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山海這孫子為了西北立國,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居然敢矯詔誆騙天下......。”
“說是矯詔,你就信?”
“報紙上這不分析的頭頭是道?難不成還不是矯詔?”
“朱山海矯詔的目的是什麽?誆騙大清朝野上下?誆騙西北兩省軍民?誆騙鞏寧城的官紳士民?誆騙安西的馮製台?還是誆騙鞏寧城各國領事館?騙得了嗎?就不怕被拆穿?拆穿了又會是什麽後果?”
一連串連珠炮似的反問可謂是切中了要害,大堂的議論聲一瞬間都低了下來,汪明朗心裏一跳,循聲望去,見的是一個四十出頭的縉紳打扮的中年人,麵生的緊,不似這‘天泰’的常客,聽口音也不是地道的京片子。
這家夥是從哪裏蹦出了的?瞥了對方一眼,他緩緩的收迴了目光,心裏琢磨著該如何反駁,不想那人卻接著道:“皇太後和皇上就在鞏寧城,朱山海矯詔可以誆騙天下人,卻獨獨誆騙不了鞏寧城內的官紳士民和各國領事!”
聽的這話,汪明朗冷哼了一聲,朗聲道:“以朱山海的能耐,買通一個皇太後或是皇上身邊有身地位的太監不是什麽難事,讓太監公開宣旨,誰還敢質疑不成?”
“明發聖諭,宣示中外,豈是一個太監公開宣旨就可以的?”
汪明朗有些心虛的道:“不經資政院審議通過之上諭,本就不能稱之為聖諭,更不可能宣示中外......。”
一個坐在靠窗位置的年輕人卻接口道:“朱山海是滿人,其麾下部眾皆是滿蒙子弟,西北自立,無非是想另起爐灶?”
“年輕人小心禍從口出。”汪明朗沉聲道:“議論國事可以,但惡意揣測甚至是汙蔑當今,是要下大獄的。”
那年輕人笑道:“我說的是叛賊朱山海,可有半點不敬當今?”
其心可誅!汪明朗明知對方是含沙射影暗指皇太後皇上意圖在西北另起爐灶,卻是不敢再多言,生怕越描越黑,心裏不由的暗自焦急,這兩人多半是元奇的人,任由他們引導,麻煩可就大了!
相比於北方各省大報統一口吻咬定朱山海矯詔誆騙天下,南方各省的報紙則是顯的有些雜亂,在如實的報道朱山海通電和光緒的上諭之後,有斥責朱山海矯詔以惑亂天下的,也有隱晦指責光緒出賣國家利益分裂西北,更多的則是分析會給西北的局勢帶來什麽樣的變化和影響。
不過僅僅隻過了一天,《滬報》就在頭版醒目的位置刊載了一篇名為《國家利益至上》的文章,文章指出,不論任何人任何民族都必須誓死捍衛國家利益,但凡是為一己之私利為一族之私利而罔顧國家利益,甚至是出賣國家利益的,都必須為之付出昂貴的代價!
雖然這篇文章署名的作者是一個名不見經傳之輩,但能夠刊登在《滬報》醒目的位置,這本身就足以說明很多問題。
一夜之間,南方各省輿論風向就變了!先是將矛頭對準光緒,隨後更是將矛頭對準滿族和蒙族。
氣氛一下就緊張起來!
鞏寧城,總督府。
臉色蒼白,緊咬著嘴唇的慈安忐忑不安的在房間裏來迴的踱著,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更別說朱山海占據鞏寧城的時間短的可憐,雖然嚴令封鎖消息,但不過三天,矯詔的事情就傳進了總督府。
公開下旨承認西北兩省獨立並冊封浩罕王,這事傳到國內會引起什麽樣的後果,慈安很清楚,輕則她娘倆身敗名裂被廢黜,重則大清都會被覆滅。
總管太監高承運乖乖的跪伏在靠近門口的地方連大氣都不敢出,他很少見到慈安如此焦躁不安,生怕遭受無妄之災,聽的腳步聲停了下來,他趕緊將身子再伏低幾分,精神卻是高度集中起來。
“朱山海敢於矯詔,應該是得到了英俄等國的默許,而且必然是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慈安沉聲道:“若是所料不差,這鞏寧城應該已經切斷所有的對外通訊聯係,並且已經封城。”
“皇太後聖明。”高承運連忙奉承了一句。
慈安瞥了他一眼,“是也不是?”
