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你就說,都現在這樣了,以後可千萬別跟我客氣。”
方明珠這才囁嚅著問:“大姐,那我……是一個人迴去麽?”
章清亭嗔了她一眼,“傻丫頭,你不跟著我,還能跟著誰?反正我現在是單身,你家又沒人。等迴去了,我先帶著妞兒陪你一道住在老宅子裏去。等把你爺爺和你爹都安葬了,你再收拾收拾,隨我迴家住去。就是咱家起了新房子,也必然帶著你一起的。”
方明珠俯身把頭埋在她的膝上,聲音裏有些哭腔了,“大姐,我其實……有些害怕。”
章清亭眼圈也紅了,“別怕別怕,隻要有大姐一日,必不叫你一人落了單。就是你日後嫁人了,什麽時候想迴來,記得大姐家裏,永遠給你留著間房的,啊?”
方明珠使勁地點著頭,不說話了。
靜默了好一會兒,驀地響起篤篤的敲門聲。
聽那聲音是從內室傳出來的,方明珠揉揉眼睛,悄然退下了。
章清亭親自過去開了門,“仙姑,悶了麽?”
道姑搖了搖頭,卻問:“咱們現在出外海了沒?”
為了將她帶出來,章清亭使計把她藏在明珠她爹的棺材裏了。多年的枯骨本來就沒什麽分量,就是再加一個大活人,也引不起太大的注意。
這事章清亭誰都沒告訴,就隻知會了方明珠一聲,卻也沒有解釋原由,隻吩咐她莫要聲張。對外卻說是要與趙成材避嫌才留在這邊船上,其實更多的是想給這道姑打掩護。
待走了一天一夜,章清亭見沒什麽異動,便將她請了出來,藏於內室之中。幸好這一路之上,都有趙成材的儀仗在頭前開路,走得還算順暢。
章清亭點了點頭,“我問過了,今晚就出外海了。”
那道姑這才鬆了口氣,“那能不能麻煩你過幾天找個空,把玉茗請到船中與我見上一麵?”
“當然可以。”章清亭知道,這道姑原本就是追隨著玉茗而來的,“你要是想見他,我現就打發人去請。”
道姑遲疑了一會兒,“再等幾天吧,等著再走遠些再說不遲。”
章清亭笑著贊了一句,“我真佩服您的好定力。”
明明思念了多年的人就站在麵前,她卻硬是可以忍住不見。就是章清亭,都覺得自己有些做不到。
道姑聽得此言,卻自嘲的苦笑,“什麽定力?全是忍字心上的一把刀啊,如果可以,誰稀罕這樣東西?”
章清亭有些自悔失言,勾起她的痛處了。
道姑卻因她幫了忙,不願讓她難堪,又淡笑了起來,“其實我也挺佩服你的,居然敢跟那麽好的相公和離。”
她在船上雖是足不出戶,卻也聽到些閑言碎語,本是極玲瓏剔透之人,稍加琢磨,便知前因後果了。
章清亭沒想到她也開起自己玩笑,不覺臉上微窘,“讓仙姑見笑了。”
那道姑卻幽幽地嘆了口氣,目光望向窗外的河水,似在追憶似水流年,“其實我也曾經想過,願得一心人,白頭永不離。可惜卻是天意弄人,由不得人……”
她忽地轉過頭來,正色道:“不過有句話,我卻是需要勸你。夫妻之情,不管現在有多要好,卻始終是經不得長久的冷淡與疏離。且不說這世上的意外可多是很,女人也不止你一個,有時候就算是沒有外人,有些情份,一旦淡了下來,想要再複合,就是極難極難了。月圓易虧,水滿則溢。你若隻是鬧鬧性子,也須得記著有個度,可別把弓拉得太過,否則若是一個不小心,讓弦斷掉了,那可是一輩子的悔不當初。”
章清亭細細咀嚼著她的話,深深福了一福,“受教了。”
道姑微笑,“我知道你是個聰明人,才跟你說這些。我雖沒見著你的相公,但見他這樣三番五次地來請你,應該是個念舊情的實誠人。有花折時須直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好好珍惜吧。”
她自進去了,章清亭好生想了許久。等到趙成材又打發人來給她們添菜的時候,親手泡了香茶一壺交來人帶了過去,“給他醒醒脾胃,勸他少喝酒,別成天大魚大肉地亂吃一氣。”
這一小小的迴應,卻把趙翰林樂得心花怒放,晚上都恨不得摟茶壺一塊兒睡覺了。
章清亭聽說之後,心裏也自歡喜。夫妻相處,是門天長地久的學問,還需不斷學習,不斷摸索。
快到永和鎮,要分手的前一天晚上,道姑終於讓章清亭請玉茗來相見了。
章清亭自到外頭替他們把守著,也不知裏麵都說了些什麽。隻是二人出來的時候,眼睛都紅紅的,好像哭過。
玉茗還給章清亭規規矩矩磕了一個頭,“大恩不言謝,日後必定報答。”
“快請起吧。”這些天,章清亭已經幫他們想好一個計策,“往後仙姑總要出現在眾人麵前的,若是老這麽藏頭露尾的,總不是個事。”
次日抵達永和鎮後,原本就是商船和他們分離之際。但章清亭卻提議,要請大家吃頓飯,盡下地主之誼,再放他們離開。
而此時,永和鎮上的官衙早聽說了趙翰林大駕光臨,準備了宴席為他們接風。趙成材和杜聿寒自是要去赴宴的,章清亭他們順便沾光,就在樓下大廳吃白食。
酒酣耳熱之際,酒樓門口出現了一個來討飯的單身婦人,打扮得跟個花子似的,說是生了場大病,忘了前塵往事,也不知家鄉親人何處,故此四處飄零。玉茗當下覺得不忍,表示要認這婦人做幹娘,帶出海外,他情願養活。
章清亭命人去樓上找趙成材說起此事,“那婦人年紀大了,連個路引也沒有,走到哪兒也不方便,你們這當官的能不能為民作主一迴?”
