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處
“皇兄,這一天終是來了。”
“王公不在了,徐岩毫不遮掩的動手了,我要沒有活路了。”
見麵後,周明開門見山。
“我不會見死不救,你要我怎麽幫?”周漢也很直接。
“要殺我的是老六,隻要將老六調走,我就安全了。”周明道。
周漢立時明白:“你是說,讓老六去對付西原人?”
“隻有如此。”
“我會托太尉去辦,但未必能成。”
“隻要兄長能幫,我已感激不盡。”
“我是說……”遲疑之後,周漢還是道出了自己的想法:“若是此路不通,皇弟有沒有其他辦法?老六如今在朝中勢力大漲,不是當初任由拿捏的他了。”
“有!”周明抬頭望著比自己魁梧許多的兄長,眼神堅定:“殺了他!”
周明眼中,沒有了猶豫,隻有瘋狂:
“先讓他走,如果他答應了,說明此事還有轉圜餘地。”
“倘若他不應,那既不給我活路,我隻有行最險之事!隻是……”
他忽然後退半步,向周漢跪下:“老六死後,希望兄長能在父皇麵前,全我性命!”
“不需如此!”周漢攙住了他,道:“老六一死,那些人便樹倒猢猻散,我會設法讓人富貴養老。”
“談什麽富貴養老。”周明哂笑搖頭:“能做一個不死廢人,我已經很滿足了。再言之……即便我最後要替老六陪葬,那又如何呢?”
“兄長!”他的聲音突然多出一抹淒厲:“他奪走了我的妻子、掠盡了我的家資、折盡我在朝中的公卿,就連我的名聲也已破敗!”
“兄長,我除了這條性命,已經沒有什麽可以失去得了。”
“最壞最壞,也莫過於此!”
周明離開了,周漢沒有拖延,第一時間去了太尉府。
“我去見聖上。”太尉點頭。
見到天子後,太尉言:“今並州尚在整頓之中,北邊胡奴蠢蠢欲動,秦度又在整兵未發。”
“平難將軍府有六殿下精挑細選的慣戰老卒萬人,為防國土有失,宜使六殿下舉眾往之,以鎮並州。”
“太尉此是謀國之言。”天子笑了,道:“但老六大婚在即,總要等他完了婚再說吧?”
大婚在即,周明罪發亦在即,太尉來之前便有了應對:“隻怕胡奴人趁喜發難。”
“西原太子還在朕手上,他們不會擅動的。”
“倘若西原棄人質而圖國土,如何是好?”
天子愣了一下,隨後點頭:“太尉說的也有幾番道理。既然如此,你登門去和六皇子商量商量?”
“此國事,不敢私談。”太尉道:“太尉府隨時可下文書,請陛下亦下旨。”
“既是國事……”天子搖頭笑道:“太尉可去與兵曹商議,而後再行朝議。”
這一次,輪到太尉發愣了。
去兵曹商議?
那皇甫龍庭還不是聽周徹的?
朝議?
朝議自己同意,到時候司空盧晃以糧草未齊擋迴來,自己也是沒有辦法的。
隻能說,六皇子確實羽翼大豐,難以拿捏了。
“太尉的想法,朕是知道的。”
天子表情平靜,道:“你終歸是好心,朕給你指一條路。”
太尉一驚,連忙躬身。
“去和老六直接談吧。”
“坦誠一些,比任何手段起效都快。”
太尉身體一震:“陛下,您是仁慈聖明之人,當真願意看到手足相殘嗎?”
“哎!”天子重重一歎:“太尉啊,有些事是經不起查的。”
“河東是如此,禁軍何嚐又不是如此?”
“朕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偏不倚,而不是拉偏假。”
“做父親難、做天子難,既做天子又做父親,更難啊!”
太尉不再多言,恭敬一禮後,轉身退去。
——六皇子府。
依舊樸素如初,隻多了幾個大紅喜字。
太尉見了,頗為訝異:“殿下布置的這般簡潔麽?”
