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洛水之神
三國從救曹操長子開始 作者:雲開月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嗬,”楊伯安冷笑一聲道:“你讓老夫寫,老夫便寫,你拿老夫當什麽人?”
其實楊伯安說的倒也沒錯,經典文章絕非命題作文,不可能張口就來,那需要作者長時間的積累,然後在某個時間點蓬勃而出。
即使史上如班固這樣的大家,終其一生所做文章無數,但也僅僅《兩都賦》能稱其代表作而已。
楊伯安今生即使僅有這兩篇經典傳世,也沒人譏笑他江郎才盡。
所以這半年來,有無數人懇求他再做一篇文章,都被他用這理由搪塞了過去,倒也沒人懷疑。
丁辰笑著道:“是寫不出來了吧,怕你寫出來,與那兩篇文章有雲泥之別而露餡兒?”
“無稽之談!”楊伯安袍袖一揮,不置可否。
此時邊上的那些文人士子們不幹了,對丁辰怒目而視,你一個武夫還好意思譏笑天下文宗寫不出來文章?
恐怕人家說的夢話都比你有學問。
有人輕蔑的小聲道:“這位郎君既然這麽說,想必能現場做出錦繡文章了?”
“那是自然,要不然人家怎麽敢這樣說話?”
“不妨讓他以水為題作一篇,讓咱們鑒賞鑒賞,說不定便是令人高山仰止的經典之作。”
……
眾士子均不懷好意的嘲笑著丁辰,一個武夫,混進了文會裏,不過是附庸風雅罷了,聽說當今這個時代武將都喜歡以儒將自居。
此時孔融臉色十分難看,畢竟丁辰在他的府裏打了他請來的客人,結果非但拒不認錯,還依然不依不饒,孔融不免下不來台,必須要讓這少年付出些代價,哪怕是當眾出點醜也行。
他冷聲道:“那邊有紙有筆,閣下既然前來參加文會,想必文采不凡吧。
既然如此,不妨稍稍展露一下,讓我等凡夫俗子鑒賞鑒賞。”
荀彧在旁邊丁辰旁邊小聲道:“丁郎君,見好就收,迴去吧,在場均為許都頂級文士,若丁郎君寫出的文章入不了這些人之法眼,恐為他人所笑。”
其實荀彧說話還算客氣。
荀彧自然看出來孔融以及這幫文士們對丁辰不懷好意,若丁辰萬一氣不過而上鉤了,寫出亂七八糟的文字出來來,到時候連帶著曹操都要受人嘲笑。
曹節也在丁辰身後拽了拽衣袖,示意趕緊迴去,以防丁辰哥哥當眾出醜。
可是丁辰卻微微笑著朗聲道:“既然以水為題,巧了,前些日子,我夢見了洛水之中有神女現世,在下有感而發,作下一篇文章當眾誦來,不知孔少府可否願意替在下執筆?”
“好,這又何妨?”
孔融見丁辰落入自己的圈套,不禁嘴角翹了翹,爽快的答應了,揮了揮衣袖坐在矮桌前,筆鋒蘸了蘸墨,等待丁辰誦文。
楊伯安以及眾士子們不約而同的閉上了嘴,大家瞬間達成共識,一開始一定要憋住笑,必須等他把文章念完了,然後再開始嘲諷。
荀彧則不住的搖頭歎息,心中想著如何善後,如何挽迴曹氏的聲譽。
丁辰走了幾步,緩緩的朗聲道:“餘夢中那洛水女神,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
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這幾句一念出來,在場所有人都像被使了定身法一樣,目瞪口呆的呆立當場,怔怔看著丁辰。
所有人都是一般想法,好華麗的辭藻,好工整的句子。
隻聽丁辰繼續誦道:“穠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禦。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瑰姿豔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
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於山隅……”
這名句如雲,大段大段對神女的描寫,不禁把現場所有人聽得如癡如醉,大氣都不敢喘一下,唯恐漏掉了一個字。
他們早已顧不上驚訝了,這篇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文章,竟是一篇驚世駭俗之作,甚至比他們第一次看到《阿房宮賦》和《秋聲賦》更為令人吃驚。
此時他們早已經忘了,剛才還準備嘲諷這少年,可是對方這等駭人之文章,仰望都來不及,如何嘲諷?
在場隻有孔融是最忙碌之人,左衣袖一邊擦著汗,右手則奮筆疾書,唯恐抄漏下一個字。
丁辰突然站定,在眾目睽睽之下來到曹節跟前,低頭看著她俏麗的小臉,正色道:“體迅飛鳧,飄忽若神,淩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曹節雙頰緋紅,不敢抬頭,感覺腦袋嗡嗡響,心中小鹿亂撞,快要喘不過氣來了。
她沒想到丁辰哥哥不止軍功卓著,文采竟然如天人一般。
丁辰哥哥為什麽要對著自己念這些令人心醉的詞語,還是當著這麽多人的麵?
他夢中的女神,是自己麽?
可是他的心中女神如此絕豔,自己怎能當得起這些句子?
