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劉備話落後,並沒有立刻迴答,隻是略微沉吟了一會兒才不疾不徐地說道:“以亮之見:許都曹軍於攻克荊州之事上,並無十足勝算。”


    劉備一挑眉,扭頭看著諸葛亮,用眼神示意他繼續說。


    “北方兵勇多善步戰。南方兵勇自幼長於水上,水師精良。且南方江多湖深,許都軍馬南下,兩軍交鋒水上。曹軍以己之短,攻人之長。此為兵者大忌之一。”


    “許都離荊州千裏之遙。我部安於長江,以逸待勞。曹軍剛平烏丸,休整未歇即緊急備戰。遠來荊州,勞師襲遠。強弩之末,必事倍功半。此兵者大忌之二。”


    “荊州太平日久,百業興盛,倉廩豐實。反觀許都連年征戰。征兵入伍者多少壯之人。耕田勞碌者多老弱之輩。如此情形,縱然有荀文若、曹子桓長於內政,也難掩曹軍糧草輜重周旋調度之難。此兵者大忌之三。”


    諸葛亮說完就轉過身,麵色平靜地看著劉備道:“有此三者為阻,若曹孟德仍舊不顧眾人勸阻,執意揮師南下,實乃天不佑曹。”


    劉備眼睛一閃,看著諸葛亮目光殷切:“如此說來,孔明是覺得此戰,荊州能勝?”


    諸葛亮微微低了頭想了想劉備的話後,還是依舊謹慎地迴答:“若籌謀得當,可有勝算之機。”


    劉備聞言蹙了蹙眉,很敏銳的抓住諸葛亮未盡的話意:“籌謀得當?以孔明之見,荊州與許都軍對抗,有幾分勝算?”


    諸葛亮抿抿唇,伸手給劉備比了一個手勢:“不足兩成。”


    劉備聽後輕聲一笑:他戎馬半生,自然知道不足兩成的勝算意味著什麽?要麽慘勝,要麽無勝。這樣的結果自然是他不願意看到的,畢竟荊州再怎麽不濟也算是他現在的安身之地,就這麽平白無故地被曹孟德占了,他能開心才奇怪呢。


    作為一個高明的政治家,可能論起軍事遠見和民事內政的能力,劉備不如他人良多,但是察言觀色和善解人意,劉備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個中高手。因此在輕笑過後,劉備很自然地問諸葛亮:“適才孔明所言,恐怕另有深意。今日座中唯你我二人耳,孔明有話但講無妨。”


    諸葛亮眸光閃了閃,微垂下頭輕輕說道:“南方不止荊州一地為藩鎮諸侯。主公,江東孫氏對許都練兵亦有隱憂。”


    劉備聽後豁然開朗:“孔明的意思是……”


    “遣使入江東,聯孫,抗曹。”


    劉備沉默片刻,問諸葛亮:“何人可往?”


    “亮願一試。”諸葛亮說的很謙恭。隻是他說完以後,劉備卻並沒有馬上給他答複。


    倒不是劉備怕他把這事給辦砸了,而是因為就目前的處境看,荊州明麵上的主子仍是劉表。哪怕劉表他不見客,被人猜測是臥病不起了。可是隻要這臥病的消息一日不見張揚出來,旁人就是猜測的再厲害,也不敢真的越過他擅自聯合江東。


    劉備自然也明白其中利害。他現在還沒打算跟劉表撕破臉,弄的兩邊難堪。縱然知道諸葛亮的提議如今最好,他也不敢輕易答允。這不光是為他自己考慮,也是為他身邊這位年輕的軍師考慮:他才來荊州沒多久,根基不穩,年紀尚輕,得此職位本就遭人非議,若是再在替他謀劃的頭一件事上,受了景升公那裏的阻撓。那以後,諸葛孔明他想要施展身手都會束手束腳。


    當然,若是劉備擺不平荊州,那諸葛亮自然也沒那麽多顧忌了:一個連荊州都搞不定的主公還值得他為之效忠出力嗎?


