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曹真拜師
三國從救曹操長子開始 作者:雲開月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夏侯楙說著,從懷中取出一張紅色的請柬,得意的在手中揚了揚。
“你從哪裏弄來的?”曹節見夏侯楙手中拿的,正是最近在許都一柬難求的孔府請柬。
“是孔少府發給我的唄,”夏侯楙看了一眼丁辰,心裏終於找到了一絲平衡。
就算你戰功再高又怎樣,不過是個耿耿武夫而已,還不是得不到孔府邀請?
這時候曹節卻撇著嘴道:“吹牛,說實話,你那請柬哪來的?你要是不說,我才不去。”
曹節知道,孔融乃是當今天下最大的名士之一,能讓孔融發出邀請的,自然也不是凡人。
以夏侯楙的學識,根本不可能受到孔融的邀請。
“好好我說,我說,這請柬是城東許郎的,隻不過許氏家貧,想用這請柬換錢,所以我便花了兩千錢從他手裏買來了,反正這請柬上又沒有名字,孔府奴婢也是認柬不認人,拿著自然就能進去。”
夏侯楙終於說了實話。
其實並非所有人都有閑心去參加那所謂的文會,所以便有些人得到請柬之後當門票賣。
甚至出現了黃牛倒票。
反正像夏侯楙這種貴公子不缺錢,缺的隻是用來裝逼的身份。
去參加過孔融辦的文會,說起來逼格要提升不少。
“這一張請柬能帶兩個人進去,節兒妹妹,到時你換上男裝,跟我一起去就行,”夏侯楙道。
曹節道:“既然能帶兩個人,那你連子文哥哥也一起帶進去唄。”
“那可不行,另一個人我已經答應帶仲權了。”
“既然這樣,那你再帶別人吧,我也不去了。”
“別呀,節兒妹妹,這可是我專門為你留的,”夏侯楙看了丁辰一眼,心裏一陣酸溜溜。
好不容易有約曹節單獨外出的機會,結果她還要帶上丁辰,自己怎們這麽欠?
“好好好,”夏侯楙隻得妥協道:“我把仲權給推掉,帶你們倆進去。”
看著夏侯楙不情不願的樣子,丁辰心裏感到好笑,這種時候不能退縮,就要強人所難,怎麽了?
雖然他作為籍田令,可以直接去問皇帝要請柬,畢竟他為皇帝多收了那麽多收成,難道還換不迴來一張請柬?
可是偏不,就故意惡心夏侯楙。
最終夏侯楙垂頭喪氣的走了,家宴還沒有邀請到他這一層。
花園中隻剩下丁辰和曹節,突然,就見花叢中有個瘦小的身影躲躲藏藏。
“子丹,你躲什麽,”曹節走過去,把十一二歲的曹真給拽了出來。
曹真年紀小,又是養子的身份,所以在司空府中很自卑,平常總低著頭,說話細聲細氣的。
誰能想到這個羞澀的小男孩兒,後來成長為曹魏的中流砥柱,是唯一能同時壓製諸葛亮和司馬懿的猛人。
他要不是英年早逝,司馬懿得永遠苟下去。
“子文哥哥,這次你又打了勝仗是麽?”
曹真站在丁辰麵前低著頭,小聲道:“我想跟你學打仗,你跟我講講這場仗怎麽打的好不好?”
“你想學打仗,難道你父親不教你?”丁辰感到納悶兒。
曹操對晚輩的教導很嚴的,就連他這個內侄兒都被逼著背了半個月的詩文。
曹真就算是養子,想學打仗那是好事,曹操也不可能不教。
他卻不知道,大多時候曹操隻注重結果,隻關心晚輩站的有多高,卻從不關心晚輩向上爬的有多累。
能讓曹操注意怎麽往上爬,並且親自盯著被詩文的後輩,屈指可數。
曹真委屈的道:“父親隻是讓我背兵書,《孫子兵法》、《六韜》、《尉繚子》、《司馬法》,我都快要倒背如流了,可是我感覺一點用處都沒有。
我覺得會背兵書,也未必會打仗,要不然名將就太好練成了。
子文哥哥,我想拜你為師,不知道你肯不肯收我。”
曹節取笑道:“子丹,你拜子文哥哥為師,那不是亂了輩分?”