高承運謹慎的道:“奴才隻知城中已戒嚴,其他情況無法打探。”
“這種情況下,當如何自救?”慈安象是詢問又象是自言自語。,眼下這情形,誰也指靠不上,隻能是自救,也必須自救,否則等待她娘倆的就是悲慘的命運。
皇太後問話,不能不答,高承運登時沁出一身冷汗,這種情況下等若是絕境,還能如何自救?略微沉吟,他才試探著道:“眼下,要想自救,唯有突圍。”
突圍?慈安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就算禁衛軍戰力強悍,能夠突圍衝出鞏寧城,難道還能護送她娘倆到哈密?一旦突圍就隻有死路一條!
高承運也知道這法子不靠譜,伏在地上一動不敢動,聽的腳步聲再次響起,他才暗鬆了口氣,一直跪的全身發麻,他才聽的慈安開口,“唯一的辦法是揭露,或者是證實朱山海矯詔。”
聽的這話,高承運一頭霧水,他們現在被困在鞏寧城,既無法對外聯係,又無法突圍,怎麽揭露,向誰證實?
“吩咐下去,趕造一根旗杆,要足夠高足夠粗,本宮要發傳單。”
發傳單?高承運一愣,傳單他不陌生,京師學生宣揚憲政演講時多有發傳單,問題是給誰發傳單?給鞏寧城軍民?這有什麽用?很快他就反應過來,心悅誠服的道:“皇太後聖明。”
月黑風高,一根高大的旗杆慢慢的豎立起來,一個黑影靈活的攀爬而上,很快就抵達杆頂,一籃子傳單隨著繩子緩緩的升了上去,黑影試了試風向,隨即揚手順風將一疊疊傳單撒了向夜空。
雖然什麽也看不到,慈安還是仰著頭望著黑漆漆的夜空,傳單上的內容很簡單,就是揭露朱山海矯詔,落下了日期,加蓋了她和光緒隨身攜帶的私章。
這些傳單能不能傳迴國內,她不關心,隻要能傳遍鞏寧城就可以了,日後,自然有鞏寧城的官紳士商為她娘倆正名。
“說是矯詔,你就信?”
“報紙上這不分析的頭頭是道?難不成還不是矯詔?”
“朱山海矯詔的目的是什麽?誆騙大清朝野上下?誆騙西北兩省軍民?誆騙鞏寧城的官紳士民?誆騙安西的馮製台?還是誆騙鞏寧城各國領事館?騙得了嗎?就不怕被拆穿?拆穿了又會是什麽後果?”
一連串連珠炮似的反問可謂是切中了要害,大堂的議論聲一瞬間都低了下來,汪明朗心裏一跳,循聲望去,見的是一個四十出頭的縉紳打扮的中年人,麵生的緊,不似這‘天泰’的常客,聽口音也不是地道的京片子。
這家夥是從哪裏蹦出了的?瞥了對方一眼,他緩緩的收迴了目光,心裏琢磨著該如何反駁,不想那人卻接著道:“皇太後和皇上就在鞏寧城,朱山海矯詔可以誆騙天下人,卻獨獨誆騙不了鞏寧城內的官紳士民和各國領事!”
聽的這話,汪明朗冷哼了一聲,朗聲道:“以朱山海的能耐,買通一個皇太後或是皇上身邊有身地位的太監不是什麽難事,讓太監公開宣旨,誰還敢質疑不成?”
“明發聖諭,宣示中外,豈是一個太監公開宣旨就可以的?”
汪明朗有些心虛的道:“不經資政院審議通過之上諭,本就不能稱之為聖諭,更不可能宣示中外......。”
一個坐在靠窗位置的年輕人卻接口道:“朱山海是滿人,其麾下部眾皆是滿蒙子弟,西北自立,無非是想另起爐灶?”
“年輕人小心禍從口出。”汪明朗沉聲道:“議論國事可以,但惡意揣測甚至是汙蔑當今,是要下大獄的。”
那年輕人笑道:“我說的是叛賊朱山海,可有半點不敬當今?”
其心可誅!汪明朗明知對方是含沙射影暗指皇太後皇上意圖在西北另起爐灶,卻是不敢再多言,生怕越描越黑,心裏不由的暗自焦急,這兩人多半是元奇的人,任由他們引導,麻煩可就大了!
