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紛紛擾擾的世界(四)
羅斯福上台後,結合大洋對岸中國的經濟政策,馬上製定了美國經濟重整政策。在製定經濟政策之前美國的經濟形勢已經很嚴肅,86ooo 家企業破產,55oo 家銀行倒閉,全國金融界陷入窒息狀態,千百萬美國人多年的辛苦積蓄付諸東流,gnp 由危機爆時的 1o44億美元急降至 1933 年的742億美元,失業人數由不足 15o 萬猛升到 17oo 萬以上,占整個勞動大軍的四分之一還多,整體經濟水平倒退至 1913 年。
這次的經濟改革政策是從金融方麵先開始的。羅斯福總統的主持下製定了許多金融方麵的政策:先為挽救銀行危機,改革與開始管理金融製度。為了解決銀行貨幣荒,它委托各聯邦儲備銀行根據各銀行資產行貨幣,授權複興金融公司用購買銀行優先股票的辦法給它們提供流動資金。為了恢複群眾對銀行的信任,它規定由財政部整頓銀行,並監督銀行的重新開業。財政部根據要求采取了支持有支付能力的大銀行,淘汰了無償還能力的不健全銀行。為保護銀行儲備和阻止黃金外流,它禁止儲藏和輸出黃金。其次在3月2o日通過了羅斯福提出的節約法,縮減政府開支和退伍軍人津貼5億美元。接著先後通過提供證券實情法、證券交易法及銀行法,即著名的格拉斯—斯特高爾法以加強對銀行、證券市場和貨幣的改革和管理。最後美國政府規定美元與黃金脫鉤,使美元貶值,放棄金本位製。
由於大蕭條是由瘋狂投機活動引起的金融危機而觸的。羅斯福總統上台後製定的新政也先從整頓金融入手。在改革期間製定的15項重要政策立法中,有關金融的法律占 1/3 。在羅斯福競選總統成功之後,當時全美的經濟幾乎陷入了停頓,全國幾乎沒有一家銀行營業,支票在華盛頓已無法兌現。麵對這樣的局麵,在羅斯福強烈的要求下,3 月 9 日,國會通過《緊急銀行法》,決定對銀行采取個別審查頒許可證製度,對有償付能力的銀行 , 允許盡快複業。從 3 月 13日至15 日,已有 14771 家銀行領到執照重新開業,與 1929 年危機爆前的,25568 家相比,淘汰了1o797 家。羅斯福采取的整頓金融的非常措施,對收拾殘局、穩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
對於羅斯福的這種新官上任的三把火的第一把火,公眾輿論評價,這個行動猶 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現的一道閃電”。讓一直死氣沉沉的美國社會,慢慢的活了過來。羅斯福在整頓銀行的同時,還采取了加強美國對外經濟地位的行動。從 1933 年 3月1o 日宣布停止黃金出口開始,采取一個接一個的重大措施:4月5日,宣布禁止私人儲存黃金和黃金證券 , 美鈔停止兌換黃金 ;4月19日 , 禁止黃金出口,放棄金本位; 6 月 5 日,公私債務廢除以黃金償付; 1934 年1月1o日,宣布行以國家有價證券為擔保的 3o 億美元紙幣 , 並使美元貶值 4o.94% 。通過美元的貶值,美國商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開始增強,出口獲得一定的恢複,使得美國經濟不再是一味的下降、後退!
