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還有多少人求情
三國從救曹操長子開始 作者:雲開月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烏桓人的等級遠比漢人還要森嚴。
自從踏頓死後,這長老會便成了十萬烏桓部族的最高權利機構,擁有對部眾的生殺大權。
所以這幾個長老想給丁辰送女子,隻要選中的,沒有敢不從命的。
可是如今漢軍竟然把他們包圍了,若把他們全都殺死,剩下的那十萬部族便成了待宰的羔羊,再也無人能夠抵抗。
唿泉等長老推開石屋的大門,隻見整個柳城內的街道上,到處都點燃了火把。
本來駐守在城外的數萬漢軍已經全都進城了,圍住這中間石屋的約有數百軍兵,他們盔甲鮮明,隊列整齊,手持明晃晃長矛。
為首的馬上一左一右兩員戰將,正是夏侯惇與曹仁。
原來,曹操所寫第二封信並非隻給了丁辰,同時也寫給了這兩個兄弟。
夏侯惇曹仁二將來到河北之後,正是得益於丁辰才能迅速翻身,洗刷過往兵敗的恥辱,並因為立下赫赫功勳而被封為一州刺史。
他們自然不願意看到丁辰為了這一眾烏桓人而得罪曹操。
既然丁辰下不去手,那他們就代勞好了。
不過是十萬異族百姓而已,殺了也沒什麽可惜,當初官渡之戰殺袁軍七八萬人,眼睛都沒眨一下。
“動手!”
夏侯惇一隻眼睛在火光掩映中異常猙獰,他隨手一揮,身後手持長矛的軍兵迅速對著長老們衝了過去。
隻要殺了這些所謂長老,烏桓部族將群龍無首,殺起來不費吹灰之力。
“我們都已經甘願投降了啊,”唿泉痛心疾首道:“你們難道沒有聽說過殺降不詳麽?”
“這柳城內都是一眾老弱婦孺,你們怎麽下的去手。”
“數百年前我們先祖已經歸附大漢,我們也是大漢子民,你們還殺,難道就沒有王法了嗎?”
眾長老頓足捶胸的控訴,但是沒有用,夏侯惇就當沒有聽見,依然令軍兵端著長矛向前。
“住手!”
這時候突然傳來一聲清脆的斷喝,隻見丁辰騎馬從後麵緩緩走了過來。
那一眾長老看到他似乎看到救星一般,紛紛跪地哭訴道:“君侯救命,求君侯放我們族人一條生路吧。”
“如今那帶領作亂的踏頓已死,我們是誠心誠意歸降,再也沒人敢違抗大漢天兵了啊。”
丁辰緩緩的看向夏侯惇和曹仁,平靜的道:“兩位叔父,這烏桓部族都已經繳械,再也沒有了抵抗能力,他們隻是十萬普通百姓,何必要趕盡殺絕?”
“子文,這是你嶽父的命令,誰敢違抗?”夏侯惇道:“你不忍動手,我們便替你。
這些不過是一幫異族而已,你何必為了他們惹你嶽父生氣,從而耽誤了大好前程。
你現在馬上讓開!”
曹仁也在旁邊勸解道:“子文,這烏桓之事已了,你現在馬上率軍迴鄴城,子修在那裏給你準備了遠比許都還要豪奢的宅邸。
這裏就留給老夫與元讓,你什麽都不用管了。”
“不讓!”丁辰不知道從哪裏來的一股傲氣,決絕的喊了一聲。
此前曹操的縱兵屠殺他管不著。
可是這烏桓是他打下來的,如今眼睜睜看著曹軍在這裏縱兵屠殺,他心裏這一關無論如何也過不去。
畢竟那是十萬條鮮活的生命,一句話就全都殺了,那簡直突破了做人的底線。
隨著他的一聲怒吼,高順陳到率領陷陣營以及丹陽軍衝了過來,擋在丁辰前麵。
火光掩映之中,兩方軍兵劍拔弩張,長矛相對,形成了對峙的局麵。
夏侯惇跟曹仁對視了一眼,不由得長長歎了口氣。
他們如今還算是丁辰的下屬,在沒有得到曹操命令之前,跟丁辰對抗乃是以下犯上。
夏侯惇無奈的揮了揮手,把軍兵召迴道:“子文,既然你執意如此,那我們就先撤軍了,你好自為之吧。”
曹仁接口道:“你既然執意要護下這些烏桓人,你嶽父必然氣惱無比,我倒建議你先不要迴去,待我與元讓撤迴鄴城,在你嶽父麵前說情,等他氣消了你再迴軍也不遲。”
丁辰感激的道:“多謝二位叔父,侄兒今日無禮,若將來還有機會迴到鄴城,到時再向叔父賠罪。”
“說什麽賠不賠罪的,”夏侯惇坦然道:“放心吧,有我們求情,你很快就能迴鄴城。”
在他看來,以丁辰立下的蓋世功勳,就算真的要保下這十萬烏桓人也沒什麽。
畢竟丁辰有數次力挽狂瀾的功勞,要不是丁辰,曹氏都不知道覆滅多少次了。
再說丁辰是兄長的女婿,又是大嫂的親侄兒,就算他們求情不利,還有曹昂、曹節、大嫂出麵,總能把兄長的氣給勸消了。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不多耽擱了,”曹仁拱手道:“告辭!”
