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雨下了多少天了……”乾清宮大殿前,朱厚煒看著漂泊的大雨,目光中憂色滿溢。


    自打四月中旬開始,這天就跟漏了似的,雨下個沒完沒了,而且絲毫看不出要停歇的意思。


    如此大雨,必有洪澇,天災必然會導致百姓家園被毀,進而流離失所……


    “迴陛下,這雨已經下了十三天……”身邊伺候的小太監趕忙應聲。


    “十三天呐!”


    江西!


    駐守在南昌府的江西軍區指揮使羅吉也憂心忡忡的看著外麵的大雨,眉頭已然凝結成了一條線。


    羅吉出身永王衛,入京後擔任神策軍先鋒營遊擊,隨後整飭軍務,頗有建樹,被升為參將,天策軍成立,擔任天策軍三營主將,最後天子整編各地衛所,其率三營人馬入駐江西。


    天策軍三營一萬將兵,然而奉天子旨意,各軍區當自行征召義務兵,以擴軍至三萬為限!


    如今的江西軍區已然擁兵三萬,鎮守一方!


    “召集各部團一級將領議事!”


    如今的大明軍製也略做調整,變化不算太大,軍區單位以旅為單位,設旅指揮一名,副指揮兩名,旅教導一名,一旅三萬兵力!


    旅下設三營,每營一萬,營下設三團,每團編製三到四千,團下設千戶所,然後是百戶,小旗等……


    義務兵非常規軍編製,主要就是讓願意參軍的年輕人入軍營進行軍事教育和訓練,到了年限之後再看實際情況,決定是否讓其退伍再吸收新鮮血液。


    沉悶的點將鼓聲在大雨中傳遍軍區,盡管外麵下著大雨,可所有接到消息的團一級將領全部出了營房,以最後的速度奔向指揮部。


    三通鼓畢,十幾名江西軍區的中高級將領已然匯聚於指揮部內。


    待諸將在座位前站定,背著身看地圖的羅吉轉身走到位子前道:“諸位將軍請坐。”


    刷的一下,十幾名將領幾乎不分先後,同時落座!


    “口諭?”竇磊再問,他倒不是懷疑羅吉想要造反,事實上按照如今的軍隊狀況,就算羅吉想造反,追隨他的兵估計都不存在,隻是他身為江西軍區教導員,除了負責軍隊的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外,還有剝奪主將濫用職權的權利,所以他必須問清楚。


    “聖諭!”羅吉二話不說,從桌子上的長條盒子裏麵拿出一張聖旨!


    所有的武將見狀,立即起身肅立。


    羅吉取出聖旨,然後展開念了一遍,等到念完交給竇磊,竇磊則是複閱一遍,然後查看了一下聖旨上的大印。


    “無誤。”竇磊將聖旨交還給羅吉道:“羅將軍打算如何救災。”


    “千裏大堤,一旦掘口,數百裏方圓之地瞬間便是澤國,屆時還不知道會有多少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羅吉的目光變的有些銳利道:“陛下曾經在大營裏麵和我們說過,當兵的在百姓的眼裏麵並沒有太多的好印象,因為地方衛所搶掠欺辱尋常百姓的例子太多了,百姓畏官如虎,視兵如狼!


    但是大明的兵也是出自民間,他們也都是百姓的兒子,本該是人民的子弟兵,卻為何成了百姓眼裏的惡狼?


    還有各地衛所毫無戰力,剿匪寇無力,致使百姓深受匪寇之害,對衛所兵的戰力感到失望,進而對全天下的軍隊失望。


    這就和大明發行的寶鈔一樣,陛下說過,寶鈔想要流通靠的是信用,沒有了信用的寶鈔就是一文不值的廢紙,聖天子用無數的商品背書才重建了紙幣的信用,恢複了皇家在民間的信譽。


    現在咱們也是一樣,陛下讓我們這些駐守地方的軍區之兵,不僅僅是要維護地方安靖,肅清盜匪之患,保護老百姓的安危,最重要的任務是要讓民間接受認可我們這些當兵的。


    讓他們從心底覺得我們和以前的衛所兵是不一樣的,讓他們覺得咱們就是百姓的保護神是人民的子弟兵。”


    “將軍,下令吧,打算怎麽做?”一團團指揮寇固喝道。


    “很簡單!”羅吉掃視眾將大聲道:“想要成為百姓的保護神,咱們現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死守長江大堤,加固大堤,確保大堤不會決口,為此我軍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另外,要妥善收攏此番受災的百姓,幫他們重建家園……”


    “將軍,這是民政,地方官府的事,軍隊如此做不妥。”竇磊再次開口。


    “本將不管民政還是軍政,本將也不管地方官員是否作為,本將隻知道陛下要讓我們被百姓接受,為此本將可以不遺餘力。”


    竇磊不說話了。


    “本將命令!”


    所有將領起身肅立。


    “一團、二團隨本將前往九江,三團負責收容,疏散百姓,確保後勤輜重及時到位!”


    “遵命!”


    九江府。


    九江知府解清也在看雨,每天都在看,時時刻刻都在看。


    連日暴雨,已經讓不少百姓家園被毀,沒了容身之處的百姓便成了流民,紛紛湧入九江府下轄各縣乃至州府內。


    然而此番大災,導致災民數萬,甚至還在不斷上升,各縣早已經是人滿為患。


    一旦出現流民,官府最需要做的事便是妥善安置,不但要建臨時居處還要開倉放糧。


    建簡易的屋子倒還好說,可開倉放糧卻隻能等朝廷的旨意,地方官府私自開倉,乃是殺頭的罪過!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朝廷為了不讓地方上借開倉之名,行舞弊之舉,這才實行這種舉措,說起來也是無奈之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征服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老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老五並收藏大明征服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