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麵見太後
侯爺寵妻:夫人我錯了 作者:聽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後作勢要起來,紀東行忙去扶她,站穩之後,紀東行便鬆開她,拜道:“皇祖母,您快去歇著吧,孫兒禮佛之後便出去。”
說罷,紀東行便要跪下去。
“一起走吧。”
在紀東行沒跪下去之前,太後發話了。
紀東行抬眼,瞧見太後眼中的淚水已然不見,多了幾分精明的笑,“你不是帶著南意那丫頭一起來的嗎?”
很多時候,太後比任何人都要看得清楚,隻是她需要裝糊塗,這樣會省去很多麻煩。
隻不過,紀東行在太後這裏是特別的,徐南意曾救過紀東行,她也是特別的。
太後,願意讓他們做特別的存在。
說罷,太後便在嬤嬤的攙扶下,去了正殿。
紀東行摸了摸鼻尖,跟了上去。
即便是上了年紀,頭發花白,太後的風采依舊不減當年,一步一步都有著強大的氣場。
見太後過來,徐南意立刻起身,恭敬地行禮:“南意,給太後娘娘請安。”
“南意來了。”太後笑著坐下來,擺擺手,“你們也坐。”
“謝太後娘娘。”
徐南意坐在了下座,紀東行坐在了她旁邊的座位。
待丫鬟們上了水果點心之後,太後這才笑歎:“哀家待在宮裏,每天除了誦經禮佛,也沒有別的事可做,你們來了,宮裏也能熱鬧些了。”
徐南意頷首微笑:“是南意貿然叨擾了。”
要知道太後就是不一樣,這個時間點過來,還是讓紀東行引薦的,必定是有事,可太後偏當做什麽事都沒有。
吃了幾口點心,太後的聲音非常和緩,“丫頭啊,你知道即便是坐在這萬壽宮,哀家這個一人之下的老太婆,也有很多身不由己和無可奈何,世人都被關在籠子裏,有自己的煩惱,區別就是籠子的大小而已。”
這一番別有深意的話說在前頭,就已經是給徐南意敲了警鍾。
徐南意笑著迴答:“太後娘娘常年禮佛,說出的話都帶著禪意,南意才疏學淺,無法達到太後娘娘的境界。”
太後笑看著徐南意,半響沒說話。
一老一少,這是兩個同樣精明的女人。
醜話說在前頭,太後這才發問:“丫頭啊,那你這趟進宮來,有什麽事?”
太後直截了當地發問,徐南意也沒有拐彎抹角的必要了,她站起身來,深深拜了一拜,目光堅定且懇切地望著太後。
“南意,不敢對太後娘娘有所隱瞞,今日前來,是有求於娘娘。”
太後垂著眸子,她笑了笑,輕抿著茶水。
徐南意便繼續說道:“這幾天上朝,皇上和眾位大臣都在為賑災一事煩惱,賑災款本是為了救濟西北的窮苦百姓,卻被朝中某些貪官汙吏給中途扣下,可這些錢款一路走到西北,上上下下不知道過了多少層人的手,想要清查,有一定的困難。”
“如果不查,任由不正之風發展下去,這會讓朝中忠良和天下有誌報效朝廷的賢才心寒,長此以往下去,百害而無一利,因此,賑災一事必須要徹查。可如何徹查,也是個問題,南意並不知道有哪些臣子沾手了這些錢款,但能確定的是,必有高官隻手遮天,這樣查下去,難免會波及無辜……”
“丫頭啊,哀家一直念在你為東行醫治的恩情,對你也是特別的,但這不表示,你在皇宮和祖宗規矩麵前,也能例外。”
沒等徐南意說完,太後已經放下了茶杯,打斷了她說的話。
徐南意望著太後,瞧著太後的慈祥笑容中,透著些許淩厲之色。
“你知道後宮不得幹政這個規矩嗎?珩兒他是臣,你在皇宮裏說出這些話,知道會有什麽後果嗎?”
