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能夠擺脫財政危機,這對於大宋高層來說有著莫大的吸引力,麵對老丈人和義父的提問,王靜輝陷入了沉思:這實在是有些太急躁了,這麽早就動廂軍,使用後世那些做法直接嫁接過來能行嗎?
王靜輝心中不能確定,他不知道如果這樣做是不是對大宋有好處,畢竟曆史上王安石便是好心辦錯事的典型,有這樣的“榜樣”這讓他很猶豫,說道:“聖上,臣剛才提出的一些方法也隻是在臣心中憑空杜撰出來的,沒有經過實際的檢驗,如果貿然實施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所以還請聖上和各位大臣三思!”
英宗趙曙笑著說道:“駙馬過於謹慎了!朕和韓公等人都看過你的策論,他們可都是非常欣賞你的策論呢!”
王靜輝見老丈人的心意已決,心中也是有些頗感無奈:也許正是曆史上大宋現在的財政危局才迫使神宗趙頊在遇到王安石後才毅然啟用他的緣故吧。雖然不能改變事實,但既然是由他提出來的方案,王靜輝認為自己有義務來控製事態的進一步發展。他對英宗趙曙說道:“聖上誌向高遠,臣所不及也,但所謂事有輕重緩急,即便是一個好的主意,如果倉促施行可能也會帶來比較壞的效果。臣所寫的策論中的幾種方法,經過仔細思量後,認為應該先建立廂兵的郵政網絡最為妥當,風險最小,還請聖上明察!”
樞密使富弼在一旁問道:“何謂郵政網絡?”
王靜輝請英宗趙曙給他一張大宋的全國地圖,趙曙拆遷宦官取來地圖後展開擺好。他用手指著地圖說道:“郵政網絡是現在最容易建成。而且還可以容納很多廂兵的一個方法。大宋現在最繁榮富庶地地方基本上是沿長江從成都府到揚州。與從杭州到汴都地運河相交匯,我大宋繁榮之地基本上都沿河分布。臣的設想是這樣地:在各州的廂軍中挑選出一部分人來專門負責傳遞官府公文和百姓家書或是負責傳遞重量很小的包圍。由老弱的廂軍來負責分類裝車,然後由少部分精壯地廂兵來負責運送。這隻是第一步,如果這兩條沿河的郵政線路運行的不錯的話,聖上和眾位大臣還可以繼續推廣。將這個模式推廣到全國,到時候所有的郵政線路將會像蜘蛛網一樣把大宋境內所有的縣城甚至是鄉村都緊密的聯係起來,形成真正的郵政網絡!現在我大宋傳遞信件多是靠私人傳遞或是行腳商人來順路捎帶,官府則是差遣百姓來傳遞,這樣既費時有費力,由廂軍分流出一部分人專門來做這件事,不僅可以解決部分廂軍的生計問題,還可以給我大宋百姓提供便利,甚至可以還可能會盈利。郵政網絡是臣想的最多地方法,牽扯的州府雖然多。但人數要少,更有利於朝廷控製,其難度遠比臣的其他方法要低很多。大宋可以先在這次小規模的改製當中積累經驗,如果成功了,可以增強其他大臣的信心,這樣也有利於以後進行更大的改製!請聖上及各位大人三思!”
福寧殿中所有人聽完王靜輝的話後,都陷入了一片沉思:駙馬的辦法確實不錯,畢竟停留在紙麵上地東西。看著是不錯,不過誰也不敢說等真正實行的時候會發生什麽樣的麻煩。雖然這個郵政係統所能解決的廂軍數目與其總數相比還是很少,但卻是王靜輝策論中幾個方案中最切實可行的,最容易成功的一個。想到王靜輝剛才話中所描述地那個深入大宋境內每個縣城和鄉村的郵政網絡,要是真的能夠建立起來,仔細一算恐怕所需廂軍人數恐怕不下十萬。這可就是每年變相為朝廷省去了六十萬貫的軍費,這還不包括十萬廂軍的補給、後勤管理、賞賜、轉運、損耗……最主要的是這些“轉業”安置的廂軍按照王靜輝的說法兒其中有八成是不具備戰鬥力的人員,這筆帳又可以算一算了……
英宗趙曙等人在心中經過一番計算後,如果按照王靜輝的建議施行,無論從政治上還是經濟上的風險都會降到他們可以控製的範圍,況且福寧殿中的群臣如宰輔韓琦、樞密使富弼、三司使蔡襄、參知政事歐陽修、趙桀等人在政治上是屬於保守派中的,他們與曆史上的王安石有著很大的不同,他們雖然也非常堅定的認為大宋目前需要變革,但卻是溫和的變革,這與王安石“急風驟雨”可是完全兩碼事。如果福寧殿中為首的是曆史上的神宗趙頊,那就完全不同了。
宰輔韓琦見眾人還不說話,把王靜輝一個人涼在那裏,心中感到實在有些不妥當,所以便開口說道:“聖上,老臣以為駙馬所言乃是老成之策,可以行之!正如駙馬所說,我們還需要在這次變動不是很大的廂軍改製中積累經驗,而且像這樣變相的裁汰廂軍在今後勢必還會實施,這個時候先小範圍的改製也好為後麵的大範圍改製奠定基礎!”