“隻要能學到師父的一半本事,就算讓我降一輩我也願意,”曹真認真的道。
曹真幼年喪父,雖養在曹操身邊不愁吃不愁穿,但心底的自卑卻是無法避免的。
他心裏知道,自己無法跟曹丕曹植這些真正的公子相比,自己隻是一個比下人稍微高一點的偽公子而已。
最好的前途就是能去軍中從底層軍官做起。
可是丁辰的橫空出世,讓他昏暗的人生裏看到了一束微光。
丁辰不過是義父的內侄兒,固然這個身份在內宅中也不低,但丁辰獲得義父的賞識,成為義父麵前最為得意之人,靠的是身份麽?
不,他靠的是卓越的戰功。
曹真相信,隻要自己能學到丁辰一半的能力,就能讓自己挺直腰杆做人了。
所以今天才鼓起勇氣,想來拜師。
丁辰拍了拍他那瘦弱的肩膀和藹的道:“不用叫師父,其實打仗我也是門外漢。
不過有句話你說的很對,兵書不可不讀,但不能盡信兵書,要不然就成紙上談兵了。
你若是想跟我探討,隨時去我府上找我即可。”
“真的?”
曹真眼睛一亮,在他看來,丁辰所說打仗是門外漢完全是自謙之詞,門外漢能立這麽多戰功?
這一年來,丁辰成為曹氏集團最為耀眼的將星,誰都無法與之相比,這是一個門外漢能做到的?
“師父,不,子文哥哥,那我以後就常常去找您,您有什麽瑣事需要跑腿的,直接安排我就行。”
曹真雖然沒有拜師成功,但是有了丁辰這句承諾,感覺也已經心滿意足了。
見小曹真如此開心,丁辰無奈的笑了笑,其實並非謙虛,他打仗靠的是預知後事,並非他用兵有多麽厲害。
譬如說,未來的官渡之戰,他可以直接帶人去烏巢燒糧,從而左右戰局,那代表他水平高麽?
不,那是開掛!
不過他教不了曹真打仗,既然這孩子如此謙虛,他能教的還有許多。
家宴開始了,曹操端坐正中,丁夫人與曹昂陪在左右,再往下便是諸位公子們。
丁辰的位置僅僅在曹昂之下,在曹丕曹植等庶子之上,這是曹操專門給他安排的座位。
這清楚的說明,丁辰在曹操心中的位置,已經超過了幾位庶子。
至於妾室與女兒,隻能坐在後麵一排。
曹操舉起酒碗道:“此次老夫征伐徐州,幸得天佑,大獲成功,活捉呂布,迫降張遼,其中子文所立功勳最多。
你們這些後輩,要多多向他請教,以求早日能為老夫分憂。”
“你從哪裏弄來的?”曹節見夏侯楙手中拿的,正是最近在許都一柬難求的孔府請柬。
“是孔少府發給我的唄,”夏侯楙看了一眼丁辰,心裏終於找到了一絲平衡。
就算你戰功再高又怎樣,不過是個耿耿武夫而已,還不是得不到孔府邀請?
這時候曹節卻撇著嘴道:“吹牛,說實話,你那請柬哪來的?你要是不說,我才不去。”
曹節知道,孔融乃是當今天下最大的名士之一,能讓孔融發出邀請的,自然也不是凡人。
以夏侯楙的學識,根本不可能受到孔融的邀請。
“好好我說,我說,這請柬是城東許郎的,隻不過許氏家貧,想用這請柬換錢,所以我便花了兩千錢從他手裏買來了,反正這請柬上又沒有名字,孔府奴婢也是認柬不認人,拿著自然就能進去。”
夏侯楙終於說了實話。
其實並非所有人都有閑心去參加那所謂的文會,所以便有些人得到請柬之後當門票賣。
甚至出現了黃牛倒票。
反正像夏侯楙這種貴公子不缺錢,缺的隻是用來裝逼的身份。
去參加過孔融辦的文會,說起來逼格要提升不少。
“這一張請柬能帶兩個人進去,節兒妹妹,到時你換上男裝,跟我一起去就行,”夏侯楙道。
曹節道:“既然能帶兩個人,那你連子文哥哥也一起帶進去唄。”
“那可不行,另一個人我已經答應帶仲權了。”
“既然這樣,那你再帶別人吧,我也不去了。”
“別呀,節兒妹妹,這可是我專門為你留的,”夏侯楙看了丁辰一眼,心裏一陣酸溜溜。
好不容易有約曹節單獨外出的機會,結果她還要帶上丁辰,自己怎們這麽欠?
