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四十一章點撥
這幾天單位突然有事需要加班打亂了我的寫作計劃,連更新都無法保障,這是對不起各位書友了,今天匆匆從兩百裏外的工作地點趕迴來發一章以解各位書友渴望看書的心情,再次抱歉!請各位喜歡《宋風》的書友繼續支持我!
潁王趙頊看到王靜輝的策論後果然深迷其中,趙頊之所以喜歡王靜輝的策論不是因為他的策論文采好,若論文采優劣,王靜輝的策論充其量不過是個中上之姿,不說朝堂上歐陽修、司馬光、蘇軾等人寫的策論文采要高出他一籌,就是館閣中人也有很多寫得比他漂亮。王靜輝的策論勝在精彩,勝在立論新意,如果說歐陽修之流是正大光明的排兵布陣,那王靜輝的策論則是出奇兵,劍走偏風、布局詭異,頗有春秋戰國時蘇秦張儀之風。
趙頊生性好學,光是老師就拜了一大堆,所讀過本朝佳士的策論極多,但現下大宋已經曆了百年的和平生活,連帶著天下士子的文章也多是繁花錦簇,華而不實者居多,很少有人的策論能夠像王靜輝的文章一樣通過事實經過嚴密的推論從而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這讓趙頊想起初識王靜輝時,他給自己講評大宋現今的弊政,雖然結果和很多有識之士一樣都是冗兵、冗官、冗費,但那些所謂的“有識之士”在評論弊政的時候多是大話空談,隻能讓他知道有著三條弊政而已,而王靜輝則是通過比較詳細的數字讓自己感到這三條弊政會給大宋帶來怎樣的災難,如果不盡快加以改革肯定會導致亡國。所以相比之下王靜輝以二流的文采卻寫出了一流的策論,從而讓自己對他的策論青眼有加,愛不釋手。
不過這次還是出乎趙頊的意料之外,王靜輝送來的策論居然是有關軍事方麵的,這讓他很驚訝:如果是一般文人談論國家朝政雖然可能是言之無物,但也不會錯的太離譜,但這軍事方麵的策論對於文人來說其難度可就高多了,趙頊見過的策論當中對軍事方麵闡述最好的也隻有蘇旬了策論了,不過蘇旬終究脫不了文人的酸氣,雖然論述極佳但也暴露了他不諳軍事的事實,難道王靜輝還對軍國大事很精通嗎?
正如王靜輝事先想象的那樣,雖然趙頊對宋朝正在衰退的國力很擔心,但相比之下他更不能容忍的便是堂堂大宋在軍事上卻老是在與遼國和西夏的軍事對抗上吃虧,每年都要送給這兩個敵國不菲的“賞賜”,他清楚的記得自己在給大宋“算賬”時提到這“賞賜”的時候,趙頊的臉都黑了,所以他斷定如果自己這篇關於軍事的策論如果寫得極為出色的話,那趙頊肯定會自己找上門來向他請教其中的問題,到時候自己就有機會來借機提出快速解決濮議爭論的方法,那讓他接受自己關於構建城市防疫體係的計劃也就順理成章了。
當趙頊從蜀國公主手中接過王靜輝送來的策論便一口氣把它讀完,王靜輝對這篇策論下的功夫極深,寫得大氣磅礴,加之文中對秦軍、漢軍、唐軍、東晉北府兵的構成、作戰特點、兵器裝備、戰功戰績等各個方麵都進行了詳細的對比和介紹,讓趙頊讀後心中不禁讚了一聲好。
“沒有想到王改之居然對軍事這麽精通,這個人才不想當官可真是可惜了!”雖然這篇策論深深的打動了穎王趙頊,但他一想到王靜輝那廝“死不悔改”,心中也不禁有些惘然,嘴邊默默的說道:“可惜這等人才卻不肯為國出力!”