韓琦發言後,富弼等人也都隨即說出了類似的話,英宗趙曙這個時候腦袋也冷靜了許多,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說道:“愛卿,你迴去後先把那個郵政係統實施的詳細辦法寫個折子遞上來,容朕與眾位大臣商議後再實施!”
雖然還是要改製廂軍,但能夠得到這個結果,王靜輝心中已是知足了,這樣小範圍的動作,他還是有把握的。晚上在駙馬府中,宰輔韓琦和歐陽修一起找到王靜輝,他又向韓琦兩人仔細講解了他心目中的郵政係統的架構,並且想他們闡述了現在萬萬不能急躁的對廂軍進行改製的想法。雖然有些想法王靜輝並不是很完善,但大體的框架也十分吸引韓琦和歐陽修地眼球了,至少王靜輝認為隻要他把這個郵政係統地架構完善的寫出來,交給韓琦他們來做。應該不是什麽大問題。
一開始王靜輝想到郵政係統地時候。原本是想按照陸路來進行布置的,不過來到大宋這麽久。他也對現在的交通狀況有了大致的了解,支撐大宋地絕對是水運,如果沒有發達的水運係統,宋朝頃刻間便會崩潰。這麽說雖然有些誇張。但也反應了現在大宋的實際情況,從四川到東部是靠長江水運,從南方富庶地區到北方汴都開封是依靠京杭大運河,所以王靜輝的郵政係統布局也要入鄉隨俗,來依靠水係。
王靜輝對著大宋地圖研究了兩天,並且從義父宰輔韓琦那裏得到了大量各路州首府的資料,慎重考慮後,沿著長江水係和京杭大運河選取了十八個府州來作為支撐郵政係統的節點,在長江和運河交匯的揚州來作為分選信件的支撐點。在給英宗趙曙的奏章中,王靜輝甚至還給出了郵政係統中每個重要節點所需的大致人數。所能開展地各項郵政業務等等方麵的建議。他不是郵政行業出身,但在這個時代沒有人能夠比他在這一領域更有長遠的眼光,看著這份花去他五六天的時間才寫成的建立郵政係統的奏章,他心中不免有一絲得意。
出於節約財政著想,王靜輝也對策論中建立郵政係統的資金來源也進行了一番估算,這也是重要內容之一。在他看來,要是指望這個郵政係統立刻能夠養活所“轉業”的廂兵,這顯然是不可能地。不過廂兵本身就是讓朝廷白養的,運營的時候能夠盈利一分便是為朝廷財政緩解了一分。出於節省資源的考慮,他建議這個郵政係統依托於大宋軍方原本就有的軍事傳信係統,不過不用“日行四百裏”那樣的水平,其速度隻要略微比普通客商貨運快一點便可。這樣算起來,整個郵政係統除了初期人員調動地花費外。根本就沒有用到錢的地方,不過隨著運營時間越來越長,其盈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最終達到理想的效果。
不過相對於這份建立郵政係統的奏章,讓王靜輝感到最大的收獲便是他順便借著寫奏章的機會,逐步的去影響潁王趙頊。趙頊是在英宗趙曙的授意下趁著王靜輝寫策論的機會,讓他多接觸一下駙馬,好從中學些東西。潁王趙頊在宗室中是出了名的好學成癡,以至於忙於功課而忘了吃飯,英宗趙曙還特別囑咐內侍要及時提醒趙頊休息,本來趙頊知道王靜輝這幾天忙於完善奏章,就不去打擾他了,不過既然有父皇趙曙的授意,那當然是另當別論了。
對於潁王趙頊這個不速之客,王靜輝當然是歡迎之至,雖然他的到來讓王靜輝多少感到有些麻煩,但這樣潛移默化的影響可比寫策論要有效的多了。王靜輝的記憶力超強,基本上看過的東西一般不會忘記,但為了潁王趙頊,他還是不時的把所有的參考資料都列出來,然後為趙頊講解自己的考慮,讓他領會自己的意圖和思考方式。
