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雖然點擊、推薦都不是很高,沒有達到我想象中的那樣,但我發現有幾個讀者從他們的留言上可以看到他們給出了很多好的建議,作為我第一本書,能這樣我已經很滿足了。那首打油詩寫的很有意思,我很喜歡,但我會去盡力寫,盡量不會讓大家失望,至少不會太監。至於有些讀者說道文中財富貫和銀兩之間的關係,我想解釋一下:一貫=一兩銀子=1000文錢,這樣的計算方法我查了很多資料是比較合理的,在宋朝銀兩的使用和流通已經非常普遍了,大家如果讀過《水滸》就知道銀兩的使用很普遍。另外就是有一點我想要說明的是:本書中貫和銀兩的使用確實有些比較亂,但在後文中我盡量把它們統一到貫上去。
第十四章策論
自從趙頊兄妹拜訪王靜輝後,他的生活又忙碌起來了,除了要給趙葉寫點應付差事的書籍外,還要建立一個真正的手術室,畢竟上次給病人做手術的房間隻是他一個臨時的解剖實驗室,還遠遠不能滿足他的需要。
他在門診樓的二樓又專門選出一間比較寬敞的屋子,仔細打掃過後當作手術室。手術工具仍然是自己帶來的那一套,用餾器又不斷反複蒸餾提純了大量的高度白酒,散發出去的酒香讓兩個賬房先生眉開眼笑,一方麵還以為這個年輕的東家又要開辟財源釀酒;另一方麵他們兩個人自己就是酒鬼。
但他們聽了王靜輝的解釋後差點兒想拿刀砍死他,這些酒居然不是喝的,而是專門拿來洗手、洗刀的!結果王靜輝給他們一壺二次蒸餾的白酒,這兩個老家夥當即就睡到了第二天的上午還沒有起床,現在的白酒最多有二十度,經過二次蒸餾後的白酒怎麽也有四五十度,他們雖然是酒鬼,但第一次喝這種蒸餾酒醉成這個樣子也就不稀奇了。
這件事後來讓李管事知道了,他立刻就意識到這裏麵所蘊藏的商機:宋朝人雖然不喜歡這種高度白酒,但契丹人和黨項人可是最愛烈酒的,但他們的酒和王靜輝蒸餾後的酒相比簡直就是白開水!所以他就磨著王靜輝把蒸餾提純高度白酒的方法教給他,最後定了個五五分成,徐氏又開了家專門釀造高度酒的酒坊,所產的白酒在宋朝當然不好賣,但契丹商人卻手持大把的銀子在酒坊外麵排隊等著購買。
手術室的光線是個大問題,但王靜輝可沒有把發電廠和燈泡一起帶到這個時空裏,沒有辦法,隻能采取天然采光和蠟燭采光。本來王靜輝還想學習愛迪生用鏡子反射來增強手術室內的光線,玻璃作坊現在已經可以生產出平板玻璃了,手術室的窗戶就是用玻璃來做的,不過為了避免驚世駭俗,他放棄了將所有的窗戶都換上玻璃的想法。王靜輝想用平板玻璃來製作玻璃,但他雖然知道鏡子是靠銀鏡反應來製作的,但在這個時代你讓他上哪去找硝酸銀溶液、氨水、葡萄糖溶液啊,所以製作現代鏡子的想法就此打住。
但王靜輝並沒有就此放棄製作鏡子的想法,他知道最初的鏡子是威尼斯商人用水銀來溶解錫做到的,雖然費時、費力還有毒,但巨大的使用價值和商業價值讓他更為動心,所以他就讓李管事設法去尋找道士,道士的手中應該有水銀或者紅丹,可李管事到現在也沒有把水銀或紅丹給他找來,所以這件事還是先暫時擱置下來了。
光有王靜輝一個人來做手術是他絕對不會滿足的,當他問那六個坐堂郎中誰想學做手術的時候,隻有兩個郎中願意,這讓他感到很受挫折,但令他奇怪的是那個暈倒的胡郎中到是堅定的要跟他學習。
在這個時代,人們對於做手術是感到非常稀奇的,但不到萬不得已是沒有人送上門來讓王靜輝再過把癮的,所以一個月過去了,王靜輝也沒有碰到一個手術病人。那兩個郎中每天都拿小動物來練手,王靜輝也手把手的教他們如何下刀、切除、縫合等技術動作,而且他還把人體的血管、骨骼、內髒給繪製到紙上讓他們學習。
