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南乃是淝水,河水自西向東流去。


    此時孫權麾下十萬大軍,正在從河上唯一的津渡——逍遙津浮橋,陸陸續續過河。


    而已經渡過河的幾萬人,也處在混亂狀態,沒有完成集結。


    這正是張遼主動發起進攻的有利時機。


    張遼率領手下八百騎兵在亂軍之中向遠處孫權帥旗衝殺過去。


    突然之間前麵迎來兩員戰將,正是徐盛與宋謙。


    張遼話不多說,抖槍對著徐宋二將便刺,出手便是拚命打法,絲毫不做防禦。


    徐宋二將頓時下了一跳,他們是軍力占優的一方,並不想跟張遼拚命,一時間兩人竟然被張遼殺了個手忙腳亂,緊急向後撤退。


    在後麵督戰的潘璋見狀大怒,厲聲吼道:“妄自退卻者,死!”


    說著迎上前去,一槍便把宋謙挑死,如此這才止住了軍兵的敗退。


    徐盛見這情形也隻能硬著頭皮,帶領部下又迴身去戰張遼。


    可是他們兩個人都不是張遼對手,現在隻剩下他一個,又怎能抵敵的住?


    在張遼拚命三郎式打法之下,隻是幾個照麵,徐盛又一次被張遼擊敗,隻好躲開潘璋,向旁邊退去。


    此時正在丘塚之上的孫權,眼睜睜看著張遼向他這邊衝殺過來。


    張遼雖然隻有八百騎兵,但是勢不可擋,竟然衝過了層層堵截。


    孫權不由對這員武將之悍勇感到吃驚,隻可惜他麾下第一猛將太史慈還並未渡河,他隻好問左右道:“誰能前去,與我攔住來將?”


    “末將願往,”呂蒙蔣欽同時應聲。


    “好,二位前去會同潘文珪,共同迎戰,”孫權命令道。


    呂蒙蔣欽二人縱馬殺下丘塚,與潘璋會和,三將一字排開,擋住了張遼去路。


    就算張遼再是勇猛,也不可能抵過他們三人聯手。


    可是張遼根本就無意與他們對戰,而是猛攻幾槍,從呂蒙與蔣欽中間殺開一條縫隙,直接突擊了過去。


    三將猝不及防,趕緊迴身追趕。


    可是張遼已經單騎突擊到了丘塚之下,正向塚上孫權的帥旗傘蓋衝了過去。


    孫權見狀心中駭然,此時他身邊已經沒有武將可派,隻有幾十名護衛親兵。


    連那麽多武將都攔不住張遼,這些護衛親兵豈能攔得住?


    眼見張遼已經離他不過三五丈遠,孫權顧不得其他,趕忙由親兵保護著後撤。


    他這一撤,本來已經混亂異常的數萬江東軍兵更亂了,就跟無頭蒼蠅一樣蜂擁跟著撤,光踩死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人。


    而孫權也下令按下傘蓋和大旗,瞬間消失在了混亂的軍兵之中,令張遼失去了進攻目標。


    其實張遼也不指望八百騎兵能殲滅這數萬江東軍。


    他隻是要趁對方立足未穩之際挫其銳氣。


    眼見目標已經達成,於是撥馬準備撤迴。


    江東軍大約是被他殺怕了,他迴去的路上沒人敢攔,紛紛給他讓開道路。


    他從容的帶領八百軍兵撤迴到城內。


    李典薛悌對張遼之神威佩服之至。


    李典歎息道:“文遠將軍以八百軍兵便能將數萬江東軍攪的天翻地覆,令主帥孫權偃旗逃竄,這恐怕古之名將都難以做到。”


    張遼絲毫不居功,微微一笑道:“這裏麵也有曼成之功勞。”


    李典卻是不敢跟他搶奪功勞,連連擺手道:“末將隻是負責壓陣而已。”


    他們登上城頭,隻見那數萬江東軍全都聚集在遠處逍遙津,正準備渡河,撤迴南岸。


    張遼沉吟道:“這江東軍在江北吃了大虧,必定想要去南岸集結。


    古有“半渡而擊”之說,此時正是斃敵良機。


    就請二位守城,本將率領五千軍馬再次出城殲敵。”


    先前張遼帶領八百勇士出城,那是為了挫敵銳氣,可是現在率領五千軍兵出城,那就純粹是為了殺人了。


    旁邊的李典朗聲道:“魏公有令,讓你我二人共同出城迎戰,文遠豈能丟下我李典?


    讓我與你同去。”


    “好!”