相比於北方各省大報統一口吻咬定朱山海矯詔誆騙天下,南方各省的報紙則是顯的有些雜亂,在如實的報道朱山海通電和光緒的上諭之後,有斥責朱山海矯詔以惑亂天下的,也有隱晦指責光緒出賣國家利益分裂西北,更多的則是分析會給西北的局勢帶來什麽樣的變化和影響。
不過僅僅隻過了一天,《滬報》就在頭版醒目的位置刊載了一篇名為《國家利益至上》的文章,文章指出,不論任何人任何民族都必須誓死捍衛國家利益,但凡是為一己之私利為一族之私利而罔顧國家利益,甚至是出賣國家利益的,都必須為之付出昂貴的代價!
雖然這篇文章署名的作者是一個名不見經傳之輩,但能夠刊登在《滬報》醒目的位置,這本身就足以說明很多問題。
一夜之間,南方各省輿論風向就變了!先是將矛頭對準光緒,隨後更是將矛頭對準滿族和蒙族。
氣氛一下就緊張起來!
鞏寧城,總督府。
臉色蒼白,緊咬著嘴唇的慈安忐忑不安的在房間裏來迴的踱著,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更別說朱山海占據鞏寧城的時間短的可憐,雖然嚴令封鎖消息,但不過三天,矯詔的事情就傳進了總督府。
公開下旨承認西北兩省獨立並冊封浩罕王,這事傳到國內會引起什麽樣的後果,慈安很清楚,輕則她娘倆身敗名裂被廢黜,重則大清都會被覆滅。
總管太監高承運乖乖的跪伏在靠近門口的地方連大氣都不敢出,他很少見到慈安如此焦躁不安,生怕遭受無妄之災,聽的腳步聲停了下來,他趕緊將身子再伏低幾分,精神卻是高度集中起來。
“朱山海敢於矯詔,應該是得到了英俄等國的默許,而且必然是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慈安沉聲道:“若是所料不差,這鞏寧城應該已經切斷所有的對外通訊聯係,並且已經封城。”
“皇太後聖明。”高承運連忙奉承了一句。
慈安瞥了他一眼,“是也不是?”
高承運謹慎的道:“奴才隻知城中已戒嚴,其他情況無法打探。”
“這種情況下,當如何自救?”慈安象是詢問又象是自言自語。,眼下這情形,誰也指靠不上,隻能是自救,也必須自救,否則等待她娘倆的就是悲慘的命運。
皇太後問話,不能不答,高承運登時沁出一身冷汗,這種情況下等若是絕境,還能如何自救?略微沉吟,他才試探著道:“眼下,要想自救,唯有突圍。”
突圍?慈安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就算禁衛軍戰力強悍,能夠突圍衝出鞏寧城,難道還能護送她娘倆到哈密?一旦突圍就隻有死路一條!
高承運也知道這法子不靠譜,伏在地上一動不敢動,聽的腳步聲再次響起,他才暗鬆了口氣,一直跪的全身發麻,他才聽的慈安開口,“唯一的辦法是揭露,或者是證實朱山海矯詔。”
聽的這話,高承運一頭霧水,他們現在被困在鞏寧城,既無法對外聯係,又無法突圍,怎麽揭露,向誰證實?
“吩咐下去,趕造一根旗杆,要足夠高足夠粗,本宮要發傳單。”
發傳單?高承運一愣,傳單他不陌生,京師學生宣揚憲政演講時多有發傳單,問題是給誰發傳單?給鞏寧城軍民?這有什麽用?很快他就反應過來,心悅誠服的道:“皇太後聖明。”
月黑風高,一根高大的旗杆慢慢的豎立起來,一個黑影靈活的攀爬而上,很快就抵達杆頂,一籃子傳單隨著繩子緩緩的升了上去,黑影試了試風向,隨即揚手順風將一疊疊傳單撒了向夜空。
雖然什麽也看不到,慈安還是仰著頭望著黑漆漆的夜空,傳單上的內容很簡單,就是揭露朱山海矯詔,落下了日期,加蓋了她和光緒隨身攜帶的私章。
這些傳單能不能傳迴國內,她不關心,隻要能傳遍鞏寧城就可以了,日後,自然有鞏寧城的官紳士商為她娘倆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