在這幾天中,從王靜輝寫策論的過程中,潁王趙頊學到了很多東西,尤其是王靜輝向他強調了“數字管理”這一概念,這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自趙頊認識王靜輝開始就注意到他的立論有很多是建立在無可辯駁的數字的基礎上,慢慢的他也不空讀那些聖賢書了,也開始向三司使蔡襄和宰輔韓琦那裏跑,向他們索取有關的資料,這使他真切的認識到現在大宋目前的真實情況。
中國曆史上盡管數學水平發展的很快,但遺憾的是曆來就不是很重視數字管理,直到二十一世紀在某些方麵仍然如此。王靜輝現在身為駙馬,對大宋統治高層也能起到一定左右其決策的能力,他認為有必要向他們灌輸數字管理的概念,而趙頊則是最好的對象,他不同於英宗趙曙和韓琦等人,這些目前的統治高層思想相對僵化的嚴重,王靜輝才不會傻得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而趙頊年輕有活力,思想也不是很定型,從他酷愛《韓非子》這件事上,王靜輝便清楚自己努力影響的對象便是這個未來的神宗皇帝。
這幾天。王靜輝除了寫奏章外。還寫了一些在他看來十分重要的策論,當然第一個過目地是一直住在駙馬府中地潁王趙頊。在這幾份策論中。王靜輝除了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地論調再次鮮明的提出來外,更重要的便是他根據自己對這個時代的了解和自己在楚州就任地方官地這段日子所接觸的現實相互結合起來,將大宋的所有產業明確的劃分成“人力密集型”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並且做了詳加的論述:所謂人力密集型產業自然是能夠容納很多的勞動力的產業。如耕地、茶葉種植、客棧經營等產業,其特點除了雇傭的人多外,其利潤很有限;技術密集型產業便是人力少,但其利潤高昂,如印刷、玻璃製造、鏡子製造等產業。
這樣的劃分在二十一世紀人的眼中自然是非常可笑並且是錯地離譜的,但一方麵王靜輝不是學經濟出身的,不可能分解的這麽細致;另外便是他覺得這樣大致劃分更有利於讓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至少到目前為止,經過自己的解說,潁王趙頊便是非常讚成他的想法的。
在關於兩種不同產業地策論中。王靜輝提出要解決大宋冗兵問題,就必須大力發展人力密集型產業,以便安置那些裁汰“轉業”的廂兵,如果郵政係統真的能夠發展起來,那無疑也是屬於這種產業的。在這種上,朝廷雖然能夠賺的錢比較少了點,但可以擺脫冗兵這個大包袱,至少能夠給大宋節約五分之二的軍費。這中間一進一出所得地好處,隻要不是傻子都明白,英宗趙曙等人當然不會是這一類人。
至於技術密集型產業也要同時重視,因為其豐厚的利潤會給大宋帶來一筆數額巨大的財政收入。現在至少有在民間黑市中把一塊原本賣一萬貫的鏡子,竟然熱炒到一萬五千貫這樣極端的例子在那裏擺著。韓琦也因此每個月手頭上多出三四十萬貫而感到日子好過了些,英宗趙曙如果沒有王靜輝的苦勸。恐怕他會要竭澤而漁的。玻璃鏡子製造那是個特別的範例,最明顯的便是印刷行業,其在使用雕版印刷的時候,其利潤就已經是一個比較恐怖的比例了,政府的財政收入有很多都是這些行業所支撐的,要是光靠征收賦稅,在江浙這樣的大宋傳統印刷中心,其財政比例就占到了一個很高的程度。如果放在商務印書館上來說,那它的利潤就不足以用“恐怖”這個詞來形容了。