周徹請他入座看茶,笑道:“我這府邸住處不多,但是讓校場占了許多位置,都是武人們嬉鬧之處,實在不適合大婚。”
“甄氏在城外置辦了大院,皇叔祖帶人去布置那處了。”
不是正室皇子妃,拘束少了些。
“喜宴在明日,太尉今日便來,是等不及要喝酒了嗎?”周徹又問道。
“確實有些迫不及待了。”太尉大笑一聲,將杯中茶水飲盡後。
他收斂笑意,起身向周徹施了一禮。
“太尉這是作甚?”周徹連忙問。
“我方才去麵聖了,提議讓殿下您連夜出發,去鎮守並州。”太尉直言。
周徹愕然失笑:“我明日便大婚,太尉今夜便要我走,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些?”
“不瞞殿下,我是替五皇子求情的。”太尉繼續道:“勝負已分,他再無還手之力,不知殿下能否按住刀兵?”
聞言,周徹終於收斂笑意:“太尉竟是為此而來嗎?”
“是。”
“想來是二皇兄請您來的?”
“是。”
周徹搖頭,神情漠然:“太尉也是武人出身,不知您是否聽過一句話。”
“請殿下明言。”
“羞刀難入鞘!”
太尉一驚,隨後立即言道:“殿下之刀,已折公卿,其鋒天下人目睹,何言羞刀?”
“公卿失德,罪在己身,與吾刀何幹?”
周徹解下佩劍,拍在桌上:“可讓太尉來勸我收刀之人,卻幾番對我拔刀,欲置我於死地。”
“致使盧公受錮、徐卿下獄、甄氏蒙難、箕山之軍遭劫!”
“便是我明日即將過門的皇子嬪,也險些命喪其刀下。”
“護她北走的甄氏武人,悉數為此殞命!”
周徹麵色憤然:“時日不長,徹豈敢忘?!”
“我自問才能泛泛,弱於諸兄,能有今日,皆賴麾下文武盡忠盡力,盧公徐卿甄氏輔佐。”
“倘若我此刻入鞘,如何不是羞刀?又如何對得起這些人!?”
“皇兄,這一天終是來了。”
“王公不在了,徐岩毫不遮掩的動手了,我要沒有活路了。”
見麵後,周明開門見山。
“我不會見死不救,你要我怎麽幫?”周漢也很直接。
“要殺我的是老六,隻要將老六調走,我就安全了。”周明道。
周漢立時明白:“你是說,讓老六去對付西原人?”
“隻有如此。”
“我會托太尉去辦,但未必能成。”
“隻要兄長能幫,我已感激不盡。”
“我是說……”遲疑之後,周漢還是道出了自己的想法:“若是此路不通,皇弟有沒有其他辦法?老六如今在朝中勢力大漲,不是當初任由拿捏的他了。”
“有!”周明抬頭望著比自己魁梧許多的兄長,眼神堅定:“殺了他!”
周明眼中,沒有了猶豫,隻有瘋狂:
“先讓他走,如果他答應了,說明此事還有轉圜餘地。”
“倘若他不應,那既不給我活路,我隻有行最險之事!隻是……”
他忽然後退半步,向周漢跪下:“老六死後,希望兄長能在父皇麵前,全我性命!”
“不需如此!”周漢攙住了他,道:“老六一死,那些人便樹倒猢猻散,我會設法讓人富貴養老。”
“談什麽富貴養老。”周明哂笑搖頭:“能做一個不死廢人,我已經很滿足了。再言之……即便我最後要替老六陪葬,那又如何呢?”
“兄長!”他的聲音突然多出一抹淒厲:“他奪走了我的妻子、掠盡了我的家資、折盡我在朝中的公卿,就連我的名聲也已破敗!”
“兄長,我除了這條性命,已經沒有什麽可以失去得了。”
“最壞最壞,也莫過於此!”
周明離開了,周漢沒有拖延,第一時間去了太尉府。
“我去見聖上。”太尉點頭。
見到天子後,太尉言:“今並州尚在整頓之中,北邊胡奴蠢蠢欲動,秦度又在整兵未發。”
“平難將軍府有六殿下精挑細選的慣戰老卒萬人,為防國土有失,宜使六殿下舉眾往之,以鎮並州。”
“太尉此是謀國之言。”天子笑了,道:“但老六大婚在即,總要等他完了婚再說吧?”
