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們已經習慣甚至認命了,因為大明的皇帝們都是奇葩或者牛人。


    乞丐出身,當過和尚,最終驅逐蒙元,一統河山,雄才大略卻又心狠手辣的太祖皇帝朱元璋。


    皇位還沒坐穩,就急吼吼要削了叔叔們王位,然後把自己皇位給削沒了的建文帝朱允炆。


    裝瘋賣傻到靖難起兵,最終以一域之地力戰全明大軍,造反成功後又遠征漠北,打的殘元苦不堪言,在史書上留下赫赫雄威的永樂帝朱棣。


    無比仁厚,卻出奇短命,超級吃貨,好不容易坐上皇位,卻隻做了十個月天子的仁宗朱高熾。


    喜歡玩蟋蟀,被稱之為蟋蟀天子,卻用區區十年便將仁宣之治發展到巔峰的宣宗皇帝朱瞻基。


    寵信宦官,聽信讒言,禦駕親征,最後卻做了俘虜的傳奇戰神皇帝朱祁鎮。


    上位成功,圈禁廢帝,卻因喪子,最終心灰意冷被想投機的臣子解救廢帝,奪門成功的景泰帝朱祁鈺。


    喜歡老媽子,卻對滿後宮的佳麗視而不見的極品皇帝憲宗朱見深。


    身為帝王卻隻有皇後一位女人的超級情種皇帝孝宗朱佑樘。


    荒唐無羈、貪玩胡鬧,寵信宦官,視滿朝大臣如寇仇,最後竟然在新婚之夜逃出紫禁城,棄皇位如敝履的奇葩皇帝正德朱厚照。


    雄心勃勃,一心想要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天下弊政,為此視祖製為無物,隻要折騰不死就往死裏折騰的嘉靖大帝朱厚煒……


    楊廷和覺得自己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憐的人,先是遇上不靠譜恨不得什麽事都不問,什麽事都不管的哥哥,哥哥跑了,來了一個恨不得什麽事都管都要親力親為,想要把大明掀個天翻地覆的弟弟……


    這日子就不是人過的……


    嘉靖元年一月末,新年的氣氛才剛剛散盡,皇帝出手了。


    混編神策軍三營,拆分六營北上接管六鎮兵權,隻要順利的話,那麽加上先前的大同,皇帝已然把九邊完全控製了七邊。


    不過邊軍都是根深蒂固的驕兵悍將,各鎮派五六千兵馬就算能順利接管,估計麻煩也不會小,不過大明的文臣從來都看不起武將,皇帝再怎麽折騰武將,大臣們也都不會放在心上。


    隻要皇帝不窮兵黷武就好,因為窮兵黷武會耗費無盡的國力,還會培養出一批功勳武將,屆時若皇帝用勳將來製衡朝堂,很顯然不是文官們願意看到的。


    但是楊廷和還是發現了文官的致命弱點,就是不夠團結,如果遇上的是一位弱勢皇帝,那麽這個弱點不會如何,可一旦遇到強勢的皇帝,這個弱點就會被無限放大,從而影響到文官的根本。


    不管是改革軍製還是鹽政風暴對於文官團體的衝擊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大,既然沒那麽大,那文官就不會抱團反抗。


    唯有商稅……現在商稅還沒有正式實施,但早晚會實施,在商稅問題上,百官是強烈反對,但是通過禦書房和首輔值房兩次談話之後,越是愛惜羽毛的高官就越是畏首畏尾。


    前列的大佬不衝鋒陷陣,指望那些連朝班都站不進去的中層官員?那就算個笑話。


    這就是文官的弱點,一個不被威脅到生死存亡的時候就永遠無法抹去的弱點。


    楊廷和的顧慮不無道理,現在皇帝確實沒有做出威脅到文官整體大利益的事,可以後呢?


    皇帝沒幹不代表他不想幹,今上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誆騙諸王入京城,然後集中居住,敢毫不在意世人眼光,喪心病狂的賣王府,敢整飭禁軍和邊軍,下一步還要對屯兵製動手,那還有什麽是他不敢幹的?


    現在沒幹隻不過是皇位未穩,底氣不足罷了,皇帝現在瘋狂斂財,然後用斂來的財物去整飭軍武,等過上幾年,全大明接受過改變的百萬軍隊都為皇帝誓死效忠的時候,今上還不動?


    如果今上以武力壓服朝堂,屆時手無縛雞之力,光靠一張嘴皮子的文官拿什麽抵抗?


    儒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占著大義的名份,確保皇權更迭的正統性,也就是說,隻要皇帝在乎身後名,不希望自己萬年之後在文人的筆杆子底下成為昏君、暴君的話,那麽就算皇帝也要向文官低頭。


    其本質在於皇帝也要靠文官治理天下,文官再如何,至少他們手裏沒有軍隊,不可能因為文官出現藩鎮之禍,也不可能篡逆謀反,皇帝用儒家自然也就用著放心。


    這才是文官能和皇帝叫板的資本。


    可嘉靖帝更在意的是軍隊,更喜歡的是雜學,盡管沒有表現出對儒家不屑一顧的樣子,可楊廷和知道一旦嘉靖帝有能力扶持雜學人才出仕,那麽他一定會讓雜學中堅進入朝堂和儒家分庭抗禮!


    到了那個時候皇帝左手握強軍,右手有儲備人才,如果真要對儒家動手,那後果必然是災難性的。


    但憂慮歸憂慮,楊廷和也知道自己的擔憂沒有太大的用處,因為一切都還沒發生,就不可能讓文官產生警惕,就算他出言警告,效果也不會有多好。


    “首輔大人,王尚書求見。”內閣屬官在值房外稟報,打斷了楊廷和的思緒。


    “讓他進來。”


    兵部尚書王瓊邁入值房,毫不客氣的拖過一張椅子在楊廷和的對麵坐下,臉上掩飾不住的露出一縷縷焦慮。


    “王尚書這是怎麽了?”


    “宮裏麵下旨了?”


    楊廷和眉頭一皺,皇帝的旨意需要內閣簽署,然後再拿迴司禮監蓋印,才能正式生效,直接給兵部下旨?這是皇帝又在公然破壞規則。


    “什麽旨意?”


    王瓊彈道:“也不算旨意,今上要兵部出具調令,命京直二十六衛盡數拔營前往神策軍駐地接受整編!”


    楊廷和哦了一聲。


    “首輔什麽意思?”


    “意料之中的事罷了,無需大驚小怪。”


    王瓊目光直了……


    “今上這是要幹什麽!”王瓊怒了:“改三營禁軍,擴軍十萬也就算了,如今拆散神策軍,讓吏部出具升遷武職令,直接讓幾個名不經傳的小將去九邊任總兵,將原軍鎮總兵盡數降了半級,邊鎮不穩,京城不安呐!如今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征服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老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老五並收藏大明征服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