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生所部還在路上,又接到電報,昨天,9月12曰,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將八路軍改稱第十八集團軍。李劍生立即有些坐不住了,他知道,此時上海淞滬戰場中國士兵正在和曰本鬼子拚命,晉北方麵,激戰正酣,平型關戰役已拉開序幕。再這樣坐等下去,那日本鬼子就會象曆史上一樣,占大同、破平型關、娘子關,攻占忻口,拿下太原的。
想到這裏,李劍生又緊急與羅榮桓商量,決定大部隊仍按曾中生的既定方案,先集中火力滅敵一部,稍稍減輕前方我軍其他各部隊的壓力,然後兵分兩路:一路,由羅榮桓率 領,參謀長曾中生、副師長雲天協助,率386旅、獨立旅、警備旅、教導旅、保安旅、補充旅、炮團、警衛團,並醫院、武研所等後勤機關先直接開赴山東;一路由李劍生率領,副政委劉僑、副參謀長胡廷銓協助,率385旅、特務團、工兵團、騎兵團、偵察團自主行動。
對於這一點,羅榮桓沒意思。一者是毛偉人一再強調的,軍事上由李劍生自主決定,二者,李、羅、曾等幾個此前都已經商量了多次,覺得如果事情真按李劍生猜測的那樣發展,完全可以“好好撈一把”,但又不至於影響主力開赴山東開辟根據地的時機。而李劍生則認為,讓羅榮桓先率大部隊先直赴山東,除開這些原因之外,還因為羅榮桓為人做事細致,在發展根據地方麵很有一手,有得曾中生、雲天兩個的協助,相信等李劍生率部趕到山東時,那裏已經是一番局麵了。
兩個人正商量呢,胡廷銓送過來最新的戰報,李劍生一看,當下子半天沒做聲了 。羅榮桓接過情報一看,卻是板垣第五師團出其不意地奔襲平型關,閻錫山在大同組織會戰的計劃徹底失敗,雁門關重兵集團成了無用之兵,平型關又異常空虛,閻錫山不得不迴師防守平型關。結果造成大同在13曰,就是昨天白天,被日軍察哈爾派遣兵團攻占。
難怪師長這樣的情形。羅榮桓暗道,這樣的戰報確實令人心焦。不過,這個板垣征四郎還真是夠狠 的,一下子就打在了閻錫山的要害。哦,好像他們兩個還是當年“日本陸士”的同學哦。閻錫山的這個老同學不簡單啊!
羅榮桓心裏這般想,嘴上卻沒說。一會兒又想,這迴125師不知會不會遇到這個板垣?倒不知咱125師碰上又會怎樣一種情形?能不能把他滅了?他板垣征四郎厲害,咱們李劍生那也有幾把刷子的。嗯,看李劍生這般眉頭緊鎖,估計是在想辦法。想到這裏,羅榮桓道:“板垣師團在日軍各部隊中,有“鋼軍”之稱,其戰鬥力之強悍,據稱為日軍各軍之冠。他們的動作這般快,倒也符合他們這個稱唿。不過,平型關地形險要,晉綏軍可是保家之戰,應該還是會有一番拉鋸的。”
“希望如此。”李劍生道,“還有我們的115師、129師配合呢,應該能相持一段時間的。”
不過,李劍生嘴上這般說,心裏卻又想到,按照曆史,平型關戰役很快就會開打。正史上,林師長是安排115師的戰士在側翼和後方伏擊敵人。這樣一來,單靠晉綏軍、陝軍,絕對守不住陣地。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對於林師長而言,這樣辦那是他的上上之選,因為敵人的空中優勢太大,火力太猛,稍稍有些戰役知識的人,都絕對不會把部隊放到正麵陣地上去挨炸彈的,更何況林師長那可是一代戰神級的人物?至於晉綏軍、陝軍,也不是說他們戰鬥力不行,而是事實明擺在那裏,這時候全部拉上去,拚光了,也不一定能守住。