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丫頭在哪裏?待我去教訓教訓她,”丁辰冷笑著對牛金道。


    對袁譚來說,既然選擇拿女兒來與曹氏政治聯姻,所送出的必然是不受寵愛的庶女,這本來就是準備犧牲掉的。


    所以,也就那擺譜的小姑娘,也就自己拿自己當迴事兒。


    這時候夏侯惇在後麵喝的麵紅耳赤,手裏拿著一隻油乎乎的雞腿,啃一口肉,喝一口酒,大著舌頭道:“對那小丫頭下手輕些,別打死了,將來背盟的時候還得還給袁譚。”


    “知道,”丁辰帶領趙雲等一眾手下,跟著牛金來到守備將軍府旁邊,專門為袁譚之女安排的別院。


    那畢竟是名義上曹整的媳婦,所以丁辰安排的這院落還算幹淨。


    隻不過黎陽也就這條件,庭院裝飾自然比不上許都。


    再說曹整的母親李姬地位非常低,連卞夫人那等妾室都比不上。


    所以曹整的地位遠不如曹丕曹彰曹植等。


    要不然曹操也不至於拿出來跟袁譚聯姻了。


    這段政治婚姻本來就脆弱的很,雙方時刻都準備聯盟破裂。


    “我家小娘嫁的是曹丞相公子,為什麽不送我們去許都,卻帶我們來了黎陽?”


    隻聽院子裏有個婦人尖銳的聲音高喊。


    丁辰帶人進來,院子裏站著個身著盛裝的十五六歲小姑娘,身邊有一個年輕的婢女和一個中年仆婦。


    剛才出聲的正是那婦人,她見眾星捧月般的來了一個少年郎,雖然不認識,但也料到這應當是主事的,於是對著丁辰不滿道:“就給安排了這麽個破院子,把我們家小娘當什麽人了?


    我們家小娘可是曹丞相的兒媳婦。”


    “兒媳婦又怎樣?”丁辰淡然道。


    “你是誰?”那婦人見對方不卑不亢的樣子,一時不知道該怎麽迴答。


    牛金受了這主仆一路的氣,早就憋不住了,大聲道:“這是我們君侯,曹丞相的女婿。”


    “我倒是誰,原來隻是個女婿啊?”


    婦人聞言冷笑著撇了撇嘴道:“你們懂不懂規矩啊?


    迎親要新郎官的弟弟做迎親使,就是小叔子迎嫂嫂,哪有姐夫替小舅子迎親的道理?


    再說,把我們家小娘就安置在此地,跟你這女婿瓜田李下的,這不是毀我們家小娘名節麽?


    太沒規矩了!”


    丁辰慢慢走過去,照著那婦人的臉上就扇了一耳光,惡狠狠的道:“讓老子告訴你什麽是規矩,再敢聒噪,老子把你們主仆扔黃河裏去。”


    這一巴掌把那婦人打懵了,她恐怕做夢也想不到,對方一個女婿,敢伸手打自己曹丞相兒媳身邊的紅人,指著丁辰怒道:“你……你好大……”


    “啪啪啪”丁辰接連三記耳光,把婦人抽的暈頭轉向,連後麵的袁譚之女也氣的臉色發白,卻是不敢多說半句話。


    牛金則覺得十分過癮,恨不得自己上前再去抽幾耳光。


    丁辰對著袁譚之女冷聲道:“識相的就老老實實在這裏住下,你或許還有一天能到許都,要不然,你們幾個恐怕會死的很難看。”


    丁辰知道,這姑娘恐怕永遠到不了許都了。


    因為很快袁譚就會背棄盟約,曹操也隨即下令退婚,把這袁譚之女送迴去。


    所以丁辰甭說恐嚇她,就算把她睡了都沒事兒。


    那袁譚之女被他氣勢所懾,雖然氣的渾身發抖,但是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


    建安六年,春三月,袁尚似乎看不得兄長在平原過的安穩,又一次親率大軍前去攻打。


    此時袁尚身邊有所謂的新五虎將,即為蘇由、呂曠、呂翔、馬延、張顗(yi)。


    這次出征,袁尚留審配蘇由把守鄴城,自己帶了呂曠、呂翔、馬延、張顗等四員戰將,意圖一戰把平原拿下,徹底解決內患,然後再集中兵力與黎陽的丁辰決戰。


    袁譚的實力遠不如袁尚,很快就被打的吃不消了,馬上派人去黎陽給丁辰送信,請求援助。


    丁辰派人告訴袁譚,讓他務必將袁尚拖在平原,袁譚滿口答應。


    於是丁辰留下少量人馬駐守黎陽,然後跟夏侯惇又一次率軍出征,攻打鄴城。


    他們屯住在鄴城城下,紮了個小小的營寨。


    中軍帳內,夏侯惇疑惑不解問道:“子文,你不會真的想用這千八百人攻城吧?這可是鄴城!”