旁邊的蜀國公主聽了趙頊這麽一句莫名其妙的話後很奇怪,還以為王靜輝怎麽有得罪自己的皇兄了,等到看完趙頊手中的策論問明白原因後不禁莞爾說道:“此人到不是不願意為國出力,他的誌向高遠讓人難以把握,我看他還是在等待機會……”說著,她的聲音便低了下去,終不可聞。
穎王趙頊看到蜀國公主這個樣子也是搖了搖頭,他眼角一瞥正好看到旁邊書案上王靜輝與策論同時送來的幾篇詩詞,排在最上麵的一張便是寫著《感皇恩》那首詞,趙頊熟讀詩詞,當然明白詞中的寓意是什麽,心中一緊也明白自己妹妹為什麽現在這樣了,他不動聲色的問道:“你說他誌向高遠在等待機會,那他為什麽不願意接受入朝為官的詔書,反而更願意跑到校正醫書局去當個七品的編修?”
蜀國公主說道:“我也不知道他心中怎麽想的,他的心思雖然很難猜透,但有一樣他心中好像在顧忌什麽……現在朝堂上都在為濮議而爭論,我想他也應該知道這件事了,這個時候他卻給你送來了這麽一篇毫不相幹的策論,可能是他不方便到穎王府來,想讓你到他那裏一趟,可能他對此事有解決的辦法,你可以聽聽他的想法,也許真的有用呢?”
趙頊說道:“他有什麽好顧忌的?!你說得也有道理,我現在要去找他,你先到王妃那裏去吧!”趙頊雖然不指望王靜輝真的有什麽能夠解決濮議的辦法,但他知道王靜輝想法特異,聽聽他的意見終歸不是一件壞事。不過他可不願意妹妹再跟著他去王靜輝那裏,隻好借口讓她去陪已經懷孕四個月的向王妃來支開她。
蜀國公主說道:“我也想和你一起去!”
趙頊說道:“你現在也不小了,怎麽能老是身著男裝跟著我到處跑呢?我看以王靜輝的精細,他可能早已經猜出你的身份了!”
蜀國公主聽後沉默不語,但她的眼神卻很讓趙頊為難,他從小便很寵愛這個妹妹,看到他的眼神也無奈的擺擺手說道:“你上次穿的衣服還在後麵,快去換上吧,晚了我就不等你了!”
蜀國公主做夢也沒有想到哥哥半天蹦出這麽一句話,半天沒有反映過來,在趙頊的催促下,歡喜的到後麵去換裝了,這樣他們兄妹兩個又再一次來到王靜輝在平民醫館的書房。
當王靜輝走進書房時,便看到潁王趙頊和一身男裝打扮的蜀國公主趙淺予正在等他。他走上前去向趙頊行了個禮後說道:“殿下近日可好?可曾收到我最新寫的策論和詩詞?”說起詩詞,王靜輝看了看站在趙頊旁邊的蜀國公主,說道:“趙公子最近可好?”
蜀國公主趙淺予看到王靜輝正在看自己,一絲紅暈爬上了臉龐,看著王靜輝臉上那淡淡的笑容好似很得意似的,便橫了他一眼淡淡的說道:“王兄最近的詩詞更有進境了,在下佩服,不過可惜沒有送給別人……”
王靜輝聽她說完後,心理總覺得不是滋味:“什麽‘進境’?什麽送錯了人?不就是因為自己寫了一首《感皇恩》的愛情詞嗎?看來眼前這位佳人終究心中還是沒有自己,倒是自己自作多情了!”想到這裏他心中一片空白:“好在自己沒有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情,隻是寫了一首愛情詞來試探她而已,否則自己也沒有辦法首場!”
