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久,河東迴信:周角並部眾將在五日後入京。
“五日後,寅時四刻,大河之上,清點金銀。”
“金銀無誤,周主率眾登殿下之船南來,金氏押金銀投北,以成交易。”
“除交易條件外,願得天子聖詔,恕角並河東眾諸罪。”
——拿到迴信的周明舒了一口氣,眼神爍然,似從接連吃癟中走了出來。
也應如此,待此計成,此前吃的那些虧又算得了什麽呢?
“備車,進宮麵聖!”
“是!”
殿內,天子見周明來,似笑非笑,先發製人:“老五,近來外麵多有不利於你的風聲啊。”
周明立即跪下:“父皇,兒臣冤枉!”
“好了。”天子擺擺手:“朕此前便與你們說過,自己注意好輕重,傷的終究是我皇室體麵啊。”
“說說吧,過來何事?”
周明口中稱是,心頭冷笑不止。
注意好輕重?
自己絕不可能留手!
老六必須弄死!
“啟稟父皇,五日後,周角並河東降眾入京。”
“並將禁軍交迴,中樞可提前差人去督點。”
周明這話一說,天子目光一亮:“哦?你與他談成了?”
周明道:“周角本就由兒臣說降,這些事早已在議了……哼!老六弄虛作假也奪不走。”
“哈哈哈!”天子忽然大笑。
周明一時困惑,老六作假,不過小道爾,這很好笑麽?
轉念一想,河東之疾附噬多年,終能徹底拔除,他想必是為此大快吧?
“你們之間的事,朕細究不清,朕隻看結果。”
“父皇靜待結果便是!”周明信心十足。
“好!”天子頷首,又笑問道:“他可還有要求麽?”
“有,周角並眾請父皇賜下一道赦旨,方敢入京。”周明道。
“那周角自起事來,討平諸逆、鎮殺郭賊,有功無過,可稱大義之師,何以言罪?”天子麵帶笑意,搖頭複點頭:“罷!既他要,你又出麵來求,便賜他一道——擬旨!”
身邊奉筆之人即刻提起筆來。
“簡單一些,就說‘周角並所部之眾,自入京時起,勿論前罪有無,一應皆消!’”
書畢,天子親自看了一眼,才拿著走到周明麵前。
周明趕緊俯身,雙手來接。
天子手持聖旨,目光審視著周明,久久不言。
周明正覺奇怪時,天子忽然一歎:“行事小心,多留退路,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
周明愣了一下,心頭再度冷笑不止!
又是來替老六說情?
父皇當真如此喜歡老六麽?
倒是未必,要不然此前為何會不管他死活……或許是因為老六的母親吧?
畢竟,當初皇甫氏最為得寵,冠絕後宮。
或許是,他身為天子,總要做出一副慈父派頭來?
可您自己不是踏著兄弟的血骨登上這寶座的麽?
虛偽!
……周明接過天子遞來的聖旨,一臉誠懇:“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揣好聖旨後,周明道:“督點禁軍之事,雖屬兵曹份內之務,但恐皇甫龍庭並非恰當人選。”
天子笑道:“這件事朕會安排好,若有問題,誰也逃不過的。”
周明咬了咬牙:“事急之時,父皇需防備有人狗急跳牆!”
這已經是明示了:皇甫龍庭跟老六穿一條褲子,讓他去點禁軍,萬一沒活路了,搞不好會造反。
“倘若一個兵曹便能讓禁軍造朕的反,朕也該死了。”天子笑意愈濃。
“兒臣惶恐!”
周明告退後,又往見司空王宸、廷尉卿李清彥等人。
“此功若得,不止於勝在朝堂。”王宸聽完計劃後,給出這麽一句話。
周明豁然:“王公的意思,是借此卸去我身上的輿潮壓力?”
王宸帶笑頷首:“隻看結果的,又何止陛下一人呢?天下人皆如是,雒京人更如是!”
本朝武功強盛,河東之患猶如天賜,是許多雒京人心中埋藏的恐慌。
萬一,那綿延數年不絕、不給絲毫活路的天災跨河而來呢?
強盛的武功平定不了河東的天患,又依靠什麽能保住雒京的安定?
在這種心理下,誰是真正平定河東的人,誰便是世人所公認的英雄。
輿潮之所以放過周漢,不正因為他屢屢浴血河東戰場麽?
“多謝王公指點,我知道該怎麽做了!”周明起身,拱手一揖。
“殿下折煞老朽!”王宸起身相送,至門口,他忽開口:“殿下還是要多當心六皇子。”
“嗯?”
