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年,白雲鄉和飲料廠的合作很愉快,飲料廠如約收購了白雲鄉的荔枝,付款也很幹脆,果農們收到了錢,積極性頓時大為提高,很多人都把收到的貨款拿來買更多的樹苗,甚至有人不惜跟親戚朋友借錢來擴大種植。
這個時候,鄉裏忽然把果農們召集起來,告訴他們鄉裏通過一些關係進了許多便宜又多產的荔枝樹苗,讓果農們買這種樹苗來種。當時的鄉民對政府的信任度是很高的,況且前一年確實增加了不少收入,誰還會對買新樹苗有意見?大家都搶著買。
可是這些樹苗種下去以後,慢慢地,問題就出來了。
一些有經驗的老果農,發現這些樹苗不對勁,成活率比普通的荔枝樹苗要差,而且掛果率也不好,更重要的是結出來的荔枝果也不如原先的樹苗香甜。果農們惴惴不安地向村裏反映,村裏再找到鄉裏,得到的答覆是這種外地樹苗可能有些水土不服,再用心養著就好了。
果農們一想,確實也是這個理,這年,美嘉飲料廠那邊來收購的人對他們的果子很不滿意,可是礙於簽訂了協議,也隻好把他們的果子收購走了,隻是價錢壓低了不少。
第三年,那些果樹結出來的荔枝還是不太好,美嘉飲料廠遲遲不肯來收貨,後來不知道鄉政府那邊和對方怎麽談的,反正後來美嘉飲料廠還是按照去年的價格收購了果農們的荔枝。
他們原先簽訂的協議是三年,到了今年,荔枝又成熟了,然後美嘉飲料廠那邊卻不肯派人來收購,說是不再從這邊進原料了。
於是,果農們就炸開了鍋,白白種了這麽多荔枝,現在卻隻能眼看著果子爛在樹上,誰能不著急?
白雲鄉的交通本來就不發達,果農們也找不到銷路把自家果園裏的荔枝賣出去,有人實在受不了看著自己的勞動果實化為烏有,就背著筐子把荔枝運到雲峰鎮上賣。然而水果又不是生活必需品,雲峰鎮的人口本來也不多,哪裏能消化得了這麽多荔枝?
果農們隻得不停地去催自己村的村支書村長,讓他們像過去幾年一樣,求鄉政府出麵去讓美嘉飲料廠來收購荔枝。
但鎮政府遲遲沒有迴應,一天拖一天,果農們的怨氣也一天比一天大,在今天這個趕集的日子裏,每個村的果農幾乎都絕望地背著荔枝到鎮子上來賣,大家聚在一起議論著這件事,漸漸地就越說越激動,終於爆發了這次的事件。
“白雲鄉政府的人,真是不像話。”
聽父親把事情簡單複述了一遍,柳蔚虹忍不住有些氣憤地說出一句“不合規矩”的話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為什麽在之前美嘉飲料廠數次不肯收購這邊的劣質荔枝後,鄉政府還得過且過,不引導果農們改種別的果樹?為什麽不把美嘉飲料廠不肯收購荔枝、果農們麵臨困境這件事上報,讓上級幫忙協調解決下?
拖拖拖,就隻會拖!
他們總以為拖著拖著,這些果農就會自認倒黴、息事寧人?
“庸吏亂政啊。”柳成邦也難得地發出了一句感嘆,可見他對這些人有多麽的不滿。
屍位素餐!
“那現在如何處理這件事?”
柳蔚虹是抱著疑惑和好奇的態度發問的,別看她在處理許多事情上腦子還算好使,到了這種具體的政務,十個她加起來也不如父親一個。
柳成邦從政二十年,從中央到基層,又從基層到省級高官,處理政務的經驗相當豐富。或許在一些大局方麵他看得不如女兒遠,使小手段也比不上女兒的“狡猾”,但這種地方性事務他還是能處理好的。
“事情不大,那些果農的代表已經安撫下來了,也和飲料廠那邊溝通好,讓他們明天就來收購。”
咦,飲料廠那邊這麽好說話?