這話,可就嚴重了,看來,太後已經有些生氣了。
徐南意跪了下來,沒有出聲。
整個大殿,還能聽得到水滴的聲音,靜得怕人。
“皇祖母……”紀東行打斷了這尷尬的沉默,跪在了徐南意的身邊,昂頭望向太後,“祖母,賑災一事,是孫兒前不久告訴二嫂的。”
“你?”太後拖長調子,明顯不信,卻也不拆穿。
紀東行點頭,說話向來言簡意賅:“前些日子,孫兒去二皇兄那裏和二哥二嫂小聚,孫兒知道二嫂向來聰慧,便將此事告訴了她,如果真能出個主意,也能為父皇分憂,因此,二嫂說這些,是為家事而來,為父皇分憂解難而來。”
徐南意叩拜了一下,十分謙卑道:“不管怎麽說,是南意太不知分寸,失言了。”
太後盯著這兩人,一人紅臉,一人白臉,戲倒是唱的挺好。
太後笑著擺手:“張嬤嬤,快把南意扶起來,大冬天的,地上涼。”
方才,太後隻是炸他們一下,紀東行說這番話,太後顯然不信,他們也沒打算讓太後相信。
隻不過,他們知道太後多聰明,不信也會裝著相信,因為太後也想要知道,他們的來意。
兩人站起來,太後這才歎道:“你們懂事,想著替皇上分憂,哀家這心裏自然高興,隻是這皇宮不比別的地方,丫頭啊,你要知道,言多必失這個道理。”
聽起來,太後還是維護著他們的。
而且,太後似乎能猜得到他們想說什麽,一直在用話堵他們,不想讓徐南意開口。
如果不說出來,來這一趟又有什麽意義?
她還是,要賭一把!
徐南意向前一步,抿起的笑容透著幾許悲憫和無奈,善良的麵容足以讓人信服,她正如同太後所說的那樣,是關在籠子裏的世人,並非是太後所想的那樣無所不能。
“太後娘娘,女人不得妄議朝政,南意知道,可還有一句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南意身為西楚的臣、西楚的民,即便冒著性命的危險,也要維護西楚的安寧。如今,朝中貪汙賑災款一事不能好好解決,一旦西北百姓激烈反抗,其他四國也會趁虛而入,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後果不堪設想。”
當徐南意說出這番話時,太後的目光在一點點變得深邃。
說罷,紀東行便要跪下去。
“一起走吧。”
在紀東行沒跪下去之前,太後發話了。
紀東行抬眼,瞧見太後眼中的淚水已然不見,多了幾分精明的笑,“你不是帶著南意那丫頭一起來的嗎?”
很多時候,太後比任何人都要看得清楚,隻是她需要裝糊塗,這樣會省去很多麻煩。
隻不過,紀東行在太後這裏是特別的,徐南意曾救過紀東行,她也是特別的。
太後,願意讓他們做特別的存在。
說罷,太後便在嬤嬤的攙扶下,去了正殿。
紀東行摸了摸鼻尖,跟了上去。
即便是上了年紀,頭發花白,太後的風采依舊不減當年,一步一步都有著強大的氣場。
見太後過來,徐南意立刻起身,恭敬地行禮:“南意,給太後娘娘請安。”
“南意來了。”太後笑著坐下來,擺擺手,“你們也坐。”
“謝太後娘娘。”
徐南意坐在了下座,紀東行坐在了她旁邊的座位。
待丫鬟們上了水果點心之後,太後這才笑歎:“哀家待在宮裏,每天除了誦經禮佛,也沒有別的事可做,你們來了,宮裏也能熱鬧些了。”
徐南意頷首微笑:“是南意貿然叨擾了。”
要知道太後就是不一樣,這個時間點過來,還是讓紀東行引薦的,必定是有事,可太後偏當做什麽事都沒有。
吃了幾口點心,太後的聲音非常和緩,“丫頭啊,你知道即便是坐在這萬壽宮,哀家這個一人之下的老太婆,也有很多身不由己和無可奈何,世人都被關在籠子裏,有自己的煩惱,區別就是籠子的大小而已。”
這一番別有深意的話說在前頭,就已經是給徐南意敲了警鍾。
徐南意笑著迴答:“太後娘娘常年禮佛,說出的話都帶著禪意,南意才疏學淺,無法達到太後娘娘的境界。”
太後笑看著徐南意,半響沒說話。
一老一少,這是兩個同樣精明的女人。
醜話說在前頭,太後這才發問:“丫頭啊,那你這趟進宮來,有什麽事?”