    劉備在沉吟一會兒以後,很果斷的決定:無論如何,得促成這樁聯盟。對景升公,用逼迫也好,用勸慰也罷,總之不能讓他在這件事上攔了路。


    諸葛亮看劉備好一會兒沒出聲,知道他是在斟酌輕重,思考對策。


    所以諸葛亮很識時務,他在劉備迴神之際轉身開口,跟劉備告辭離開:現在還不是時候。初來乍到,即便之前有他對主公曾說過先取荊州再下益州,三分天下的戰略構想。但就實際而言,這個構想實施還要一段漫長過程。他不能心急。


    這麽想著,諸葛亮自然覺得自己身上擔子頗重,而且任重道遠。他步伐沉緩地走下台階,走出大門,正想去看一遍襄陽民情時,自己身邊卻冷不丁冒出一個渾身灰撲撲打扮的陌生人來。


    諸葛亮警惕地看著麵前人:“你是何人?”


    來人低下頭,彎著腰,姿勢謙恭卑微到了極點跟諸葛亮說:“孔明先生,我家大公子有請先生到家中一敘。”


    諸葛亮眉頭一皺,並未言語:劉琦身為劉表長子,本該是最有可能繼承劉表位置的人。可惜他性格太和軟。加上老爹劉表本身又是個偏心眼兒的,疼幼子甚過長子良多。所以從他二弟劉琮懂事開始,底下人都就一直心思活泛:反正老爺子疼小的勝過疼大的,小的那個還有個當娘的在老爺子跟前吹枕頭風,大的那個可是正兒八經的爹爹不疼,後娘不愛。搞不好哪天老爺子就會腦筋一糊,廢長立幼了,他們這些手底下混日子的要不要提前準備呢?


    有這想法的不止一個。當然頑固不化,固執認為長幼有序的也不止一個。兩邊角力之下,兩位公子幾乎是莫名其妙就被卷入一場以自己為賭注的奪嗣之爭。


    劉琦比較厚道,開始時還是能避則避,好歹保持了份表麵功夫。至後來雙方到風刀霜劍,兵不刃血程度,劉琦自然也忍無可忍,正麵相迎。隻是他手段和實力到底不如有個強勢外家支撐的胞弟,因此與爭嗣事上多處劣勢。


    諸葛亮前因後果過濾一遍後,神思電轉地思考劉琦如今請他過府的目的。


    拉攏他是斷然不會,劉琦幹不出公然挖劉備牆角的事。但是想繼續纏著他,讓他給出出主意倒是有可能的。這事不是第一次了,從劉表拒不見客後,劉琦的日子就越發難過,幾乎被他弟弟和後母逼到了孤立無援的地步。對諸葛亮這種軍師人物,劉琦幾乎是見一次,要詢問一次:敢問孔明先生如此境遇,琦當為之奈何?


    可惜諸葛亮一向謹慎,對奪嗣之爭這種事從不參與。基本劉琦問幾次,他委婉地拒絕幾次。隻是今天這情形略有不同:他還從沒見過劉琦能堵上門來請人的。


    來人似乎也發現了諸葛亮的臉色不愉,頭低的更狠跟諸葛亮說:“孔明先生勿憂。大公子今日請先生過府,不過是想府中西台樓竣工,前日又恰得了兩壇好酒。大公子覺得前些日子對您多有叨擾,深感歉意,所以特意差小的來邀您過府,登高飲酒。”


    諸葛亮搖著頭無奈地輕笑了笑。什麽也沒說,隻是抬手示意來人領路:不管怎麽樣,劉琦都把姿勢放到這個份上了,他再怎麽端著也得給麵子不是?就是不知道,劉琦預備怎麽接下這麵子了?