說完,兩人帶領手下軍馬連夜撤軍了。
如今雨季已經過去,他們想要撤軍已經不用再繞道白狼山,直接走灤河近路就行了。
丁辰看著他們離開,不由歎了口氣,心中有一種失落的感覺。
他不知道自己這麽做值不值得,這些烏桓人跟他非親非故,而且根本就不是漢人,他為什麽會拚著得罪曹操的危險救人?
如此他來到這個世界所立下的功勳就白費了,而且有可能會毀掉未來所有的前途,想起來真的好傻。
可是他好像並不後悔,若是讓他再選擇一次,他還會這樣做。
這個時候,那石屋門口的幾位長老全都跪到了丁辰麵前,連連磕頭謝恩。
他們真如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一樣,要不是眼前這位少年一力抗衡,甚至不惜跟自己屬下刀兵相見,今天晚上他們烏桓部族恐怕已經被屠殺殆盡,血流成河了。
“多謝君侯救命之恩,我們這十萬部族,從此隻認君侯做主人,君侯要我們生我們便生,要我們死我們便死。”
“君侯不如就做我們的大單於吧,我們這柳城雖然比不上中原之地富庶,但是我們以十萬人供養君侯一人,也足以讓君侯錦衣玉食。”
“是啊君侯,在這裏雖然偏遠,但您是我們至高無上的王,何必迴去受他人管束呢?”
眾長老你一言我一語的勸說丁辰。
而丁辰的心裏亂糟糟的迴到了單於府的書房,看著那搖曳的燈火發愣。
他不知道,曹操聞知自己執意抗命之後會是什麽反應,會不會派軍隊來抓自己迴去。
如若曹操真要翻臉,自己是不是真如烏桓長老說的那樣,在這裏當個土大王算了。
畢竟這地方離中原那麽遠,擁有這一座城池以及十萬百姓,真跟個小諸侯國也差不多。
他想的腦袋昏昏沉沉,正想去榻上睡覺,突然卻聽到布簾後麵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
他隨手拿起寶劍,挑開床榻的布簾一看,隻見到榻上躺著兩個長相一模一樣的美貌少女。
雖然她們蓋著被子,但是露出雪白的香肩,顯然被下沒穿衣服。
而她們脫下來的衣物早已放在了床腳。
“你們是誰?”丁辰警惕的問道。
“長老說,我們姐妹隻要伺候好了君侯,就放了我們的父親,”其中一個少女道。
“求君侯不要把我們趕走,讓我們做什麽都行,”另一個少女可憐兮兮的哀求道。
……
話說夏侯惇跟曹仁各自率領軍馬迴到鄴城。
本來他們一個是青州刺史,一個是幽州刺史,應該各自去往治所赴任。
可是他們為了給丁辰求情,便以述職為名專門跑迴了鄴城。
想來他倆初來河北時,身邊不止沒有一個軍兵,還背著吃了敗仗的恥辱。
可是來到河北這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他們每個人手下又都有了數萬軍馬,而且每個人都立下了攻取一州的功勞,迴想起來這都是拜丁辰所賜。
如今丁辰惹怒了曹操,他們無論如何都要前來求情。
如今鄴城的大將軍府已經被曹操所占據。
而曹操也沒有難為袁紹家眷,給劉夫人另行安排了住處,發還了所有珍寶,並按時供應糧食。
而且曹操還帶人去袁紹墓前祭奠了一番,迴想起兩人從年少之時胡作非為,到起兵之後互相幫忙,又到成為對手之後亦敵亦友,惺惺相惜。
曹操一幕一幕迴想起來竟然感慨萬千,在袁紹墓前痛哭流涕。
說起來曹操對待袁紹的部眾都不錯,就連當初寫文章把他罵的狗血淋頭的陳琳,他都愛其才而既往不咎,署為軍師祭酒。
此前的大將軍府,現在的丞相府的書房,遠比許都的寬敞明亮。
曹仁夏侯惇共同向曹操躬身施禮道:“見過兄長,我等前來複命。”