“吾觀其人,非坐以待斃之輩,提防他暗中出手,謹慎再謹慎!”王宸收起從容,麵色嚴肅。
周明頷首:“王公教誨,一定銘記。”
當日,周明便讓人將消息散播而出:因五皇子故,周角並河東眾將跨河來降。
河東將定,且這份大功,似乎有了真正的歸屬!
“據說,河東賊酋入京時,會告知一切的真相。”
“真相?”
“是……隱隱聽到一些消息,說其實六皇子才是和河東有勾結的人。”
“怎麽可能!此前便有這種說法,是誣陷忠良不是麽?”
“誰是忠良、誰是奸逆、真相如何,又豈是眼下我們能分辨的?”
“不要再鬧了,且等真相!”
猛烈抨擊五皇子府的輿論一時停了下來。
人群爆發的怒火生生憋了迴去。
一時茫然。
莫非,事情還有反轉?
難道,自己等人認為的陰謀者,才是最後的功臣?
如海潮般的輿聲一時熄落,使得沸騰的雒京陷入了難得的寂靜。
但所有人都知曉,這寂靜是暫時的。
待到真相揭露的那一刻,隻會更加劇烈!
河船之上,周角解下麵具,從李翠蘿身後站直,將金虎送來放在桌幾上的聖旨收好——重新成為周徹。
“去何處?”李翠蘿整理著散亂的鬢發。
“入宮,麵聖。”周徹笑道。
不久,宮中傳出一則消息:六皇子入宮麵聖,述說周角來降一事,並說一切都是自己促成。
消息傳到耳後,周明目光一沉:“難道周角那廝又想兩頭通吃?”
“見人交錢,他通吃不了。”金虎搖頭,道:“六皇子也別無他法,唯有如此強行爭到底罷了。”
“應是如此。”
周明點了點頭,但謹慎地道:“為防萬一之事……你再去確認一番!”
“江撼龍,你也整合在京武人,到了那日,隻要周角一下船,立即將人扣在掌中!”
“是!”
周明冷笑:“拙劣的掙紮!”
第二日,河東沿岸出現大量駐軍。
周漢提防,嚴陣渡口。
第三日,兵曹開始與北岸接觸——皇甫龍庭親自過河,對禁軍進行督點,防止河東瞞天過海,假借歸還禁軍之名,突襲雒京。
雙方很快議定:由朝廷遣來船隻,將禁軍分批運迴。
河東並無半分阻礙,全力配合。
第三日晚,周明走入密室,麵前是堆砌裝箱好的黃金白銀。
大皇子府邸,兩人對弈。
啪!
三皇子周鬆一子落下,展露笑容:“皇兄似乎今夜心不在此?”
大皇子瞥了他一眼:“你心便在此麽?”
“不關我事,為何不能在此?”周鬆嗤笑一聲,搖頭道:“你啊,就是整天想的太多。”
大皇子放下棋子:“說說吧,你知道的消息。”
周鬆停頓片刻,方道:“老五在召集人手。”
很快,他又補充道:“十三州之地,他收攏的所有武人,都在奔赴入京。”
大皇子又看了他一眼:“你倒是藏得住事。”
“老五瘋了?父皇還康健的很,哪到了刀兵相見的時候?”周鬆眉頭緊蹙。
顯然,他不會平白貢獻自己的訊息,為的是聽到大哥的分析。
“隻有一個答案。”
“什麽?”
“他動用這些武人的目標不是我們,更不可能是父皇,而是河東。”大皇子道。
“河東!”周鬆一驚:“河東並沒有他說的那麽順利?”
“說不準,或許是做幾手準備吧。他在各地養武人這事我知道,隻是沒想到……”
“沒想到他現在就將這步王棋用了,原本你以為他會用這些武人來割我們頭顱?”周鬆笑著問道。
大皇子瞪了他一眼,旋即搖頭起身:“老五被逼到絕路了。”
“什麽?”周鬆一愣:“老六似乎還沒找到出手的時機……河南尹那邊找到李費二人了麽?”
“沒有,魏仲文幾乎沒有動作。”大皇子目光深邃:“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猛虎傷人前,總是蟄伏而行的。”
“老五之所以諸招盡出,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他感受到了危機。”
這一次,周鬆收起了笑意。
許久,他歎了一聲:“老六藏得真深,瞞過了我們所有人……皇兄打算做些什麽嗎?”