    丁辰手下本來有兩千人馬,雖然戰力強悍,但無論參與官渡之戰還是倉亭之戰,總有所折損。


    主要是陳到手下那丹陽兵,畢竟是新招募上來的,比不過高順手下的陷陣營油滑。


    所以此時丁辰手下不過還剩一千六百人左右而已,留了陳到率三百軍兵守黎陽,丁辰帶來鄴城的隻有一千三百人左右。


    而鄴城作為河北政治中心,被袁紹經營多年,恐怕連維持治安的軍隊都不止一千三百人。


    所以對於丁辰帶這麽點人來鄴城,夏侯惇很是不解。


    “我怎麽會主動攻城?”丁辰笑著迴答夏侯惇道:“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才是攻城。”


    “我不管你什麽子曰,”夏侯惇擺了擺手道:“總之要打仗,讓老夫第一個上。


    不立下點功勞,老夫在你嶽父麵前都抬不起頭來了。”


    “行啊,有的是仗打,”丁辰道。


    這時候,有傳令兵進來稟報道:“袁將蘇由,在外麵叫陣。”


    ……


    話說袁尚領兵出征之後,鄴城留下審配和蘇由率領八千人把守。


    鄴城經過袁紹這麽多年的修繕,可謂牆高溝深,城防堅固,有八千人馬把守,就算對方八萬人來攻也攻不下,所以萬無一失。


    他們突然聽聞曹軍僅僅率領一千來人就敢駐軍鄴城城外,審配蘇由等不免又好氣又好笑。


    這不是癩蛤蟆爬腳麵上,不咬人它惡心人麽?


    所以審配也沒有采用龜縮防守的戰術,而是選擇了主動出擊,讓蘇由率領三千軍馬出城,盡快把曹軍趕走了事。


    夏侯惇為了斬將立功,主動請纓率軍迎戰蘇由。


    兩將對陣,互通姓名,蘇由竟然意外作死,要跟夏侯惇單挑。


    夏侯惇大喜,他雖然不會鬼哭神嚎,但是就憑真實武力,還真沒把蘇由這等級別的將領放在眼裏,自忖對方在自己手下應該走不了三個迴合。


    他挺著長矛,縱馬向蘇由衝了過去,待雙馬錯鐙的時候,眼看就要紮上蘇由了,蘇由卻急道:“夏侯將軍且慢,末將願歸順朝廷。”


    夏侯惇連忙撤槍,縱馬衝了出去,又放緩馬速跑迴來,收了力道,將信將疑的跟蘇由假打在一起,問道:“此言當真?”


    他當初在苦縣可沒少吃詐降的虧,被橋蕤打的全軍覆沒,青州兵一個不剩,所以對於敵將投降很是謹慎。


    “千真萬確,”蘇由一邊比劃著一邊道:“末將本想獻城投降,奈何審配對末將頗有提防,隻給末將三千人馬,且非末將心腹,在城內舉事不便。


    一會兒末將假意戰敗,率領軍兵撤退迴城,待城內放下吊橋,打開城門,夏侯將軍可隨末將殺入城內,活捉審配,則鄴城自可拿下。”


    其實蘇由的投降也並非偶然。


    此前河北在袁紹的經營下,無論軍將還是百姓豪紳士族,均對袁氏忠心耿耿。


    可是袁紹死後,袁氏兄弟不思為父報仇,卻先開始手足相殘,這等心胸格局令河北上上下下大失所望。


    再加上曹操此前在譙縣所發出的政治宣言已經傳開,於是天下人皆知,曹操才是代表漢室天命的衛道者,是能讓豪紳、官僚、貴族、百姓看到盼頭的領路人。


    而袁氏兄弟甭說跟天命不沾邊,就連袁尚的大將軍官職都沒有得到朝廷的任命,袁譚的車騎將軍更是自封的。


    所以此時整個河北從豪族士紳到普通百姓,人心逐漸開始棄袁歸曹,或者說是歸漢。


    丁辰正是因為知道蘇由會投降,所以才率軍來此。


    “好!”夏侯惇雖不辯真假,決定走一步看一步。


    蘇由大叫一聲道:“賊將厲害,快撤。”


    說著一撥馬頭,率領軍兵向迴跑去,夏侯惇也隨即帶領軍兵掩殺過來。


    可是蘇由率領敗兵跑到護城河邊,吊橋卻沒有放下來。


    他抬頭大叫打開城門,沒想到城頭上卻射下來一陣箭雨。


    隨即看到,審配露麵,而身邊站的,正是蘇由的一名親信將領。


    顯然那是一名告密者。


    城頭上,審配冷笑道:“蘇由,你以為這點伎倆老夫看不出來麽?你做出這等背叛主公之事,可還記得家眷皆在鄴城?”


