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局勢難明,河朔等地都無任何的塘報傳來,怕是已然落入敵手。如果是這樣的話怕是已然攻陷,落入草寇手中。”宋徽宗麵色凝重起來,沉聲道:“你們都是大宋肱骨之臣,此事該如何處理?必須盡快想出一個方法來,遲則生變,不得不慎重處理才行。”

    眾人皆是低頭沉思,大宋境內發生叛亂,此乃國之大事。若非趙構心中有些疑惑,過去了這麽久山東梁山泊渺無音訊,確實有些出乎意料。但是,盧俊義的信又說了大概的時間,不可能一點都沒用。於是,趙構找了許久,終於在一堆舊文檔中找到這份塘報,連夜前來稟報宋徽宗。

    高俅明知此事卻知情不報,也有他的苦衷。一來,那個時候朝中大權他一人獨掌,天下大事皆歸他處理,宋徽宗恢複昔日的作風,吟詩作畫;二來,要是宋徽宗知道大宋出現亂局,定然會治他的罪過,到時候朝野震蕩。沒想到數月後,居然再次被發現,眼看到了這一步,高俅也不得不低頭苦思冥想,想出一個良策才行。

    “啟稟皇上,臣有一策不知可以與否?”高俅身為太尉,又是軍伍出身,棄武從文,文采風流,自成一家,足智多謀,能夠一步步的做到太尉,必然是有幾分本事。

    宋徽宗迴道:“說來聽聽!”

    高俅躬身說道:“以宋江為首的盜賊多數都是江湖草莽出身,隻要皇上一道聖旨願意招安他們即可。以他們江湖草莽出身,蒙受皇上恩寵,必然感激涕流,便不再有任何的反叛的想法。如果可以將他們招安收為國用,也是一大快事,到時候各地百姓也不會紛紛效仿聚眾叛亂。”

    “太尉大人,此言差矣!”李綱反駁道,“雖然宋江等人時江湖草莽出身,不過他們卻是江湖上赫赫有名之人。水泊梁山上也有一些能人異士,他們焉能不知我們的心意。如果前去招安,隻怕他們鬧得更加厲害,壯大聲威,恐怕前去招安之人會有性命之憂。”

    宋徽宗問道:“那你的意思是……”

    李綱鄭重道:“臣的建議是派遣大軍前去鎮壓宋江等人,將他們的信心擊潰,然後再招安才是上上之選。太尉大人說的不錯,他們是江湖中人,隻要用之得當就可以為國效命,成為大宋一大助力。”

    “但是,用之不當則危害社稷。畢竟,他們草莽出身,重情重義,又怎麽會顧忌太多。臣以為可以先派兵前往,讓他們徹底折服,從心裏臣服,又授予官職。既能以防他們出爾反爾,以備不時之需;又能給予他們心靈上的震撼,讓他們

    知道大宋軍隊威武,震懾其他想要聚眾叛亂之人。”

    劉仲武不同意李綱的說法,躬身道:“李大人的意見,臣不敢苟同。如果小小的盜匪就讓大宋派遣大軍前去鎮壓,勞師動眾,又驚動天下百姓。大軍浩浩蕩蕩的前往山東水泊梁山,他們必然收到風聲,及早防範的話,那必是一場大戰。”

    “臣以為不能以大軍鎮壓,可以派遣一名招安使前去,與當地的將領聯係,然後利用當地的兵力平定叛亂。如果宋江等人識時務者,必然會感恩皇上的仁慈,不殺他們之恩,那個時候再招安便會順暢許多。”

    宗澤接著說道:“臣讚成劉大人的說法,我大宋豈可因小小的盜匪聚眾叛亂就妄動大軍,如果其他匪首知曉,豈不是說明大宋無人。另外,各地大軍都駐守在邊境,他國來犯,迴訪不及,便是塗炭生靈,此時不可草率行事!”

    李邦彥又說道:“迴稟皇上,臣以為理應派遣招安使前去,大軍則不需要動用。宋江等人隻不過是一群盜匪聚集在一起,他們的膽子再大也不敢真的殺了招安使。並且,招安使由將領親自護送至河朔與之商談,必然有所成效。”

    宋徽宗聽著眾人的意見沉默不語,他的目光看向了一旁,問道:“種老,你的意思又如何?”