“好,好啊,”曹操也已經一年多沒見這兩個兄弟,欣慰的招手讓他們起來道:“這一年多未見,你二人頭發都白了不少,看來在這河北沒少奔波,你等辛苦了。
老夫在鄴城都為你們準備了宅邸,如今天下初定,打仗的機會恐怕不是太多了。
待將來公務不繁忙之時,你等可以迴府含飴弄孫了。”
夏侯惇看了曹仁一眼,笑著道:“其實我二人初到河北,在子文麾下攻城略地,一路勢如破竹,倒也不曾辛苦。
就是後來遠征烏桓,不得不北出盧龍,穿越灤河上穀,最終在白狼山一戰斬殺敵酋踏頓,那一仗迴想起來才是令人心驚肉跳。”
“正是,”曹仁接口道:“那一仗我們真是冒著九死一生的風險,如非子文意誌堅定,我們恐怕都堅持不到白狼山,更毋庸談平定烏桓之亂了。”
“你們兩個張口子文,閉口子文,”曹操臉色不悅道:“你們是迴來看望我這個兄長的,還是給他求情來的?”
夏侯惇和曹仁同時單膝跪倒。
曹仁道:“兄長明鑒,在所有軍將之中,子文所立下功勳無人可比,就算他稍有過失,還請兄長看在他還年少的份上,饒他一次吧。
再說,他不肯殺那十萬烏桓人,對兄長的名聲也有好處啊。”
曹操冷著臉沒有說話,夏侯惇接口道:“子文之才幹,在後輩子弟中無人能及,將來子修有他來輔佐,兄長自可高枕無憂……”
“住口!”
曹操一拍桌案,粗暴的打斷夏侯惇的話,怒聲道:“他丁子文立下功勳不假,可是難道立有功勞便可居功自傲,公然違抗老夫軍令?
他再是才華出眾,老夫也不能任其持才而驕,不聽管束。
你們兩個,別再說了,都給我出去!”
他竟然不由分說,強行把夏侯惇和曹仁給趕了出去。
夏侯惇曹仁沒想到短短一年多沒見,兄長的脾氣竟然變得如此暴躁,他二人隻能迴去再找人商量對策。
可是他們還沒來得及付諸行動,曹操已經傳下諭令,封丁辰為柳侯,負責鎮守柳城。
而且曹操下令,把丁辰府邸所有人,包括呂琦袁秧就連白姬王申老秦等奴婢都一律發往柳城。
這其中甚至有被丁辰霸占的甄宓。
看這情形,曹操竟是再也不讓丁辰迴鄴城了。
要說最著急的當屬曹節,情急之下她想要去找父親撒嬌給夫君求饒。
可是沒想到此前百試百靈的招數現在卻是不靈了,而且她得到了平生以來最嚴重的訓斥,聲稱等她再長兩歲,便送她去往柳城完婚。
於此同時,曹昂對於兄弟的遭遇也很著急。
他雖然貴為大公子,但畢竟還沒有接替曹氏基業,如今所有事宜還是父親說了算。
可是他進到書房剛剛求了幾句情,便被父親指著鼻子一通臭罵,罵他不識好歹,長了個豬腦子。
並且曹操還冷笑著自言自語道:“老夫倒要看看,還有多少人替那小子求情。”
曹昂也是個倔脾氣之人,他跟曹節見求情無果,便直挺挺的跪在父親書房門前,為丁辰求饒。
可是曹操根本就沒有搭理這兄妹二人,就像沒有看見一樣。
待到晚間,曹操從書房出來,理都沒理這跪的下身已經麻木的了的兄妹,大搖大擺的迴到了內宅。
宅內侍從見他臉色不好,也沒人敢上前說話,全都低頭躲著走。
曹操大步流星,毫不停留的直奔丁夫人的小院而去……
70
自從踏頓死後,這長老會便成了十萬烏桓部族的最高權利機構,擁有對部眾的生殺大權。
所以這幾個長老想給丁辰送女子,隻要選中的,沒有敢不從命的。
可是如今漢軍竟然把他們包圍了,若把他們全都殺死,剩下的那十萬部族便成了待宰的羔羊,再也無人能夠抵抗。
唿泉等長老推開石屋的大門,隻見整個柳城內的街道上,到處都點燃了火把。
本來駐守在城外的數萬漢軍已經全都進城了,圍住這中間石屋的約有數百軍兵,他們盔甲鮮明,隊列整齊,手持明晃晃長矛。