在羅斯福剛上台後,在製定重新振興銀行業和金融行業的同時。羅斯福也沒忘記農業和工業方麵的改革,在這時農產品價值已經降到最低點,資本家將牛奶倒入大海,把糧食、棉花當眾焚毀的現象屢見不鮮。麵對這種情況,羅斯福同時督促議會先後通過了《農業調整法》和《國家工業複興法》,這兩個法律成了整個新政的指導性的政策法律。羅斯福政府規定給減耕減產的農戶放經濟補貼(農民縮減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補貼),提高並穩定農產品價格; 羅斯福要求資本家們遵守“公平競爭”的規則,訂出各企業生產的規模、價格、銷售範圍;給工人們訂出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的規定(原工人每周工作55個小時,工資一共隻有6o美分,調整後標準:工人每周工作4o小時,最低周工資12美元),從而限製了壟斷,減少和緩和了緊張的階級矛盾。在得到大企業的勉強支持後,羅斯福隨之又盡力爭取中小企業主的支持。他說大企業接受工業複興法固然重要,“而產生豐碩成果的領域還在於小雇主們 , 他們的貢獻將是為1 至1o 人提供新的就業機會。這些小雇主實際上是國家骨幹中極重要的部分,而我們的計劃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中小企業的展,為美國社會的穩定、經濟的複蘇揮了積極的作用。為了推行新型法規,政府給接收法規的企業頒“藍鷹”獎章,上麵標誌著“我們盡我們的的職責”等標語,以資表彰。
另外,羅斯福上台後,麵對嚴峻的就業局麵,17oo萬以上的失業大軍,同樣製定一定的法律開始增加就業崗位。在羅斯福的督促之下1933 年 5 月,國會通過聯邦緊急救濟法,成立聯邦緊急救濟署,將各種救濟款物迅撥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單純救濟改為“以工代賑”,給失業者提供從事公共事業的機會,維護了失業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雖然有各種各樣的賑濟,但是對於17oo萬人的失業大軍來說還是顯得杯水車薪。
因此,要解決這一複雜的社會問題,也隻有集合全國力量的聯邦政府才能辦到。在這方麵,羅斯福先要求就是促請國會通過的民間資源保護隊計劃。該計劃專門吸收年齡在 18 歲到 25 歲,身強力壯而失業率偏高的青年人,從事植樹護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築、開辟森林防火線和設置森林望塔,第一批招募了25 萬人,在遍及各州的 15oo 個營地勞動。平均每人每期幹 9 個月,每個月的工資中拿出絕大部分作贍家費,這樣在整個社會擴大了救濟麵和相應的購買力。對於千千萬萬依賴州、市養活的人們,羅斯福還敦促國會通過聯邦緊急救濟法,成立聯邦救濟機構,合理劃分聯邦政府和各州之間的使用比例,製定優惠政策鼓勵地方政府用來直接救濟貧民和失業者。
同時羅斯福政府在全國範圍內興建了18萬個小型工程項目,包括校舍、橋梁、堤坎、下水道係統及郵局和行政機關等公共建築物 , 這些項目能夠吸引4oo 萬人工作,為廣大非熟練失業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另外在羅斯福的政府幕僚的協作下建立了幾個新的工賑機構。其中規模最大的就是國會撥款 5o 億美元興辦的工程興辦署和專門針對青年人的全國青年總署,這兩個工程總署在政府的工作人員預算總共會雇傭人員達 23oo 萬。
這些新政,是羅斯福政府參考中國的政策時製定的,和中國的強調政府的宏觀調控不同,美國是盡量避免國有化而力圖保持資本主義的自由企業製度的前提下,政府對經濟全麵幹預;盡量控製商品大量生產,達到平衡狀態;同時采取一些有利於工人和小生產者的措施以緩和國內階級矛盾,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幹預和指導。
在製定經濟重整計劃的同時,羅斯福政府還計劃在恰當的時候建立社會保障體係,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養老金和保險,失業者可以得到保險金,子女年幼的母親、殘疾人可以得到補助。建立急救救濟署,為人民放救濟金。
和其他國家在經濟危機中的慘重損失相比,英國和法國的損失要顯得小得多。英國損失小主要是因為在經濟危機之前英國經濟長期處於停滯或緩慢展狀態,剩餘資本主要投放到國外;另外英國在危機後加強了貿易保護,使英國工業的相對市場份額有所擴大。從1929年的最高點到1932年的最低點,英國工業生產僅下降了32%,遠低於美國。但主要工業部門也受嚴重衝擊,鋼產量下降46%,生鐵產量下降53%,紡織品生產下降三分之二,煤產量下降五分之一。不過農業和對外出口貿易倒是下降的非常嚴重。
法國在經濟危機中損失小的主要原因是法國的經濟相對來說獨立,它既沒有對德國的大量債權,也沒有與此相應的工業設備輸出。二十年代的法國繁榮主要依靠德國賠款提供資本擴大生產,依靠低價法郎擴大出口。因此,當美國經濟危機爆時,法國還處在繁榮的頂峰。直到193o年在本國投資過熱和國外市場萎縮的雙重衝擊下,法國“貝殼銀行”破產,經濟危機才波及法國。不過相對於美國,法國的經濟危機還是很輕的。以1929年危機前的最高點與1932年危機時的最低點相比,工業生產下降了36.2%。不過應對危機的政策來說,法國卻沒有采取有效的政策,使得法國的經濟危機一直得不到緩解。在其他國家的經濟開始緩慢複蘇的時候,法國依然處於經濟危機當中!