“看著吧。”
大皇子重新坐了迴來,又重複了一句:“先看著吧。”
“五日後,寅時四刻,大河之上,清點金銀。”
“金銀無誤,周主率眾登殿下之船南來,金氏押金銀投北,以成交易。”
“除交易條件外,願得天子聖詔,恕角並河東眾諸罪。”
——拿到迴信的周明舒了一口氣,眼神爍然,似從接連吃癟中走了出來。
也應如此,待此計成,此前吃的那些虧又算得了什麽呢?
“備車,進宮麵聖!”
“是!”
殿內,天子見周明來,似笑非笑,先發製人:“老五,近來外麵多有不利於你的風聲啊。”
周明立即跪下:“父皇,兒臣冤枉!”
“好了。”天子擺擺手:“朕此前便與你們說過,自己注意好輕重,傷的終究是我皇室體麵啊。”
“說說吧,過來何事?”
周明口中稱是,心頭冷笑不止。
注意好輕重?
自己絕不可能留手!
老六必須弄死!
“啟稟父皇,五日後,周角並河東降眾入京。”
“並將禁軍交迴,中樞可提前差人去督點。”
周明這話一說,天子目光一亮:“哦?你與他談成了?”
周明道:“周角本就由兒臣說降,這些事早已在議了……哼!老六弄虛作假也奪不走。”
“哈哈哈!”天子忽然大笑。
周明一時困惑,老六作假,不過小道爾,這很好笑麽?
轉念一想,河東之疾附噬多年,終能徹底拔除,他想必是為此大快吧?
“你們之間的事,朕細究不清,朕隻看結果。”
“父皇靜待結果便是!”周明信心十足。
“好!”天子頷首,又笑問道:“他可還有要求麽?”
“有,周角並眾請父皇賜下一道赦旨,方敢入京。”周明道。
“那周角自起事來,討平諸逆、鎮殺郭賊,有功無過,可稱大義之師,何以言罪?”天子麵帶笑意,搖頭複點頭:“罷!既他要,你又出麵來求,便賜他一道——擬旨!”
身邊奉筆之人即刻提起筆來。
“簡單一些,就說‘周角並所部之眾,自入京時起,勿論前罪有無,一應皆消!’”
書畢,天子親自看了一眼,才拿著走到周明麵前。
周明趕緊俯身,雙手來接。
天子手持聖旨,目光審視著周明,久久不言。
周明正覺奇怪時,天子忽然一歎:“行事小心,多留退路,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
周明愣了一下,心頭再度冷笑不止!
又是來替老六說情?
父皇當真如此喜歡老六麽?
倒是未必,要不然此前為何會不管他死活……或許是因為老六的母親吧?
畢竟,當初皇甫氏最為得寵,冠絕後宮。
或許是,他身為天子,總要做出一副慈父派頭來?
可您自己不是踏著兄弟的血骨登上這寶座的麽?
虛偽!
……周明接過天子遞來的聖旨,一臉誠懇:“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揣好聖旨後,周明道:“督點禁軍之事,雖屬兵曹份內之務,但恐皇甫龍庭並非恰當人選。”
天子笑道:“這件事朕會安排好,若有問題,誰也逃不過的。”
周明咬了咬牙:“事急之時,父皇需防備有人狗急跳牆!”
這已經是明示了:皇甫龍庭跟老六穿一條褲子,讓他去點禁軍,萬一沒活路了,搞不好會造反。
“倘若一個兵曹便能讓禁軍造朕的反,朕也該死了。”天子笑意愈濃。
“兒臣惶恐!”
周明告退後,又往見司空王宸、廷尉卿李清彥等人。
“此功若得,不止於勝在朝堂。”王宸聽完計劃後,給出這麽一句話。
周明豁然:“王公的意思,是借此卸去我身上的輿潮壓力?”
王宸帶笑頷首:“隻看結果的,又何止陛下一人呢?天下人皆如是,雒京人更如是!”
本朝武功強盛,河東之患猶如天賜,是許多雒京人心中埋藏的恐慌。
萬一,那綿延數年不絕、不給絲毫活路的天災跨河而來呢?
強盛的武功平定不了河東的天患,又依靠什麽能保住雒京的安定?
在這種心理下,誰是真正平定河東的人,誰便是世人所公認的英雄。
輿潮之所以放過周漢,不正因為他屢屢浴血河東戰場麽?
“多謝王公指點,我知道該怎麽做了!”周明起身,拱手一揖。
“殿下折煞老朽!”王宸起身相送,至門口,他忽開口:“殿下還是要多當心六皇子。”
“嗯?”