王靜輝一想起商務印書館,嘴角上不免浮現了一絲微笑。因為遼國上下對白衣觀音崇敬尤佳,是遼國所有神邸中最受推崇的,商務印書館因此在王靜輝的授意下開始針對遼國佛教興盛而轉為大量印刷佛經。在九十年前宋朝便雕版十八萬塊,用來印製大藏經,其耗費之巨連潁王趙頊都懶得提起具體數字,不僅雕版費錢,而且使用壽命也很有限,可想而知這完整的一部佛經的價格會漲到什麽程度。遼國因為遼太祖引進了白衣觀音,在遼國佛教興盛的情況比王靜輝想象中的還要厲害的多,甚至遼國女子把臉塗成金色,美名“佛妝“,有這麽好的基礎,這就保障了商務印書館的客戶群。宋朝的出口書商也跟著商務印書館狠狠的賺上了一筆,小本佛經賣到斷貨,千卷《大藏經》也是供不應求,其利潤讓王靜輝接到最後統計報表的時候,居然驚訝的調到地上:一百七十萬貫!更可怕的是這個數字還在增長。
“怪不得說‘遼以釋廢,金因儒亡’,古人誠不欺我!”王靜輝默默的想到。“該是向這鍋開水下麵添柴的時候了!”他找到了韓琦和富弼,詳細向他們匯報了這件事,希望能夠引起他們的重視,不敢說禍害遼國,至少別讓佛教在自己的地頭上泛濫成災。
大宋治平三年臘月十五,在沿長江和運河兩岸的各路都接到了聖旨,要求他們按照標準挑選廂兵,在自己沿河的州都建立郵政係統的分節點,王靜輝上書朝廷的建立郵政係統奏章被原封原樣的被宋朝的高層統治者接受並嚴格的執行了。恰逢臨近春節,各地為買賣奔波的商人便成了大宋郵政係統的第一批用戶,這個郵政係統開始按照設立者的設想開始有條不紊的運行了。
不過此時從宮中也傳來讓王靜輝心驚肉跳的消息:英宗趙曙生病了,而且還很嚴重,已經不能正常處理國事,並且連續三天都沒有上朝了!
能夠擺脫財政危機,這對於大宋高層來說有著莫大的吸引力,麵對老丈人和義父的提問,王靜輝陷入了沉思:這實在是有些太急躁了,這麽早就動廂軍,使用後世那些做法直接嫁接過來能行嗎?
王靜輝心中不能確定,他不知道如果這樣做是不是對大宋有好處,畢竟曆史上王安石便是好心辦錯事的典型,有這樣的“榜樣”這讓他很猶豫,說道:“聖上,臣剛才提出的一些方法也隻是在臣心中憑空杜撰出來的,沒有經過實際的檢驗,如果貿然實施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所以還請聖上和各位大臣三思!”
英宗趙曙笑著說道:“駙馬過於謹慎了!朕和韓公等人都看過你的策論,他們可都是非常欣賞你的策論呢!”
王靜輝見老丈人的心意已決,心中也是有些頗感無奈:也許正是曆史上大宋現在的財政危局才迫使神宗趙頊在遇到王安石後才毅然啟用他的緣故吧。雖然不能改變事實,但既然是由他提出來的方案,王靜輝認為自己有義務來控製事態的進一步發展。他對英宗趙曙說道:“聖上誌向高遠,臣所不及也,但所謂事有輕重緩急,即便是一個好的主意,如果倉促施行可能也會帶來比較壞的效果。臣所寫的策論中的幾種方法,經過仔細思量後,認為應該先建立廂兵的郵政網絡最為妥當,風險最小,還請聖上明察!”
樞密使富弼在一旁問道:“何謂郵政網絡?”