周圍眾人如同癡傻了一般,那些人中間也有幾個男扮女裝的少女,都對曹節傳來豔羨的眼神,能被一個如此俊俏的郎君當眾用如此華麗的辭藻誇讚,那姑娘該多麽令人羨慕啊。
曹節就像喝了酒一樣,身軀搖搖欲墜,開心的像要原地炸開,內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冀靈體之複形,禦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終於誦讀到了尾聲,現場眾人氣息久久不能平複,就像帶入到了那情景裏,大家一種茫然無狀,悵然若失之感。
“啪,啪,啪……”
不知是誰率先鼓掌,緊接著便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其實楊伯安說的倒也沒錯,經典文章絕非命題作文,不可能張口就來,那需要作者長時間的積累,然後在某個時間點蓬勃而出。
即使史上如班固這樣的大家,終其一生所做文章無數,但也僅僅《兩都賦》能稱其代表作而已。
楊伯安今生即使僅有這兩篇經典傳世,也沒人譏笑他江郎才盡。
所以這半年來,有無數人懇求他再做一篇文章,都被他用這理由搪塞了過去,倒也沒人懷疑。
丁辰笑著道:“是寫不出來了吧,怕你寫出來,與那兩篇文章有雲泥之別而露餡兒?”
“無稽之談!”楊伯安袍袖一揮,不置可否。
此時邊上的那些文人士子們不幹了,對丁辰怒目而視,你一個武夫還好意思譏笑天下文宗寫不出來文章?
恐怕人家說的夢話都比你有學問。
有人輕蔑的小聲道:“這位郎君既然這麽說,想必能現場做出錦繡文章了?”
“那是自然,要不然人家怎麽敢這樣說話?”
“不妨讓他以水為題作一篇,讓咱們鑒賞鑒賞,說不定便是令人高山仰止的經典之作。”
……
眾士子均不懷好意的嘲笑著丁辰,一個武夫,混進了文會裏,不過是附庸風雅罷了,聽說當今這個時代武將都喜歡以儒將自居。
此時孔融臉色十分難看,畢竟丁辰在他的府裏打了他請來的客人,結果非但拒不認錯,還依然不依不饒,孔融不免下不來台,必須要讓這少年付出些代價,哪怕是當眾出點醜也行。
他冷聲道:“那邊有紙有筆,閣下既然前來參加文會,想必文采不凡吧。
既然如此,不妨稍稍展露一下,讓我等凡夫俗子鑒賞鑒賞。”
荀彧在旁邊丁辰旁邊小聲道:“丁郎君,見好就收,迴去吧,在場均為許都頂級文士,若丁郎君寫出的文章入不了這些人之法眼,恐為他人所笑。”
其實荀彧說話還算客氣。
荀彧自然看出來孔融以及這幫文士們對丁辰不懷好意,若丁辰萬一氣不過而上鉤了,寫出亂七八糟的文字出來來,到時候連帶著曹操都要受人嘲笑。
曹節也在丁辰身後拽了拽衣袖,示意趕緊迴去,以防丁辰哥哥當眾出醜。
可是丁辰卻微微笑著朗聲道:“既然以水為題,巧了,前些日子,我夢見了洛水之中有神女現世,在下有感而發,作下一篇文章當眾誦來,不知孔少府可否願意替在下執筆?”
“好,這又何妨?”
孔融見丁辰落入自己的圈套,不禁嘴角翹了翹,爽快的答應了,揮了揮衣袖坐在矮桌前,筆鋒蘸了蘸墨,等待丁辰誦文。
楊伯安以及眾士子們不約而同的閉上了嘴,大家瞬間達成共識,一開始一定要憋住笑,必須等他把文章念完了,然後再開始嘲諷。
荀彧則不住的搖頭歎息,心中想著如何善後,如何挽迴曹氏的聲譽。
丁辰走了幾步,緩緩的朗聲道:“餘夢中那洛水女神,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
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這幾句一念出來,在場所有人都像被使了定身法一樣,目瞪口呆的呆立當場,怔怔看著丁辰。
所有人都是一般想法,好華麗的辭藻,好工整的句子。
隻聽丁辰繼續誦道:“穠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禦。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瑰姿豔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
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於山隅……”
這名句如雲,大段大段對神女的描寫,不禁把現場所有人聽得如癡如醉,大氣都不敢喘一下,唯恐漏掉了一個字。
他們早已顧不上驚訝了,這篇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文章,竟是一篇驚世駭俗之作,甚至比他們第一次看到《阿房宮賦》和《秋聲賦》更為令人吃驚。
此時他們早已經忘了,剛才還準備嘲諷這少年,可是對方這等駭人之文章,仰望都來不及,如何嘲諷?
在場隻有孔融是最忙碌之人,左衣袖一邊擦著汗,右手則奮筆疾書,唯恐抄漏下一個字。
丁辰突然站定,在眾目睽睽之下來到曹節跟前,低頭看著她俏麗的小臉,正色道:“體迅飛鳧,飄忽若神,淩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曹節雙頰緋紅,不敢抬頭,感覺腦袋嗡嗡響,心中小鹿亂撞,快要喘不過氣來了。
她沒想到丁辰哥哥不止軍功卓著,文采竟然如天人一般。
丁辰哥哥為什麽要對著自己念這些令人心醉的詞語,還是當著這麽多人的麵?
他夢中的女神,是自己麽?
可是他的心中女神如此絕豔,自己怎能當得起這些句子?
周圍眾人如同癡傻了一般,那些人中間也有幾個男扮女裝的少女,都對曹節傳來豔羨的眼神,能被一個如此俊俏的郎君當眾用如此華麗的辭藻誇讚,那姑娘該多麽令人羨慕啊。
曹節就像喝了酒一樣,身軀搖搖欲墜,開心的像要原地炸開,內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冀靈體之複形,禦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終於誦讀到了尾聲,現場眾人氣息久久不能平複,就像帶入到了那情景裏,大家一種茫然無狀,悵然若失之感。
“啪,啪,啪……”
不知是誰率先鼓掌,緊接著便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