先,他們被百人擊退的事情,也就從階段之戰,成了最終之戰,畫上了句號。
其次,天井關已不可取,張梓再拿不下,整個上黨便被朝廷收迴。
接下來,朝廷大軍就會推進太原郡內,一刀就指在了韓問渠腦門上。
這距離造反,才過去幾天啊?
自己這六萬大軍,又才做了幾件事啊?
到時候,整個叛軍集團,隻怕都要陷入極度惶恐中。
剛點起來的火,就要岌岌可危、熄滅在即了!
忍住痛,趁朝廷大軍抵達之前,吃下張梓,才是能幫助整個並州支撐住局勢的關鍵。
“傳我令……各部立即整軍,天黑之前,我要重新攻城!”韓雄抬頭,麵色猙獰。
“是!”
此時,是臘月二十七日上午。
張梓城門內,一人正被掛著,嘴裏發出虛弱至極的哀吟聲。
原上黨郡守,張英。
地方重臣、一郡之君!
此賊叛國就算了,叛離之前,還一把火將倉儲燒了。
上棄天子和朝廷,下絕於諸官和軍民,可謂惡之極致。
張梓之所以會在數日內陷入這般絕境,全拜其所賜。
入城後,周徹沒有殺他,而是讓人將鐵鉤用火燙紅,順著傷口刺入,將他懸在城門內。
這人倒也性命頑強,竟還未死去。
下麵吏民不斷向他潑糞砸石,以此泄恨。
至於周徹,他還有要事要做,那就是讓張梓恢複戰鬥力。
至少,堅持到他的後手抵達。
軍心已經挽迴振起,接下來要解決的是肚子問題。
在此之前,周徹命人去收集其張英拋灑的那些信件,自己則去看了秦升。
秦度秦升,伯侄二人,成敗不問,這份心是絕對值得肯定的。
隨後,周徹拿著收集到的信件,去逐個拜訪那些大戶。
第一個便是張梓林氏。
林氏是張梓第一大姓,在整個張梓縣有七千餘人,城內住著千餘人,單是壯丁便有三百餘。
在守城最開始的階段,林氏出力了,除了糧食外,還將族內壯丁遣到城樓幫忙。
在劉梁事發後,也就是昨天開始,他將以護衛家門為借口,將族內壯丁全部召迴。
並且,在攻城最嚴峻的階段,他緊閉家門,卻又派了不少眼線在外。
陸軒推斷:林氏是有反心的。
或者說,在絕對死路下,他們會博一條活路。
得知皇子上門,林氏主麵無人色。
“這位皇子不會是亂算賬吧?”
有族中青壯擔憂:“宗主,要不我們搏一把?”
周徹翻身下馬,親自將對方扶起。
他隻略微一提,對方便如一堆枯木而起,讓周徹心頭微震。
“力擎天傾,使並州不倒、我周氏之旗尚在,全賴陸公與諸位以性命相守。”
他扶正陸軒,向伏地眾人一躬身:“周徹於此,謝過諸位!”
“從今日起,我將與諸位並肩勠力,護生者之生、複死者之仇!”
但聞其言者,無不觸動。
種種情緒之下,竟引發成片哭聲。
砰!
城樓上,紫鎮東最後走了下來。
他的力氣耗盡,將沉重的大盾撇在一旁,渾身都是血。
血水模糊中,隻見一雙清澈又堅定的眼。
“好樣的,你守住了!”
他像他的山壁一樣,堅不可摧,擋在破碎的張梓城前,禦敵於外。
少年走了過來,行禮之後,將令牌奉還:“還是用上了此物……隻差兩天,他還是變節了。”
嚴格來說,隻差一天多。
劉梁變節,是在臘月二十五的深夜。
今日,臘月二十七的天,還沒有徹底亮。
在黎明之前,那位守將叛變了。
再多守一日兩夜,他便不是叛賊,而是功臣。
可惜人生沒有如果,功臣和叛逆往往隻在一線之間。
一步走錯,便是天壤。
周徹望著那塊令牌,道:“我還是來遲了些。”
“沒有。”紫鎮東搖頭,從胸口取出那塊染血的餅:“餅還有。”
——天光大亮。
直到被地形所阻,奔逃的敗軍才緩緩停下。
呂輕山扯住了韓雄的馬:“公子!公子!”