長這麽大,王靜輝還是第一次對身邊的女孩表示好感,結果就這樣夭折了,這怎能讓他不心神恍惚。不過好在他還知道自己費這麽大勁把趙頊引到自己這裏來的目的,便暗自深吸了一口氣,把注意力轉移到旁邊的趙頊身上了。
蜀國公主話一說出口就有些後悔了,看到王靜輝的臉色轉瞬間變成了蒼白的顏色,但不一會兒便看到他又若無其事的轉向了自己的哥哥,但他眼中那悲傷的眼神卻沒有瞞過趙淺予。趙頊也把這一切看在眼中,他當然知道王靜輝似乎對妹妹有些誤解,但他並不認為這是一件壞事,畢竟兩個人之間相差的實在是太遠了,他也知道兩個人之間都彼此對對方有好感,但這並不能填平兩人之間的鴻溝。由於對妹妹的寵愛,趙頊不會在此事上給蜀國公主設置太多的障礙,甚至心中還希望這件事能夠朝好的方麵發展,畢竟身為皇室外在的光芒並不能掩飾其在婚姻大事上的悲哀,他也希望妹妹能夠有一個好的歸宿,但他知道這一切太虛幻了,所以不時的“點醒”妹妹要注意和王靜輝保持一定的“距離”以維護皇家的威嚴。
穎王趙頊看到王靜輝朝他看過來,便說道:“王兄,你寫的策論我已經看過了,很是精彩,不過你這次怎麽會寫軍事方麵的策論?”
王靜輝笑了笑說道:“老是吃同一道佳肴,即便是山珍海味時間長了也會讓人感到無趣的,換個口味會更好些!以前也曾苦讀過兵書戰策,想起來不禁手癢所以就寫了一篇,能得殿下誇獎實在是不敢當!”
趙頊也笑著說道:“王兄寫策論還是要看心情如何了?”
王靜輝說道:“這也不是全都這樣,眼前如果國家有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的話,那天下吾輩眾人都會提筆盡心為國家出力獻策。”
趙頊肅容說道:“王兄可知當今朝堂上正在討論什麽嗎?”
王靜輝心想:“這個趙頊也太著急了吧,我先前準備的一堆說辭全都白費了?”
王靜輝可不知道趙頊受到了蜀國公主的點撥才來他這裏的,畢竟現在朝堂上為濮議已經吵成了一鍋粥,以韓琦、司馬光、歐陽修等宰持的官員和以王王圭兩製官員為首的朝廷大多數官員互不退讓。原先韓琦和英宗趙曙以為大臣們會迎合他們的意圖,但沒想到這次居然撞到了鐵板上,韓琦等擁護濮王為皇考的官員遭到朝中絕大多數官員的抵製,而曹太後卻在這要命的關口下了一紙詔書,嚴厲指責了韓琦等官員,認為濮王不應該稱為皇考。這一次被曹太後釜底抽薪,更多觀望的官員倒向了兩製派,這很讓英宗和韓琦認識到局勢發展對自己大為不利,但又不肯放棄,所以兩派就這樣僵持起來遲遲不做最後的決斷。這個時候身為穎王的趙頊怎能別的事情分心呢?王靜輝所寫的策論是好,但還不至於讓他放下公務來專門和王靜輝這個布衣來討論策論。
王靜輝說道:“朝堂上的事情這我倒也有所耳聞,現在街上最熱門的話題便是朝廷中關於濮議的真論了。殿下可是為它而心煩嗎?”
趙頊說道:“王兄,你說得不錯,現在朝堂上爭論最多的便是濮議。本來去年就由宰持韓琦上書來討論濮王,也就是我親生爺爺的封號問題,但當時父皇以仁宗皇帝大行為理由先擱置了下來等到仁宗大祥之後再交由禮部兩製官員討論。等到這個月初九,韓琦再次上書的時候,父皇才交由兩製討論,但沒有想到此事竟遭致百官反對,現在已經亂成了一團麻!太後聞訊親自下了詔書譴責了宰輔韓琦等人,她也是站在兩製官員那一派的,這使得濮議陷入了非常困難的境地!王兄你怎麽看這件事?”