這些圖例讓這兩個郎中感到十分驚奇,畢竟這是他們從來都沒有接觸過的,所以在爭得了王靜輝的同意後便拿著這幾張圖去找汴都衙門裏的老杵作看看是否人體內部是真的如圖畫的一樣。結果那個老杵作當即表示圖上所畫與自己多年驗屍的結果一模一樣,而且還要求讓他把這些圖都重畫一遍以後留著自己用,這才讓兩個郎中心頭的疑雲盡散對王靜輝的崇拜之情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雖然比王靜輝大了十多歲,但依然見麵稱師傅,這讓王靜輝雞皮疙瘩掉得滿地都是。
王靜輝的濟民製藥作坊現在已經搬到新建成的水泥樓房裏麵去了,它的規模再次擴大,已經有一百二十多人的規模了,如果要碰上夏天仁丹那樣的火爆銷售場麵,還要臨時再雇傭二三十人來製藥。仁丹的配方的秘密連一個月的時間都沒有保住,其他藥房賣到仁丹後很快就破解了其中的秘密都開始仿製起來了,況且夏天仁丹的消費高峰即將過去,隻有運河船隊和南方市場還保持需求旺盛的勢態,這個時候王靜輝在包裝盒上印製商標的好處就顯露出來了,顧客們都知道仁丹是濟民製藥的老板王靜輝所創,而且王靜輝又是繼華陀之後第二個給人開刀治病的郎中,所以季節的變化給濟民製藥帶來的麻煩並不大,從這裏訂購的人依然很多。
現在濟民製藥生產的中成藥也不在局限於仁丹這麽單一一個品種了,王靜輝又發展了好幾個品種:六味地黃丸、正天丸、止咳丹、紅花油、止血粉、消炎粉等八九個品種,汴都的藥房一看到他推出這麽多的中成藥,聯想到仁丹給他們帶來的銀子就立刻蜂擁而上,買來成藥讓自己的郎中來試圖破解其中的奧秘,但十分遺憾,這次的中成藥可沒有仁丹這麽好辦了,他們試製出來的中成藥要麽驢唇不對馬嘴,要麽功效比濟民製藥差的實在是太多,所以大都放棄了這種想法,轉為從濟民製藥作坊購買代銷。
濟民製藥作坊生產的其中一些中成藥還受到了大宋軍方的關注,每個月都會從這裏訂購大量的中成藥,還有皇宮也從這裏訂貨。這可讓兩個賬房先生高興壞了,這個月底的賬本顯示雖然醫館虧空巨大,但由於濟民製藥作坊的火爆,這個月結餘兩千兩銀子是沒有問題的,當然前提是這個年輕的東家同情心不要再次爆發才可以。
這期間趙頊和他的妹妹蜀國公主裝扮的趙葉兄弟也時常來拜訪王靜輝,每次都是來催促交稿的,王靜輝被他們煩得夠嗆,這書那是這麽幾天就可以完成的?所以他想了個折中的法子:幾萬字一個主題,這麽一章一章的寫下去。主題到是好選擇,就用曆史上的一些人物事件來當作例子展開議論。在原來時空中,王靜輝也是網絡灌水一族,網上關於議論曆史的帖子可海了去了,他現在隻要把其中的一些觀點給謄抄下來就沒有問題了。
當趙頊拿到第一篇政治論述的時候,喝茶時不禁被嗆了一口:劉禪的政治智慧。趙頊看到這個題目時就在想:劉禪的無能早被這個時代的書生給釘死在恥辱柱上了,這個王靜輝還能寫出劉禪的好來?!好奇心促使著趙頊接著往下看,但又不禁莞爾:通篇沒有一個之乎者也,全都是白話文,反而有大量自己的不認識的符號來代表斷句。
這是王靜輝提前和他解釋過的:自己沒有太多的時間來構思,隻能先用白話文來湊合,那些用之乎者也斷句的方式也用這些簡單的標點符號來替代。經過王靜輝細心的解釋,趙頊也到明白了這些奇怪的符號的含義,心中也確實體會到了它的方便之處。幾萬字的議論文章雖然是用書生極為鄙視的白話寫成的,但也讓趙頊毫無困難的閱讀了通篇文章,評價隻有一個字:妙!
