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臨’到‘前’,前麵八個字,白凡走馬觀花般地過了一遍,收獲甚少,直到最後一個‘行’字時,寶瓶印的所有變化以電光石火的速度閃過腦際,最後渾成一體。
這一體不再是手印,而是一個符文,與他激活先天神通後,腿上所浮現出的符文中,最核心的一個極為相似。
白凡不明其意,但他知道這個符文的誕生與先天符文神通絕對有著微妙的關係,不然何以九字真言,他唯獨在‘行’字上有所收獲?
佛門與道門對‘行’字的理解不盡相同,但在白凡這裏,其代表的就是無以倫比的速度。
行,人之步趨也。
代表世間的行之極盡,傳聞‘行’字秘最強之時,不僅擁有世間第一極速,且還能上躍九天,下穿九幽,任何一地,都可去得,與他的先天神通——馭日九天黃泉有異曲同工之妙。
馭日神通消耗極大,白凡現在最多僅能施展十幾個唿吸,在戰鬥中並不實用,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底蘊。
白凡希望行字秘可以彌補這一點,速度與力量,乃是人族體術的根源。
力量於他而言,在龍象般若功和小周天護體神功的加持下,已是十分駭人,至少在築基期是無敵的存在,現在所缺的唯有速度而已。
如能領悟‘行’字秘的幾分精髓,即使隻有百分之一,對他而言也將受用無窮。
識海中,那個代表‘行’之真言的符文,璀璨生光,如一枚道果在旋轉,散發出一道道的法則波動,明示出玄秘的道與理。
這枚符文法則太過深奧,白凡無法全部理解,隻得暫時選取一部分吸收,在道果上打開一個口子,日後再徐徐圖之。
他用心感受,尋覓著適合自己的道則,接觸、篩選、領悟,已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宋缺刀鋒充滿肅殺之氣,天刀一劃,不帶起任何破風聲,不覺半點刀氣,橫過兩丈空間,直擊席應。
這一刀看似平淡,但又籠罩了整個羅漢堂,席應除硬拚一途外,再無另一選擇。
他早已蓄勢待發,雙目紫芒大盛,雙掌連拍,吐出絲勁,結出兩道氣網擋在身前。
蓬~~~~~~~~~~~~~~
勁氣交擊。
席應渾身劇震,連退三步。
“再來!”
宋缺腳步一踏,反上前一步,手腕一轉,厚背刀破空而至,鋒芒刀光再次劈斬,與剛剛那刀姿勢別無二致。
但,這一刀更強!
方才那刀如果是斬人之刀,那麽現在這刀就是斬山之刀,雄渾厚重,勢若萬鈞,這是以天刀開山劈地。
舍刀之外,再無他物,不隻羅漢堂,方圓百米之內,隻剩下這一刀,其餘萬物皆黯然失色。
“來得好!”
席應見此強招,兩手高舉,如大鵬展翅,十指伸張,再迅速合抱,盤在胸前,同時探步趨前,利用兩手織出以千百計遊絲交錯組成的天羅氣網,再往前撒出去。
這張無形的網收發由心,可隨時改變形狀。當他兩手盤抱聚勁時,天羅收束為車輪般大小的氣勁,打橫旋即滾動如一個磨盤一般朝著宋缺的刀氣滾去。
磨盤勢大力沉,滾動之時亦是鋒利無邊,這是他的最強招式之一,正期待將宋缺的刀氣消磨,甚至反而打傷宋缺,驀地天羅磨盤停止轉動,最今他大吃一驚的是氣輪竟不能保持原狀,向中間凹陷進去。
席應臉色大變,往旁急閃。
果然,倏忽之間,那氣輪就被刀氣從中破開,散做無形,殘餘刀氣從席應身旁劃過,眼看就要將劈中一尊佛像之時……
宋缺冷聲歎道:“宋缺高看你了,何須五刀,第三刀便可斬你!”
話音沒落,長刀突然從劈斬變為橫切,佛像之前的刀光旋即消失,幾乎同時,一道刀光出現在席應身前。
說不出究竟是前一道刀光消失,後一道刀光再生,還是本來就是同一道刀光,隻是玄而莫名地換了方位。
這道刀光奇怪詭異至極點,刀勢未成,刀光就已經突破席應布在身前的一道氣網,氣網完好如初,刀光卻已劃破席應衣袍,凜冽鋒芒激起他渾身雞皮疙瘩。
這就是天刀,處於似有似無之間,不滯於物,難以解釋,不能形容。
刀光貼著肌膚,就要切入,感覺自己即將被一刀兩斷,席應目眥欲裂,但他毫無辦法,躲閃不及,天羅氣網也來不及布下,宋缺亦絕不會心慈手軟,除了死之外,似乎已經沒有別的選擇。
人之將死,總會迴光返照,一瞬間能想到很多事情,而且條理分明,愛恨怨仇,曆曆在目。
席應現在最大的感覺不是怕,而是恨!