為首的馬上一左一右兩員戰將,正是夏侯惇與曹仁。
原來,曹操所寫第二封信並非隻給了丁辰,同時也寫給了這兩個兄弟。
夏侯惇曹仁二將來到河北之後,正是得益於丁辰才能迅速翻身,洗刷過往兵敗的恥辱,並因為立下赫赫功勳而被封為一州刺史。
他們自然不願意看到丁辰為了這一眾烏桓人而得罪曹操。
既然丁辰下不去手,那他們就代勞好了。
不過是十萬異族百姓而已,殺了也沒什麽可惜,當初官渡之戰殺袁軍七八萬人,眼睛都沒眨一下。
“動手!”
夏侯惇一隻眼睛在火光掩映中異常猙獰,他隨手一揮,身後手持長矛的軍兵迅速對著長老們衝了過去。
隻要殺了這些所謂長老,烏桓部族將群龍無首,殺起來不費吹灰之力。
“我們都已經甘願投降了啊,”唿泉痛心疾首道:“你們難道沒有聽說過殺降不詳麽?”
“這柳城內都是一眾老弱婦孺,你們怎麽下的去手。”
“數百年前我們先祖已經歸附大漢,我們也是大漢子民,你們還殺,難道就沒有王法了嗎?”
眾長老頓足捶胸的控訴,但是沒有用,夏侯惇就當沒有聽見,依然令軍兵端著長矛向前。
“住手!”
這時候突然傳來一聲清脆的斷喝,隻見丁辰騎馬從後麵緩緩走了過來。
那一眾長老看到他似乎看到救星一般,紛紛跪地哭訴道:“君侯救命,求君侯放我們族人一條生路吧。”
“如今那帶領作亂的踏頓已死,我們是誠心誠意歸降,再也沒人敢違抗大漢天兵了啊。”
丁辰緩緩的看向夏侯惇和曹仁,平靜的道:“兩位叔父,這烏桓部族都已經繳械,再也沒有了抵抗能力,他們隻是十萬普通百姓,何必要趕盡殺絕?”
“子文,這是你嶽父的命令,誰敢違抗?”夏侯惇道:“你不忍動手,我們便替你。
這些不過是一幫異族而已,你何必為了他們惹你嶽父生氣,從而耽誤了大好前程。
你現在馬上讓開!”
曹仁也在旁邊勸解道:“子文,這烏桓之事已了,你現在馬上率軍迴鄴城,子修在那裏給你準備了遠比許都還要豪奢的宅邸。
這裏就留給老夫與元讓,你什麽都不用管了。”
“不讓!”丁辰不知道從哪裏來的一股傲氣,決絕的喊了一聲。
此前曹操的縱兵屠殺他管不著。
可是這烏桓是他打下來的,如今眼睜睜看著曹軍在這裏縱兵屠殺,他心裏這一關無論如何也過不去。
畢竟那是十萬條鮮活的生命,一句話就全都殺了,那簡直突破了做人的底線。
隨著他的一聲怒吼,高順陳到率領陷陣營以及丹陽軍衝了過來,擋在丁辰前麵。
火光掩映之中,兩方軍兵劍拔弩張,長矛相對,形成了對峙的局麵。
夏侯惇跟曹仁對視了一眼,不由得長長歎了口氣。
他們如今還算是丁辰的下屬,在沒有得到曹操命令之前,跟丁辰對抗乃是以下犯上。
夏侯惇無奈的揮了揮手,把軍兵召迴道:“子文,既然你執意如此,那我們就先撤軍了,你好自為之吧。”
曹仁接口道:“你既然執意要護下這些烏桓人,你嶽父必然氣惱無比,我倒建議你先不要迴去,待我與元讓撤迴鄴城,在你嶽父麵前說情,等他氣消了你再迴軍也不遲。”
丁辰感激的道:“多謝二位叔父,侄兒今日無禮,若將來還有機會迴到鄴城,到時再向叔父賠罪。”
“說什麽賠不賠罪的,”夏侯惇坦然道:“放心吧,有我們求情,你很快就能迴鄴城。”
在他看來,以丁辰立下的蓋世功勳,就算真的要保下這十萬烏桓人也沒什麽。
畢竟丁辰有數次力挽狂瀾的功勞,要不是丁辰,曹氏都不知道覆滅多少次了。
再說丁辰是兄長的女婿,又是大嫂的親侄兒,就算他們求情不利,還有曹昂、曹節、大嫂出麵,總能把兄長的氣給勸消了。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不多耽擱了,”曹仁拱手道:“告辭!”