雖然這篇文章要是讓其他人看了題目就會把它當作廢紙直接扔掉,但裏麵的內容確實是讓人毫無辯駁的,裏麵的引述,旁征博引,有根有據,從中展開的議論和猜想毫無牽強之意,如果文章的主角不是被萬世唾罵的劉禪,這篇文章應該是一篇絕好的議論文。
“王兄,這就是你口中所說的政治嗎?”
“政治是這個世界上最肮髒的東西,也是最聖潔的東西。它的肮髒就在於有人用它當作外衣來為自己謀取私人利益,為此可以出賣天下百姓的利益甚至是國家的利益,並且還說的振振有詞,比如那個不要臉的石敬唐;它的聖潔就在於有人為了百姓和國家的利益而為此委曲求全,甚至是不惜背上千古罵名,劉禪便是屬於這一類。政治所包括的範圍很廣,中間也很複雜,我隻是用後主劉禪做個例子好就事論事罷了。”
“那王兄認為後主劉禪是深明大義之人了?”
“難道不是嗎?劉禪亡國之後,作為亡國之君,不僅自家生命,而且包括對蜀地百姓幸福都掌握在人家手裏。自己的待遇,直接影響晉國對蜀地百姓政策的寬鬆。所以,劉禪必須裝憨賣傻,處處隱藏自己才能,才能瞞天過海,養晦自保。表麵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後,潛藏著過人的狡詐和機智,這就是一種極為高明的政治智慧的表現。《晉書.李密傳》載,李密認為劉禪作為國君,可與春秋首霸齊桓公相比,齊桓公得管仲而成霸業,劉禪得諸葛亮而與強魏抗衡。你說李密是傻子嗎?劉禪之所以寧背罵名而不作辯解,乃全國為上之策。像劉禪這樣注重國人現實利益的君主,與‘打腫臉衝胖子’的麵子君主自然不能同日而語。”
“王兄認為後主劉禪在晉國的一切是在裝瘋賣傻嗎?”
“趙兄,裝傻裝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他必須窺伺被他所取笑的人們的心情,了解他們的身份,還得看準了時機;然後像窺伺著眼前每一隻鳥雀的野鷹一樣,每個機會都不放鬆。故作糊塗在政治生活中是必須要學習的一門高深的功夫,我觀劉禪的所作所為,恐怕沒有人會比他做的更好了!倘若趙兄今後有機會入朝為官,這門功夫是你必須要掌握的,要知道:剛則易折的道理。”
“王兄在此文中稱讚劉禪對君臣關係處理的極為大度,好像有點太過了吧!”
“諸葛亮的違背了先主輔政的囑托,進而代政,並長期大軍在外,犯了君臣大忌,如果諸葛亮是我大宋重臣的話,恐怕早就被諫官的彈章所淹沒,皇帝陛下也會要他的命吧?!盡管劉禪與諸葛亮君臣之間也存在著些許不諧,而劉禪也是為大局著想,克製自己。諸葛亮死的消息傳來,劉禪連日傷感,不能上朝,竟哭倒於龍床之上。當靈柩運迴時,劉禪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裏相迎。當然諸葛專權對後主很有刺激,在諸葛亮死後,劉禪反對為其立廟,但在眾人的一再要求下,阿鬥也沒有固執己見。如此行事,既得人心,也順民意,從而保證了政局的長期穩定。劉禪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內變’的道理,隻要自己一時不清醒,不僅蜀國國運難保,最後倒黴的全是無辜的百姓!青年帝王劉禪對此卻能從長遠著眼,如此得體地處理權臣問題,也可謂亙古未有!”
“那為什麽後人如此認為劉禪是‘扶不起的阿鬥’呢?”