恨人恨己!
他當然不會閑著沒事來偷襲白凡,大石寺中與他有仇的是大德聖僧,至於白凡,他此前素未謀麵,何來恩怨。
數月之前,他在西域聽到邪帝舍利出世的消息,即刻就從西域出發,日夜兼程趕迴中原,結果臨頭卻發現,一切都是陰謀。
邪帝舍利早已被陰葵派與邪王石之軒瓜分,祝玉妍和石之軒得舍利內的精元之助,功力大增,卻以莫須有的邪帝舍利為引,召集魔門兩派六道,實則是要以武力威逼,統一魔門。
魔門八大高手,除了石之軒和祝玉妍外,包括他自己在內,尚有趙德言、榮鳳祥等人,武力上雖處於下風,但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況且就算打不過,跑總是沒問題的,自然不會同意。
但隨後,陰葵派,自稱少主的一個少年,橫空出世,一人便大敗了六大高手,隨後更以共參戰神圖錄為籌碼,分化拉攏各派。
威逼利誘之下,席應隻得同意,至少在看到戰神圖錄之前,可以先虛以委蛇。
這時他才明白,為什麽如生死大仇一般的祝玉妍和石之軒能聯手,都是這名少年的手段,盡管不知道其到底是以什麽條件拉攏了二人,進行了怎樣的利益交換。但事實是,他名義上統一了魔門,做到了上千年來,曆代魔門弟子都未做到之事。
那名陰葵派少主名義上統一魔門後的第一件事便是要設伏,誅殺正道武林高手,大石寺是其第一站。
席應與大德聖僧有舊怨,欣然前往,但那少主要自己先幫他殺一個人,聽名字隻是個無名小卒,根本沒放在心上,也就答應了。
誰知道連著碰到鬼,先是自動防禦無法破防的護體真氣,後麵又是宋缺突然出現,將他逼入絕境。
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自己是被出賣了,心中恨意蓬勃,無限延伸。
…………………………………………………………………………………………………………
這一體不再是手印,而是一個符文,與他激活先天神通後,腿上所浮現出的符文中,最核心的一個極為相似。
白凡不明其意,但他知道這個符文的誕生與先天符文神通絕對有著微妙的關係,不然何以九字真言,他唯獨在‘行’字上有所收獲?
佛門與道門對‘行’字的理解不盡相同,但在白凡這裏,其代表的就是無以倫比的速度。
行,人之步趨也。
代表世間的行之極盡,傳聞‘行’字秘最強之時,不僅擁有世間第一極速,且還能上躍九天,下穿九幽,任何一地,都可去得,與他的先天神通——馭日九天黃泉有異曲同工之妙。
馭日神通消耗極大,白凡現在最多僅能施展十幾個唿吸,在戰鬥中並不實用,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底蘊。
白凡希望行字秘可以彌補這一點,速度與力量,乃是人族體術的根源。
力量於他而言,在龍象般若功和小周天護體神功的加持下,已是十分駭人,至少在築基期是無敵的存在,現在所缺的唯有速度而已。
如能領悟‘行’字秘的幾分精髓,即使隻有百分之一,對他而言也將受用無窮。
識海中,那個代表‘行’之真言的符文,璀璨生光,如一枚道果在旋轉,散發出一道道的法則波動,明示出玄秘的道與理。
這枚符文法則太過深奧,白凡無法全部理解,隻得暫時選取一部分吸收,在道果上打開一個口子,日後再徐徐圖之。
他用心感受,尋覓著適合自己的道則,接觸、篩選、領悟,已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宋缺刀鋒充滿肅殺之氣,天刀一劃,不帶起任何破風聲,不覺半點刀氣,橫過兩丈空間,直擊席應。
這一刀看似平淡,但又籠罩了整個羅漢堂,席應除硬拚一途外,再無另一選擇。
他早已蓄勢待發,雙目紫芒大盛,雙掌連拍,吐出絲勁,結出兩道氣網擋在身前。
蓬~~~~~~~~~~~~~~
勁氣交擊。
席應渾身劇震,連退三步。
“再來!”