羅斯福上台後,結合大洋對岸中國的經濟政策,馬上製定了美國經濟重整政策。在製定經濟政策之前美國的經濟形勢已經很嚴肅,86ooo 家企業破產,55oo 家銀行倒閉,全國金融界陷入窒息狀態,千百萬美國人多年的辛苦積蓄付諸東流,gnp 由危機爆時的 1o44億美元急降至 1933 年的742億美元,失業人數由不足 15o 萬猛升到 17oo 萬以上,占整個勞動大軍的四分之一還多,整體經濟水平倒退至 1913 年。
這次的經濟改革政策是從金融方麵先開始的。羅斯福總統的主持下製定了許多金融方麵的政策:先為挽救銀行危機,改革與開始管理金融製度。為了解決銀行貨幣荒,它委托各聯邦儲備銀行根據各銀行資產行貨幣,授權複興金融公司用購買銀行優先股票的辦法給它們提供流動資金。為了恢複群眾對銀行的信任,它規定由財政部整頓銀行,並監督銀行的重新開業。財政部根據要求采取了支持有支付能力的大銀行,淘汰了無償還能力的不健全銀行。為保護銀行儲備和阻止黃金外流,它禁止儲藏和輸出黃金。其次在3月2o日通過了羅斯福提出的節約法,縮減政府開支和退伍軍人津貼5億美元。接著先後通過提供證券實情法、證券交易法及銀行法,即著名的格拉斯—斯特高爾法以加強對銀行、證券市場和貨幣的改革和管理。最後美國政府規定美元與黃金脫鉤,使美元貶值,放棄金本位製。
由於大蕭條是由瘋狂投機活動引起的金融危機而觸的。羅斯福總統上台後製定的新政也先從整頓金融入手。在改革期間製定的15項重要政策立法中,有關金融的法律占 1/3 。在羅斯福競選總統成功之後,當時全美的經濟幾乎陷入了停頓,全國幾乎沒有一家銀行營業,支票在華盛頓已無法兌現。麵對這樣的局麵,在羅斯福強烈的要求下,3 月 9 日,國會通過《緊急銀行法》,決定對銀行采取個別審查頒許可證製度,對有償付能力的銀行 , 允許盡快複業。從 3 月 13日至15 日,已有 14771 家銀行領到執照重新開業,與 1929 年危機爆前的,25568 家相比,淘汰了1o797 家。羅斯福采取的整頓金融的非常措施,對收拾殘局、穩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
對於羅斯福的這種新官上任的三把火的第一把火,公眾輿論評價,這個行動猶 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現的一道閃電”。讓一直死氣沉沉的美國社會,慢慢的活了過來。羅斯福在整頓銀行的同時,還采取了加強美國對外經濟地位的行動。從 1933 年 3月1o 日宣布停止黃金出口開始,采取一個接一個的重大措施:4月5日,宣布禁止私人儲存黃金和黃金證券 , 美鈔停止兌換黃金 ;4月19日 , 禁止黃金出口,放棄金本位; 6 月 5 日,公私債務廢除以黃金償付; 1934 年1月1o日,宣布行以國家有價證券為擔保的 3o 億美元紙幣 , 並使美元貶值 4o.94% 。通過美元的貶值,美國商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開始增強,出口獲得一定的恢複,使得美國經濟不再是一味的下降、後退!