“‘敗軍之將,不可以語勇;亡國之臣,不可以言謀。’在‘成者王侯、敗者賊’的主導文化氛圍裏,人們不願意接受失敗的英雄,似乎隻有幹得轟轟烈烈的人才是英雄,否則就是狗熊。這就是為什麽自古戰爭中被俘的英雄,在歸國後,非但沒有得到認可,反而得到的是無端刁難和漠視。要知道他們也是為保護百姓而在戰陣之上流過血的!”說到這裏,王靜輝想到在朝鮮戰場上那些被俘的英雄,他們在殘酷的戰場上流完血後還要在親人的責罵聲中流淚,想到這裏他心中不禁一片黯然。
“我華夏自古以來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單身鏖戰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掉客;見勝兆紛紛聚集,見敗兆紛紛逃亡。抬舉強人、為勝利的英雄唱戰歌;蹂躪弱者、對失敗者踏上一腳;似乎成了我們民族的性格。一個民族的最大悲劇是亂捧與亂罵,比如把英雄說成娼婦,把娼婦說成英雄。”王靜輝對趙葉說起了魯迅的一段名言。
“難道王兄認為劉禪是英雄嗎?”
“趙兄難道認為不是嗎?!英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決定性關頭做出為百姓的利益所需要的做的事。趙兄,真正大氣的政治家是自己顯得窩囊,而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相反,自認為偉大的君王官員是人民痛苦自己偉大。想我大宋仁宗皇帝如果在包公麵前不顯得窩囊些,能夠讓包拯有包青天的賢名嗎?這樣說起來,在這一點上仁宗皇帝當然也算得上是一個英雄。”王靜輝想到在各位大臣的眾目睽睽之下,包公用唾沫星子給仁宗皇帝洗臉的場景,不禁嘴角笑了笑,心想:如果自己來到的時空是仁宗時代,恐怕會更好些吧,至少不會碰到王安石這個偏執狂和他一手提拔上來的一批奸臣。當然更不會有柳永的詩詞了,因為柳永的詩詞全都被他給“借用”了。
當趙頊兄妹頭昏腦脹的拿著那篇王靜輝寫的“劉禪的政治智慧”從王靜輝的書房迴到瓊林苑後,坐在書桌兩端相視無言。趙頊看著桌子上那篇文章苦笑的對妹妹說道:“這個王靜輝可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啊!怪不得他千叮嚀萬囑咐的說他的文章不可再傳出去,你想這樣的文章如果傳出去了,那他非要被天下的讀書人所恥笑!”
蜀國公主趙淺予說道:“我不知道他是否會被天下人所恥笑,但我知道他至少是個愛護百姓的人……”
趙頊拿起那份手稿說道:“雖然通篇都是都是白話文,但觀其文便可知此人確是頗有見地,我不明白:為什麽做了一手好詩詞的人會用讀書人所恥用的白話文寫文章?”
“此人特立獨行,文章雖然是寫君王和臣子的,但確是為百姓興亡說話,我想他最終會把所寫的文章流傳出去,不過現在不是時機罷了。”
“你說他還是想立於朝堂之上?”
“我也不知道,但想他一身本領若是終老田園未免有些太可惜了。再說他也不知道我們生於皇家,這文章也沒有上達聖聽的意思,隻是你迫他太急寫來應付你的,如果國家危機,百姓困苦,他會耐不住出來的。”
“現在太平盛世,哪來的危機困苦?!看看他以後寫的是什麽了。”