說完,兩人帶領手下軍馬連夜撤軍了。
如今雨季已經過去,他們想要撤軍已經不用再繞道白狼山,直接走灤河近路就行了。
丁辰看著他們離開,不由歎了口氣,心中有一種失落的感覺。
他不知道自己這麽做值不值得,這些烏桓人跟他非親非故,而且根本就不是漢人,他為什麽會拚著得罪曹操的危險救人?
如此他來到這個世界所立下的功勳就白費了,而且有可能會毀掉未來所有的前途,想起來真的好傻。
可是他好像並不後悔,若是讓他再選擇一次,他還會這樣做。
這個時候,那石屋門口的幾位長老全都跪到了丁辰麵前,連連磕頭謝恩。
他們真如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一樣,要不是眼前這位少年一力抗衡,甚至不惜跟自己屬下刀兵相見,今天晚上他們烏桓部族恐怕已經被屠殺殆盡,血流成河了。
“多謝君侯救命之恩,我們這十萬部族,從此隻認君侯做主人,君侯要我們生我們便生,要我們死我們便死。”
“君侯不如就做我們的大單於吧,我們這柳城雖然比不上中原之地富庶,但是我們以十萬人供養君侯一人,也足以讓君侯錦衣玉食。”
“是啊君侯,在這裏雖然偏遠,但您是我們至高無上的王,何必迴去受他人管束呢?”
眾長老你一言我一語的勸說丁辰。
而丁辰的心裏亂糟糟的迴到了單於府的書房,看著那搖曳的燈火發愣。
他不知道,曹操聞知自己執意抗命之後會是什麽反應,會不會派軍隊來抓自己迴去。
如若曹操真要翻臉,自己是不是真如烏桓長老說的那樣,在這裏當個土大王算了。
畢竟這地方離中原那麽遠,擁有這一座城池以及十萬百姓,真跟個小諸侯國也差不多。
他想的腦袋昏昏沉沉,正想去榻上睡覺,突然卻聽到布簾後麵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
他隨手拿起寶劍,挑開床榻的布簾一看,隻見到榻上躺著兩個長相一模一樣的美貌少女。
雖然她們蓋著被子,但是露出雪白的香肩,顯然被下沒穿衣服。
而她們脫下來的衣物早已放在了床腳。
“你們是誰?”丁辰警惕的問道。
“長老說,我們姐妹隻要伺候好了君侯,就放了我們的父親,”其中一個少女道。
“求君侯不要把我們趕走,讓我們做什麽都行,”另一個少女可憐兮兮的哀求道。
……
話說夏侯惇跟曹仁各自率領軍馬迴到鄴城。
本來他們一個是青州刺史,一個是幽州刺史,應該各自去往治所赴任。
可是他們為了給丁辰求情,便以述職為名專門跑迴了鄴城。
想來他倆初來河北時,身邊不止沒有一個軍兵,還背著吃了敗仗的恥辱。
可是來到河北這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他們每個人手下又都有了數萬軍馬,而且每個人都立下了攻取一州的功勞,迴想起來這都是拜丁辰所賜。
如今丁辰惹怒了曹操,他們無論如何都要前來求情。
如今鄴城的大將軍府已經被曹操所占據。
而曹操也沒有難為袁紹家眷,給劉夫人另行安排了住處,發還了所有珍寶,並按時供應糧食。
而且曹操還帶人去袁紹墓前祭奠了一番,迴想起兩人從年少之時胡作非為,到起兵之後互相幫忙,又到成為對手之後亦敵亦友,惺惺相惜。
曹操一幕一幕迴想起來竟然感慨萬千,在袁紹墓前痛哭流涕。
