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議司隻能議而不能決,換句話說也就是當官兒的理不理你都行。卓飛本來還怕這些文人會對這種狀況感到失望,覺得清議司也不過就是個樣子貨,所以正想再解說兩句,可誰知還沒等他開口,就聽到問話的那位書生如釋重負地說道:“如此便好,如此便好,否則清議司若是合議有誤的話,那豈不是要誤國誤民了麽!而今有使司酌情決斷,這才是妥當之舉也。”


    “不錯,清議司雖是妙政善政,然若是授予其決斷之權,那恐反而不美也!畢竟書生議政,難免意氣從事啊!”閱曆豐富的嚴學諭也斷言到。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附和,皆言梅州新政果然是思慮周密,這清議司隻管議政而無需承擔決斷後果的設計當真是老成持重之舉,簡直貼心之極。


    卓飛聽著眾人的議論,暗自咽了一口吐沫,心中著實不理解這些書呆子們的思路。咳咳,你說你們這些人平日裏總是以精英自居,可一旦談到正事兒時候,你們卻寧願相信官僚的決斷,也不願意去相信自己這一百號人集體商量出來的民主結果,這種心態,這種覺悟,還真是夠讓人無語的!


    看來每個人都是有一定的時代局限性啊!若操之過急,恐怕反倒會適得其反也。


    卓飛感慨了一聲,正想說話,卻聽王道夫那陰陽怪氣兒的聲音再次響起,道:“一群閑散文人,未經政事,亦不通實務,這聚在一處放言空論,真不知又能議出個什麽結果來!而就算議出了個結果,卻又未必可付諸實施,那這般新政,豈不是如同兒戲,豈不是多此一舉麽!”


    王道夫這貨簡直就是刺頭兒嘛!啥事兒都要挑理,真不知自己何處得罪他了,真虧得趙溍和方興還對此人交口稱讚,我怎麽就沒看出來他這個官兒好在哪兒呢!


    王道夫太不知進退,這令卓飛忍不住地皺了皺眉頭,而趙淇見狀,忽然湊到卓飛的耳邊說道:“卓公子見諒則個,這位王大人本與張鎮孫交好,心中難免會有些怨氣。而自從淇上次去了東城門迎見公子之後,這位王大人似乎......似乎便對淇有了些成見。”


    卓飛聞言,恍然大悟,終於知道這位王道夫王大人為何左右看自己不順眼了,而趙淇曾在東城門幫自己打壓過張鎮孫,想來王道夫定是因此而忌恨於他了。


    卓飛歉意地對著趙淇笑了笑,又望了望一臉不痛快的王道夫,心說自己扳倒了一個張鎮孫,看樣子還真是得罪了不少人啊!


    若擱在以前,那卓飛一定會奉行敵人的朋友就是敵人的原則,想辦法將敢於跳出來發難的王道夫打落塵埃,讓他再難爬起頭來。可是自打張鎮孫和他在城頭說了幾句話後,如今卓飛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對張鎮孫到底是個什麽心態了。


    張鎮孫素有忠良之名,本深受廣州百姓的愛戴,而這個跳出來對自己發難的王道夫也是個官聲不錯的好官兒,莫非......莫非我真的錯了麽!


    卓飛很矛盾,搖了搖頭,不想再和王道夫結怨,於是說道:“王大人所言,雖有道理,卻略顯偏頗。正所謂理不辨不明,事不鑒不清。這天下事本就紛雜難辨,若能集思廣益,取其至善,那想來總是要好過一人閉門造車的!再者,一路經略,公務繁重,恐難聞民生,難知民願,而清議司卻可將民願直饋上聽,雖不知能否為上所取,然至不濟也能令上不為人所蔽,不為佞所欺,此本就是一善也!而今吾族危難,無論士農工商,皆不應再作壁上觀,而這清議司便是吾輩文人的報國之所也。”


    卓飛語重心長地解釋令在座者皆點頭稱善,而他最後一句話更是說到這群清閑文人的心坎裏麵去了。


    嚴學諭撚著自己那花白的胡子,很是感慨地言道:“老夫身為本州學諭,座下學子無數,而自北起烽煙之後,朝堂已久不取士也,而往日取中者也多賦閑在家,無所事事,老夫觀之,心甚痛矣!再言吾輩文人,雖有報國之心,隻惜於此亂世卻苦無報國之門也!而卓公子創清議司之舉,實是用心良苦的大善之政,而既有如此善政問世,那吾輩又豈能落於人後,讓廣東一路專美哉?”