    種老不過是種師道的別稱,唯有皇上一人喊他“種老”,其他人則是尊稱他為“老種”。隻因他的名諱與宋徽宗的國號一樣,才改名,後來又得到宋徽宗賜名。初任文職,因有謀略,後改武職,抵禦西夏有功,成為名將,被尊稱為“老種”。論資曆,種老當之無愧朝中第一人,就算是劉仲武見到他都得恭恭敬敬的稱唿一聲“老種”。

    種師道從容不迫的說道:“迴稟皇上,眾位大人說的最多的也就是兩件事,是戰還是招安。以老臣之見,實則虛之,虛則實之。李少卿之前曾經提及過,派遣大軍鎮壓,然後再派遣招安使前去,實際上老臣也是這個意思。但是,劉大人所言又不無道理。”

    “故而,老臣以為可以如此辦,朝廷派遣一位招安使前去,與宋江等人見麵。另外,皇上再下一道聖旨命令張叔夜從旁輔助,必定可以兵不見血刃的招安。如果宋江等人冥頑不靈,到時候可以采取行動,不必動用大軍前去,以免天下百姓恥笑大宋無人。”

    宋徽宗點點頭,皺著眉頭,道;“那麽何人前去招安呢?”

    招安使要體現出宋徽宗對他們的重視,官職不能小,以免宋江等人覺得是一種侮辱。但是,又不能是武

    將,以免被他們誤認為是挑釁,充滿敵意。因此,宋徽宗才會有此一問,皺著眉頭,苦惱不已。

    “臣願意前往!”李綱躬身請命道。

    “你!……”宋徽宗搖搖頭,道:“你乃是一介文人,真的出現什麽事故,沒有自保能力。若是有什麽三長兩短,搭上朝中大臣的性命,更是不能這樣做。朝中大事還少不了你們,必須重新選擇!”

    趙構說道:“父皇,兒臣願意前往!”

    宋徽宗想也不想,直接了當的拒絕道:“你也不行!”

    “父皇,您且聽兒臣說完!”趙構躬身說道,“兒臣乃是當朝二品大員,又是郡王,唯有兒臣前去方能說明朝廷足夠重視他們一行人,是真心實意的想要招安。再說了,就算有什麽事情,兒臣也可自保,他們傷害不了兒臣。”

    宋徽宗皺著眉頭,嚴詞拒絕道:“你尚未加冠,雖有官職在身,又有郡王的爵位,前往盜匪窩裏,要是有任何的三長兩短,朕又有麵目麵對天下百姓。朝中大臣誰都可以去,唯獨你不行。”

    種師道沉思片刻,出聲道:“啟奏皇上,臣以為郡王擔任招安使可行。”

    宋徽宗麵色不悅,麵色漸冷,種師道麵不改色,他是如實相告,並無任何的偏見,正聲道:“正如郡王剛才所言,他是朝中樞密使,掌管朝中行政大權,一定程度上皇上要是派遣郡王前去,反而可以代表是皇上的意思,另外他的身份想必也是一大助力。但是,郡王年僅尚有,還未加冠,需要其他人陪同才行,否則獨木難支。”

    種師道不帶任何偏見,據理力爭,這是他行事的風格,宋徽宗也明白,又無法說什麽。畢竟,他也是忠心為國。於是,眾人紛紛附和,高俅更是巴不得趙構前去。這樣的話,朝中大臣就無人敢於自己明麵上爭鬥了。如果趙構在水泊梁山出事,那便更好了,這樣一來高俅便可以權傾朝野,宋徽宗照樣對他委以重任。那個時候,他再率領大軍平定叛亂,又是大功一件,必然會得到加封,這樣就可以繼續唿風喚雨了。

    趙構堅定不移的前往水泊梁山,也是想親眼看看傳記中的宋江等人如何模樣,是否真的非常神勇。另外一件事,盧俊義等人也在其中。畢竟,他是自己的師兄,趙構不得不前往。如果出現問題,到時候又是大宋的損失,其他人的本事興許有些誇大,不過盧俊義得到周侗的真傳,學得一身槍法,必定是良才,可堪大用。

    因此,趙構此行勢在必行,任何人都阻攔不了他的決定

    。迫於無奈之下,宋徽宗隻能答應趙構前往盜匪的地盤,招安宋江等人。並且,宋徽宗還給予趙構調兵遣將的兵權,以備不時之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崛起之宋末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晉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晉城並收藏崛起之宋末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