    張遼點了點頭,既然李典與他一心,正是他想要的。


    於是兩人點齊麾下五千軍兵,再次殺出了合肥城,向逍遙津正在渡河的江東軍殺了過去。


    此時淝水上其他津渡已經被曹軍破壞,隻剩下逍遙津一個浮橋渡口,僅能容兩人並排而過。


    數萬大軍在此爭渡,自然混亂不堪。


    恰在這時,張遼李典率軍又殺迴來了。


    江東軍雖然人多,但是卻無法形成指揮,形不成有效戰鬥力。


    他們前麵有人在渡河,後麵又有張遼這個殺神帶領五千軍兵追殺,一時間擠入淝水之中被衝走的都不計其數。


    而張遼則率軍大開殺戒,隻殺的江東軍人頭滾滾,屍橫遍野,死傷不計其數。


    這裏麵可苦了孫權。


    方才孫權見張遼退了,為了穩定軍心,他選擇在後麵壓陣,並沒有先渡河。


    可哪想到張遼竟然又從城內殺了出來。


    而且張遼顯然已經發現了他又重新打起來的帥旗,正向這邊衝殺。


    孫權不由叫苦不迭,此時他身邊並沒有勇猛之將,而前路又被手下軍兵堵得嚴嚴實實,根本無處可逃。


    眼見張遼越來越近,他仰天長歎道:“難道今日,天要絕我孫權於此?”


    話音未落,就聽耳中有人高聲喝道:“主公莫慌,末將來也!”


    孫權聽到聲音,不由得神情一震,原來那聲音乃是淩統所發出的。


    孫權循著聲音看去,隻見對麵飛馳而來數匹戰馬。


    堵住渡口的江東軍兵紛紛避讓,而對麵那數匹戰馬的乘客,正是從南郡趕來的周瑜、淩統、甘寧、程普、周泰、黃蓋等一眾將領。


    “公瑾救我!”


    此時孫權也顧不得詢問,為什麽周瑜率領一眾人會出現在合肥了。


    他隻求有人能為他擋住身後的張遼即可。


    周瑜打聲道:“主公勿憂,周瑜在此。”


    說著,周瑜橫槍親自擋在了孫權麵前,而甘寧淩統程普周泰黃蓋等將領則迎上前去,圍住了張遼。


    甘寧淩統等幾員將領之勇猛,遠非蔣欽徐盛等人可比。


    尤其是甘寧淩統,他們每一個人的武力都不在張遼之下,此時這麽多人聯手,張遼就算長了三頭六臂都應付不過來。


    一時間張遼被殺的手忙腳亂,險象環生,趕緊扯馬欲退。


    可是甘寧等人豈能讓他如此輕鬆地離開,竟是死死纏住,令張遼後退不得。


    此時孫權見終於有人收拾住了張遼,如此也就沒必要再迴到淝水以南了


    他又重新立起帥旗,下令收攏驚慌失措的軍兵,咬牙切齒道:“給我擒殺那張遼,切勿讓其逃走,”


    想起方才被張遼殺那麽狼狽,他在眾目睽睽之下倉皇而逃,而且還是兩次,他便恨得牙根子癢癢。


    再說張遼是合肥城主將,所率領的又是合肥城大部分精銳,隻要擒殺了張遼,再殲滅這支曹軍,合肥城也就拿下大半了。


    更何況張遼殺了他的愛將陳武,此仇非保不可。


    所以於公於私,張遼必須死。


    張遼被一眾江東將領圍困中,隻能揮舞著長槍負隅頑抗,勉力支撐。


    他本來率軍殺的孫權已經無處可逃,可是沒想到驟然殺出了這麽多江東悍將。


    誰知道這些人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他死不打緊,可是他死之後合肥城必然守不住,如此自然有負魏公之重托。


    同時,他的恩公丁辰剛剛被委任為前敵大都督,他就丟失了合肥,如此怎對的起那少年當初在白門樓上救命之恩?


    其實張遼心中一直記得,當初在白門樓上,正是丁辰為他與高順求情,這才保下了他的性命。


    “丁令君,末將對不住了!”張遼渾身是血,身上不知有多少個傷口,厲聲高喊。


    他再也不管其他方向紮來的長槍,而是集中全部力量向甘寧刺了過去。


    傷敵五指不如斷敵一指,他要用最後的力氣,臨死也要帶走一個。


    他選擇了甘寧。


    這種以命換命式打法頓時把甘寧嚇了一跳,趕忙閃避。


    可那是張遼拚死刺出的最後一槍,力道自有千鈞之重,一時間甘寧隻是要害部位躲過,肩膀卻被張遼長槍刺中。


    同時,張遼身上也被身邊的長槍刺中,摔下馬來。


    他仰麵看著天空,隻覺得蒼穹離自己越來越近,意識也越來越模糊。


    “這就是將死之前的感覺吧,”張遼莫名其妙的嘴角翹了翹。


    他覺得相比並州軍那些死去的老夥計,自己活到現在,已經賺了。


    隻是自己的命還是不夠好,至少不如高順,能直接進入丁令君麾下,從此官運亨通不說,那些元老將領再長十個膽子也不敢排擠。


    ……


    此時那一眾江東將領圍了過來,準備給張遼最後致命一擊。


    突然之間就聽傳來一陣箭矢破空之聲。


    眾將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將,自然聽得出來這箭矢正是奔他們來的,於是連忙紛紛閃避。