其實不用趙頊說,王靜輝在過去所讀過有關宋朝的曆史書籍裏麵也對濮議有過詳細的記述,在加上這幾天從茶館酒肆中聽來的民間流傳的消息,他對整個事件已經有了相當準確的判斷,但他所不知道的就是曹太後竟然現在就下旨站在兩製官員這一派,看來英宗和韓琦等擁立濮王為“皇考”的官員處境要比王靜輝想象中的還要糟糕。不過王靜輝並不關心曹太後現在下不下旨,現在朝堂上已經夠亂的了,曹太後再插一腳隻能使“皇考”派和“皇伯”派的矛盾更為激化,讓英宗和韓琦等人的出境更為糟糕一些而已,這在他的眼中並沒有什麽區別,反而更有利於他的說服計劃。
趙頊兄妹都看著王靜輝,但見他半天也沒有說話,他們的心中也有些失望,本來他們對王靜輝抱著的希望還是挺高的,現在看來這個年輕人的才能還是有些徒有虛名。正在趙頊他們心中打退堂鼓的時候,王靜輝開口了:“殿下,你知道禦史台呂誨、司馬光等“皇伯”派人的想法嗎?你知道韓琦和歐陽修等“皇考”派的想法嗎?”
趙頊被王靜輝這沒頭沒腦的一句給問蒙了,當即居然沒有反映迴答,王靜輝看看他發呆的樣子也沒有在意,淡淡的說道:“潁王殿下,你也經曆了朝堂上的唇槍舌劍了,應該清楚這‘濮議’到現在來看對於官員來說已經不是單純的禮法之爭了,而對於當今的皇帝陛下說句大不敬的話,這也不是單純的篤孝的品行了。呂誨和司馬光等人之所以堅持皇帝陛下稱濮王為皇伯,這是因為他們希望皇帝陛下能夠收攏天下的民心,維護大宋統治集團內部的團結。而韓琦、歐陽修等掌握實權的宰執們考慮的問題則更現實,深知仁宗已死,太後已無能為力,他們要一心一意地擁戴皇帝,因為畢竟皇帝陛下才是皇權的現實代表!而此時的皇帝陛下也想借此來看看他的政令能否得到大多數官員的擁護和順利執行,這是與慈壽宮相向的!”
趙頊兄妹聽後不禁眼前一亮,登時明白了朝堂上濮議雙方角鬥的背後都是怎麽一迴事了,不過他們雖然明白王靜輝話中的意思,但對於現在的困境還是沒有辦法解決,就問道:“王兄雖然對朝堂上的情形沒有親見,但卻分析的如此透徹,想必應該知道解決的辦法,還請王兄教我!”說完竟朝王靜輝躬身作揖!
王靜輝上前輕輕扶起趙頊說道:“殿下不用這麽客氣,我雖然有個主意,但卻不是光明正大,可能會有損皇帝的威嚴,我說出來你可以聽聽,用不用就是你的事情了!”
趙頊忙說道:“在下洗耳恭聽!”
王靜輝卻沒有說出答案,而是反問到趙頊:“殿下,濮議到現在也有一個月了,你認為解決濮議的關鍵在誰身上?”
趙頊想了想說道:“現在反對成濮王為皇考的最激烈的便是兩製官員和禦史台官員了!”
蜀國公主輕聲的反問道:“難道是太後?”
王靜輝詫異的轉頭看看她想到:“怪不得《宋史》上曾說過蜀國公主聰穎,難怪她有如此政治嗅覺!”蜀國公主趙淺予看見王靜輝正看她,也紅著臉低下頭默不作聲。
王靜輝笑著說道:“那殿下認為是太後下旨前他們反對的激烈呢?還是現在反對的更加強硬?!趙公子說得好,太後才是解決濮議爭端的關鍵!”
趙頊問道:“現在想來確實是太後才是此事的關鍵,但現在太後已經下旨譴責宰輔韓琦,怎樣才能讓她改變主意呢?”
王靜輝笑著說道:“太後現在能夠下旨站在禦史台和兩製官員這一邊,那難道不能有一天再下一道旨意站在皇帝陛下和宰輔韓大人這一邊?