大婚在即,周明罪發亦在即,太尉來之前便有了應對:“隻怕胡奴人趁喜發難。”
“西原太子還在朕手上,他們不會擅動的。”
“倘若西原棄人質而圖國土,如何是好?”
天子愣了一下,隨後點頭:“太尉說的也有幾番道理。既然如此,你登門去和六皇子商量商量?”
“此國事,不敢私談。”太尉道:“太尉府隨時可下文書,請陛下亦下旨。”
“既是國事……”天子搖頭笑道:“太尉可去與兵曹商議,而後再行朝議。”
這一次,輪到太尉發愣了。
去兵曹商議?
那皇甫龍庭還不是聽周徹的?
朝議?
朝議自己同意,到時候司空盧晃以糧草未齊擋迴來,自己也是沒有辦法的。
隻能說,六皇子確實羽翼大豐,難以拿捏了。
“太尉的想法,朕是知道的。”
天子表情平靜,道:“你終歸是好心,朕給你指一條路。”
太尉一驚,連忙躬身。
“去和老六直接談吧。”
“坦誠一些,比任何手段起效都快。”
太尉身體一震:“陛下,您是仁慈聖明之人,當真願意看到手足相殘嗎?”
“哎!”天子重重一歎:“太尉啊,有些事是經不起查的。”
“河東是如此,禁軍何嚐又不是如此?”
“朕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偏不倚,而不是拉偏假。”
“做父親難、做天子難,既做天子又做父親,更難啊!”
太尉不再多言,恭敬一禮後,轉身退去。
——六皇子府。
依舊樸素如初,隻多了幾個大紅喜字。
太尉見了,頗為訝異:“殿下布置的這般簡潔麽?”
周徹請他入座看茶,笑道:“我這府邸住處不多,但是讓校場占了許多位置,都是武人們嬉鬧之處,實在不適合大婚。”
“甄氏在城外置辦了大院,皇叔祖帶人去布置那處了。”
不是正室皇子妃,拘束少了些。
“喜宴在明日,太尉今日便來,是等不及要喝酒了嗎?”周徹又問道。
“確實有些迫不及待了。”太尉大笑一聲,將杯中茶水飲盡後。
他收斂笑意,起身向周徹施了一禮。
“太尉這是作甚?”周徹連忙問。
“我方才去麵聖了,提議讓殿下您連夜出發,去鎮守並州。”太尉直言。
周徹愕然失笑:“我明日便大婚,太尉今夜便要我走,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些?”
“不瞞殿下,我是替五皇子求情的。”太尉繼續道:“勝負已分,他再無還手之力,不知殿下能否按住刀兵?”
聞言,周徹終於收斂笑意:“太尉竟是為此而來嗎?”
“是。”
“想來是二皇兄請您來的?”
“是。”
周徹搖頭,神情漠然:“太尉也是武人出身,不知您是否聽過一句話。”
“請殿下明言。”
“羞刀難入鞘!”
太尉一驚,隨後立即言道:“殿下之刀,已折公卿,其鋒天下人目睹,何言羞刀?”
“公卿失德,罪在己身,與吾刀何幹?”
周徹解下佩劍,拍在桌上:“可讓太尉來勸我收刀之人,卻幾番對我拔刀,欲置我於死地。”
“致使盧公受錮、徐卿下獄、甄氏蒙難、箕山之軍遭劫!”
“便是我明日即將過門的皇子嬪,也險些命喪其刀下。”
“護她北走的甄氏武人,悉數為此殞命!”
周徹麵色憤然:“時日不長,徹豈敢忘?!”
“我自問才能泛泛,弱於諸兄,能有今日,皆賴麾下文武盡忠盡力,盧公徐卿甄氏輔佐。”
“倘若我此刻入鞘,如何不是羞刀?又如何對得起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