若說王靜輝不想當官那是假的,就是站在一個商人的角度,當官也有利於自己發展,官商結合的簡單道理他還是明白的,不過他更害怕詭異的政治風波會隨時把他發配到天涯海角去釣魚,所以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和當官的方法相比,他更喜歡在這個時代當個學者,他來到這個時代後發現宋朝並沒有想後世網絡上那幫大蝦和金庸筆下所描寫的那樣禮教森嚴,大街上的女子很多,仔細一看她們的腳也不是潘金蓮的三寸天足,社會風氣很開化。後來他仔細一想才明白過來:所謂朱程理學的創始人朱熹還沒有出生;程氏也不過是這個時代一個學派的領袖,但他們的影響現在很有限,很難想象在沒有現代化的通訊手段的支持,他們自己的學說能傳播多遠。別忘了,宋朝皇帝最重視的醫學在現在有些還是靠手抄這種原始的方法來傳播的,活字印刷也剛剛開始投入使用,那些效率低下的雕版印刷作用實在是有限,以至於現在的圖書價格都是很昂貴的。
雖然點擊、推薦都不是很高,沒有達到我想象中的那樣,但我發現有幾個讀者從他們的留言上可以看到他們給出了很多好的建議,作為我第一本書,能這樣我已經很滿足了。那首打油詩寫的很有意思,我很喜歡,但我會去盡力寫,盡量不會讓大家失望,至少不會太監。至於有些讀者說道文中財富貫和銀兩之間的關係,我想解釋一下:一貫=一兩銀子=1000文錢,這樣的計算方法我查了很多資料是比較合理的,在宋朝銀兩的使用和流通已經非常普遍了,大家如果讀過《水滸》就知道銀兩的使用很普遍。另外就是有一點我想要說明的是:本書中貫和銀兩的使用確實有些比較亂,但在後文中我盡量把它們統一到貫上去。
第十四章策論
自從趙頊兄妹拜訪王靜輝後,他的生活又忙碌起來了,除了要給趙葉寫點應付差事的書籍外,還要建立一個真正的手術室,畢竟上次給病人做手術的房間隻是他一個臨時的解剖實驗室,還遠遠不能滿足他的需要。
他在門診樓的二樓又專門選出一間比較寬敞的屋子,仔細打掃過後當作手術室。手術工具仍然是自己帶來的那一套,用餾器又不斷反複蒸餾提純了大量的高度白酒,散發出去的酒香讓兩個賬房先生眉開眼笑,一方麵還以為這個年輕的東家又要開辟財源釀酒;另一方麵他們兩個人自己就是酒鬼。
但他們聽了王靜輝的解釋後差點兒想拿刀砍死他,這些酒居然不是喝的,而是專門拿來洗手、洗刀的!結果王靜輝給他們一壺二次蒸餾的白酒,這兩個老家夥當即就睡到了第二天的上午還沒有起床,現在的白酒最多有二十度,經過二次蒸餾後的白酒怎麽也有四五十度,他們雖然是酒鬼,但第一次喝這種蒸餾酒醉成這個樣子也就不稀奇了。
這件事後來讓李管事知道了,他立刻就意識到這裏麵所蘊藏的商機:宋朝人雖然不喜歡這種高度白酒,但契丹人和黨項人可是最愛烈酒的,但他們的酒和王靜輝蒸餾後的酒相比簡直就是白開水!所以他就磨著王靜輝把蒸餾提純高度白酒的方法教給他,最後定了個五五分成,徐氏又開了家專門釀造高度酒的酒坊,所產的白酒在宋朝當然不好賣,但契丹商人卻手持大把的銀子在酒坊外麵排隊等著購買。
手術室的光線是個大問題,但王靜輝可沒有把發電廠和燈泡一起帶到這個時空裏,沒有辦法,隻能采取天然采光和蠟燭采光。本來王靜輝還想學習愛迪生用鏡子反射來增強手術室內的光線,玻璃作坊現在已經可以生產出平板玻璃了,手術室的窗戶就是用玻璃來做的,不過為了避免驚世駭俗,他放棄了將所有的窗戶都換上玻璃的想法。王靜輝想用平板玻璃來製作玻璃,但他雖然知道鏡子是靠銀鏡反應來製作的,但在這個時代你讓他上哪去找硝酸銀溶液、氨水、葡萄糖溶液啊,所以製作現代鏡子的想法就此打住。
但王靜輝並沒有就此放棄製作鏡子的想法,他知道最初的鏡子是威尼斯商人用水銀來溶解錫做到的,雖然費時、費力還有毒,但巨大的使用價值和商業價值讓他更為動心,所以他就讓李管事設法去尋找道士,道士的手中應該有水銀或者紅丹,可李管事到現在也沒有把水銀或紅丹給他找來,所以這件事還是先暫時擱置下來了。
光有王靜輝一個人來做手術是他絕對不會滿足的,當他問那六個坐堂郎中誰想學做手術的時候,隻有兩個郎中願意,這讓他感到很受挫折,但令他奇怪的是那個暈倒的胡郎中到是堅定的要跟他學習。
