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楊一清忍不住讚歎,同考官評卷之優劣主觀性太強,就如皇帝說的那樣,如果你的卷子落在某一位同考官手裏,他覺得你寫的就是垃圾,那麽或許連到其他同考官手裏的機會都沒有,就會被扔進垃圾堆。


    別說什麽交叉閱卷,每年會試的卷子多如牛毛,誰他麽有心思認真去看,都是同僚,你覺得垃圾,難道他還會覺得是文寶,那他麽的不是罵人,破壞同僚之間的友誼?


    所以黜了就是黜了,很難會有翻身的機會,但是這種評分製顯然要合理的太多了。


    每一位同考官都需要閱卷一次並且打分,然後綜合得分決定是否勝出,真他麽合理。


    “臣覺得可以采用糊分製,也就是一位同考官打分之後,將所打之分粘上,再交給下一位同考官。”


    朱厚煒大笑道:“楊愛卿此諫妙哉!”


    糊名製度是為了盡可能的杜絕徇私舞弊,盡管考生有不少辦法讓糊名名存實亡,但終歸還是很有用處的。


    而糊分則是斷絕同考官的參考,比如前麵幾位都打五分,你給一分?那是說你水平不行,無法體會到文章的精髓還是說其他同考官眼瞎,不利於安定團結,也杜絕了糊弄了事,當真是不錯的建議。


    “同考官每位擁有五分權限,兩位副主考則有十分的權限,主考官則擁有二十分之權限,此為四主科。


    至於考生選取的兩門副科,則采用百分製統一閱卷,副科有標準答案,所以不存在徇私舞弊的問題,屆時考結束後,假設某位考生得了八十分,則縮五十倍按照十六分就算,和主科合並在一起結算總分。


    總分最高之考生便是會元!此便是評分科舉製度,諸位愛卿可還有疑問?”


    “臣等無疑。”


    “那會試改革舉措就這麽定了,內閣擬定章程,告知天下,至於府試還有鄉試如何改之,何時改之可從長計議。”


    “臣等遵旨。”


    朱厚煒笑道:“國政之改,牽扯甚大,每每改之就意味著金山銀海,朕說朕窮,諸位愛卿不相信,朕可以理解諸位愛卿的心思,可你們可曾想過……


    如今朕的內庫要築草原雄城,還修建大鐵廠,要打造軍工,要鋪設草原鐵路,要打造戰船,還要給移民的銀子……花錢如流水,當真是入不敷出啊。”


    朱厚煒再次沉歎道:“朕隻恨光陰似箭,隻恨時間太少,隻恨銀子不夠多,朕要做的事實在太多太多了,不過事有輕重緩急,有些事可以緩緩,但有些事必須早辦,早一日辦成,百姓就能早一日受益,諸位愛卿可知大明當務之急待辦之事為何?”


    眾臣不約而同的搖頭。


    “難道這次大災就沒有給諸位愛卿一點警示?”


    楊一清結巴道:“陛……陛下,是……是打算……治理天下之……之水?”


    朱厚煒沉重的點了點頭道:“水患肆虐,曆代不絕,長江咆哮,黃河泛濫,屢屢讓千裏良田化為烏有,一遇水患,數不清的百姓便是無家可歸,路有倒斃之餓殍,城有凍死之遺骸,每每想起,朕都痛心疾首,夜不能寐啊。”


    “陛下仁德布於天下,大明之萬民無不對陛下感恩戴德,然天災終不可控……”


    “誰說不可控?”


    眾臣無語。


    “諸位愛卿覺得這天下的大災有哪些能影響到萬萬黎民?”


    “地龍翻身、蝗蟲肆虐、江河洪澇、大旱千裏……”


    朱厚煒的手指敲擊桌麵,眾臣知道,一旦出現這樣的動作,就說明皇帝陷入了沉思,所以他們也不打擾,隻是靜靜的坐著。


    朱厚煒想到了一件無比可怕的事!


    這件事堪稱曆史上的嘉靖朝數一數二的巨大災難。


    也就是發生在嘉靖三十四年臘月的陝西大地震!


    這場地震在後世被定為八級以上,然而在朱厚煒看來絕對不止,起碼九級以上才對!


    要知道如今這個時代可沒有高樓大廈,鄉村不說,就連城鎮裏麵的房屋大多也都是木質為主,然而就是這樣的住房結構,最終也導致八十三萬百姓死亡,數百萬百姓失去家園!


    而且這個數字肯定不準確,因為隱戶肯定沒算進去,能造成如此災難性後果的大地震,竟然隻有八級?


    反正朱厚煒是肯定不相信的……


    朱厚煒的蝴蝶翅膀扇起旋風,可以改變大明,但是十有八九改變不了地震這樣的天災,也就說嘉靖三十四年陝西大地震如果不出意外,多半會如約而至,那個時候是朱厚煒的嘉靖四十二年。


    如果朱厚煒那個時候還活著的話,那麽他就將會直麵這場超級大災難。


    如何破局?沒有任何辦法能破局!


    後世科技那麽發達,都無法準確預料地震發生的時間,更別說幾百年前的封建時代了。


    估計真到了那一天,朱厚煒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強製遷移陝西、河南境內的百姓,至於他為什麽會知道,估計隻能往鬼神身上去推了……


    “大災是可控的,唯獨地震難控啊。”朱厚煒再次沉歎道:“地震不說,說說這蝗災,蝗災曆朝曆代都有,唐太宗曾經生食蝗蟲,告訴萬民,沒有什麽所謂的蝗神,但是收效甚微。


    在朕看來,蝗災固然能讓莊稼顆粒無收,但絕非難控,控製最有效的辦法便是捕食,蚊子腿再細也是肉,而大明的百姓餐桌上很難見到葷腥。


    朕的醫學研究院,通過種種驗證早已經得出結論,人的身體想要強健,那麽攝入的食物必須要葷素搭配,也就是說肉食必不可少。


    想要改善民間百姓的夥食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研究表明,蝗蟲含有人體所必須的什麽微量元素,什麽蛋白質,諸位愛卿別覺得聽不懂,反正朕也不懂,聽著就好。


    醫學院得出的結論就是蝗蟲含有很豐富的蛋白質,經常食用蝗蟲可以增強體質,比吃什麽豬牛雞鴨效果更好!”


    幾位大臣胃子裏麵一陣陣作嘔,皇帝說的這些他們是一個字都不帶信的,已然認定這就是皇帝想要忽悠百姓弄出來的推辭,倒也是用心良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征服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老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老五並收藏大明征服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