第四十一章點撥
這幾天單位突然有事需要加班打亂了我的寫作計劃,連更新都無法保障,這是對不起各位書友了,今天匆匆從兩百裏外的工作地點趕迴來發一章以解各位書友渴望看書的心情,再次抱歉!請各位喜歡《宋風》的書友繼續支持我!
潁王趙頊看到王靜輝的策論後果然深迷其中,趙頊之所以喜歡王靜輝的策論不是因為他的策論文采好,若論文采優劣,王靜輝的策論充其量不過是個中上之姿,不說朝堂上歐陽修、司馬光、蘇軾等人寫的策論文采要高出他一籌,就是館閣中人也有很多寫得比他漂亮。王靜輝的策論勝在精彩,勝在立論新意,如果說歐陽修之流是正大光明的排兵布陣,那王靜輝的策論則是出奇兵,劍走偏風、布局詭異,頗有春秋戰國時蘇秦張儀之風。
趙頊生性好學,光是老師就拜了一大堆,所讀過本朝佳士的策論極多,但現下大宋已經曆了百年的和平生活,連帶著天下士子的文章也多是繁花錦簇,華而不實者居多,很少有人的策論能夠像王靜輝的文章一樣通過事實經過嚴密的推論從而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這讓趙頊想起初識王靜輝時,他給自己講評大宋現今的弊政,雖然結果和很多有識之士一樣都是冗兵、冗官、冗費,但那些所謂的“有識之士”在評論弊政的時候多是大話空談,隻能讓他知道有著三條弊政而已,而王靜輝則是通過比較詳細的數字讓自己感到這三條弊政會給大宋帶來怎樣的災難,如果不盡快加以改革肯定會導致亡國。所以相比之下王靜輝以二流的文采卻寫出了一流的策論,從而讓自己對他的策論青眼有加,愛不釋手。
不過這次還是出乎趙頊的意料之外,王靜輝送來的策論居然是有關軍事方麵的,這讓他很驚訝:如果是一般文人談論國家朝政雖然可能是言之無物,但也不會錯的太離譜,但這軍事方麵的策論對於文人來說其難度可就高多了,趙頊見過的策論當中對軍事方麵闡述最好的也隻有蘇旬了策論了,不過蘇旬終究脫不了文人的酸氣,雖然論述極佳但也暴露了他不諳軍事的事實,難道王靜輝還對軍國大事很精通嗎?
正如王靜輝事先想象的那樣,雖然趙頊對宋朝正在衰退的國力很擔心,但相比之下他更不能容忍的便是堂堂大宋在軍事上卻老是在與遼國和西夏的軍事對抗上吃虧,每年都要送給這兩個敵國不菲的“賞賜”,他清楚的記得自己在給大宋“算賬”時提到這“賞賜”的時候,趙頊的臉都黑了,所以他斷定如果自己這篇關於軍事的策論如果寫得極為出色的話,那趙頊肯定會自己找上門來向他請教其中的問題,到時候自己就有機會來借機提出快速解決濮議爭論的方法,那讓他接受自己關於構建城市防疫體係的計劃也就順理成章了。
當趙頊從蜀國公主手中接過王靜輝送來的策論便一口氣把它讀完,王靜輝對這篇策論下的功夫極深,寫得大氣磅礴,加之文中對秦軍、漢軍、唐軍、東晉北府兵的構成、作戰特點、兵器裝備、戰功戰績等各個方麵都進行了詳細的對比和介紹,讓趙頊讀後心中不禁讚了一聲好。
“沒有想到王改之居然對軍事這麽精通,這個人才不想當官可真是可惜了!”雖然這篇策論深深的打動了穎王趙頊,但他一想到王靜輝那廝“死不悔改”,心中也不禁有些惘然,嘴邊默默的說道:“可惜這等人才卻不肯為國出力!”