柳蔚虹有點驚奇。
264:有女如此
也不知是否要解開柳蔚虹心裏的疑惑,柳成邦話題一拐,說起飲料廠的事情來。
撇開別的利害關係不說,飲料廠這邊其實也蠻冤枉。
美嘉飲料廠是丹縣的集體企業,也是丹縣近年來的納稅大戶之一。這廠子和很多中小型飲料廠、罐頭廠、酒廠一樣,走的都是鄉鎮銷售路線,就是說他們的主要消費群體是附近鄉鎮村落的群眾。當時交通不發達,大家一般都習慣了吃用本地牌子的東西,所以這美嘉飲料廠的果汁、罐頭銷量向來不錯。
雖然當時人們沒什麽品牌意識,但是美嘉廠的飲料和罐頭也算是有點小口碑的。
然而自從他們和白雲鄉這邊簽訂採購協議後,麻煩就來了。第一年還好,到了第二年,收購來的荔枝品種不好,甜度不夠,製造出來的果汁質量就比之前下降了不少。
為了改善這果汁的質量,他們還得額外添加了許多糖精之類的添加劑,增加了不少成本,成本的增加帶來的自然是利益的減少,換誰誰也不樂意啊。
所以第三年的時候,飲料廠過來驗收荔枝,發現這些果子用來做飲料還是不合格,就想拒收了,但是畢竟簽了三年協議,又是公對公,不好翻臉,隻能再收購了一年。
他們當時就對白雲鄉政府提出,不會再跟白雲鄉的果農們收購這種質量的荔枝,可是白雲鄉政府的負責人們抱著得過且過的心理,也怕果農們得知這件事後會有什麽過激的反應,畢竟當初推廣新荔枝苗的栽種可是政府帶的頭,所以他們就想先拖著再說。
越拖越大,拖到後來就演變成了今天這種局麵。
“那飲料廠現在收購的條件是什麽?”
柳蔚虹問道。
“也沒有什麽特別,低價收購……下午我在雲峰鎮臨時開了個會,讓白雲鄉撥款,另外給果農按照和正常收購價格之間的差價發放些補貼,起碼不能讓他們血本無歸。”
“啊,就這樣?”
柳成邦失笑道:“怎麽,這樣處理很奇怪?”
“不不……”柳蔚虹搖頭,自嘲地笑了:“我想太多了。”
柳成邦的處理不但不奇怪,而且可以說是很平常,很普通,完全是一種四平八穩的處理手段。
隻是柳蔚虹有點輕微的被害妄想症,遇事不自覺地往複雜的方向想,才會一時覺得有些意外。
柳成邦若有所思地看著女兒,說:“你是很聰明的,但有時候太聰明了,反而不夠沉穩。做基層的工作,很多時候沒那麽多花巧,要把基層的工作做好,必須踏踏實實沉下去。”
柳蔚虹的表情漸漸嚴肅起來,下意識挺直了腰身。頷首道:“是的,爸爸,我記住了。”
“嗯,你明白就好。”柳成邦對女兒的悟性還是很滿意的。
不過柳蔚虹隨後又有了新的疑問,既然荔枝事件處理起來並不難,為什麽父親進門時臉色還是不太好?
但她很快就想通了,柳成邦在意的不是果農鬧事這件事本身,而是在想著怎麽處理那些瀆職的幹部們。
處理這些基層的幹部,可得好好拿捏分寸,輕了重了都不好。輕了,起不了警戒作用;重了,又怕打擊基層幹部工作的積極性。
柳蔚虹還是小看了這件事背後牽扯到的東西,她是從工作的角度去思考這件事,卻忘了在官場上,有些事可不僅僅用從“公”的角度去想,還得考慮“私”的一麵。
而柳成邦則比她得要遠得多、深得多,他的擔憂,很快就變成了現實。
在次日的常委會上,這次的荔枝事件當然會被當成一個重要問題來討論。柳成邦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他對這次的“傷農”事件很不滿意,認為白雲鄉的負責人們沒有盡到他們的職責。
常委們對於這樣的事,自然也不會滿意到哪裏去。這迴幸虧及時把人給疏散、安撫下來了,不然的話事情一鬧大,可不是白雲鄉一個鄉丟人,南都市都有麻煩。
大家都贊同柳成邦昨天在現場做出的指示,從鄉政府撥款給果農們補貼差價,是必要的做法。
但是當柳成邦提出要處理這次的責任人時,就有了不同的聲音。
市長肖冠軍就認為,白雲鄉的同誌們雖然做法欠妥,可出發點是好的,他們也是為了搞活當地的經濟,才會鼓勵、組織果農們種荔枝樹。像他們這樣為群眾謀福利的同誌,如果因為一點失誤就要被處理的話,會寒了基層幹部們的心。
肖冠軍是笑著說這些話的,看起來似乎隻是閑談自己的看法,但柳成邦當然不會被他的表麵所迷惑。
兩人在一起搭班子幹了這麽久,彼此是個什麽性格,還能不知道?