    一波羽箭射過之後又是一波。


    緊接著就覺得大地都在微微顫動,隻見遠處鋪天蓋地的騎兵如一片墨雲一般黑壓壓的壓了過來。


    這正是丁辰率領手下的烏桓鐵騎及時趕到了,他們從上遊早已渡過了淝水,來到了河北岸。


    騎兵之中跑在最前麵的正是趙雲、魏延、高順、陳到、徐晃、樂進等一眾將領。


    他們遠遠地看到一員曹將在江東軍將圍困之下落馬,而高順與張遼是老相識了,無需看麵孔,隻需看身形輪廓便認了出來,大聲叫道:“不好,張文遠危險,快救人!”


    說著,從馬鞍橋上摘下弓箭,當先射了出去。


    趙雲魏延徐晃等也毫不遲疑,趕緊拉弓遠程攻擊那準備行兇的江東諸將。


    這時候丁辰指著前方大聲道:“那便是逍遙津,擊破江東軍,就在此時。


    殺!”


    “殺!”


    “殺!”


    “殺!”


    一眾烏桓鐵騎聽了丁辰的命令不由興奮不已。


    他們自從來到荊襄戰場之後,兩勝關羽那千八百步卒,根本就沒打過癮。


    如今麵對數萬江東軍,而丁辰也下達了進攻命令,他們第一次感覺有了用武之地。


    一萬烏桓鐵騎在趙雲魏延等武將率領之下,如同虎入羊群一般,衝入再次混亂的江東軍,騎兵衝擊力的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


    瞬間逍遙津渡口的江東軍被衝擊的七零八落,哭爹喊娘,狼奔豕突,跳入淝水被衝走的都不知道有多少人。


    而於此同時,趙雲魏延徐晃樂進等曹氏名將合戰甘寧淩統程普周泰等江東將領。


    有了趙雲的加入,曹將的實力要明顯強於江東將領。


    更何況甘寧被張遼刺中,已然身受重傷。


    一時之間曹將把一眾江東名將殺的連連後退。


    這時候高順跳下馬,來到躺在地下的張遼身邊,一邊揮槍驅馬匹,以免張遼被馬踩,一邊急道:“文遠,你沒事吧。”


    張遼微微睜開眼睛,認出了高順,聲音微弱道:“你……來了,合肥……”


    高順動情道:“文遠,你都傷成這樣子,還記掛著合肥?


    放心,丁令君率領一萬鐵騎前來救援,我們不止要守住合肥,還要把江東軍徹底擊潰,你就放心養傷吧。”


    張遼聽了高順的話,心中緊繃著的弦鬆懈了下來,聲音微弱的呢喃道:“如此……甚好……幫我給……丁令君帶句話,就說……我張遼……咳咳……盡力了……”


    說完,瞬間暈了過去。


    這一戰,他的確是已經拚盡全力,由此也創造了一個傳奇。


    此時一萬烏桓鐵騎縱橫決蕩,正對混亂的江東軍進行一場血腥屠殺。


    江東軍雖有數萬人,但是九成九都是步卒,且剛才已經被張遼衝擊的驚慌失措,在烏桓鐵騎的衝擊之下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屍體跌落到淝水之中,幾乎把水流給阻斷,血水把河水都染紅了。


    而江東諸將見抵禦不住丁辰麾下趙雲等人,於是保護孫權倉皇渡過淝水,向南岸逃去,顯然是拋棄了河北岸的數萬軍兵。


    同時被拋棄的還有受傷落馬的甘寧。


    丁辰並沒有下令追擊。


    逍遙津渡口如此狹窄,不利於大規模騎兵渡過,無法發揮出騎兵的優勢,所以隻能暫時先把河北岸那江東軍兵處理幹淨。


    正在這時,魏延把五花大綁的甘寧推到了丁辰跟前,欣喜的道:“令君,你瞧我捉住了誰?”


    7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救曹操長子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開月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開月圓並收藏三國從救曹操長子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