在這個時代,人們對於做手術是感到非常稀奇的,但不到萬不得已是沒有人送上門來讓王靜輝再過把癮的,所以一個月過去了,王靜輝也沒有碰到一個手術病人。那兩個郎中每天都拿小動物來練手,王靜輝也手把手的教他們如何下刀、切除、縫合等技術動作,而且他還把人體的血管、骨骼、內髒給繪製到紙上讓他們學習。
這些圖例讓這兩個郎中感到十分驚奇,畢竟這是他們從來都沒有接觸過的,所以在爭得了王靜輝的同意後便拿著這幾張圖去找汴都衙門裏的老杵作看看是否人體內部是真的如圖畫的一樣。結果那個老杵作當即表示圖上所畫與自己多年驗屍的結果一模一樣,而且還要求讓他把這些圖都重畫一遍以後留著自己用,這才讓兩個郎中心頭的疑雲盡散對王靜輝的崇拜之情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雖然比王靜輝大了十多歲,但依然見麵稱師傅,這讓王靜輝雞皮疙瘩掉得滿地都是。
王靜輝的濟民製藥作坊現在已經搬到新建成的水泥樓房裏麵去了,它的規模再次擴大,已經有一百二十多人的規模了,如果要碰上夏天仁丹那樣的火爆銷售場麵,還要臨時再雇傭二三十人來製藥。仁丹的配方的秘密連一個月的時間都沒有保住,其他藥房賣到仁丹後很快就破解了其中的秘密都開始仿製起來了,況且夏天仁丹的消費高峰即將過去,隻有運河船隊和南方市場還保持需求旺盛的勢態,這個時候王靜輝在包裝盒上印製商標的好處就顯露出來了,顧客們都知道仁丹是濟民製藥的老板王靜輝所創,而且王靜輝又是繼華陀之後第二個給人開刀治病的郎中,所以季節的變化給濟民製藥帶來的麻煩並不大,從這裏訂購的人依然很多。
現在濟民製藥生產的中成藥也不在局限於仁丹這麽單一一個品種了,王靜輝又發展了好幾個品種:六味地黃丸、正天丸、止咳丹、紅花油、止血粉、消炎粉等八九個品種,汴都的藥房一看到他推出這麽多的中成藥,聯想到仁丹給他們帶來的銀子就立刻蜂擁而上,買來成藥讓自己的郎中來試圖破解其中的奧秘,但十分遺憾,這次的中成藥可沒有仁丹這麽好辦了,他們試製出來的中成藥要麽驢唇不對馬嘴,要麽功效比濟民製藥差的實在是太多,所以大都放棄了這種想法,轉為從濟民製藥作坊購買代銷。
濟民製藥作坊生產的其中一些中成藥還受到了大宋軍方的關注,每個月都會從這裏訂購大量的中成藥,還有皇宮也從這裏訂貨。這可讓兩個賬房先生高興壞了,這個月底的賬本顯示雖然醫館虧空巨大,但由於濟民製藥作坊的火爆,這個月結餘兩千兩銀子是沒有問題的,當然前提是這個年輕的東家同情心不要再次爆發才可以。
這期間趙頊和他的妹妹蜀國公主裝扮的趙葉兄弟也時常來拜訪王靜輝,每次都是來催促交稿的,王靜輝被他們煩得夠嗆,這書那是這麽幾天就可以完成的?所以他想了個折中的法子:幾萬字一個主題,這麽一章一章的寫下去。主題到是好選擇,就用曆史上的一些人物事件來當作例子展開議論。在原來時空中,王靜輝也是網絡灌水一族,網上關於議論曆史的帖子可海了去了,他現在隻要把其中的一些觀點給謄抄下來就沒有問題了。
當趙頊拿到第一篇政治論述的時候,喝茶時不禁被嗆了一口:劉禪的政治智慧。趙頊看到這個題目時就在想:劉禪的無能早被這個時代的書生給釘死在恥辱柱上了,這個王靜輝還能寫出劉禪的好來?!好奇心促使著趙頊接著往下看,但又不禁莞爾:通篇沒有一個之乎者也,全都是白話文,反而有大量自己的不認識的符號來代表斷句。
這是王靜輝提前和他解釋過的:自己沒有太多的時間來構思,隻能先用白話文來湊合,那些用之乎者也斷句的方式也用這些簡單的標點符號來替代。經過王靜輝細心的解釋,趙頊也到明白了這些奇怪的符號的含義,心中也確實體會到了它的方便之處。幾萬字的議論文章雖然是用書生極為鄙視的白話寫成的,但也讓趙頊毫無困難的閱讀了通篇文章,評價隻有一個字:妙!