旁邊的蜀國公主聽了趙頊這麽一句莫名其妙的話後很奇怪,還以為王靜輝怎麽有得罪自己的皇兄了,等到看完趙頊手中的策論問明白原因後不禁莞爾說道:“此人到不是不願意為國出力,他的誌向高遠讓人難以把握,我看他還是在等待機會……”說著,她的聲音便低了下去,終不可聞。
穎王趙頊看到蜀國公主這個樣子也是搖了搖頭,他眼角一瞥正好看到旁邊書案上王靜輝與策論同時送來的幾篇詩詞,排在最上麵的一張便是寫著《感皇恩》那首詞,趙頊熟讀詩詞,當然明白詞中的寓意是什麽,心中一緊也明白自己妹妹為什麽現在這樣了,他不動聲色的問道:“你說他誌向高遠在等待機會,那他為什麽不願意接受入朝為官的詔書,反而更願意跑到校正醫書局去當個七品的編修?”
蜀國公主說道:“我也不知道他心中怎麽想的,他的心思雖然很難猜透,但有一樣他心中好像在顧忌什麽……現在朝堂上都在為濮議而爭論,我想他也應該知道這件事了,這個時候他卻給你送來了這麽一篇毫不相幹的策論,可能是他不方便到穎王府來,想讓你到他那裏一趟,可能他對此事有解決的辦法,你可以聽聽他的想法,也許真的有用呢?”
趙頊說道:“他有什麽好顧忌的?!你說得也有道理,我現在要去找他,你先到王妃那裏去吧!”趙頊雖然不指望王靜輝真的有什麽能夠解決濮議的辦法,但他知道王靜輝想法特異,聽聽他的意見終歸不是一件壞事。不過他可不願意妹妹再跟著他去王靜輝那裏,隻好借口讓她去陪已經懷孕四個月的向王妃來支開她。
蜀國公主說道:“我也想和你一起去!”
趙頊說道:“你現在也不小了,怎麽能老是身著男裝跟著我到處跑呢?我看以王靜輝的精細,他可能早已經猜出你的身份了!”
蜀國公主聽後沉默不語,但她的眼神卻很讓趙頊為難,他從小便很寵愛這個妹妹,看到他的眼神也無奈的擺擺手說道:“你上次穿的衣服還在後麵,快去換上吧,晚了我就不等你了!”
蜀國公主做夢也沒有想到哥哥半天蹦出這麽一句話,半天沒有反映過來,在趙頊的催促下,歡喜的到後麵去換裝了,這樣他們兄妹兩個又再一次來到王靜輝在平民醫館的書房。
當王靜輝走進書房時,便看到潁王趙頊和一身男裝打扮的蜀國公主趙淺予正在等他。他走上前去向趙頊行了個禮後說道:“殿下近日可好?可曾收到我最新寫的策論和詩詞?”說起詩詞,王靜輝看了看站在趙頊旁邊的蜀國公主,說道:“趙公子最近可好?”
蜀國公主趙淺予看到王靜輝正在看自己,一絲紅暈爬上了臉龐,看著王靜輝臉上那淡淡的笑容好似很得意似的,便橫了他一眼淡淡的說道:“王兄最近的詩詞更有進境了,在下佩服,不過可惜沒有送給別人……”
王靜輝聽她說完後,心理總覺得不是滋味:“什麽‘進境’?什麽送錯了人?不就是因為自己寫了一首《感皇恩》的愛情詞嗎?看來眼前這位佳人終究心中還是沒有自己,倒是自己自作多情了!”想到這裏他心中一片空白:“好在自己沒有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情,隻是寫了一首愛情詞來試探她而已,否則自己也沒有辦法首場!”
