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周瑜作為淮泗武人集團的領袖,在孫權麵前並沒有表麵上看起來那麽受信任。


    要不然孫權在大搞本土化改革。


    拉攏本地人是一個方麵,同時不願被淮泗武人集團所控製是另一方麵。


    孫權作為少主,與先主留下的“顧命大臣”之間,自然有不和諧因素。


    甚至後世有人懷疑,周瑜的死都跟孫權有關,畢竟孫權有足夠的殺人動機。


    當然,這也隻是懷疑而已。


    所以諸葛亮告訴劉備,即使忽悠了周瑜也無所謂,到時候直接去麵對孫權,孫權必然能給劉備做主。


    隻不過劉備沒有料到的是,未來他與孫權見麵,不止相談甚歡,甚至孫權連妹妹都嫁給了他。


    當然那是後話。


    此時劉備親率大軍以張飛為先鋒,以諸葛亮為軍師,浩浩蕩蕩往武陵郡進發。


    他使用的乃是聲東擊西之策,做出攻打南方三郡的假象,然後半途突然轉道,閃擊長沙……


    ……


    此時武陵、零陵、桂陽三郡聽說劉備親帥大軍來攻打,瞬間陷入了恐慌之中。


    這荊州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長江與漢水從境內穿過,把荊州分割成三個區域。


    以前劉表依托蔡氏蒯氏宗族,所實際控製的是襄陽江夏南郡等中北部區域。


    而荊州的南方諸郡本來就有高度的自治權,隻不過是共同承認劉表這個荊州牧罷了。


    後來在官渡之戰前,由於劉表的錯誤安排,再加上丁辰的推波助瀾,成功逼反了張羨,如此這南方三郡實際上是落入到了呂布手中。


    而呂布名義上又是受曹操委派。


    再後來曹操率軍南下接收荊州之時,呂布早已聽說女兒跟隨其夫君被曹操貶到了柳城,呂布頗為著惱,所以對曹操前來視而不見,既沒有開門迎接,也沒有率軍抵抗。


    曹操知道呂布心裏有氣,隻不過曹操又不是真的要貶斥丁辰,也沒有在意呂布的小脾氣。


    所以雖然荊州風雲激蕩,打的熱火朝天,一江之隔的南方諸郡卻是風平浪靜,相安無事,這自然符合本地豪族與百姓所有人的利益。


    畢竟除了諸侯喜歡打仗之外,幾乎所有人都不希望自己身邊發生戰爭。


    可令人想不到的是,赤壁的硝煙剛剛散去,劉備就把戰火燃燒到了荊南地區。


    荊南守備將軍府設在零陵郡的昭陵縣,這裏是北方防線中樞所在。


    書房內,呂布手拿一把小刀,正在專心致誌的雕刻一把小型桃木的方天畫戟。


    這支方天畫戟隻有一尺來長,顯然是作為幼童玩具來用的,但是呂布雕刻的極為用心,就連上麵的雲紋都是按照他真實方天畫戟同比例縮小的。


    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呂布閑來無事便醉心於手工製造這些木質武器,說是給他未來的外孫當玩具。


    可是他所雕刻的,已經快成一個小型武器庫了。


    誰能想到雙手沾滿了鮮血,殺人無數的呂溫侯,竟然為外孫做玩具入了迷。


    此時張羨正站在呂布書案麵前,心急火燎的道:“哎呀,呂溫侯,劉備都率大軍打過來了,你不專注防禦,還有心情做這些東西?”


    張羨是聽到劉備率軍來襲之後,才急匆匆的專門跑來見呂布的。


    如今荊南三郡的內政均由張羨負責。


    呂布頭也不抬的道:“劉備,手下敗將而已,何足道哉?


    他若是敢來,我必讓他有來無迴。”


    “聽說那劉備跟周瑜聯手,在赤壁大破曹軍八十萬,溫侯不可大意啊,”張羨急道。


    呂布眉毛挑了挑,輕蔑的道:“那是曹操不小心,著了周瑜的道兒而已。


    你隻需把軍糧給準備夠,呂某便能你把劉備的腦袋拿來給你玩耍。”


    其實呂布對劉備還真是有著極大的心理優勢,無論當年的虎牢關之戰還是下邳之戰,呂布都是按著劉備爆錘。


    “軍糧都好說,隻要溫侯能抵擋住劉備,三郡之內所有豪紳富戶都願意拿出來糧食,溫侯麾下軍馬吃到明年都夠了。”


    張羨試探著道:“要不……溫侯再招募兩萬軍兵,在下自有辦法為溫侯募糧。”


    “以現有軍馬足矣!”