雖然這篇文章要是讓其他人看了題目就會把它當作廢紙直接扔掉,但裏麵的內容確實是讓人毫無辯駁的,裏麵的引述,旁征博引,有根有據,從中展開的議論和猜想毫無牽強之意,如果文章的主角不是被萬世唾罵的劉禪,這篇文章應該是一篇絕好的議論文。
“王兄,這就是你口中所說的政治嗎?”
“政治是這個世界上最肮髒的東西,也是最聖潔的東西。它的肮髒就在於有人用它當作外衣來為自己謀取私人利益,為此可以出賣天下百姓的利益甚至是國家的利益,並且還說的振振有詞,比如那個不要臉的石敬唐;它的聖潔就在於有人為了百姓和國家的利益而為此委曲求全,甚至是不惜背上千古罵名,劉禪便是屬於這一類。政治所包括的範圍很廣,中間也很複雜,我隻是用後主劉禪做個例子好就事論事罷了。”
“那王兄認為後主劉禪是深明大義之人了?”
“難道不是嗎?劉禪亡國之後,作為亡國之君,不僅自家生命,而且包括對蜀地百姓幸福都掌握在人家手裏。自己的待遇,直接影響晉國對蜀地百姓政策的寬鬆。所以,劉禪必須裝憨賣傻,處處隱藏自己才能,才能瞞天過海,養晦自保。表麵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後,潛藏著過人的狡詐和機智,這就是一種極為高明的政治智慧的表現。《晉書.李密傳》載,李密認為劉禪作為國君,可與春秋首霸齊桓公相比,齊桓公得管仲而成霸業,劉禪得諸葛亮而與強魏抗衡。你說李密是傻子嗎?劉禪之所以寧背罵名而不作辯解,乃全國為上之策。像劉禪這樣注重國人現實利益的君主,與‘打腫臉衝胖子’的麵子君主自然不能同日而語。”
“王兄認為後主劉禪在晉國的一切是在裝瘋賣傻嗎?”
“趙兄,裝傻裝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他必須窺伺被他所取笑的人們的心情,了解他們的身份,還得看準了時機;然後像窺伺著眼前每一隻鳥雀的野鷹一樣,每個機會都不放鬆。故作糊塗在政治生活中是必須要學習的一門高深的功夫,我觀劉禪的所作所為,恐怕沒有人會比他做的更好了!倘若趙兄今後有機會入朝為官,這門功夫是你必須要掌握的,要知道:剛則易折的道理。”
“王兄在此文中稱讚劉禪對君臣關係處理的極為大度,好像有點太過了吧!”
“諸葛亮的違背了先主輔政的囑托,進而代政,並長期大軍在外,犯了君臣大忌,如果諸葛亮是我大宋重臣的話,恐怕早就被諫官的彈章所淹沒,皇帝陛下也會要他的命吧?!盡管劉禪與諸葛亮君臣之間也存在著些許不諧,而劉禪也是為大局著想,克製自己。諸葛亮死的消息傳來,劉禪連日傷感,不能上朝,竟哭倒於龍床之上。當靈柩運迴時,劉禪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裏相迎。當然諸葛專權對後主很有刺激,在諸葛亮死後,劉禪反對為其立廟,但在眾人的一再要求下,阿鬥也沒有固執己見。如此行事,既得人心,也順民意,從而保證了政局的長期穩定。劉禪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內變’的道理,隻要自己一時不清醒,不僅蜀國國運難保,最後倒黴的全是無辜的百姓!青年帝王劉禪對此卻能從長遠著眼,如此得體地處理權臣問題,也可謂亙古未有!”
“那為什麽後人如此認為劉禪是‘扶不起的阿鬥’呢?”