本地官員一聽,不過是小事一樁,隻要有人保舉,還怕沒個戶籍?當下大筆一揮,便給了那婦人出了份路引。
玉茗極是感激,再拜章清亭,攜著那道姑出海去了。此後卻並未隨船迴來,亦不知是否就在南康國落地生根了。
還鄉迫在眉睫,章清亭隻有一點好奇,若是趙成材執意再娶迴自己,趙王氏到底要如何麵對自己?
第479章兩個女人
按照計劃,在永和鎮停留一日之後,便送走商船,然後章清亭他們再迴家鄉。
卻不料當晚本地的官府就派人快馬通知了紮蘭堡的縣衙,等到次日清早,吹吹打打的衙役們就帶著迎接隊伍來接他們了。據說,在紮蘭堡還舉辦了隆重的歡迎典禮,鄉親們都在翹首以待呢。
閻輝祖捋著花白的鬍子,開懷不已,“成材啊,你這迴可真是為咱們紮蘭堡爭了大光了,還有張夫人,你居然敢到皇上麵前告禦狀,真是巾幗不讓鬚眉你不知道吧?你的事都給人編成故事,在茶樓裏說起書了。”
啊?章清亭還真有幾分不好意思。不過她更關心的是,那些說書的是怎麽說她來著?可千萬別她吹得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才好。
張小蝶昨晚知道消息就過來陪伴了,此時左右看看卻不見家人蹤影,很是奇怪。
閻輝祖笑眯眯地道:“本來呀,你們兩家爹娘都是要來的,但昨晚知道消息後,又有許多事情要準備,實在是來不了都在家裏忙活著呢,估計一宿都沒合眼這一早上,我就帶衙門的人先過來了。”
“讓大家如此辛勞,實在是我們的不是了。”
正說著話,卻見玉茗他們收拾齊整,過來辭行了。閻輝祖不經意的眼睛一瞟,忽地一下就變了顏色,而在這人群之中,有人扭頭就跑。
“站住。”閻輝祖年紀雖大,但身手卻還算靈活,當即撩起袍子就開始追,“景鵬,是你嗎?景鵬。”
章清亭扭頭一看,那跑的人可不正是閻希南?閻希北隨後也追了上去,“大哥,你別跑了,爹腿腳不好。”
閻輝祖邊跑邊迴頭,氣喘籲籲地罵,“景鵾,果然是你倆這臭孩子,迴頭再跟你算帳。”
章清亭眼見老頭跑得辛苦,靈機一動,突然高聲喊了一嗓子,“哎呀,老爺子摔倒了。”
前頭跑的閻希南不辨真假,當即迴頭,而此時張金寶等人也追了上去,攔住他的去向,“閻大哥,有什麽話好好說,你跑什麽?”
閻輝祖一手揪著一個兒子,氣得鬍子一翹一翹的,卻是老淚縱橫,“你們兩個渾小子,一走就是多少年?害得你母親在家裏是操了多少心,掉了多少淚?這還真的準備一輩子都不認我們了麽?還是要等著我們兩把老骨頭都進棺材了,你們才肯迴家?”
閻希南跪下是泣不成聲,“爹,我是實在沒臉見您,二弟全是被我帶累的,您要打就打死我吧,千萬別怪他。”
閻輝祖是又氣又恨,“你當真以為我不知道你這些年遇到些什麽事?我千方百計地打聽,讓你二弟來找你,這可倒好,找一個還搭進去一個,我現打死你作什麽?都跟我迴去,我得慢慢想想,怎麽罰你們兩個不孝子。”
</br>
方明珠這才囁嚅著問:“大姐,那我……是一個人迴去麽?”