長這麽大,王靜輝還是第一次對身邊的女孩表示好感,結果就這樣夭折了,這怎能讓他不心神恍惚。不過好在他還知道自己費這麽大勁把趙頊引到自己這裏來的目的,便暗自深吸了一口氣,把注意力轉移到旁邊的趙頊身上了。
蜀國公主話一說出口就有些後悔了,看到王靜輝的臉色轉瞬間變成了蒼白的顏色,但不一會兒便看到他又若無其事的轉向了自己的哥哥,但他眼中那悲傷的眼神卻沒有瞞過趙淺予。趙頊也把這一切看在眼中,他當然知道王靜輝似乎對妹妹有些誤解,但他並不認為這是一件壞事,畢竟兩個人之間相差的實在是太遠了,他也知道兩個人之間都彼此對對方有好感,但這並不能填平兩人之間的鴻溝。由於對妹妹的寵愛,趙頊不會在此事上給蜀國公主設置太多的障礙,甚至心中還希望這件事能夠朝好的方麵發展,畢竟身為皇室外在的光芒並不能掩飾其在婚姻大事上的悲哀,他也希望妹妹能夠有一個好的歸宿,但他知道這一切太虛幻了,所以不時的“點醒”妹妹要注意和王靜輝保持一定的“距離”以維護皇家的威嚴。
穎王趙頊看到王靜輝朝他看過來,便說道:“王兄,你寫的策論我已經看過了,很是精彩,不過你這次怎麽會寫軍事方麵的策論?”
王靜輝笑了笑說道:“老是吃同一道佳肴,即便是山珍海味時間長了也會讓人感到無趣的,換個口味會更好些!以前也曾苦讀過兵書戰策,想起來不禁手癢所以就寫了一篇,能得殿下誇獎實在是不敢當!”
趙頊也笑著說道:“王兄寫策論還是要看心情如何了?”
王靜輝說道:“這也不是全都這樣,眼前如果國家有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的話,那天下吾輩眾人都會提筆盡心為國家出力獻策。”
趙頊肅容說道:“王兄可知當今朝堂上正在討論什麽嗎?”
王靜輝心想:“這個趙頊也太著急了吧,我先前準備的一堆說辭全都白費了?”
王靜輝可不知道趙頊受到了蜀國公主的點撥才來他這裏的,畢竟現在朝堂上為濮議已經吵成了一鍋粥,以韓琦、司馬光、歐陽修等宰持的官員和以王王圭兩製官員為首的朝廷大多數官員互不退讓。原先韓琦和英宗趙曙以為大臣們會迎合他們的意圖,但沒想到這次居然撞到了鐵板上,韓琦等擁護濮王為皇考的官員遭到朝中絕大多數官員的抵製,而曹太後卻在這要命的關口下了一紙詔書,嚴厲指責了韓琦等官員,認為濮王不應該稱為皇考。這一次被曹太後釜底抽薪,更多觀望的官員倒向了兩製派,這很讓英宗和韓琦認識到局勢發展對自己大為不利,但又不肯放棄,所以兩派就這樣僵持起來遲遲不做最後的決斷。這個時候身為穎王的趙頊怎能別的事情分心呢?王靜輝所寫的策論是好,但還不至於讓他放下公務來專門和王靜輝這個布衣來討論策論。
王靜輝說道:“朝堂上的事情這我倒也有所耳聞,現在街上最熱門的話題便是朝廷中關於濮議的真論了。殿下可是為它而心煩嗎?”
趙頊說道:“王兄,你說得不錯,現在朝堂上爭論最多的便是濮議。本來去年就由宰持韓琦上書來討論濮王,也就是我親生爺爺的封號問題,但當時父皇以仁宗皇帝大行為理由先擱置了下來等到仁宗大祥之後再交由禮部兩製官員討論。等到這個月初九,韓琦再次上書的時候,父皇才交由兩製討論,但沒有想到此事竟遭致百官反對,現在已經亂成了一團麻!太後聞訊親自下了詔書譴責了宰輔韓琦等人,她也是站在兩製官員那一派的,這使得濮議陷入了非常困難的境地!王兄你怎麽看這件事?”