王靜輝請英宗趙曙給他一張大宋的全國地圖,趙曙拆遷宦官取來地圖後展開擺好。他用手指著地圖說道:“郵政網絡是現在最容易建成。而且還可以容納很多廂兵的一個方法。大宋現在最繁榮富庶地地方基本上是沿長江從成都府到揚州。與從杭州到汴都地運河相交匯,我大宋繁榮之地基本上都沿河分布。臣的設想是這樣地:在各州的廂軍中挑選出一部分人來專門負責傳遞官府公文和百姓家書或是負責傳遞重量很小的包圍。由老弱的廂軍來負責分類裝車,然後由少部分精壯地廂兵來負責運送。這隻是第一步,如果這兩條沿河的郵政線路運行的不錯的話,聖上和眾位大臣還可以繼續推廣。將這個模式推廣到全國,到時候所有的郵政線路將會像蜘蛛網一樣把大宋境內所有的縣城甚至是鄉村都緊密的聯係起來,形成真正的郵政網絡!現在我大宋傳遞信件多是靠私人傳遞或是行腳商人來順路捎帶,官府則是差遣百姓來傳遞,這樣既費時有費力,由廂軍分流出一部分人專門來做這件事,不僅可以解決部分廂軍的生計問題,還可以給我大宋百姓提供便利,甚至可以還可能會盈利。郵政網絡是臣想的最多地方法,牽扯的州府雖然多。但人數要少,更有利於朝廷控製,其難度遠比臣的其他方法要低很多。大宋可以先在這次小規模的改製當中積累經驗,如果成功了,可以增強其他大臣的信心,這樣也有利於以後進行更大的改製!請聖上及各位大人三思!”
福寧殿中所有人聽完王靜輝的話後,都陷入了一片沉思:駙馬的辦法確實不錯,畢竟停留在紙麵上地東西。看著是不錯,不過誰也不敢說等真正實行的時候會發生什麽樣的麻煩。雖然這個郵政係統所能解決的廂軍數目與其總數相比還是很少,但卻是王靜輝策論中幾個方案中最切實可行的,最容易成功的一個。想到王靜輝剛才話中所描述地那個深入大宋境內每個縣城和鄉村的郵政網絡,要是真的能夠建立起來,仔細一算恐怕所需廂軍人數恐怕不下十萬。這可就是每年變相為朝廷省去了六十萬貫的軍費,這還不包括十萬廂軍的補給、後勤管理、賞賜、轉運、損耗……最主要的是這些“轉業”安置的廂軍按照王靜輝的說法兒其中有八成是不具備戰鬥力的人員,這筆帳又可以算一算了……
英宗趙曙等人在心中經過一番計算後,如果按照王靜輝的建議施行,無論從政治上還是經濟上的風險都會降到他們可以控製的範圍,況且福寧殿中的群臣如宰輔韓琦、樞密使富弼、三司使蔡襄、參知政事歐陽修、趙桀等人在政治上是屬於保守派中的,他們與曆史上的王安石有著很大的不同,他們雖然也非常堅定的認為大宋目前需要變革,但卻是溫和的變革,這與王安石“急風驟雨”可是完全兩碼事。如果福寧殿中為首的是曆史上的神宗趙頊,那就完全不同了。
宰輔韓琦見眾人還不說話,把王靜輝一個人涼在那裏,心中感到實在有些不妥當,所以便開口說道:“聖上,老臣以為駙馬所言乃是老成之策,可以行之!正如駙馬所說,我們還需要在這次變動不是很大的廂軍改製中積累經驗,而且像這樣變相的裁汰廂軍在今後勢必還會實施,這個時候先小範圍的改製也好為後麵的大範圍改製奠定基礎!”
韓琦發言後,富弼等人也都隨即說出了類似的話,英宗趙曙這個時候腦袋也冷靜了許多,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說道:“愛卿,你迴去後先把那個郵政係統實施的詳細辦法寫個折子遞上來,容朕與眾位大臣商議後再實施!”
