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吳均享聞言後毫不猶豫地答道:“明主本無定理,觀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曆朝曆代多有賢主出,其品性也各自不同,實無範式。然,若真窮究的話,那其中卻也有些相通之處,吾不才,以為凡明主者,首要兼聽自斷,雖說兼聽則明,但隨波逐流而不能擇優去糙者,則多淪為昏聵之君矣。須知治國大道猶如暗夜行舟,為君者,明燈也,擇一近途以達彼岸,此乃為君之本爾;


    其二、明主以民為重且自律,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君若不能以民之利為重,則民必棄之。而君若難能自律,則蛇鼠之眾景從,橫行無忌,致律例難施、法令不暢,久而久之,則天下必亂矣!


    其三、凡明主者,皆善度勢以求宏民願。須知天下大勢風雲變幻莫測,不善於度勢者難久遠矣。而民願者,乃天下萬民所需之道也。君王,宏此道者是也!


    是以,民願盈則四海讚,民願損則天下嘩。民願稍損者,民則積怒於心。重損者,則動輒便要亡國不複矣!終其緣由,皆因君王宏道之舉不利,民不安於現狀是也。


    嗯,此三點若齊備,則無國不可治,無民不可教,可稱明主矣。”


    卓飛心中一動,這書生還真有兩把刷子啊,他這番明主論倒也見識獨到。這其一是說,君主必須做到兼聽,但光兼聽不行,還要有自己的主見,否則就不叫兼聽則明,那就變成別人說啥是啥耳根軟的昏君了,所以君主必須要能在眾多建議中選擇出最好的、最適合的發展方向,這是成為一個明君的根本;其二是說,做為君主,一定要重視老百姓擁有的權力,民眾和君主那是水與船的關係,君主應該以律法治國,而且要把自己和民眾一視同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意思,否則就會使法令難以執行,產生出一些特權階級,時間久了就會天下大亂;其三是說國際風雲變幻莫測,君主要善於審時度勢,治國大道說穿了其實就是滿足老百姓的需求而已,君主就是執行這個大道的代表者,民眾需求不滿就會天下大亂,輕的時候,老百姓還能暫且忍耐,但如果不滿的太厲害,便會有亡國的危險。按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君主必須代表大多數人的利益,而不能隻顧統治階級,須知民眾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卓飛現在還真有點佩服這個書生了,思想居然能夠這麽超前,雖說他這種思想放在卓飛以前那個年代幾乎是個人都明白,馬路上隨便抓個人都能給你說的頭頭是道的,不過要知道現在可是宋末元初啊,這就顯得難能可貴了。即使他這一番話說的很籠統,但是如果擴展講開,那麽稱這個書生為哲學家,思想家也不為過了。


    一時之間,卓飛很是有點懷疑,心道:莫非這個窮酸小書生也是穿越過來的麽?


    “吳兄見解獨到,論斷精辟,堪稱我輩楷模。”卓飛誠心誠意的稱讚了書生一句,頓了頓又問道:“想我師徒四人均是以除魔驅虜、拯救蒼生為己任,與吳兄說來也算是誌同道合。吳兄方才曾言自己眼下並無去處,既然如此,何不同我等一道,結伴而行,相互之間也能有個照應不是,可好?”


    “嗯,兄台一番好意,不過…不過……”書生猛然間有些難以抉擇。


    卓飛也不怪他,這不管換了誰,突然要和幾個陌生人一起出門,若是毫不猶豫那才不合情理,於是也沒有再催促他做出決定,隻是耐心的在一旁等待著。


    張跑看書生吳均享此時猶豫不決卻很有點不耐煩了,心想你能跟我們這些神仙和後備神仙在一起,簡直就是你八輩子修來的福氣,真不知道你還有啥可考慮的!


    “喂,我說你還考慮什麽,你在這裏都快過不下去了,跟著我們一起幹,至不濟也不會比現在更差了吧?”張跑忍不住開口問道。


    王挫一看二師兄原來也和自己一樣不耐煩啊,頓時不耐寂寞也大聲嚷道:“就你這樣的家夥,我師父肯帶著你,簡直就是你幾輩子修來的造化了,你還不快點叩頭拜謝,再講上兩句好聽的話,說不定他老人家心裏一高興,還能收你當徒弟呢!唉,我說你還猶豫個啥,咋就這麽磨嘰呢?”