其實不用趙頊說,王靜輝在過去所讀過有關宋朝的曆史書籍裏麵也對濮議有過詳細的記述,在加上這幾天從茶館酒肆中聽來的民間流傳的消息,他對整個事件已經有了相當準確的判斷,但他所不知道的就是曹太後竟然現在就下旨站在兩製官員這一派,看來英宗和韓琦等擁立濮王為“皇考”的官員處境要比王靜輝想象中的還要糟糕。不過王靜輝並不關心曹太後現在下不下旨,現在朝堂上已經夠亂的了,曹太後再插一腳隻能使“皇考”派和“皇伯”派的矛盾更為激化,讓英宗和韓琦等人的出境更為糟糕一些而已,這在他的眼中並沒有什麽區別,反而更有利於他的說服計劃。
趙頊兄妹都看著王靜輝,但見他半天也沒有說話,他們的心中也有些失望,本來他們對王靜輝抱著的希望還是挺高的,現在看來這個年輕人的才能還是有些徒有虛名。正在趙頊他們心中打退堂鼓的時候,王靜輝開口了:“殿下,你知道禦史台呂誨、司馬光等“皇伯”派人的想法嗎?你知道韓琦和歐陽修等“皇考”派的想法嗎?”
趙頊被王靜輝這沒頭沒腦的一句給問蒙了,當即居然沒有反映迴答,王靜輝看看他發呆的樣子也沒有在意,淡淡的說道:“潁王殿下,你也經曆了朝堂上的唇槍舌劍了,應該清楚這‘濮議’到現在來看對於官員來說已經不是單純的禮法之爭了,而對於當今的皇帝陛下說句大不敬的話,這也不是單純的篤孝的品行了。呂誨和司馬光等人之所以堅持皇帝陛下稱濮王為皇伯,這是因為他們希望皇帝陛下能夠收攏天下的民心,維護大宋統治集團內部的團結。而韓琦、歐陽修等掌握實權的宰執們考慮的問題則更現實,深知仁宗已死,太後已無能為力,他們要一心一意地擁戴皇帝,因為畢竟皇帝陛下才是皇權的現實代表!而此時的皇帝陛下也想借此來看看他的政令能否得到大多數官員的擁護和順利執行,這是與慈壽宮相向的!”
趙頊兄妹聽後不禁眼前一亮,登時明白了朝堂上濮議雙方角鬥的背後都是怎麽一迴事了,不過他們雖然明白王靜輝話中的意思,但對於現在的困境還是沒有辦法解決,就問道:“王兄雖然對朝堂上的情形沒有親見,但卻分析的如此透徹,想必應該知道解決的辦法,還請王兄教我!”說完竟朝王靜輝躬身作揖!
王靜輝上前輕輕扶起趙頊說道:“殿下不用這麽客氣,我雖然有個主意,但卻不是光明正大,可能會有損皇帝的威嚴,我說出來你可以聽聽,用不用就是你的事情了!”
趙頊忙說道:“在下洗耳恭聽!”
王靜輝卻沒有說出答案,而是反問到趙頊:“殿下,濮議到現在也有一個月了,你認為解決濮議的關鍵在誰身上?”
趙頊想了想說道:“現在反對成濮王為皇考的最激烈的便是兩製官員和禦史台官員了!”
蜀國公主輕聲的反問道:“難道是太後?”
王靜輝詫異的轉頭看看她想到:“怪不得《宋史》上曾說過蜀國公主聰穎,難怪她有如此政治嗅覺!”蜀國公主趙淺予看見王靜輝正看她,也紅著臉低下頭默不作聲。
王靜輝笑著說道:“那殿下認為是太後下旨前他們反對的激烈呢?還是現在反對的更加強硬?!趙公子說得好,太後才是解決濮議爭端的關鍵!”
趙頊問道:“現在想來確實是太後才是此事的關鍵,但現在太後已經下旨譴責宰輔韓琦,怎樣才能讓她改變主意呢?”
王靜輝笑著說道:“太後現在能夠下旨站在禦史台和兩製官員這一邊,那難道不能有一天再下一道旨意站在皇帝陛下和宰輔韓大人這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