    呂布聽完,把手中的小刀和木戟往桌上一扔,站起身來爽朗的哈哈大笑道:“閣下真是大才,若呂某早得閣下處理內政,這天下說不定已經姓呂了。”


    其實呂布所代表的並州軍事集團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內政高手。


    所以後來呂布雖然短暫占有了兗州,但是卻征收不上來糧食,治下的各豪族又對他離心離德,根本不幫他。


    就連他與曹操在濮陽血戰的時候,他的盟友張邈都未曾給他半粒糧草的幫助,以至於不得不敗退出兗州。


    後來取得了徐州又是如此,雖然名為徐州牧,但是沒有豪族的支持,收不來糧食,隻能導致軍兵越打越少。


    可是自從來到荊南就完全不同了,張羨不止深得民心,而且是個內政天才,始終為呂布的軍糧準備的足足的,從來就沒讓呂布擔心過。


    所以呂布才發出那樣的感慨。


    若早有張羨這樣的人才在身邊,天下都姓呂有點吹牛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在兗州和徐州不至於敗的那麽慘。


    當然,呂布現在是南方三郡的守護神,張羨也比較容易從豪紳手中募得糧食……


    ……


    丁辰跟隨曹操迴到了鄴城,當先來到丞相府拜見姑母。


    宅院裏,坐在紡車前麵的丁夫人鬢角已現白發,一見到丁辰,連忙驚喜的站了起來。


    “子文,你終於迴來了,”丁夫人飽含熱淚顫聲道:“姑母還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你了呢。”


    令人難以想象的是,丁夫人這個天下最有權勢的女人,依然保留了簡樸的本色。


    她在丞相府內宅也開辟了一片菜地,自種自收,並且還自己織布,用以裁衣。


    丁辰連忙拜倒道:“讓姑母擔憂,這是侄兒的罪過,以後侄兒必定謹言慎行,再也不惹嶽父生氣了。”


    “傻孩子,”丁夫人早已經知道,夫君並非真正生侄兒的氣,而且那次發火根本就是夫君設的一個局,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根本躲不過的。


    丁夫人摸著丁辰的臉,歎息著轉移話題道:“這三年不見,我侄兒壯實了許多,也像個男子漢了。


    你的家眷姑母已派人去柳城迎接,不日即將來到鄴城,你也馬上就要做父親了。”


    “多謝姑母為侄兒操持這些,”丁辰道。


    丁夫人抿嘴一笑:“那都是我丁家的後人,我不操持,誰來操持?


    等孩兒出生,你什麽都不用管了,一切都由姑母來照料。”


    丁夫人千盼萬盼,終於盼到侄兒讓四個女人同時懷孕,丁夫人簡直高興壞了,那生出來的孩兒流的可是跟她一樣的血脈。


    “如今節兒也已經到了可以成親的歲數,你也是有爵位在身之人,還是盡快圓房,生出我丁家的嫡長子為妙,”丁夫人道。


    “謹遵姑母吩咐,”丁辰感覺自己在姑母眼中成了種馬,需要每日勤奮的播種,要不然田地就荒廢了。


    “嗯,你們剛剛班師,等稍稍安頓下來,再挑個黃道吉日,給你們完婚。”


    丁夫人想了想又道:“你在鄴城的宅邸雖然子修每天都派人打掃,但畢竟是一座空宅,你迴去也沒人照料。


    左右這幾天,你在柳城的家眷以及仆役就要到了,到時你再搬進去住吧。


    這幾日你就暫時住在姑母這裏,我讓下人把那廂房給你收拾出來。”


    “多謝姑母,”丁辰心中一股暖流流過,姑母心細如發,什麽事都替自己想到了。


    “這孩子,謝啥?”丁夫人佯裝嗔怪,“幾年不見,倒跟姑母客氣起來了。”


    在她的心裏,侄兒跟養子不相上下,至於曹丕曹彰等人,就完全靠邊站了。


    接下來的幾日,丁辰便住在丞相府中,風平浪靜。


    可是丞相府外卻是風起雲湧。


    原來,曹操班師之後,便上表朝廷,具言自己為漢室平定荊州的功績。


    其實這是一份給漢室出難題的表文。


    對漢室來說,有功勞就要賞,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可是曹操還怎麽賞?