章清亭嗔了她一眼,“傻丫頭,你不跟著我,還能跟著誰?反正我現在是單身,你家又沒人。等迴去了,我先帶著妞兒陪你一道住在老宅子裏去。等把你爺爺和你爹都安葬了,你再收拾收拾,隨我迴家住去。就是咱家起了新房子,也必然帶著你一起的。”
方明珠俯身把頭埋在她的膝上,聲音裏有些哭腔了,“大姐,我其實……有些害怕。”
章清亭眼圈也紅了,“別怕別怕,隻要有大姐一日,必不叫你一人落了單。就是你日後嫁人了,什麽時候想迴來,記得大姐家裏,永遠給你留著間房的,啊?”
方明珠使勁地點著頭,不說話了。
靜默了好一會兒,驀地響起篤篤的敲門聲。
聽那聲音是從內室傳出來的,方明珠揉揉眼睛,悄然退下了。
章清亭親自過去開了門,“仙姑,悶了麽?”
道姑搖了搖頭,卻問:“咱們現在出外海了沒?”
為了將她帶出來,章清亭使計把她藏在明珠她爹的棺材裏了。多年的枯骨本來就沒什麽分量,就是再加一個大活人,也引不起太大的注意。
這事章清亭誰都沒告訴,就隻知會了方明珠一聲,卻也沒有解釋原由,隻吩咐她莫要聲張。對外卻說是要與趙成材避嫌才留在這邊船上,其實更多的是想給這道姑打掩護。
待走了一天一夜,章清亭見沒什麽異動,便將她請了出來,藏於內室之中。幸好這一路之上,都有趙成材的儀仗在頭前開路,走得還算順暢。
章清亭點了點頭,“我問過了,今晚就出外海了。”
那道姑這才鬆了口氣,“那能不能麻煩你過幾天找個空,把玉茗請到船中與我見上一麵?”
“當然可以。”章清亭知道,這道姑原本就是追隨著玉茗而來的,“你要是想見他,我現就打發人去請。”
道姑遲疑了一會兒,“再等幾天吧,等著再走遠些再說不遲。”
章清亭笑著贊了一句,“我真佩服您的好定力。”
明明思念了多年的人就站在麵前,她卻硬是可以忍住不見。就是章清亭,都覺得自己有些做不到。
道姑聽得此言,卻自嘲的苦笑,“什麽定力?全是忍字心上的一把刀啊,如果可以,誰稀罕這樣東西?”
章清亭有些自悔失言,勾起她的痛處了。
道姑卻因她幫了忙,不願讓她難堪,又淡笑了起來,“其實我也挺佩服你的,居然敢跟那麽好的相公和離。”
她在船上雖是足不出戶,卻也聽到些閑言碎語,本是極玲瓏剔透之人,稍加琢磨,便知前因後果了。
章清亭沒想到她也開起自己玩笑,不覺臉上微窘,“讓仙姑見笑了。”
那道姑卻幽幽地嘆了口氣,目光望向窗外的河水,似在追憶似水流年,“其實我也曾經想過,願得一心人,白頭永不離。可惜卻是天意弄人,由不得人……”
她忽地轉過頭來,正色道:“不過有句話,我卻是需要勸你。夫妻之情,不管現在有多要好,卻始終是經不得長久的冷淡與疏離。且不說這世上的意外可多是很,女人也不止你一個,有時候就算是沒有外人,有些情份,一旦淡了下來,想要再複合,就是極難極難了。月圓易虧,水滿則溢。你若隻是鬧鬧性子,也須得記著有個度,可別把弓拉得太過,否則若是一個不小心,讓弦斷掉了,那可是一輩子的悔不當初。”
章清亭細細咀嚼著她的話,深深福了一福,“受教了。”
道姑微笑,“我知道你是個聰明人,才跟你說這些。我雖沒見著你的相公,但見他這樣三番五次地來請你,應該是個念舊情的實誠人。有花折時須直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好好珍惜吧。”
她自進去了,章清亭好生想了許久。等到趙成材又打發人來給她們添菜的時候,親手泡了香茶一壺交來人帶了過去,“給他醒醒脾胃,勸他少喝酒,別成天大魚大肉地亂吃一氣。”
這一小小的迴應,卻把趙翰林樂得心花怒放,晚上都恨不得摟茶壺一塊兒睡覺了。
章清亭聽說之後,心裏也自歡喜。夫妻相處,是門天長地久的學問,還需不斷學習,不斷摸索。
快到永和鎮,要分手的前一天晚上,道姑終於讓章清亭請玉茗來相見了。
章清亭自到外頭替他們把守著,也不知裏麵都說了些什麽。隻是二人出來的時候,眼睛都紅紅的,好像哭過。
玉茗還給章清亭規規矩矩磕了一個頭,“大恩不言謝,日後必定報答。”
“快請起吧。”這些天,章清亭已經幫他們想好一個計策,“往後仙姑總要出現在眾人麵前的,若是老這麽藏頭露尾的,總不是個事。”
次日抵達永和鎮後,原本就是商船和他們分離之際。但章清亭卻提議,要請大家吃頓飯,盡下地主之誼,再放他們離開。
而此時,永和鎮上的官衙早聽說了趙翰林大駕光臨,準備了宴席為他們接風。趙成材和杜聿寒自是要去赴宴的,章清亭他們順便沾光,就在樓下大廳吃白食。
酒酣耳熱之際,酒樓門口出現了一個來討飯的單身婦人,打扮得跟個花子似的,說是生了場大病,忘了前塵往事,也不知家鄉親人何處,故此四處飄零。玉茗當下覺得不忍,表示要認這婦人做幹娘,帶出海外,他情願養活。
章清亭命人去樓上找趙成材說起此事,“那婦人年紀大了,連個路引也沒有,走到哪兒也不方便,你們這當官的能不能為民作主一迴?”
