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本以為嚴刑峻法足以震懾不法,然而朕沒想到利益熏人心啊。”朱厚煒冷笑道:“拐帶人口,無本生意,當真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朕曾經說過生意人有五成的利潤就敢嚐試,有一倍的利潤就會紅眼,有三倍的利潤就敢鋌而走險,有五倍的利潤他們就敢踐踏世間任何律法,要是有十倍他們就敢冒抄家滅族的風險!”


    楊一清歎道:“商人逐利,乃是秉性,故而從古至今,商賈地位低下,誠然不無道理。”


    “士農工商本都是民,何來高低貴賤之分!商也有善商、奸商,有守法之商,也有不法之賈,豈可一概而論!”


    “陛下說的是,是臣妄言了。”楊一清態度很端正,隻不過語氣很明顯是不以為然。


    “商業之道乃買賣之道,有買才會有賣,人販子猖獗,在京城朕的眼皮子底下都敢橫行無忌,為何?這是因為隻要拐帶一個,他們就能獲取大量的財物,朕定下人販子主犯淩遲,從犯腰斬,犯者族誅的重刑都擋不住他們的貪婪,看來終究是朕錯了,選了一條治標不治本的路。


    自即日起修改《刑律》,人販子刑律不變,但凡從人販子處購買孩童女子者,宗室、勳貴奪爵貶為庶民,官員士紳剝奪功名,其它諸如藝館,收買之人腰斬!”


    內閣諸老渾身一顫!


    奪爵!奪功名!腰斬!


    這得有多狠!


    要知道人販子拐帶人口之後,賣去的地方多為勳門和藝館,這條律令一出,隻怕天下驚怖。


    別的不說,就說藝館,藝館裏麵的女子從何而來?


    要麽就是從小買來悉心培養,要麽就是買現成的美貌女子,稍作調教之後開始接客,那種自願賣身藝館的,甘願淪落風塵的實不多見。


    這律法相當於是斷了藝館的生存之本,估計詔令一出,全天下的藝館都要哀嚎吐血了。


    “諸位愛卿可有異議?”


    “臣等沒有異議。”


    朱厚煒點頭,哼聲道:“今日在京城發生的人販子拐帶燕大學子程懷之事,經追查,程懷被拐帶去了城外野山的風雷寺,那風雷寺沒什麽香火卻有三四十個和尚,朕當真是沒想到,一個人販子的賊窩竟然就這麽堂而皇之的聳立在京城之外!


    佛門講普度眾生,勸萬民行善積德,然而就在那座佛寺,在佛祖、菩薩的眼皮子底下,這座廟竟成了藏汙納垢之地!


    佛的慈悲呢?菩薩的至善至愛呢?朕今日親上風雷寺,沒有感受到慈悲,隻看到數十名被拐帶的女子和孩童,蜷縮在那裏瑟瑟發抖,如果不是朕解救了他們,這些女子會淪為娼ji,會變成**,會成為豪門肆意淩辱之人。”


    “陛下的意思是?”楊一清腦海中浮現出一個極度荒誕的想法……


    “朕要滅佛!”


    楊一清等眾閣老身軀一顫,險些從椅子上麵栽倒。


    “陛下三思呐。”楊一清歎息,其實佛門的存在對於統治者而言並沒有壞處,這也是佛門這個外來宗教能在華夏大地紮根的根本。


    這其實說起來可以算作是一個禁忌話題,儒家隻要懂的人都知道,但誰也不會說出口,不懂的人也不會多問罷了。


    朱厚煒一看楊一清的表情就知道其在想些什麽,冷笑道:“朕無需三思,楊愛卿的顧慮朕也能感同身受,今日既然說到佛門,朕便和諸位愛卿好好說道說道朕為何要滅佛!


    朕曾經和諸位愛卿說過一個話題和一類人,這一類人叫做特權階級,而特權階級的本質是剝削,真要說起來,天下的統治者也就是朕,才是最大的剝削階級!


    那麽曆代皇朝的統治者為什麽喜歡佛門呢?


    是因為佛能愚民!佛能在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間用潛移默化的辦法來讓百姓接受一個現實。


    那就是他們之所以會被剝削,是因為自己沒有投好胎,之所以沒投好胎是因為上輩子造孽造的太多,所以這輩子活該被剝削!


    如何才能改變這種命運呢?好辦,信佛!想要讓自己下輩子能投個好胎,也能成為剝削階級,那麽就去虔誠的拜佛。


    這種讓百姓自我麻痹的力量才是佛門最為強悍的力量!


    而統治者需要這種力量,所以佛門可以霸占大量的土地卻不需要繳納一文錢的賦稅,佛門放高利貸來害民,統治階級也隻會當做沒看見,因為這本身就是統治者對於佛門愚民的一種饋贈!


    朕說的這些,諸位愛卿可有認同?”


    楊一清長歎道:“陛下之睿智古今罕有……”


    “曆代君王需要愚民來鞏固江山社稷的穩定傳承,但是朕不需要,如今百姓需要信仰,那朕便是他們的信仰,他們需要神靈,朕便是他們的神靈,他們祈求漫天神佛,朕才是他們的神佛!


    這天底下多少寺廟?這些寺廟侵占了多少土地,這天底下有多少的僧人?他們不事生產,隻會參禪拜佛,朕的天下要這些人有何用!


    還有,這天底下那麽多的寺廟,有多少是如這風雷寺一樣,以佛為幌子卻行苟且之事!京城都有,況論天下!”


    蔣冕皺眉道:“陛下,老臣有一言不知道當說不當說?”


    “蔣愛卿若是覺得當說便說,若是覺得不當說就不要說。”


    蔣冕苦笑無奈道:“佛門自漢明帝時期進入華夏至今已有千五百年之久,這一千多年時間裏,佛門在華夏紮土生根,傳播佛法,從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百姓信奉佛門,在臣看來百姓之所以信佛,無非是生活貧苦,所以想要自欺欺人,給自己一個來世能得好報的借口罷了。


    另外,佛門典籍,各種佛經多有蠱惑人心之人,就算是學富五車之輩聽之聞之,也難免心生讚同,讀書人如此,百姓又豈能不受之蠱惑。


    然華夏曆史上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後周世宗四位帝王先後滅佛,手段有循序漸進,有狠辣果斷,然而時至今日佛門仍在……


    因而臣以為佛可滅,但要看怎麽滅,隻要百姓還將希望和信仰寄托在佛門身上,那麽就算陛下能滅佛,後世佛門依舊會再興起於天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征服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老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老五並收藏大明征服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