    丞相是朝臣最大的官職,冀州牧是外臣最高官職,武平侯作為一個縣侯,也是現行爵位體係下的最高等。


    再往上封,便違反了大漢王朝數百年傳下來的規矩,突破現有體製了。


    於是在許都的漢室選擇了裝糊塗,保持沉默。


    可是曹操一眾手下不幹了。


    以中軍師陵樹亭侯荀攸、前軍師東武亭侯鍾繇、左軍師涼茂、右軍師毛玠為首的一眾人聯名上表朝廷,說丞相曹操功勳卓著,爵位僅為武平縣侯,有失天下所望,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勳。


    華夏自秦、漢改二十等爵之後,最高爵位為徹侯(漢武帝時避諱改為列侯),並無公爵之位,荀攸等人所提出的公爵,乃是效仿自堯、舜及至夏、周以來的製度。


    公爵地位在天子之下,高於諸侯、伯、子、男等爵位,為諸侯之長,如周朝時期的周公、召公、毛公等。


    這相當於要在大漢天下之中,名正言順的劃出一塊地盤,建立一個公國。


    這份奏疏自然引得天下嘩然,朝野震動。


    當初王莽篡漢之前,就是從做安漢公開始的,如今曹操似乎在走一條跟王莽一模一樣的篡漢之路。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荀彧作為漢室最忠心的支持者,他的侄兒荀攸卻是勸進的急先鋒。


    而另一個急先鋒鍾繇,此前一直是天子的親信,鍾繇去關中,正是為了給天子聯絡西北的馬韓以做外援,可是如今卻也徹底倒向了曹操,開始挖漢室的牆腳了。


    在某個夜晚,荀彧從許都來了鄴城,這也是這對老朋友決裂之後的第一次見麵。


    丞相府的書房裏,數盞油燈照的燈火通明。


    荀彧身子佝僂的站在曹操麵前,以心聲緩緩說道:“猶記得在下初見丞相之時,那時丞相剛剛從陳留起事,兵不過三千,將不過元讓子孝等人。


    那時丞相與在下徹夜長談,所談者皆為匡扶漢室,安漢興劉,平定暴亂,使天下重歸一統。


    可是如今大業即將完成,丞相之初心怎麽就變了呢?


    您的祖輩父輩都是食漢祿的忠臣呐。


    您也是大漢的丞相,已經位極人臣,為何非要踏出那一步呢?”


    曹操麵沉似水的搖搖頭道:“這都是公達他們弄出來的,老夫委實不知。”


    “丞相啊,”荀彧怎能相信這事曹操完全不知情?


    他痛心疾首道:“人活一世,總要考慮青史留名。


    若丞相未踏出那一步,在後世史冊中,丞相便是平定暴亂之名臣。


    若丞相踏出了那一步,丞相的所作所為在後世史官筆下,那得成什麽樣子。”


    荀彧自從投奔曹操,就一直是為匡扶漢室而努力。


    而且荀彧是真正的匡扶漢室,甚至不惜用生命去扞衛,並非像劉備等其他人那樣,打著匡扶漢室的名義為自己謀私利。


    這也是荀彧的初心,從未改變過。


    而曹操的心卻是變了,也許他從一開始的確是想著能做一個中流砥柱,把將要傾倒的漢室扶起來。


    可是隨著占有的地盤越拉越大,欲望也越來越大。


    他也漸漸看穿了,漢室所謂的天命,不過是一層窗戶紙而已,隻要捅破了,根本就不值錢。


    既然如此,他何必要為了一層窗戶紙憋著。


    “他們不過是要老夫行周公舊事,又有什麽可怕的?”曹操走到荀彧麵前,語重心長的說道:“文若,你我相知二十餘載,老夫向來對你言聽計從,常引為知己。


    老夫真沒想到,這事卻是你來率先反對。


    那天子給了你什麽好處,老夫必給你十倍,隻需你不要再管這些事。”


    “是道義!”荀彧搖搖頭,緩緩道:“並非天子給了在下什麽好處。


    在下如此,而是為了心中之道義。


    而且在下相信,天下與我同時秉承此種道義之人還有很多。


    丞相若真行此事,必會引起天下士人逆反,到時丞相又會變得無人可用。”


    “我跟你談交易,你跟我說道義,”曹操擺了擺手,不耐煩的道:“看來咱倆說的不是一迴事兒?”


    ————————————————————————


    月底了,求月票啊


    7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救曹操長子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開月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開月圓並收藏三國從救曹操長子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