本地官員一聽,不過是小事一樁,隻要有人保舉,還怕沒個戶籍?當下大筆一揮,便給了那婦人出了份路引。
玉茗極是感激,再拜章清亭,攜著那道姑出海去了。此後卻並未隨船迴來,亦不知是否就在南康國落地生根了。
還鄉迫在眉睫,章清亭隻有一點好奇,若是趙成材執意再娶迴自己,趙王氏到底要如何麵對自己?
第479章兩個女人
按照計劃,在永和鎮停留一日之後,便送走商船,然後章清亭他們再迴家鄉。
卻不料當晚本地的官府就派人快馬通知了紮蘭堡的縣衙,等到次日清早,吹吹打打的衙役們就帶著迎接隊伍來接他們了。據說,在紮蘭堡還舉辦了隆重的歡迎典禮,鄉親們都在翹首以待呢。
閻輝祖捋著花白的鬍子,開懷不已,“成材啊,你這迴可真是為咱們紮蘭堡爭了大光了,還有張夫人,你居然敢到皇上麵前告禦狀,真是巾幗不讓鬚眉你不知道吧?你的事都給人編成故事,在茶樓裏說起書了。”
啊?章清亭還真有幾分不好意思。不過她更關心的是,那些說書的是怎麽說她來著?可千萬別她吹得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才好。
張小蝶昨晚知道消息就過來陪伴了,此時左右看看卻不見家人蹤影,很是奇怪。
閻輝祖笑眯眯地道:“本來呀,你們兩家爹娘都是要來的,但昨晚知道消息後,又有許多事情要準備,實在是來不了都在家裏忙活著呢,估計一宿都沒合眼這一早上,我就帶衙門的人先過來了。”
“讓大家如此辛勞,實在是我們的不是了。”
正說著話,卻見玉茗他們收拾齊整,過來辭行了。閻輝祖不經意的眼睛一瞟,忽地一下就變了顏色,而在這人群之中,有人扭頭就跑。
“站住。”閻輝祖年紀雖大,但身手卻還算靈活,當即撩起袍子就開始追,“景鵬,是你嗎?景鵬。”
章清亭扭頭一看,那跑的人可不正是閻希南?閻希北隨後也追了上去,“大哥,你別跑了,爹腿腳不好。”
閻輝祖邊跑邊迴頭,氣喘籲籲地罵,“景鵾,果然是你倆這臭孩子,迴頭再跟你算帳。”
章清亭眼見老頭跑得辛苦,靈機一動,突然高聲喊了一嗓子,“哎呀,老爺子摔倒了。”
前頭跑的閻希南不辨真假,當即迴頭,而此時張金寶等人也追了上去,攔住他的去向,“閻大哥,有什麽話好好說,你跑什麽?”
閻輝祖一手揪著一個兒子,氣得鬍子一翹一翹的,卻是老淚縱橫,“你們兩個渾小子,一走就是多少年?害得你母親在家裏是操了多少心,掉了多少淚?這還真的準備一輩子都不認我們了麽?還是要等著我們兩把老骨頭都進棺材了,你們才肯迴家?”
閻希南跪下是泣不成聲,“爹,我是實在沒臉見您,二弟全是被我帶累的,您要打就打死我吧,千萬別怪他。”
閻輝祖是又氣又恨,“你當真以為我不知道你這些年遇到些什麽事?我千方百計地打聽,讓你二弟來找你,這可倒好,找一個還搭進去一個,我現打死你作什麽?都跟我迴去,我得慢慢想想,怎麽罰你們兩個不孝子。”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