宋缺腳步一踏,反上前一步,手腕一轉,厚背刀破空而至,鋒芒刀光再次劈斬,與剛剛那刀姿勢別無二致。
但,這一刀更強!
方才那刀如果是斬人之刀,那麽現在這刀就是斬山之刀,雄渾厚重,勢若萬鈞,這是以天刀開山劈地。
舍刀之外,再無他物,不隻羅漢堂,方圓百米之內,隻剩下這一刀,其餘萬物皆黯然失色。
“來得好!”
席應見此強招,兩手高舉,如大鵬展翅,十指伸張,再迅速合抱,盤在胸前,同時探步趨前,利用兩手織出以千百計遊絲交錯組成的天羅氣網,再往前撒出去。
這張無形的網收發由心,可隨時改變形狀。當他兩手盤抱聚勁時,天羅收束為車輪般大小的氣勁,打橫旋即滾動如一個磨盤一般朝著宋缺的刀氣滾去。
磨盤勢大力沉,滾動之時亦是鋒利無邊,這是他的最強招式之一,正期待將宋缺的刀氣消磨,甚至反而打傷宋缺,驀地天羅磨盤停止轉動,最今他大吃一驚的是氣輪竟不能保持原狀,向中間凹陷進去。
席應臉色大變,往旁急閃。
果然,倏忽之間,那氣輪就被刀氣從中破開,散做無形,殘餘刀氣從席應身旁劃過,眼看就要將劈中一尊佛像之時……
宋缺冷聲歎道:“宋缺高看你了,何須五刀,第三刀便可斬你!”
話音沒落,長刀突然從劈斬變為橫切,佛像之前的刀光旋即消失,幾乎同時,一道刀光出現在席應身前。
說不出究竟是前一道刀光消失,後一道刀光再生,還是本來就是同一道刀光,隻是玄而莫名地換了方位。
這道刀光奇怪詭異至極點,刀勢未成,刀光就已經突破席應布在身前的一道氣網,氣網完好如初,刀光卻已劃破席應衣袍,凜冽鋒芒激起他渾身雞皮疙瘩。
這就是天刀,處於似有似無之間,不滯於物,難以解釋,不能形容。
刀光貼著肌膚,就要切入,感覺自己即將被一刀兩斷,席應目眥欲裂,但他毫無辦法,躲閃不及,天羅氣網也來不及布下,宋缺亦絕不會心慈手軟,除了死之外,似乎已經沒有別的選擇。
人之將死,總會迴光返照,一瞬間能想到很多事情,而且條理分明,愛恨怨仇,曆曆在目。
席應現在最大的感覺不是怕,而是恨!
恨人恨己!
他當然不會閑著沒事來偷襲白凡,大石寺中與他有仇的是大德聖僧,至於白凡,他此前素未謀麵,何來恩怨。
數月之前,他在西域聽到邪帝舍利出世的消息,即刻就從西域出發,日夜兼程趕迴中原,結果臨頭卻發現,一切都是陰謀。
邪帝舍利早已被陰葵派與邪王石之軒瓜分,祝玉妍和石之軒得舍利內的精元之助,功力大增,卻以莫須有的邪帝舍利為引,召集魔門兩派六道,實則是要以武力威逼,統一魔門。
魔門八大高手,除了石之軒和祝玉妍外,包括他自己在內,尚有趙德言、榮鳳祥等人,武力上雖處於下風,但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況且就算打不過,跑總是沒問題的,自然不會同意。
但隨後,陰葵派,自稱少主的一個少年,橫空出世,一人便大敗了六大高手,隨後更以共參戰神圖錄為籌碼,分化拉攏各派。
威逼利誘之下,席應隻得同意,至少在看到戰神圖錄之前,可以先虛以委蛇。
這時他才明白,為什麽如生死大仇一般的祝玉妍和石之軒能聯手,都是這名少年的手段,盡管不知道其到底是以什麽條件拉攏了二人,進行了怎樣的利益交換。但事實是,他名義上統一了魔門,做到了上千年來,曆代魔門弟子都未做到之事。
那名陰葵派少主名義上統一魔門後的第一件事便是要設伏,誅殺正道武林高手,大石寺是其第一站。
席應與大德聖僧有舊怨,欣然前往,但那少主要自己先幫他殺一個人,聽名字隻是個無名小卒,根本沒放在心上,也就答應了。
誰知道連著碰到鬼,先是自動防禦無法破防的護體真氣,後麵又是宋缺突然出現,將他逼入絕境。
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自己是被出賣了,心中恨意蓬勃,無限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