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愛卿的怨氣很大啊。”朱厚煒嗬嗬笑道:“朕的意思,翟愛卿還是沒能體會深刻啊。”


    翟鑾沉聲道:“老臣不解,懇求陛下解惑。”


    “很簡單,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句話被讀書人譽為至理名言,倒也確實不算錯,不過如果自認為自己是讀書人,就目空一起,看不起所有非儒家的讀書人的話,那就是大錯特錯。


    翟愛卿無需急著否認,一甲的進士看不起二甲的進士出身,二甲的進士看不起三甲的同進士,同進士看不起舉人,舉人看不起秀才,秀才看不起童生……


    這是事實吧?讀書人自己之間都如此,更何況是非讀書人階層?


    朕以為真正的讀書人就該是虛懷若穀,是謙遜能清醒認識到自己不足之處的,也隻有這樣的讀書人才能虛心請教,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才會明白聖人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的真意。


    翟愛卿認為朕設立水利部,卻不讓水利部官員管水利事,是不信任,是本末倒置,因此而不滿,那麽咱們換個角度來看。


    現在朕要治理黃河乃至天下水患,但是水利部官員能力不足,也沒有經驗該怎麽辦?


    高高在上,不把別人放在眼裏的水利部官員能不能夠虛心請教,現在朕可以安排幾位水利人才會同水利官員去治黃河,水利官員能不能不擺出一副舍我其誰的架勢,在如何治理上麵指手畫腳?


    在朕看來很難,非常難,如果翟愛卿能夠保證,朕就安排,如果不能,那麽翟愛卿的怨氣何來!”


    翟鑾咬牙道:“臣能夠保證!”


    “好,那朕便給水利部一個機會,證明自己,也能提升自己能力的機會!”


    楊一清等重臣當即感覺翟鑾掉進皇帝挖的巨坑當中了……


    “治水之事暫且先談到這,翟愛卿可以先讓水利部拿出治水的章程給朕看看,這也是給水利部一個證明自己才能的機會。”


    “老臣遵旨。”


    “三日後便是戰皇誓師出征的大日子,諸位愛卿當隨朕一起前往天津衛給戰皇踐行!”


    “臣等遵旨!”


    “諸位愛卿可還有事要論?”


    一幹重臣皆已垂垂老矣,精力如何能與朱厚煒這樣年輕的皇帝相比,被召集而來談了半天還涉及科舉和治河這樣的大事,早已經是疲憊不堪,然而皇帝卻依舊是一副神采奕奕,意猶未盡的架勢。


    “臣還有一事……”楊一清有些無奈。


    “楊愛卿還有何事?”


    “陛下,首輔楊大人如今丁憂期滿,當召其還朝……”


    朱厚煒嘴角泛起玩味的弧度,楊廷和……


    按理來說,這滿朝上下,最不希望楊廷和返朝的便該是楊一清才對。


    畢竟楊廷和要是迴來,他這個當朝第一人,內閣首輔的位子就得還給楊廷和,而他自己要麽成為次輔,要麽迴原位成為三輔。


    儒家大臣這輩子追求的可不就是位極人臣,然而楊一清想讓位,楊廷和賴在老家不還朝,說明什麽?


    說明這兩貨已經受不了他了,這兩貨都五十幾歲,還有很長的政治生命,卻想著要急流勇退,不想著追隨自己的腳步開創一代盛世,真是悲哀呐。


    梁老頭的臉上浮現出幸災樂禍的表情,似乎在想當初自己沒有順位暫代首輔的決定是多麽的明智。


    “要請內閣自己去請,朕當初派人去請王鏊,他不給麵子,朕丟了一次臉,難不成還要丟第二次?”


    楊一清的內心是絕望的……


    內閣首輔迴鄉丁憂,服喪期滿,等待還朝,天子下旨,順勢而還乃是正理,他自己若是跑迴來,豈不是跟天下人說他貪戀權位?


    至於讓內閣請,那也是不可能迴來的,丟不起那人。


    楊一清抑鬱了,他一直覺得皇帝和楊廷和之間,君臣還算是相得,現在咋覺得皇帝似乎不太希望楊廷和還朝?


    難道是覺得和他配合的更有默契?


    “臣遵旨……”皇帝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楊一清也隻能領旨。


    “諸位愛卿可還有事?”


    “無事,臣等告退!”


    等到眾臣退去,朱厚煒胸中一塊巨石總算是落了地,科舉改革邁出最為堅實的一步,儒家的根基鬆動了。


    想來颶風也要開始了……


    颶風來了!


    楊一清等輔臣迴到內閣之後,第一件事是由楊一清執筆給楊廷和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


    皇帝不肯下旨,內閣也不可能敢偽造聖旨,但是在信中表達一下皇帝期盼楊首輔還朝的意思還是很有必要的,至於楊廷和會不會賣賬,那隻能是走一步算一步了。


    梁儲同樣在擬文,擬的乃是科舉改製之告示,儒家大臣的文采那是毋庸置疑的,洋洋灑灑幾千字的文章一揮而就,就跟吃飯喝水一般輕鬆愜意。


    很快這張告示就被張貼在了……國子監的大門口!


    除了已經步入官場的讀書人,這天底下聚集最多讀書人的地方必然是國子監,哪怕是被皇帝大力扶持的燕京大學,至少在當前,這人數也沒法和國子監相比。


    而國子監的監生隻要能順利畢業,那麽就擁有進入官場的資格,但是絕大多數的監生都還是希望自己走科舉出仕這條路的。


    因為監生出身之官員在官場上也是最不被重視的一類,升遷速度……除非朝中有人,否則這輩子想要混到四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也就是說科舉對於讀書人的影響,很顯然在國子監最能被體現的清清楚楚,將告訴貼在國子監門口,內閣的意思很明確,就是看看監生們的反應有多激烈!


    內閣說不過皇帝,也抗拒不了皇帝的意誌,當然國子監肯定也抗拒不了,但是如果學生群情激奮,皇帝或多或少也要考慮一下影響。


    至於這影響之餘會如何,內閣不去想,也不願意去想,伺候嘉靖帝這位爺已經讓內閣心力交瘁,哪裏還有心思去管別的亂七八糟的破事。


    正如內閣想象的那樣,告示一出,整個國子監炸了!


    就好像是一枚重磅炸彈扔進了人堆,頓時腥風血雨,血肉橫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征服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老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老五並收藏大明征服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