雖然還是要改製廂軍,但能夠得到這個結果,王靜輝心中已是知足了,這樣小範圍的動作,他還是有把握的。晚上在駙馬府中,宰輔韓琦和歐陽修一起找到王靜輝,他又向韓琦兩人仔細講解了他心目中的郵政係統的架構,並且想他們闡述了現在萬萬不能急躁的對廂軍進行改製的想法。雖然有些想法王靜輝並不是很完善,但大體的框架也十分吸引韓琦和歐陽修地眼球了,至少王靜輝認為隻要他把這個郵政係統地架構完善的寫出來,交給韓琦他們來做。應該不是什麽大問題。
一開始王靜輝想到郵政係統地時候。原本是想按照陸路來進行布置的,不過來到大宋這麽久。他也對現在的交通狀況有了大致的了解,支撐大宋地絕對是水運,如果沒有發達的水運係統,宋朝頃刻間便會崩潰。這麽說雖然有些誇張。但也反應了現在大宋的實際情況,從四川到東部是靠長江水運,從南方富庶地區到北方汴都開封是依靠京杭大運河,所以王靜輝的郵政係統布局也要入鄉隨俗,來依靠水係。
王靜輝對著大宋地圖研究了兩天,並且從義父宰輔韓琦那裏得到了大量各路州首府的資料,慎重考慮後,沿著長江水係和京杭大運河選取了十八個府州來作為支撐郵政係統的節點,在長江和運河交匯的揚州來作為分選信件的支撐點。在給英宗趙曙的奏章中,王靜輝甚至還給出了郵政係統中每個重要節點所需的大致人數。所能開展地各項郵政業務等等方麵的建議。他不是郵政行業出身,但在這個時代沒有人能夠比他在這一領域更有長遠的眼光,看著這份花去他五六天的時間才寫成的建立郵政係統的奏章,他心中不免有一絲得意。
出於節約財政著想,王靜輝也對策論中建立郵政係統的資金來源也進行了一番估算,這也是重要內容之一。在他看來,要是指望這個郵政係統立刻能夠養活所“轉業”的廂兵,這顯然是不可能地。不過廂兵本身就是讓朝廷白養的,運營的時候能夠盈利一分便是為朝廷財政緩解了一分。出於節省資源的考慮,他建議這個郵政係統依托於大宋軍方原本就有的軍事傳信係統,不過不用“日行四百裏”那樣的水平,其速度隻要略微比普通客商貨運快一點便可。這樣算起來,整個郵政係統除了初期人員調動地花費外。根本就沒有用到錢的地方,不過隨著運營時間越來越長,其盈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最終達到理想的效果。
不過相對於這份建立郵政係統的奏章,讓王靜輝感到最大的收獲便是他順便借著寫奏章的機會,逐步的去影響潁王趙頊。趙頊是在英宗趙曙的授意下趁著王靜輝寫策論的機會,讓他多接觸一下駙馬,好從中學些東西。潁王趙頊在宗室中是出了名的好學成癡,以至於忙於功課而忘了吃飯,英宗趙曙還特別囑咐內侍要及時提醒趙頊休息,本來趙頊知道王靜輝這幾天忙於完善奏章,就不去打擾他了,不過既然有父皇趙曙的授意,那當然是另當別論了。
對於潁王趙頊這個不速之客,王靜輝當然是歡迎之至,雖然他的到來讓王靜輝多少感到有些麻煩,但這樣潛移默化的影響可比寫策論要有效的多了。王靜輝的記憶力超強,基本上看過的東西一般不會忘記,但為了潁王趙頊,他還是不時的把所有的參考資料都列出來,然後為趙頊講解自己的考慮,讓他領會自己的意圖和思考方式。
在這幾天中,從王靜輝寫策論的過程中,潁王趙頊學到了很多東西,尤其是王靜輝向他強調了“數字管理”這一概念,這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自趙頊認識王靜輝開始就注意到他的立論有很多是建立在無可辯駁的數字的基礎上,慢慢的他也不空讀那些聖賢書了,也開始向三司使蔡襄和宰輔韓琦那裏跑,向他們索取有關的資料,這使他真切的認識到現在大宋目前的真實情況。
中國曆史上盡管數學水平發展的很快,但遺憾的是曆來就不是很重視數字管理,直到二十一世紀在某些方麵仍然如此。王靜輝現在身為駙馬,對大宋統治高層也能起到一定左右其決策的能力,他認為有必要向他們灌輸數字管理的概念,而趙頊則是最好的對象,他不同於英宗趙曙和韓琦等人,這些目前的統治高層思想相對僵化的嚴重,王靜輝才不會傻得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而趙頊年輕有活力,思想也不是很定型,從他酷愛《韓非子》這件事上,王靜輝便清楚自己努力影響的對象便是這個未來的神宗皇帝。