“‘敗軍之將,不可以語勇;亡國之臣,不可以言謀。’在‘成者王侯、敗者賊’的主導文化氛圍裏,人們不願意接受失敗的英雄,似乎隻有幹得轟轟烈烈的人才是英雄,否則就是狗熊。這就是為什麽自古戰爭中被俘的英雄,在歸國後,非但沒有得到認可,反而得到的是無端刁難和漠視。要知道他們也是為保護百姓而在戰陣之上流過血的!”說到這裏,王靜輝想到在朝鮮戰場上那些被俘的英雄,他們在殘酷的戰場上流完血後還要在親人的責罵聲中流淚,想到這裏他心中不禁一片黯然。
“我華夏自古以來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單身鏖戰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掉客;見勝兆紛紛聚集,見敗兆紛紛逃亡。抬舉強人、為勝利的英雄唱戰歌;蹂躪弱者、對失敗者踏上一腳;似乎成了我們民族的性格。一個民族的最大悲劇是亂捧與亂罵,比如把英雄說成娼婦,把娼婦說成英雄。”王靜輝對趙葉說起了魯迅的一段名言。
“難道王兄認為劉禪是英雄嗎?”
“趙兄難道認為不是嗎?!英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決定性關頭做出為百姓的利益所需要的做的事。趙兄,真正大氣的政治家是自己顯得窩囊,而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相反,自認為偉大的君王官員是人民痛苦自己偉大。想我大宋仁宗皇帝如果在包公麵前不顯得窩囊些,能夠讓包拯有包青天的賢名嗎?這樣說起來,在這一點上仁宗皇帝當然也算得上是一個英雄。”王靜輝想到在各位大臣的眾目睽睽之下,包公用唾沫星子給仁宗皇帝洗臉的場景,不禁嘴角笑了笑,心想:如果自己來到的時空是仁宗時代,恐怕會更好些吧,至少不會碰到王安石這個偏執狂和他一手提拔上來的一批奸臣。當然更不會有柳永的詩詞了,因為柳永的詩詞全都被他給“借用”了。
當趙頊兄妹頭昏腦脹的拿著那篇王靜輝寫的“劉禪的政治智慧”從王靜輝的書房迴到瓊林苑後,坐在書桌兩端相視無言。趙頊看著桌子上那篇文章苦笑的對妹妹說道:“這個王靜輝可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啊!怪不得他千叮嚀萬囑咐的說他的文章不可再傳出去,你想這樣的文章如果傳出去了,那他非要被天下的讀書人所恥笑!”
蜀國公主趙淺予說道:“我不知道他是否會被天下人所恥笑,但我知道他至少是個愛護百姓的人……”
趙頊拿起那份手稿說道:“雖然通篇都是都是白話文,但觀其文便可知此人確是頗有見地,我不明白:為什麽做了一手好詩詞的人會用讀書人所恥用的白話文寫文章?”
“此人特立獨行,文章雖然是寫君王和臣子的,但確是為百姓興亡說話,我想他最終會把所寫的文章流傳出去,不過現在不是時機罷了。”
“你說他還是想立於朝堂之上?”
“我也不知道,但想他一身本領若是終老田園未免有些太可惜了。再說他也不知道我們生於皇家,這文章也沒有上達聖聽的意思,隻是你迫他太急寫來應付你的,如果國家危機,百姓困苦,他會耐不住出來的。”
“現在太平盛世,哪來的危機困苦?!看看他以後寫的是什麽了。”
若說王靜輝不想當官那是假的,就是站在一個商人的角度,當官也有利於自己發展,官商結合的簡單道理他還是明白的,不過他更害怕詭異的政治風波會隨時把他發配到天涯海角去釣魚,所以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和當官的方法相比,他更喜歡在這個時代當個學者,他來到這個時代後發現宋朝並沒有想後世網絡上那幫大蝦和金庸筆下所描寫的那樣禮教森嚴,大街上的女子很多,仔細一看她們的腳也不是潘金蓮的三寸天足,社會風氣很開化。後來他仔細一想才明白過來:所謂朱程理學的創始人朱熹還沒有出生;程氏也不過是這個時代一個學派的領袖,但他們的影響現在很有限,很難想象在沒有現代化的通訊手段的支持,他們自己的學說能傳播多遠。別忘了,宋朝皇帝最重視的醫學在現在有些還是靠手抄這種原始的方法來傳播的,活字印刷也剛剛開始投入使用,那些效率低下的雕版印刷作用實在是有限,以至於現在的圖書價格都是很昂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