這抗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非是天底下最大的傻子,才在這個時候把骨幹拚光!而無論是115師的林師長,還是晉綏軍的閻錫山,又或是陝軍的馮玉祥,都知道中國的古語“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因此,眼下隻是跟日寇纏鬥,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先把日寇進攻的銳氣磨下來再說。
想到這裏,李劍生邀上羅榮桓、曾中生、雲天、劉僑等幾個,再一次齊聚起來研究地圖。一看地圖,上麵各種顏色的旗子代表各方的力量,李劍生就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就晉西北這巴掌大的地方,竟然有陝軍、中央軍、晉綏軍、八路軍,當然還有日軍。各派勢力錯綜複雜,各有地盤。李劍生有些想不通,這晉西北有陝軍這好理解,但閻錫山不是天天防著中央軍的麽,晉西北怎麽又有中央軍進來了呢?他卻不知,這支中央軍不是別個,正是胡宗南當初被他李劍生所部包圍、最後放下武器開過來的那支。當然,這個時候,當時的“天下第一旅”,眼下已被升格為“天下第一軍”,將其中一個師留在這晉西北。話說蔣委員長玩 這一手很有兩把刷子,那邊在紅軍手裏吃了虧,轉過背硬是將這“天下第一軍”找個借口,在這裏駐下了一個師。還真別說,老閻先被蔣委員長“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國人民一體抗戰”一個大理論給罩住,再加上晉西北地處抗日一線、老閻連吃敗仗,還真需要力量協助,因此明明知道這中央軍進山西,可能以後有麻煩,但仍舊不得不點頭,表示“完全讚同委員長的命令”。人家委員長,那是占著大義的!
閻錫山無比煩燥,李劍生也是如此。李劍生認為,晉北局勢非常不樂觀。這打仗最怕的就是指揮不統一。現在表麵上看,中國的軍隊在晉北兵力不少,但分屬幾個係統,有中央軍、晉綏軍,還有八路軍,這是會戰最忌諱的。如果全部是八路軍、新四軍,小日本再強橫,但想通過晉北天險恐怕也很難。現在呢,各路雜七雜八,還有一部分雜牌軍,而敵人又是日軍最精銳的阪田師團,火力強大,隻怕日軍很快就會突破我軍防線的。
不過,羅榮桓和曾中生態度比較樂觀。羅榮桓認為,劉伯承是公認的兵法大家,說不定能重創日軍。曾中生則很讚賞林師長,他認為林師長是難得的打仗天才,戰術素養極好,肯定會“讓小日本喝上一壺”。李劍生看著兩個,知道他們對侵華初期日軍的戰鬥力仍是估計不足。要知道,一力降十會,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一些計謀是沒有用的。李劍生毫無貶低林師長和劉伯承的意思,而是他知道日寇的火力實在是太猛了,再堅固的工事,也經不住航空炸彈的轟炸。就算,兩軍相逢,林師長、劉師長兩位想出妙計殲敵一部,估計所部也會受到重大損失!
那可都是百戰精兵,都是老紅軍,每一個都是寶貝!
想到這裏,李劍生隻是寄希望於現在的115師和129師。要知道,眼下的115師實力強橫,129師也比曆史上好多了。說不定,還真能在平型關能重創曰軍,打消其南下攻占太原的企圖呢!
不過,貌似,自己剛才的想法裏麵,有什麽東西,自己好像沒有抓住?自己剛才想什麽來著?
日寇的火力實在是太猛了,再堅固的工事,也經不住航空炸彈的轟炸。
慢點,航空炸彈?
對啊,日寇的航空炸彈,日寇的轟炸機啊!
有了,李劍生知道第一仗怎麽打了!