    嚴學諭越說越激動,說到最後,渾身上下竟已開始微微地顫抖了,這讓卓飛很擔心他會不會爆個血管什麽的。


    不過嚴學諭的威望當真不是蓋得,他話音落地之後,滿場的文人登時就炸了窩,議論紛紛,並齊唿要去使司請命效法廣東路籌建廣中清議司。


    趙淇見群情洶湧,唿聲震耳,眼中精光一閃,突然鄭重地朗聲言道:“想我趙淇得沐皇恩經年,於國難之際,常日日憂思,卻始終不得報國之法,實是汗顏之至。而今日既聞善政,趙淇不才,願以轉運使之名進言廣中經略,請建本路清議司,以求本路才俊不再蹉跎歲月,而能為國為民一展所學也!諸位皆是本地俊彥,卻不知可願與淇聯名投書哉?”


    在座諸人聞言,轟然響應,無不以能同趙淇一起聯名投書為榮,你想啊,他們自己去經略司請願那叫做上書,而趙淇的官位與經略司不相上下,跟著他去請願那叫做投書,雖隻是一字之差,但這裏麵的份量卻足有千鈞之異也!有了轉運使大人挑頭兒,這成算豈不倍增乎?


    “嘩眾取寵,不知何益,告辭!”王道夫擲杯起身,扔下兩句話後,竟拂袖而去,而當他走到廳門口的時候,忽然停下腳步,側著頭意味深長地瞄了卓飛一眼後,這才大笑而去。


    眾皆愕然,而趙淇見狀,卻是麵不改色,隻是將目光緩緩地劃過諸人,而當他與嚴學諭對視時,二人眼中皆不可覺察地閃過了一絲得意之色。


    卓飛很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細節,心中不禁暗生疑問,總覺得這裏麵似乎藏著什麽陰謀似的。而且說句實在話,趙淇對自己表現的太過於熱情了,你若說他是因為喜歡自己的詩文而崇拜自己的話,那雖然也說得通,但......算了,別猜了,試一試就知道了。


    “諸位,卓某近日便要離廣返梅,而明日還有諸多雜事待辦,觀此刻酒興已盡,夜色已沉,卓某實是不便再多留矣!不如就此與諸友告辭,還望諸友來日能至梅州一遊,介時卓某必定倒履相迎也,恕罪,恕罪。”卓飛起身,對著場中諸人深施一禮。


    諸人愕然,沒料到卓公子這麽快就要辭行了,不過他們也能理解卓飛臨行之前必是無比繁忙的,而大家都是斯文人,所以在座者隻能卓飛的離去表達惋惜之情,倒沒有人敢起哄強留於他。


    而趙淇哈哈一笑,言道:“卓公子遠來廣州,必是諸多要事待辦,而今日百忙之中能來轉運司赴宴,已是給足了淇顏麵,此刻興盡而歸,又何罪之有也!隻是這萬兩銀子還未及賞出,公子佳作亦未見,淇又怎敢輕易放公子離去哉?”


    卓飛聞言,也是哈哈一笑,言道:“孟兄的拋磚引玉之作,不同凡響,已令吾自慚形穢,實不敢再多獻醜矣!而以卓某看來,孟兄報國之心灼灼如火,甚是難得,僅此一條,便絕非萬兩紋銀可嘉也!”


    “哈哈,卓公子言之有理,若諸位無異議,那這萬兩紋銀便歸於孟兄好了。”趙淇大手一揮,孟元義便成了本次鬥詩大賽的巨獎得主,而在座的雖不乏眼紅耳熱者,但卻也沒人敢提出異議。


    要說今晚收獲最大的人恐怕就屬孟元義了,這萬兩紋銀到手,直令家門貧寒的他好不激動,勉強定了定心情之後,這才慌忙上前拜謝趙淇。


    拜謝之後,孟元義忽然鄭重言道:“孟某自幼失父,家境凋落,已是貧寒慣了,今驟得重金,實是不勝惶恐也。某聞城郊多有嶺北難民聚集,日日餐風飲露,饑寒交迫,病者眾,已隱然成災。而某幼時亦曾飽受此苦......是以......是以孟某思前想後,決意獻銀八千,還請轉運使大人代置米糧,以稍解城郊難民之窘也!”


    此言一出,全場啞然,眾人皆知孟元義家貧,是以著實沒想到孟元義會將到手的銀兩再捐出大半去。你說他這到底是要搏名,還是想要獻媚啊!


    眾人心思不一,其中不乏質疑之聲。而趙淇也忍不住好奇地問道:“孟公子濟世之心,實是令吾等汗顏,隻是趙某不解公子為何要某來代置米糧,此銀已歸於公子,公子大可自去行善......”


    趙淇欲言又止,不過大家都明白他想說什麽,而這也是眾人共同的疑問,這錢都給了你孟元義了,你要行善,自己去買米濟災便是,又何須再假轉運使大人之手?這難道是想變相兒的行賄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元初風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漸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漸開並收藏元初風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