    “收我做徒弟?…….拜師麽?我為什麽要拜他為師?”書生吳均享被他們的話搞糊塗了,喃喃自語,想了想又說道:“非是我不願與諸位貴客一同上路,實是小生自慮身體孱弱怕遠行之時拖累了各位,想吾等萍水相逢,雖是言語投機,亦誌同道合,然若是成為他人負累,卻實是過意不去啊。”


    哦,原來是這個原因,卓飛師徒四人恍然大悟,這番話雖然不知道是不是書生的托詞,不過此人肯為他人著想卻也是難能可貴啊。眾人連稱無妨,均說一道上路那自然要相互照應才是。


    書生吳均享見幾位貴客盛情難卻,自己此時的確也沒啥好去處,於是在心中計較一番之後,便抱拳拱手對眾人行了一個大禮,說道:“那吳某就先多謝諸位貴客的好意了,這一路上還要請諸位多多照應了……。”他頓了頓又似乎想起了什麽,有點不好意思的問道:“說來實在慚愧,今日此間裏與諸位貴客相敘甚歡,一時竟忘記請教兄台們的尊稱,敢問……”


    估計張跑可能實在受不了書生吳均享那種慢悠悠的說話方式,所以不待他把話說完,張跑便急忙迴答道:“嗯,我來給你介紹,這位是我們三人的恩師,尊姓卓稱飛,這位是我大師兄尊姓李稱結,這位是我三師弟尊姓王稱挫,我自己尊姓張稱跑。”


    卓飛和李結相視一眼,無奈苦笑,均在心中暗罵,這個張跑也好不到那裏去嘛,丟起人來一點不比王挫差。人家問你尊稱,你便真迴個尊姓張稱跑,咳咳,無語…


    吳均享也聽的好笑,這人倒是一點不懂得謙虛啊,不過再看他們一副士卒打扮,顯是沒受過什麽教育的行伍之人,心下便也釋然了。


    書生是文化人,這涵養真不是蓋得,他心中雖然覺得好笑,但在臉上卻一點沒表現出來。隻見他又抱拳拱手對著卓飛四人分別行禮,以示敬意之後,猶豫了一下,還是忍不住問道:“不瞞眾位,小生實有一事不解,還望諸位兄台能予以解惑。在下觀諸位兄台之中似乎卓兄較為年少,卻不知三位兄台何以拜為師長?唔,先前王兄也曾希望吾亦拜卓兄為師,非吾不敬,實不知卓兄何以…何以教我?”


    卓飛聞言眉頭微皺,這話說的似乎有點不客氣了,不過也難怪,王挫剛才實在是唐突了點。


    沒等卓飛開口,王挫那大喇叭又扯起來了,隻聽他嚷道:“你這凡夫俗子、肉眼凡胎的家夥,怎麽可能知道,我恩師看起來年輕,那是因為他老人家吃了能長生不老的仙果,其實他老人家已經活了六十甲子了,嗬嗬,你想不到吧?”


    書生吳均享聞言驚歎:“長生不老!六十甲子?這如何可能?那豈不是成神仙了!”


    張跑一聽哈哈大笑,說道:“嘿!你還真說對了,我師父他老人家可不就是神仙下凡麽。我恩師他老人家是菩提老祖座下首徒,在天界那可是代我祖師執掌仙門的。菩提老祖你知道吧?……不知道麽?你這人還真是孤陋寡聞!那麽如來佛祖,觀音菩薩這些神仙你總該知道了吧?…嗯…知道就好,來來來…你且附耳過來,我和你悄悄說……。”說完他便湊到吳均享耳朵前,神秘的說道:“我告訴你啊,要說起我祖師菩提老祖那可是一個和如來佛平起平坐的神仙啊,嗯,說不定我祖師還要厲害上一點…至於這南海觀世音菩薩,那可是我未來的師母…生的是貌美如花…噓…你知道就好了,我師父不讓我們說出去,你現在算是自己人了,看起來也比較老實…所以我才悄悄告訴你的,你千萬不要再外傳了啊。”