    說著揮了揮手,有人押著男女老幼二三十口人上了城頭,那正是蘇由家眷。


    蘇由目眥盡裂,用槍指著城頭道:“審配,你敢動本將家眷一下試試?”


    審配冷笑一聲,拔出腰間佩劍,一劍便砍翻一個老者,把屍體扔下城頭。


    那正是蘇由的父親。


    蘇由噴出一口鮮血,隨即眼睜睜看著審配在城頭上,把他的八歲的兒子、妻子、小妾、老母親等三十餘口,一個個殺死,挨個從城頭上扔下來。


    蘇由大叫一聲,急火攻心,從馬上跌了下來,昏死過去。


    夏侯惇見這不會是假的了,派人把蘇由搶迴來,義憤填膺的長槍一指,厲聲道:“審配,罪不及父母,禍不及妻兒,你今日行此血腥殺戮之事,待城破之日,我夏侯惇必殺你全家!”


    城頭上的審配冷笑道:“想破城?做夢吧!”


    說著揮手又是一陣箭雨,夏侯惇連忙率軍撤退。


    就連蘇由帶出來的那三千人馬見無處可去了,隻能跟隨蘇由投降。


    曹軍營寨中,蘇由失聲痛哭,丁辰隻得輕聲安慰,然後承諾待將來攻破鄴城,必殺審配全家為其報仇。


    同時將上表朝廷,封他為列候。


    蘇由非常感激。


    有了蘇由帶來的三千人馬,丁辰手下便有四千多人了,雖然不能攻城,卻能將鄴城封鎖。


    審配怕鄴城有失,也不敢再派軍出城,而是吊橋高懸,嚴防死守。


    雙方便在這裏形成了僵持的狀態。


    如此過了數日,突然傳來消息,袁尚竟然從平原迴軍了。


    丁辰立即派人前去斥責袁譚,為什麽沒有咬住袁尚?


    事實卻是,袁譚主動派人去跟城外的弟弟講和了。


    他跟袁尚曉之以理,鄴城正在遭受曹軍攻擊,袁尚卻在這平原跟他死磕有什麽意思。


    說到底他們還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兄弟,假如鄴城丟了,連他們父親的墳塋都要落到曹氏手裏,那才是最大的不孝,如此袁尚應該趕緊迴去救鄴城。


    袁尚覺得兄長這話還有幾分道理,於是主動撤軍了。


    其實這正是郭圖辛評為袁譚獻的計策,讓袁尚迴去跟曹軍血拚,他們好保存實力,並趁機發展勢力。


    如今在河北三支勢力,二袁一曹,無論哪兩支打起來,剩餘的一支都會坐收漁人之利。


    丁辰和袁譚都想做漁人,隻有袁尚像隻瘋狗一樣亂咬。


    袁尚撤軍之後,袁譚趁機四麵出擊,發展勢力,攻取了甘陵、安平、渤海、河間四郡,占據了冀州以東的大片土地。


    話說袁尚迴軍救援鄴城,以呂曠呂翔兄弟率軍五千為先鋒。


    丁辰正在考慮該打還是該撤。


    若硬拚袁尚主力,即使能贏也會損失慘重。


    可是若任由袁尚率軍迴城,借助城牆龜縮防禦,再想要拿下鄴城就難了。


    正在猶豫間,蘇由主動對丁辰道:“末將與那呂曠呂翔兄弟相交莫逆,如今袁氏兄弟民意盡失,河北諸將人心浮動,末將願前去勸降。”


    丁辰大喜道:“如此甚好,蘇將軍可對那兄弟承諾,若他們投降,我將上表朝廷俱封為列候。”


    反正朝廷封的侯爵對曹操來說又不值錢,但是對被封者來說卻是莫大的榮譽。


    在本來的曆史上,曹操平定河北之時,也是通過大肆封侯來吸引袁氏官員將領投降的。


    “諾!”蘇由領命而去。


    ……


    袁尚率領精銳軍兵氣勢洶洶而迴。


    雖然鄴城受到攻擊,但是他根本不擔心城池會有安危,曹軍就算盡遣主力來攻,也不可能拿下鄴城,更何況隻有黎陽一支偏師。


    隻要他率軍迴去,曹軍那支偏師必定望風而逃。


    行軍路上,突然有斥候前來稟報:“主公,不好了,呂曠呂翔率軍投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救曹操長子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開月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開月圓並收藏三國從救曹操長子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