“吾觀其人,非坐以待斃之輩,提防他暗中出手,謹慎再謹慎!”王宸收起從容,麵色嚴肅。
周明頷首:“王公教誨,一定銘記。”
當日,周明便讓人將消息散播而出:因五皇子故,周角並河東眾將跨河來降。
河東將定,且這份大功,似乎有了真正的歸屬!
“據說,河東賊酋入京時,會告知一切的真相。”
“真相?”
“是……隱隱聽到一些消息,說其實六皇子才是和河東有勾結的人。”
“怎麽可能!此前便有這種說法,是誣陷忠良不是麽?”
“誰是忠良、誰是奸逆、真相如何,又豈是眼下我們能分辨的?”
“不要再鬧了,且等真相!”
猛烈抨擊五皇子府的輿論一時停了下來。
人群爆發的怒火生生憋了迴去。
一時茫然。
莫非,事情還有反轉?
難道,自己等人認為的陰謀者,才是最後的功臣?
如海潮般的輿聲一時熄落,使得沸騰的雒京陷入了難得的寂靜。
但所有人都知曉,這寂靜是暫時的。
待到真相揭露的那一刻,隻會更加劇烈!
河船之上,周角解下麵具,從李翠蘿身後站直,將金虎送來放在桌幾上的聖旨收好——重新成為周徹。
“去何處?”李翠蘿整理著散亂的鬢發。
“入宮,麵聖。”周徹笑道。
不久,宮中傳出一則消息:六皇子入宮麵聖,述說周角來降一事,並說一切都是自己促成。
消息傳到耳後,周明目光一沉:“難道周角那廝又想兩頭通吃?”
“見人交錢,他通吃不了。”金虎搖頭,道:“六皇子也別無他法,唯有如此強行爭到底罷了。”
“應是如此。”
周明點了點頭,但謹慎地道:“為防萬一之事……你再去確認一番!”
“江撼龍,你也整合在京武人,到了那日,隻要周角一下船,立即將人扣在掌中!”
“是!”
周明冷笑:“拙劣的掙紮!”
第二日,河東沿岸出現大量駐軍。
周漢提防,嚴陣渡口。
第三日,兵曹開始與北岸接觸——皇甫龍庭親自過河,對禁軍進行督點,防止河東瞞天過海,假借歸還禁軍之名,突襲雒京。
雙方很快議定:由朝廷遣來船隻,將禁軍分批運迴。
河東並無半分阻礙,全力配合。
第三日晚,周明走入密室,麵前是堆砌裝箱好的黃金白銀。
大皇子府邸,兩人對弈。
啪!
三皇子周鬆一子落下,展露笑容:“皇兄似乎今夜心不在此?”
大皇子瞥了他一眼:“你心便在此麽?”
“不關我事,為何不能在此?”周鬆嗤笑一聲,搖頭道:“你啊,就是整天想的太多。”
大皇子放下棋子:“說說吧,你知道的消息。”
周鬆停頓片刻,方道:“老五在召集人手。”
很快,他又補充道:“十三州之地,他收攏的所有武人,都在奔赴入京。”
大皇子又看了他一眼:“你倒是藏得住事。”
“老五瘋了?父皇還康健的很,哪到了刀兵相見的時候?”周鬆眉頭緊蹙。
顯然,他不會平白貢獻自己的訊息,為的是聽到大哥的分析。
“隻有一個答案。”
“什麽?”
“他動用這些武人的目標不是我們,更不可能是父皇,而是河東。”大皇子道。
“河東!”周鬆一驚:“河東並沒有他說的那麽順利?”
“說不準,或許是做幾手準備吧。他在各地養武人這事我知道,隻是沒想到……”
“沒想到他現在就將這步王棋用了,原本你以為他會用這些武人來割我們頭顱?”周鬆笑著問道。
大皇子瞪了他一眼,旋即搖頭起身:“老五被逼到絕路了。”
“什麽?”周鬆一愣:“老六似乎還沒找到出手的時機……河南尹那邊找到李費二人了麽?”
“沒有,魏仲文幾乎沒有動作。”大皇子目光深邃:“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猛虎傷人前,總是蟄伏而行的。”
“老五之所以諸招盡出,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他感受到了危機。”
這一次,周鬆收起了笑意。
許久,他歎了一聲:“老六藏得真深,瞞過了我們所有人……皇兄打算做些什麽嗎?”
“看著吧。”
大皇子重新坐了迴來,又重複了一句:“先看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