    卓飛鬱悶,看來這世上就沒啥秘密,這一會功夫你張跑就把師傅我老人家賣了。看來秘密這種東西隻能自己知道,隻要有第二個人知道就會一傳十、十傳百地擴散開去,說不定到最後隻有當事人自己以為還是秘密,其實早已經弄得人盡皆知了。


    吳均享聽完張跑說了一通仙家八卦,登時目瞪口呆的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才好,乍聽到這種不可思議之事,實在是太衝擊人的神經了,囁嚅半響,才喃喃語道:“這不可能吧,子不語怪力亂神,張兄怕是…怕是受了什麽人言語鼓惑吧?”說完還用懷疑的目光掃了掃卓飛。


    卓飛心道:奶奶的,知識分子就是不容易忽悠啊,都說古代人迷信,其他人我不知道,但這古代的讀書人,我看也不是那麽容易忽悠的嘛。


    卓飛眉頭微皺,目光又掃向李結,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出麵去給吳均享好好地解釋解釋。沒辦法,就這個大徒兒看上去比較靠譜,讓他去解釋,總好過自己像王婆賣瓜般的去自誇吧。


    於是,卓飛負手轉身,不再言語,隻是透過殘破的窗棱抬頭望月,呈思索狀……


    李結見狀,很默契地領會了恩師意思,於是便對著書生吳均享拱手行了一禮,說道:“吳兄此言大謬,須知授業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吾等之恩師確是神仙下凡,為拯救世人劫難而來。嗯,不瞞爾說,吾師已有六十甲子的仙壽,乃菩提老祖座下首徒,代師祖執掌仙門……咳咳,也罷,吳兄未曾親見吾師降世之異象,以至於一時之間難以置信,此也是人之長情也……然,即便是僅憑著斬妖除魔、衛道於先此點,其便可當得吾輩之師矣!”


    李結頓了頓,望了一眼仍是不甚服氣的書生一眼,又接著說道:“吳兄言‘子不語怪力亂神’,然,子雖聖賢,卻何堪與吾師相比之?子雖聖賢卻終不為仙,其又怎知仙家之事?正所謂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人生苦短,不過數十寒暑而已,子若遇事不明,亦無可怨之處。然,若其未經求索證道,便妄下斷語,那此舉又與無知小兒的信口雌黃何異,又何聖之有也?


    吾雖不才。然,吾以為子以聖賢之言為禍後世之舉甚不可取,後人遇不明不解之事多因子之言而滯,不求解惑釋疑,莫非此方是正理乎?


    吳兄見識出眾,本非凡物……然,吳兄莫不是也遇事不求釋疑解惑,隻知尋扯前人之跡,而若無跡可尋之時便以子之妄語搪塞哉?”


    李結對吳均享懷疑自己的恩師很是不滿,是以越說越氣,到了最後,這言語也就愈發的不客氣了。


    那意思就是在說:後人因為尊孔子是聖賢,所以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不求深究,總是喜歡用孔子的言論來敷衍了事。所以說孔子妄稱聖賢,他這種不負責任的求知態度,那簡直就是個千古罪人。這一通兒歪理,愣是把孔聖說成了那種不懂道理,卻也不去研究,反而就會胡說八道的無知之徒了。


    而且,李結這番話最精彩的還是最後那句明捧實損地質問了。這話是在暗諷書生吳均享雖然自負才華,卻連這麽簡單的道理都沒看出來,一遇到自己搞不懂的事情,就隨便用聖賢的話來搪塞別人,完全就沒有一絲求解的學習態度!