肖冠軍是被本土派作為製衡柳成邦的棋子送到南都市長位置上的,自從柳成邦正位書記,他擔任市長,兩人就沒少掰腕子。
盡管肖冠軍幾次挑戰柳成邦的威信,都鎩羽而歸,但並不影響他繼續給柳成邦找點小麻煩,比如在常委會上時不時發表些和書記大人截然不同的意見。
</br>
這個時候,鄉裏忽然把果農們召集起來,告訴他們鄉裏通過一些關係進了許多便宜又多產的荔枝樹苗,讓果農們買這種樹苗來種。當時的鄉民對政府的信任度是很高的,況且前一年確實增加了不少收入,誰還會對買新樹苗有意見?大家都搶著買。
可是這些樹苗種下去以後,慢慢地,問題就出來了。
一些有經驗的老果農,發現這些樹苗不對勁,成活率比普通的荔枝樹苗要差,而且掛果率也不好,更重要的是結出來的荔枝果也不如原先的樹苗香甜。果農們惴惴不安地向村裏反映,村裏再找到鄉裏,得到的答覆是這種外地樹苗可能有些水土不服,再用心養著就好了。
果農們一想,確實也是這個理,這年,美嘉飲料廠那邊來收購的人對他們的果子很不滿意,可是礙於簽訂了協議,也隻好把他們的果子收購走了,隻是價錢壓低了不少。
第三年,那些果樹結出來的荔枝還是不太好,美嘉飲料廠遲遲不肯來收貨,後來不知道鄉政府那邊和對方怎麽談的,反正後來美嘉飲料廠還是按照去年的價格收購了果農們的荔枝。
他們原先簽訂的協議是三年,到了今年,荔枝又成熟了,然後美嘉飲料廠那邊卻不肯派人來收購,說是不再從這邊進原料了。
於是,果農們就炸開了鍋,白白種了這麽多荔枝,現在卻隻能眼看著果子爛在樹上,誰能不著急?
白雲鄉的交通本來就不發達,果農們也找不到銷路把自家果園裏的荔枝賣出去,有人實在受不了看著自己的勞動果實化為烏有,就背著筐子把荔枝運到雲峰鎮上賣。然而水果又不是生活必需品,雲峰鎮的人口本來也不多,哪裏能消化得了這麽多荔枝?
果農們隻得不停地去催自己村的村支書村長,讓他們像過去幾年一樣,求鄉政府出麵去讓美嘉飲料廠來收購荔枝。
但鎮政府遲遲沒有迴應,一天拖一天,果農們的怨氣也一天比一天大,在今天這個趕集的日子裏,每個村的果農幾乎都絕望地背著荔枝到鎮子上來賣,大家聚在一起議論著這件事,漸漸地就越說越激動,終於爆發了這次的事件。
“白雲鄉政府的人,真是不像話。”
聽父親把事情簡單複述了一遍,柳蔚虹忍不住有些氣憤地說出一句“不合規矩”的話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為什麽在之前美嘉飲料廠數次不肯收購這邊的劣質荔枝後,鄉政府還得過且過,不引導果農們改種別的果樹?為什麽不把美嘉飲料廠不肯收購荔枝、果農們麵臨困境這件事上報,讓上級幫忙協調解決下?
拖拖拖,就隻會拖!
他們總以為拖著拖著,這些果農就會自認倒黴、息事寧人?
“庸吏亂政啊。”柳成邦也難得地發出了一句感嘆,可見他對這些人有多麽的不滿。
屍位素餐!
“那現在如何處理這件事?”
柳蔚虹是抱著疑惑和好奇的態度發問的,別看她在處理許多事情上腦子還算好使,到了這種具體的政務,十個她加起來也不如父親一個。
柳成邦從政二十年,從中央到基層,又從基層到省級高官,處理政務的經驗相當豐富。或許在一些大局方麵他看得不如女兒遠,使小手段也比不上女兒的“狡猾”,但這種地方性事務他還是能處理好的。
“事情不大,那些果農的代表已經安撫下來了,也和飲料廠那邊溝通好,讓他們明天就來收購。”
咦,飲料廠那邊這麽好說話?