當李劍生講出自己的觀點,奇襲陽明堡機場時,羅榮桓和曾中生都呆了一呆。不過,等李劍生講解個中理由後,曾中生和羅榮桓在作了認真分析後,兩個人都給予了支持。接下來紛工就明確了,副師長雲天和副政委劉僑先期率教導旅、警備旅、補充旅作第一梯隊開赴山東。羅榮桓、胡廷銓坐鎮主力,穩住陣腳。曾中生率工兵團連夜趕迴陝北,一呢,以最快速度修建機場,並修建好藏機洞,二呢,做好其他善後細節工作。
想到這裏,李劍生又緊急與羅榮桓商量,決定大部隊仍按曾中生的既定方案,先集中火力滅敵一部,稍稍減輕前方我軍其他各部隊的壓力,然後兵分兩路:一路,由羅榮桓率 領,參謀長曾中生、副師長雲天協助,率386旅、獨立旅、警備旅、教導旅、保安旅、補充旅、炮團、警衛團,並醫院、武研所等後勤機關先直接開赴山東;一路由李劍生率領,副政委劉僑、副參謀長胡廷銓協助,率385旅、特務團、工兵團、騎兵團、偵察團自主行動。
對於這一點,羅榮桓沒意思。一者是毛偉人一再強調的,軍事上由李劍生自主決定,二者,李、羅、曾等幾個此前都已經商量了多次,覺得如果事情真按李劍生猜測的那樣發展,完全可以“好好撈一把”,但又不至於影響主力開赴山東開辟根據地的時機。而李劍生則認為,讓羅榮桓先率大部隊先直赴山東,除開這些原因之外,還因為羅榮桓為人做事細致,在發展根據地方麵很有一手,有得曾中生、雲天兩個的協助,相信等李劍生率部趕到山東時,那裏已經是一番局麵了。
兩個人正商量呢,胡廷銓送過來最新的戰報,李劍生一看,當下子半天沒做聲了 。羅榮桓接過情報一看,卻是板垣第五師團出其不意地奔襲平型關,閻錫山在大同組織會戰的計劃徹底失敗,雁門關重兵集團成了無用之兵,平型關又異常空虛,閻錫山不得不迴師防守平型關。結果造成大同在13曰,就是昨天白天,被日軍察哈爾派遣兵團攻占。
難怪師長這樣的情形。羅榮桓暗道,這樣的戰報確實令人心焦。不過,這個板垣征四郎還真是夠狠 的,一下子就打在了閻錫山的要害。哦,好像他們兩個還是當年“日本陸士”的同學哦。閻錫山的這個老同學不簡單啊!
羅榮桓心裏這般想,嘴上卻沒說。一會兒又想,這迴125師不知會不會遇到這個板垣?倒不知咱125師碰上又會怎樣一種情形?能不能把他滅了?他板垣征四郎厲害,咱們李劍生那也有幾把刷子的。嗯,看李劍生這般眉頭緊鎖,估計是在想辦法。想到這裏,羅榮桓道:“板垣師團在日軍各部隊中,有“鋼軍”之稱,其戰鬥力之強悍,據稱為日軍各軍之冠。他們的動作這般快,倒也符合他們這個稱唿。不過,平型關地形險要,晉綏軍可是保家之戰,應該還是會有一番拉鋸的。”
“希望如此。”李劍生道,“還有我們的115師、129師配合呢,應該能相持一段時間的。”
不過,李劍生嘴上這般說,心裏卻又想到,按照曆史,平型關戰役很快就會開打。正史上,林師長是安排115師的戰士在側翼和後方伏擊敵人。這樣一來,單靠晉綏軍、陝軍,絕對守不住陣地。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對於林師長而言,這樣辦那是他的上上之選,因為敵人的空中優勢太大,火力太猛,稍稍有些戰役知識的人,都絕對不會把部隊放到正麵陣地上去挨炸彈的,更何況林師長那可是一代戰神級的人物?至於晉綏軍、陝軍,也不是說他們戰鬥力不行,而是事實明擺在那裏,這時候全部拉上去,拚光了,也不一定能守住。這抗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非是天底下最大的傻子,才在這個時候把骨幹拚光!而無論是115師的林師長,還是晉綏軍的閻錫山,又或是陝軍的馮玉祥,都知道中國的古語“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因此,眼下隻是跟日寇纏鬥,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先把日寇進攻的銳氣磨下來再說。
