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煒哈哈大笑,很顯然,太子的迴答讓他非常滿意。


    “陛下為何這般高興。”薛後款款而來,三十出頭,育有一兒一女的薛後,這歲月似乎沒有在她身上留下絲毫的印記,和身邊的皇嫡長公主朱亦瑤站在一起如同姐妹一般。


    “父皇聖安……”嫻雅公主微微一福。


    朱厚煒淡笑看著母女兩個道:“聽說你們在禦花園散心,怎麽這麽快就迴來了?”


    薛後笑道:“禦花園就那麽點大,這些年都走遍了每一個角落,還有什麽好看的,臣妾和瑤兒蕩了會秋千就迴來,陛下來,也不讓人告訴一聲。”


    朱厚煒笑道:“深宮似海,別說是皇後,就是朕待的都有些厭煩,不過你們倒是可以去大明園去玩玩,那裏可比禦花園好看多了,可以說這座大明園乃是集合了全天下的園林藝術,乃是集大成者的皇家園林,更是整個世界的萬園之園!”


    薛後噘嘴道:“不去,那園子還不知道哪天能修好,到處都是灰撲撲的,唯一能玩的動物園也被太武皇占了,臣妾這婦道人家,去了作甚……”


    朱厚煒也不勉強,說道:“最近天下無事,那麽有些事我呢就打算提上日程,不過終究還是放心不下,所以來坤寧宮來看看垣兒的學業進展如何。”


    “陛下打算禦駕親征了?”


    朱厚煒笑道:“就知道什麽都瞞不過你,不錯,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半年內,我打算提兵三十萬,親征倭島!”


    朱載垣明白了……


    父皇親征,那麽大明就必須要由儲君監國,但是父皇還是不太放心他,所以來了坤寧宮……


    朱厚煒看向朱載垣肅聲道:“皇兒乃大明之儲君,是大明帝國未來的皇帝,如果讓皇兒執掌這片江山,皇兒打算如何治理?”


    朱載垣知道真正考驗他的時刻到了!


    “兒臣會以百姓為念,將父皇這嘉靖朝推行的大政繼續貫徹執行下去,發展工商,促進農業,鼓勵民間向學之風,整飭吏治,強化軍隊,發展經濟,督促基礎建設,務必讓大明國富民強,國泰民安!”


    非常中規中矩的迴答,沒有什麽新意,但是也挑不出來半點毛病。


    “皇兒的迴答,朕說不上滿意和不滿意。”朱厚煒苦笑道:“但是父皇知道皇兒說的這些,說起來容易,但是想要一直保持下去,並不簡單。”


    朱載垣俯身做傾聽狀,他太了解自己父皇了,什麽時候該說話,什麽時候不該發表自己的觀點,這其中的分寸他還是能拿捏的輕的。


    “治理國家不是泛泛其談,更不是喊上幾句口號,就能治理的好的。”朱厚煒歎道:“父皇登基至今十八載,之所以事必躬親,甚至不成體統的親自擼袖子下場和滿朝的大臣博弈,不是父皇願意,而是不得已……


    因為大明等為父繼位的時候,看起來是歌舞升平,可實際上呢?實際上早已千瘡百孔!


    皇兒或許心裏麵會覺得父皇說的這千瘡百孔有些誇張,但是父皇告訴你,一點都不誇張!


    君王之道在於平衡,大明的權力博弈平衡嗎?不平衡,甚至是嚴重失衡!


    對於平衡,無非就是從外戚、宗室、勳貴、武將、文官還有宦官當中找到平衡點,讓他們相互牽製,相互掣肘,任何一方都需要都想要得到皇帝的支持,如此一來,君王才能坐穩江山。


    但是在大明……外戚是不存在的,大明的皇後大多出身小門小戶,如你母後的父親也隻是位秀才,極少數是如永樂帝的徐皇後那樣出自於中山王府,但是永樂帝靖難成功之後也限製了魏國公和定國公府的權力。


    至於太祖皇帝則更狠,為了給建文帝掃平障礙,直接掀起藍玉大案,前後珠連淮西勳貴多達數十人,故而大明從未聽聞有外戚亂政之事。


    至於宗室,皇兒想必也清楚,永樂帝不想後世子孫也走他的老路,所以對宗室采取的乃是榮養,圈禁於封地之內的政策,剝奪宗室藩王的統兵大權,隻允許保留少量護衛,還派錦衣衛和官吏時刻監視,如此一來即便藩王造反,也很難威脅到皇權統治,因此宗室可以忽略。


    大明的勳貴……太祖皇帝殺了一大批,等到永樂帝繼位,靖難功臣又上來一批,可惜的是土木堡之變,大明的勳貴徹底被打斷了脊梁,老一輩能和文官當麵較量的勳貴幾乎盡數凋零,而襲爵的勳貴,哪裏會有祖輩的血勇……


    也是自土木堡之變以後,文官勢力徹底崛起,他們把控了朝政,限製了皇權,甚至還和將門勾連,皇帝最終能夠倚仗的隻有宦官!


    皇帝想要做什麽事,也隻能依賴宦官,於是東廠應運而生,靠著忠犬錦衣衛和行事毫無顧忌的東廠番子,皇帝才在兩者之間尋找到了平衡。


    於是大明的平衡出現了奇特的三角平衡,也就是文官為了限製皇權可以不顧一切,而宦官的出現則是無所顧忌的去壓製外朝,然而皇帝隻需要一句話就能把權傾天下的宦官給送上斷頭台,劉謹就是最好的例子。


    正德朝劉謹威風了四年,死於圖謀造反,這樣的罪名至少父皇是不相信的,因為一個人不管去做什麽事,首先要分析得失利弊,劉謹為何能壓服天下,讓全天下九成以上的官員在其麵前瑟瑟發抖?


    是因為他仗著皇帝的勢,如果沒有了這股勢,他劉謹算個什麽東西,所以這個天下,最不可能謀反的就是他自己才對,因為謀反對他而言半點好處沒有,也連萬分之一成功的可能性都不存在,他為什麽要謀反?


    然而劉謹死了,很顯然是被外朝聯合內廷陷害,因為不除了劉謹,外朝官不聊生,內廷還被其死死打壓,而這個結果是兩方都無法接受的。


    皇兄乃是性情中人,最受不了的就是被身邊人背叛,於是在所謂的證據麵前根本沒去考慮邏輯和合理性就下旨淩遲了劉謹!


    然而劉謹一死,這三角的平衡關係便再次被打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征服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老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老五並收藏大明征服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