柳蔚虹有點驚奇。
264:有女如此
也不知是否要解開柳蔚虹心裏的疑惑,柳成邦話題一拐,說起飲料廠的事情來。
撇開別的利害關係不說,飲料廠這邊其實也蠻冤枉。
美嘉飲料廠是丹縣的集體企業,也是丹縣近年來的納稅大戶之一。這廠子和很多中小型飲料廠、罐頭廠、酒廠一樣,走的都是鄉鎮銷售路線,就是說他們的主要消費群體是附近鄉鎮村落的群眾。當時交通不發達,大家一般都習慣了吃用本地牌子的東西,所以這美嘉飲料廠的果汁、罐頭銷量向來不錯。
雖然當時人們沒什麽品牌意識,但是美嘉廠的飲料和罐頭也算是有點小口碑的。
然而自從他們和白雲鄉這邊簽訂採購協議後,麻煩就來了。第一年還好,到了第二年,收購來的荔枝品種不好,甜度不夠,製造出來的果汁質量就比之前下降了不少。
為了改善這果汁的質量,他們還得額外添加了許多糖精之類的添加劑,增加了不少成本,成本的增加帶來的自然是利益的減少,換誰誰也不樂意啊。
所以第三年的時候,飲料廠過來驗收荔枝,發現這些果子用來做飲料還是不合格,就想拒收了,但是畢竟簽了三年協議,又是公對公,不好翻臉,隻能再收購了一年。
他們當時就對白雲鄉政府提出,不會再跟白雲鄉的果農們收購這種質量的荔枝,可是白雲鄉政府的負責人們抱著得過且過的心理,也怕果農們得知這件事後會有什麽過激的反應,畢竟當初推廣新荔枝苗的栽種可是政府帶的頭,所以他們就想先拖著再說。
越拖越大,拖到後來就演變成了今天這種局麵。
“那飲料廠現在收購的條件是什麽?”
柳蔚虹問道。
“也沒有什麽特別,低價收購……下午我在雲峰鎮臨時開了個會,讓白雲鄉撥款,另外給果農按照和正常收購價格之間的差價發放些補貼,起碼不能讓他們血本無歸。”
“啊,就這樣?”
柳成邦失笑道:“怎麽,這樣處理很奇怪?”
“不不……”柳蔚虹搖頭,自嘲地笑了:“我想太多了。”
柳成邦的處理不但不奇怪,而且可以說是很平常,很普通,完全是一種四平八穩的處理手段。
隻是柳蔚虹有點輕微的被害妄想症,遇事不自覺地往複雜的方向想,才會一時覺得有些意外。
柳成邦若有所思地看著女兒,說:“你是很聰明的,但有時候太聰明了,反而不夠沉穩。做基層的工作,很多時候沒那麽多花巧,要把基層的工作做好,必須踏踏實實沉下去。”
柳蔚虹的表情漸漸嚴肅起來,下意識挺直了腰身。頷首道:“是的,爸爸,我記住了。”
“嗯,你明白就好。”柳成邦對女兒的悟性還是很滿意的。
不過柳蔚虹隨後又有了新的疑問,既然荔枝事件處理起來並不難,為什麽父親進門時臉色還是不太好?
但她很快就想通了,柳成邦在意的不是果農鬧事這件事本身,而是在想著怎麽處理那些瀆職的幹部們。
處理這些基層的幹部,可得好好拿捏分寸,輕了重了都不好。輕了,起不了警戒作用;重了,又怕打擊基層幹部工作的積極性。
柳蔚虹還是小看了這件事背後牽扯到的東西,她是從工作的角度去思考這件事,卻忘了在官場上,有些事可不僅僅用從“公”的角度去想,還得考慮“私”的一麵。
而柳成邦則比她得要遠得多、深得多,他的擔憂,很快就變成了現實。
在次日的常委會上,這次的荔枝事件當然會被當成一個重要問題來討論。柳成邦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他對這次的“傷農”事件很不滿意,認為白雲鄉的負責人們沒有盡到他們的職責。
常委們對於這樣的事,自然也不會滿意到哪裏去。這迴幸虧及時把人給疏散、安撫下來了,不然的話事情一鬧大,可不是白雲鄉一個鄉丟人,南都市都有麻煩。
大家都贊同柳成邦昨天在現場做出的指示,從鄉政府撥款給果農們補貼差價,是必要的做法。
但是當柳成邦提出要處理這次的責任人時,就有了不同的聲音。
市長肖冠軍就認為,白雲鄉的同誌們雖然做法欠妥,可出發點是好的,他們也是為了搞活當地的經濟,才會鼓勵、組織果農們種荔枝樹。像他們這樣為群眾謀福利的同誌,如果因為一點失誤就要被處理的話,會寒了基層幹部們的心。
肖冠軍是笑著說這些話的,看起來似乎隻是閑談自己的看法,但柳成邦當然不會被他的表麵所迷惑。
兩人在一起搭班子幹了這麽久,彼此是個什麽性格,還能不知道?
肖冠軍是被本土派作為製衡柳成邦的棋子送到南都市長位置上的,自從柳成邦正位書記,他擔任市長,兩人就沒少掰腕子。
盡管肖冠軍幾次挑戰柳成邦的威信,都鎩羽而歸,但並不影響他繼續給柳成邦找點小麻煩,比如在常委會上時不時發表些和書記大人截然不同的意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