    卓飛貌似深情的望著窗外皎潔的月亮,其實在仔細聽著大徒弟李結的話,心中偷樂:要說這李結進步真是挺快的,自從他當上後備神仙之後,便連孔聖賢都不放在眼裏了,他以前恐怕也是和其他書生一樣,把孔子當神仙來拜的吧,嗬嗬,這番話句句誅心,孺子可教也。


    再來說書生吳均享聽完李結的話,心中非但不信,反而更是不服氣地想道:孔聖賢說的是你這個意思麽?《論語》我也能倒背如流啊,縱觀全篇我覺得聖賢應該是說:凡事應該以仁、智去分析問題,不應該用鬼神來解釋,力求實事求是才對吧。這位李兄斷章取義,一通歪理,自己有心駁斥,為孔聖賢據理力爭一番。然而人家遠來是客,若是太過咄咄逼人,那便會顯得自己失禮了。


    吳均享正兩難間不知該說什麽,卻聽李結又說道:“觀吳兄默思良久,定是心中覺得在下的話有幾分道理?”


    吳均享正待否認,然而李結卻不給他言語的機會,又接著說道:“嗬嗬,還是那句話,畢竟吳兄未曾親見,這心中存疑也實屬正常……唔,也罷,就讓吾先將今朝所見所聞盡數告之,想必吳兄就明白了。”


    雖說吳均享吃了李結一個啞巴虧,心中很是不爽,不過他也很好奇地想要知道李結到底是看見了什麽,竟然能如此地堅信那位卓兄是……是神仙,便也不再多說,隻是靜靜聽著。


    於是,當下裏李結詳細的把他們如何與卓飛相遇,還有相遇後發生的事,卓飛和他們說的話,原原本本幾乎一字不差的敘述了一遍,還在言詞之中加上了自己當時的心理活動描寫,以及自己對恩師淳淳教導的理解,讓人聽上去更有真實之感。張跑和王挫兩人那也不閑著,紛紛在一邊七嘴八舌的為李結補充著。


    不知不覺時光流逝,約莫半個時辰的功夫,李結等人才把今日自己的離奇遭遇講述一遍。吳均享開始時也就是當故事隨便聽聽,然而他越聽越覺得匪夷所思,越聽越覺得眼前幾人不似在胡言亂語。要知道這個大師兄李結言語條理清晰,顯然是個讀過書的人,性子看上去也較為沉穩,比較值得相信,當然這一切也有可能是假象,說不定他是個胸有城府心機深沉之人,隨口編了一套神話來誆自己。可是眼前三人一起描述當時情景之際並無互串口供之舉,均言之鑿鑿並沒有絲毫出入。而且那王挫明顯就是一個心直口快、無甚心術的粗人,按理說,像他這類人多半是不會騙人的,而且就算他在騙人,那也不應該毫無破綻才對吧。


    吳均享百思不得其解,對方所言之事,實在是有些駭人聽聞,讓人一時間難以接受。可他轉念又一想,卻更是迷惑,心道:這幾人若是在編故事來騙人的話,那他們所圖為何呢?想自己一無所有,三餐不繼,難道人家就是想騙自己拜師,圖個樂子不成?花偌大力氣如此作偽,隻圖一笑,這解釋未免太過牽強了啊?


    書生吳均享好不頭痛,思前想後的暗暗分析了半天,對這事兒卻也信了七、八分。不過嘛,此等神仙下凡之事固然是匪夷所思,但更讓書生吳均享心驚的卻是李結轉述出來的那些天道論、修仙論,因為這些論斷實在是聞所未聞、發人深思。且不論那位卓兄是真佛還是假仙,反正光人家那些道理就絕對不是常人所能說的出來的啊!


    書生吳均享再看了看窗邊,那位身著奇裝異服,負手而立,仰首望月,做著深思之狀的卓兄。心說這少年的身材雖略顯單薄,但細觀之下卻也偉岸不群……唔,頰顴如竹,鼻若斧削,兩眉微鎖,雙目更是深邃而悠遠,似乎..….似乎還真有那麽一點點兒道骨仙風的味道……。


    心魔一生,吳均享的信念便愈發地動搖起來,可他一時間還是難以完全接受眼前之人居然是個下凡的神仙,於是又囁嚅半天,這才說道:“不想這世間還有這等神奇之事,卓兄的那些高論更是發人深省,小生非不信諸位兄台,隻是此事過於駭世…這個…這個…如此看來,這鬼神之說怕是也有那麽幾分道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元初風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漸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漸開並收藏元初風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