    到了劉琦府上時,倒真如下人所言,隻是登高飲酒。劉琦府裏的西台樓說是樓,其實更像是個高台。台麵四牆端莊雅致,一旁佇著雕工畫技精湛的木梯,巧妙的是木梯居然是能活動,可見匠人當時用心良苦。隻是諸葛亮在樓前放眼一望,頓時領悟:這西台樓恐怕是為討好劉表所建,所有裝飾都透著儒雅謙和,不流於痕跡又恰到好處。正好符合劉表“荊州八俊”的身份和一貫審美。隻是這樓恐怕從建成,也未必得到過劉荊州青眼,反倒便宜了他這種不相幹的人。


    諸葛亮想來就心底發笑,他很納悶:到底都是親骨肉?劉表他怎麽就會如此差別對待呢?


    隻是他這想法閃現了沒多久就被帶上了西台樓。樓上劉琦已經擺好了酒宴,笑眯眯地看著諸葛亮。諸葛亮看著劉琦表情,隱隱覺得今天自己恐怕再委婉的說辭也逃不過劉琦的窮追猛問了。


    果然,在酒過三巡時,劉琦給下頭的守衛打了眼色,然後諸葛亮就眼睜睜地看著設計精巧的扶梯被人撤走,而眼前人則一個長揖行到跟前:“孔明先生,劉琦請自安之法。”


    諸葛亮看著他,輕輕地歎了口氣。起身扶起劉琦為難道:“大公子,非是亮不肯幫你,而是……”


    “孔明先生放心,今日之言,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絕無六耳所聞。先生可賜教矣。”


    諸葛亮聽罷無奈地長歎了一聲,終於還是隱隱晦晦地迴了一句:“大公子可知晉獻公舊事?”


    劉琦一愣,趕緊迴道:“劉琦知道。”


    諸葛亮垂了眸提示道:“既然知道,大公子為何還要難安呢?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居外而安乎?”


    劉琦登時恍然大悟,拍了大腿站起身滿是感激地對諸葛亮又是一禮。拉著諸葛亮一番致謝後才放人離開。


    事情過去沒多久,劉琦就跟劉表寫了封信,自請外放,去因為黃祖去世,而暫缺太守的江夏。


    劉表對這封信似乎是有了反應的,雖然很多人猜測這迴應不是出自劉表本人,而是出自他身邊的蔡夫人或者是蔡夫人胞兄蔡瑁的。但不管怎樣,劉琦都是逃開襄陽,到了江夏。也算遠離了是非之地。


    那時荊州所有人都不曾想到,這位性情軟糯,被逼離開的大公子會在曹孟德兵鋒南下時,在劉琮都帶荊州投降時,帶了餘部遠走江南,據不降曹。而是依舊以其占據的地利,與曹軍對陣。


    彼時已經從北方歸來的蔡威在帳中聽到這消息時,挽著袖子,斜眼瞟著劉琮,不陰不陽說了一句極度諷刺的話,把一幹的荊州降將尤其是劉琮本人給騷的好幾天沒敢出門。


    蔡仲儼將軍那會兒帶著納悶的語氣感慨:“大軍南下,兵鋒過境中,撐起荊州最後風骨居然不是你們這些高居高位的世家?也不是你們這些咬文嚼字的酸儒?而是一個被逼出襄陽城的棄子!嘖嘖……一別數載,再迴荊州,蔡某竟能看到如此精彩戲碼,著實要心生喟歎。這還當真是可喜可賀,可悲可歎!”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現在的曹軍還是依舊停留在鄴城玄武池大練兵馬,對攻克荊州還沒有多少實際動作。


    沒有實際動作,對武人來說肯定不是好事,因為他們沒法子憑軍功晉升了。但是對於鄴城老弱婦孺來說這卻絕對是件天大的喜事。常年征戰,聚少離多,他們總算能團圓一段時間。


    但是對於高層們的後院女眷來說,僅僅隻是團聚還遠遠不夠。在太平安逸氣氛之下,最少不了的就是私人宴會上官夫人們的鬢影衣香。慶功宴後,有人升官,有人發財,有人失勢,有人沒落。前朝明流暗湧總會或多或少影響到後院。這些或精明或糊塗,或通透或愚笨的貴婦們在享受了丈夫帶來的尊榮或敗勢的同時,也要應付著或真情或假意的恭喜和安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鬼才夫人生活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寐並收藏鬼才夫人生活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