說起來曹操對待袁紹的部眾都不錯,就連當初寫文章把他罵的狗血淋頭的陳琳,他都愛其才而既往不咎,署為軍師祭酒。
此前的大將軍府,現在的丞相府的書房,遠比許都的寬敞明亮。
曹仁夏侯惇共同向曹操躬身施禮道:“見過兄長,我等前來複命。”
“好,好啊,”曹操也已經一年多沒見這兩個兄弟,欣慰的招手讓他們起來道:“這一年多未見,你二人頭發都白了不少,看來在這河北沒少奔波,你等辛苦了。
老夫在鄴城都為你們準備了宅邸,如今天下初定,打仗的機會恐怕不是太多了。
待將來公務不繁忙之時,你等可以迴府含飴弄孫了。”
夏侯惇看了曹仁一眼,笑著道:“其實我二人初到河北,在子文麾下攻城略地,一路勢如破竹,倒也不曾辛苦。
就是後來遠征烏桓,不得不北出盧龍,穿越灤河上穀,最終在白狼山一戰斬殺敵酋踏頓,那一仗迴想起來才是令人心驚肉跳。”
“正是,”曹仁接口道:“那一仗我們真是冒著九死一生的風險,如非子文意誌堅定,我們恐怕都堅持不到白狼山,更毋庸談平定烏桓之亂了。”
“你們兩個張口子文,閉口子文,”曹操臉色不悅道:“你們是迴來看望我這個兄長的,還是給他求情來的?”
夏侯惇和曹仁同時單膝跪倒。
曹仁道:“兄長明鑒,在所有軍將之中,子文所立下功勳無人可比,就算他稍有過失,還請兄長看在他還年少的份上,饒他一次吧。
再說,他不肯殺那十萬烏桓人,對兄長的名聲也有好處啊。”
曹操冷著臉沒有說話,夏侯惇接口道:“子文之才幹,在後輩子弟中無人能及,將來子修有他來輔佐,兄長自可高枕無憂……”
“住口!”
曹操一拍桌案,粗暴的打斷夏侯惇的話,怒聲道:“他丁子文立下功勳不假,可是難道立有功勞便可居功自傲,公然違抗老夫軍令?
他再是才華出眾,老夫也不能任其持才而驕,不聽管束。
你們兩個,別再說了,都給我出去!”
他竟然不由分說,強行把夏侯惇和曹仁給趕了出去。
夏侯惇曹仁沒想到短短一年多沒見,兄長的脾氣竟然變得如此暴躁,他二人隻能迴去再找人商量對策。
可是他們還沒來得及付諸行動,曹操已經傳下諭令,封丁辰為柳侯,負責鎮守柳城。
而且曹操下令,把丁辰府邸所有人,包括呂琦袁秧就連白姬王申老秦等奴婢都一律發往柳城。
這其中甚至有被丁辰霸占的甄宓。
看這情形,曹操竟是再也不讓丁辰迴鄴城了。
要說最著急的當屬曹節,情急之下她想要去找父親撒嬌給夫君求饒。
可是沒想到此前百試百靈的招數現在卻是不靈了,而且她得到了平生以來最嚴重的訓斥,聲稱等她再長兩歲,便送她去往柳城完婚。
於此同時,曹昂對於兄弟的遭遇也很著急。
他雖然貴為大公子,但畢竟還沒有接替曹氏基業,如今所有事宜還是父親說了算。
可是他進到書房剛剛求了幾句情,便被父親指著鼻子一通臭罵,罵他不識好歹,長了個豬腦子。
並且曹操還冷笑著自言自語道:“老夫倒要看看,還有多少人替那小子求情。”
曹昂也是個倔脾氣之人,他跟曹節見求情無果,便直挺挺的跪在父親書房門前,為丁辰求饒。
可是曹操根本就沒有搭理這兄妹二人,就像沒有看見一樣。
待到晚間,曹操從書房出來,理都沒理這跪的下身已經麻木的了的兄妹,大搖大擺的迴到了內宅。
宅內侍從見他臉色不好,也沒人敢上前說話,全都低頭躲著走。
曹操大步流星,毫不停留的直奔丁夫人的小院而去……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