這幾天。王靜輝除了寫奏章外。還寫了一些在他看來十分重要的策論,當然第一個過目地是一直住在駙馬府中地潁王趙頊。在這幾份策論中。王靜輝除了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地論調再次鮮明的提出來外,更重要的便是他根據自己對這個時代的了解和自己在楚州就任地方官地這段日子所接觸的現實相互結合起來,將大宋的所有產業明確的劃分成“人力密集型”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並且做了詳加的論述:所謂人力密集型產業自然是能夠容納很多的勞動力的產業。如耕地、茶葉種植、客棧經營等產業,其特點除了雇傭的人多外,其利潤很有限;技術密集型產業便是人力少,但其利潤高昂,如印刷、玻璃製造、鏡子製造等產業。
這樣的劃分在二十一世紀人的眼中自然是非常可笑並且是錯地離譜的,但一方麵王靜輝不是學經濟出身的,不可能分解的這麽細致;另外便是他覺得這樣大致劃分更有利於讓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至少到目前為止,經過自己的解說,潁王趙頊便是非常讚成他的想法的。
在關於兩種不同產業地策論中。王靜輝提出要解決大宋冗兵問題,就必須大力發展人力密集型產業,以便安置那些裁汰“轉業”的廂兵,如果郵政係統真的能夠發展起來,那無疑也是屬於這種產業的。在這種上,朝廷雖然能夠賺的錢比較少了點,但可以擺脫冗兵這個大包袱,至少能夠給大宋節約五分之二的軍費。這中間一進一出所得地好處,隻要不是傻子都明白,英宗趙曙等人當然不會是這一類人。
至於技術密集型產業也要同時重視,因為其豐厚的利潤會給大宋帶來一筆數額巨大的財政收入。現在至少有在民間黑市中把一塊原本賣一萬貫的鏡子,竟然熱炒到一萬五千貫這樣極端的例子在那裏擺著。韓琦也因此每個月手頭上多出三四十萬貫而感到日子好過了些,英宗趙曙如果沒有王靜輝的苦勸。恐怕他會要竭澤而漁的。玻璃鏡子製造那是個特別的範例,最明顯的便是印刷行業,其在使用雕版印刷的時候,其利潤就已經是一個比較恐怖的比例了,政府的財政收入有很多都是這些行業所支撐的,要是光靠征收賦稅,在江浙這樣的大宋傳統印刷中心,其財政比例就占到了一個很高的程度。如果放在商務印書館上來說,那它的利潤就不足以用“恐怖”這個詞來形容了。
王靜輝一想起商務印書館,嘴角上不免浮現了一絲微笑。因為遼國上下對白衣觀音崇敬尤佳,是遼國所有神邸中最受推崇的,商務印書館因此在王靜輝的授意下開始針對遼國佛教興盛而轉為大量印刷佛經。在九十年前宋朝便雕版十八萬塊,用來印製大藏經,其耗費之巨連潁王趙頊都懶得提起具體數字,不僅雕版費錢,而且使用壽命也很有限,可想而知這完整的一部佛經的價格會漲到什麽程度。遼國因為遼太祖引進了白衣觀音,在遼國佛教興盛的情況比王靜輝想象中的還要厲害的多,甚至遼國女子把臉塗成金色,美名“佛妝“,有這麽好的基礎,這就保障了商務印書館的客戶群。宋朝的出口書商也跟著商務印書館狠狠的賺上了一筆,小本佛經賣到斷貨,千卷《大藏經》也是供不應求,其利潤讓王靜輝接到最後統計報表的時候,居然驚訝的調到地上:一百七十萬貫!更可怕的是這個數字還在增長。
“怪不得說‘遼以釋廢,金因儒亡’,古人誠不欺我!”王靜輝默默的想到。“該是向這鍋開水下麵添柴的時候了!”他找到了韓琦和富弼,詳細向他們匯報了這件事,希望能夠引起他們的重視,不敢說禍害遼國,至少別讓佛教在自己的地頭上泛濫成災。
大宋治平三年臘月十五,在沿長江和運河兩岸的各路都接到了聖旨,要求他們按照標準挑選廂兵,在自己沿河的州都建立郵政係統的分節點,王靜輝上書朝廷的建立郵政係統奏章被原封原樣的被宋朝的高層統治者接受並嚴格的執行了。恰逢臨近春節,各地為買賣奔波的商人便成了大宋郵政係統的第一批用戶,這個郵政係統開始按照設立者的設想開始有條不紊的運行了。
不過此時從宮中也傳來讓王靜輝心驚肉跳的消息:英宗趙曙生病了,而且還很嚴重,已經不能正常處理國事,並且連續三天都沒有上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