在羅斯福剛上台後,在製定重新振興銀行業和金融行業的同時。羅斯福也沒忘記農業和工業方麵的改革,在這時農產品價值已經降到最低點,資本家將牛奶倒入大海,把糧食、棉花當眾焚毀的現象屢見不鮮。麵對這種情況,羅斯福同時督促議會先後通過了《農業調整法》和《國家工業複興法》,這兩個法律成了整個新政的指導性的政策法律。羅斯福政府規定給減耕減產的農戶放經濟補貼(農民縮減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補貼),提高並穩定農產品價格; 羅斯福要求資本家們遵守“公平競爭”的規則,訂出各企業生產的規模、價格、銷售範圍;給工人們訂出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的規定(原工人每周工作55個小時,工資一共隻有6o美分,調整後標準:工人每周工作4o小時,最低周工資12美元),從而限製了壟斷,減少和緩和了緊張的階級矛盾。在得到大企業的勉強支持後,羅斯福隨之又盡力爭取中小企業主的支持。他說大企業接受工業複興法固然重要,“而產生豐碩成果的領域還在於小雇主們 , 他們的貢獻將是為1 至1o 人提供新的就業機會。這些小雇主實際上是國家骨幹中極重要的部分,而我們的計劃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中小企業的展,為美國社會的穩定、經濟的複蘇揮了積極的作用。為了推行新型法規,政府給接收法規的企業頒“藍鷹”獎章,上麵標誌著“我們盡我們的的職責”等標語,以資表彰。
另外,羅斯福上台後,麵對嚴峻的就業局麵,17oo萬以上的失業大軍,同樣製定一定的法律開始增加就業崗位。在羅斯福的督促之下1933 年 5 月,國會通過聯邦緊急救濟法,成立聯邦緊急救濟署,將各種救濟款物迅撥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單純救濟改為“以工代賑”,給失業者提供從事公共事業的機會,維護了失業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雖然有各種各樣的賑濟,但是對於17oo萬人的失業大軍來說還是顯得杯水車薪。
因此,要解決這一複雜的社會問題,也隻有集合全國力量的聯邦政府才能辦到。在這方麵,羅斯福先要求就是促請國會通過的民間資源保護隊計劃。該計劃專門吸收年齡在 18 歲到 25 歲,身強力壯而失業率偏高的青年人,從事植樹護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築、開辟森林防火線和設置森林望塔,第一批招募了25 萬人,在遍及各州的 15oo 個營地勞動。平均每人每期幹 9 個月,每個月的工資中拿出絕大部分作贍家費,這樣在整個社會擴大了救濟麵和相應的購買力。對於千千萬萬依賴州、市養活的人們,羅斯福還敦促國會通過聯邦緊急救濟法,成立聯邦救濟機構,合理劃分聯邦政府和各州之間的使用比例,製定優惠政策鼓勵地方政府用來直接救濟貧民和失業者。
同時羅斯福政府在全國範圍內興建了18萬個小型工程項目,包括校舍、橋梁、堤坎、下水道係統及郵局和行政機關等公共建築物 , 這些項目能夠吸引4oo 萬人工作,為廣大非熟練失業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另外在羅斯福的政府幕僚的協作下建立了幾個新的工賑機構。其中規模最大的就是國會撥款 5o 億美元興辦的工程興辦署和專門針對青年人的全國青年總署,這兩個工程總署在政府的工作人員預算總共會雇傭人員達 23oo 萬。
這些新政,是羅斯福政府參考中國的政策時製定的,和中國的強調政府的宏觀調控不同,美國是盡量避免國有化而力圖保持資本主義的自由企業製度的前提下,政府對經濟全麵幹預;盡量控製商品大量生產,達到平衡狀態;同時采取一些有利於工人和小生產者的措施以緩和國內階級矛盾,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幹預和指導。
在製定經濟重整計劃的同時,羅斯福政府還計劃在恰當的時候建立社會保障體係,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養老金和保險,失業者可以得到保險金,子女年幼的母親、殘疾人可以得到補助。建立急救救濟署,為人民放救濟金。
和其他國家在經濟危機中的慘重損失相比,英國和法國的損失要顯得小得多。英國損失小主要是因為在經濟危機之前英國經濟長期處於停滯或緩慢展狀態,剩餘資本主要投放到國外;另外英國在危機後加強了貿易保護,使英國工業的相對市場份額有所擴大。從1929年的最高點到1932年的最低點,英國工業生產僅下降了32%,遠低於美國。但主要工業部門也受嚴重衝擊,鋼產量下降46%,生鐵產量下降53%,紡織品生產下降三分之二,煤產量下降五分之一。不過農業和對外出口貿易倒是下降的非常嚴重。
法國在經濟危機中損失小的主要原因是法國的經濟相對來說獨立,它既沒有對德國的大量債權,也沒有與此相應的工業設備輸出。二十年代的法國繁榮主要依靠德國賠款提供資本擴大生產,依靠低價法郎擴大出口。因此,當美國經濟危機爆時,法國還處在繁榮的頂峰。直到193o年在本國投資過熱和國外市場萎縮的雙重衝擊下,法國“貝殼銀行”破產,經濟危機才波及法國。不過相對於美國,法國的經濟危機還是很輕的。以1929年危機前的最高點與1932年危機時的最低點相比,工業生產下降了36.2%。不過應對危機的政策來說,法國卻沒有采取有效的政策,使得法國的經濟危機一直得不到緩解。在其他國家的經濟開始緩慢複蘇的時候,法國依然處於經濟危機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