韓雄雙手扶著馬鞍,艱難的將頭抬起。
從胸到腹,一條溝壑似得傷痕,血已成了暗紅色,結在傷口處。
他麵色蒼白,上麵全是汗水:“我還沒死……”
呂輕山鬆了一口氣,道:“可以歇下了。”
薛定打馬過來,麵帶恨意:“就百騎!隻有那百騎!”
從始至終,他們確實隻看到了百騎。
但在軍隊徹底崩潰逃散後,各種恐懼的謠言便不可遏製的爆發。
有說朝廷萬騎突至的,還有說十萬數十萬大軍在後的。
越傳越離譜,越傳越崩潰。
如果對方真有重兵在後,是可以真正一錘定音。
一路掩殺而來,潰退的叛軍如何逆轉?
可勢止於百人,那就斷不應如此啊!
更要命的是,在場所有人,都成了對方成名的墊腳石。
慘敗到現在,他們連突襲之人是誰都沒搞清楚!
韓雄扶著馬鞍的手在發抖,不知是憤怒還是其他原因。
深深的喘了幾口氣後,他咬著牙道:“不報此仇,哪有臉麵立於並州?!”
被百騎擊潰,不想成為當世和史書上的笑柄,唯有踏破張梓、殺死那人,將結局掌握在自己手中。
呂輕山有所顧慮:“這批人應是從天井關趕來的,為今之計,公子需謹防天井關大軍殺來。”
“我軍新敗,人心與士氣俱受挫,再麵朝廷大軍,頗有風險。”
“這個道理我清楚!”韓雄道:“我不曾輕視過天井關的大軍,眼線也盯得很牢……正因為此,對方才會隻遣百人來突襲。”
“依呂公的意思,難道被這百人挫傷,又受天井關大軍之恐嚇,便要就此退走嗎?”
韓雄望著呂輕山。
呂輕山終究是沒把頭點下去。
退走,當然是最穩妥的方式。
可退走的代價,太大了。
首先,他們被百人擊退的事情,也就從階段之戰,成了最終之戰,畫上了句號。
其次,天井關已不可取,張梓再拿不下,整個上黨便被朝廷收迴。
接下來,朝廷大軍就會推進太原郡內,一刀就指在了韓問渠腦門上。
這距離造反,才過去幾天啊?
自己這六萬大軍,又才做了幾件事啊?
到時候,整個叛軍集團,隻怕都要陷入極度惶恐中。
剛點起來的火,就要岌岌可危、熄滅在即了!
忍住痛,趁朝廷大軍抵達之前,吃下張梓,才是能幫助整個並州支撐住局勢的關鍵。
“傳我令……各部立即整軍,天黑之前,我要重新攻城!”韓雄抬頭,麵色猙獰。
“是!”
此時,是臘月二十七日上午。
張梓城門內,一人正被掛著,嘴裏發出虛弱至極的哀吟聲。
原上黨郡守,張英。
地方重臣、一郡之君!
此賊叛國就算了,叛離之前,還一把火將倉儲燒了。
上棄天子和朝廷,下絕於諸官和軍民,可謂惡之極致。
張梓之所以會在數日內陷入這般絕境,全拜其所賜。
入城後,周徹沒有殺他,而是讓人將鐵鉤用火燙紅,順著傷口刺入,將他懸在城門內。
這人倒也性命頑強,竟還未死去。
下麵吏民不斷向他潑糞砸石,以此泄恨。
至於周徹,他還有要事要做,那就是讓張梓恢複戰鬥力。
至少,堅持到他的後手抵達。
軍心已經挽迴振起,接下來要解決的是肚子問題。
在此之前,周徹命人去收集其張英拋灑的那些信件,自己則去看了秦升。
秦度秦升,伯侄二人,成敗不問,這份心是絕對值得肯定的。
隨後,周徹拿著收集到的信件,去逐個拜訪那些大戶。
第一個便是張梓林氏。
林氏是張梓第一大姓,在整個張梓縣有七千餘人,城內住著千餘人,單是壯丁便有三百餘。
在守城最開始的階段,林氏出力了,除了糧食外,還將族內壯丁遣到城樓幫忙。
在劉梁事發後,也就是昨天開始,他將以護衛家門為借口,將族內壯丁全部召迴。
並且,在攻城最嚴峻的階段,他緊閉家門,卻又派了不少眼線在外。
陸軒推斷:林氏是有反心的。
或者說,在絕對死路下,他們會博一條活路。
得知皇子上門,林氏主麵無人色。
“這位皇子不會是亂算賬吧?”
有族中青壯擔憂:“宗主,要不我們搏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