想到這裏,李劍生邀上羅榮桓、曾中生、雲天、劉僑等幾個,再一次齊聚起來研究地圖。一看地圖,上麵各種顏色的旗子代表各方的力量,李劍生就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就晉西北這巴掌大的地方,竟然有陝軍、中央軍、晉綏軍、八路軍,當然還有日軍。各派勢力錯綜複雜,各有地盤。李劍生有些想不通,這晉西北有陝軍這好理解,但閻錫山不是天天防著中央軍的麽,晉西北怎麽又有中央軍進來了呢?他卻不知,這支中央軍不是別個,正是胡宗南當初被他李劍生所部包圍、最後放下武器開過來的那支。當然,這個時候,當時的“天下第一旅”,眼下已被升格為“天下第一軍”,將其中一個師留在這晉西北。話說蔣委員長玩 這一手很有兩把刷子,那邊在紅軍手裏吃了虧,轉過背硬是將這“天下第一軍”找個借口,在這裏駐下了一個師。還真別說,老閻先被蔣委員長“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國人民一體抗戰”一個大理論給罩住,再加上晉西北地處抗日一線、老閻連吃敗仗,還真需要力量協助,因此明明知道這中央軍進山西,可能以後有麻煩,但仍舊不得不點頭,表示“完全讚同委員長的命令”。人家委員長,那是占著大義的!
閻錫山無比煩燥,李劍生也是如此。李劍生認為,晉北局勢非常不樂觀。這打仗最怕的就是指揮不統一。現在表麵上看,中國的軍隊在晉北兵力不少,但分屬幾個係統,有中央軍、晉綏軍,還有八路軍,這是會戰最忌諱的。如果全部是八路軍、新四軍,小日本再強橫,但想通過晉北天險恐怕也很難。現在呢,各路雜七雜八,還有一部分雜牌軍,而敵人又是日軍最精銳的阪田師團,火力強大,隻怕日軍很快就會突破我軍防線的。
不過,羅榮桓和曾中生態度比較樂觀。羅榮桓認為,劉伯承是公認的兵法大家,說不定能重創日軍。曾中生則很讚賞林師長,他認為林師長是難得的打仗天才,戰術素養極好,肯定會“讓小日本喝上一壺”。李劍生看著兩個,知道他們對侵華初期日軍的戰鬥力仍是估計不足。要知道,一力降十會,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一些計謀是沒有用的。李劍生毫無貶低林師長和劉伯承的意思,而是他知道日寇的火力實在是太猛了,再堅固的工事,也經不住航空炸彈的轟炸。就算,兩軍相逢,林師長、劉師長兩位想出妙計殲敵一部,估計所部也會受到重大損失!
那可都是百戰精兵,都是老紅軍,每一個都是寶貝!
想到這裏,李劍生隻是寄希望於現在的115師和129師。要知道,眼下的115師實力強橫,129師也比曆史上好多了。說不定,還真能在平型關能重創曰軍,打消其南下攻占太原的企圖呢!
不過,貌似,自己剛才的想法裏麵,有什麽東西,自己好像沒有抓住?自己剛才想什麽來著?
日寇的火力實在是太猛了,再堅固的工事,也經不住航空炸彈的轟炸。
慢點,航空炸彈?
對啊,日寇的航空炸彈,日寇的轟炸機啊!
有了,李劍生知道第一仗怎麽打了!
當李劍生講出自己的觀點,奇襲陽明堡機場時,羅榮桓和曾中生都呆了一呆。不過,等李劍生講解個中理由後,曾中生和羅榮桓在作了認真分析後,兩個人都給予了支持。接下來紛工就明確了,副師長雲天和副政委劉僑先期率教導旅、警備旅、補充旅作第一梯隊開赴山東。羅榮桓、胡廷銓坐鎮主力,穩住陣腳。曾中生率工兵團連夜趕迴陝北,一呢,以最快速度修建機場,並修建好藏機洞,二呢,做好其他善後細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