太後直截了當地發問,徐南意也沒有拐彎抹角的必要了,她站起身來,深深拜了一拜,目光堅定且懇切地望著太後。
“南意,不敢對太後娘娘有所隱瞞,今日前來,是有求於娘娘。”
太後垂著眸子,她笑了笑,輕抿著茶水。
徐南意便繼續說道:“這幾天上朝,皇上和眾位大臣都在為賑災一事煩惱,賑災款本是為了救濟西北的窮苦百姓,卻被朝中某些貪官汙吏給中途扣下,可這些錢款一路走到西北,上上下下不知道過了多少層人的手,想要清查,有一定的困難。”
“如果不查,任由不正之風發展下去,這會讓朝中忠良和天下有誌報效朝廷的賢才心寒,長此以往下去,百害而無一利,因此,賑災一事必須要徹查。可如何徹查,也是個問題,南意並不知道有哪些臣子沾手了這些錢款,但能確定的是,必有高官隻手遮天,這樣查下去,難免會波及無辜……”
“丫頭啊,哀家一直念在你為東行醫治的恩情,對你也是特別的,但這不表示,你在皇宮和祖宗規矩麵前,也能例外。”
沒等徐南意說完,太後已經放下了茶杯,打斷了她說的話。
徐南意望著太後,瞧著太後的慈祥笑容中,透著些許淩厲之色。
“你知道後宮不得幹政這個規矩嗎?珩兒他是臣,你在皇宮裏說出這些話,知道會有什麽後果嗎?”
這話,可就嚴重了,看來,太後已經有些生氣了。
徐南意跪了下來,沒有出聲。
整個大殿,還能聽得到水滴的聲音,靜得怕人。
“皇祖母……”紀東行打斷了這尷尬的沉默,跪在了徐南意的身邊,昂頭望向太後,“祖母,賑災一事,是孫兒前不久告訴二嫂的。”
“你?”太後拖長調子,明顯不信,卻也不拆穿。
紀東行點頭,說話向來言簡意賅:“前些日子,孫兒去二皇兄那裏和二哥二嫂小聚,孫兒知道二嫂向來聰慧,便將此事告訴了她,如果真能出個主意,也能為父皇分憂,因此,二嫂說這些,是為家事而來,為父皇分憂解難而來。”
徐南意叩拜了一下,十分謙卑道:“不管怎麽說,是南意太不知分寸,失言了。”
太後盯著這兩人,一人紅臉,一人白臉,戲倒是唱的挺好。
太後笑著擺手:“張嬤嬤,快把南意扶起來,大冬天的,地上涼。”
方才,太後隻是炸他們一下,紀東行說這番話,太後顯然不信,他們也沒打算讓太後相信。
隻不過,他們知道太後多聰明,不信也會裝著相信,因為太後也想要知道,他們的來意。
兩人站起來,太後這才歎道:“你們懂事,想著替皇上分憂,哀家這心裏自然高興,隻是這皇宮不比別的地方,丫頭啊,你要知道,言多必失這個道理。”
聽起來,太後還是維護著他們的。
而且,太後似乎能猜得到他們想說什麽,一直在用話堵他們,不想讓徐南意開口。
如果不說出來,來這一趟又有什麽意義?
她還是,要賭一把!
徐南意向前一步,抿起的笑容透著幾許悲憫和無奈,善良的麵容足以讓人信服,她正如同太後所說的那樣,是關在籠子裏的世人,並非是太後所想的那樣無所不能。
“太後娘娘,女人不得妄議朝政,南意知道,可還有一句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南意身為西楚的臣、西楚的民,即便冒著性命的危險,也要維護西楚的安寧。如今,朝中貪汙賑災款一事不能好好解決,一旦西北百姓激烈反抗,其他四國也會趁虛而入,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後果不堪設想。”
當徐南意說出這番話時,太後的目光在一點點變得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