“好好好,”夏侯楙隻得妥協道:“我把仲權給推掉,帶你們倆進去。”
看著夏侯楙不情不願的樣子,丁辰心裏感到好笑,這種時候不能退縮,就要強人所難,怎麽了?
雖然他作為籍田令,可以直接去問皇帝要請柬,畢竟他為皇帝多收了那麽多收成,難道還換不迴來一張請柬?
可是偏不,就故意惡心夏侯楙。
最終夏侯楙垂頭喪氣的走了,家宴還沒有邀請到他這一層。
花園中隻剩下丁辰和曹節,突然,就見花叢中有個瘦小的身影躲躲藏藏。
“子丹,你躲什麽,”曹節走過去,把十一二歲的曹真給拽了出來。
曹真年紀小,又是養子的身份,所以在司空府中很自卑,平常總低著頭,說話細聲細氣的。
誰能想到這個羞澀的小男孩兒,後來成長為曹魏的中流砥柱,是唯一能同時壓製諸葛亮和司馬懿的猛人。
他要不是英年早逝,司馬懿得永遠苟下去。
“子文哥哥,這次你又打了勝仗是麽?”
曹真站在丁辰麵前低著頭,小聲道:“我想跟你學打仗,你跟我講講這場仗怎麽打的好不好?”
“你想學打仗,難道你父親不教你?”丁辰感到納悶兒。
曹操對晚輩的教導很嚴的,就連他這個內侄兒都被逼著背了半個月的詩文。
曹真就算是養子,想學打仗那是好事,曹操也不可能不教。
他卻不知道,大多時候曹操隻注重結果,隻關心晚輩站的有多高,卻從不關心晚輩向上爬的有多累。
能讓曹操注意怎麽往上爬,並且親自盯著被詩文的後輩,屈指可數。
曹真委屈的道:“父親隻是讓我背兵書,《孫子兵法》、《六韜》、《尉繚子》、《司馬法》,我都快要倒背如流了,可是我感覺一點用處都沒有。
我覺得會背兵書,也未必會打仗,要不然名將就太好練成了。
子文哥哥,我想拜你為師,不知道你肯不肯收我。”
曹節取笑道:“子丹,你拜子文哥哥為師,那不是亂了輩分?”
“隻要能學到師父的一半本事,就算讓我降一輩我也願意,”曹真認真的道。
曹真幼年喪父,雖養在曹操身邊不愁吃不愁穿,但心底的自卑卻是無法避免的。
他心裏知道,自己無法跟曹丕曹植這些真正的公子相比,自己隻是一個比下人稍微高一點的偽公子而已。
最好的前途就是能去軍中從底層軍官做起。
可是丁辰的橫空出世,讓他昏暗的人生裏看到了一束微光。
丁辰不過是義父的內侄兒,固然這個身份在內宅中也不低,但丁辰獲得義父的賞識,成為義父麵前最為得意之人,靠的是身份麽?
不,他靠的是卓越的戰功。
曹真相信,隻要自己能學到丁辰一半的能力,就能讓自己挺直腰杆做人了。
所以今天才鼓起勇氣,想來拜師。
丁辰拍了拍他那瘦弱的肩膀和藹的道:“不用叫師父,其實打仗我也是門外漢。
不過有句話你說的很對,兵書不可不讀,但不能盡信兵書,要不然就成紙上談兵了。
你若是想跟我探討,隨時去我府上找我即可。”
“真的?”
曹真眼睛一亮,在他看來,丁辰所說打仗是門外漢完全是自謙之詞,門外漢能立這麽多戰功?
這一年來,丁辰成為曹氏集團最為耀眼的將星,誰都無法與之相比,這是一個門外漢能做到的?
“師父,不,子文哥哥,那我以後就常常去找您,您有什麽瑣事需要跑腿的,直接安排我就行。”
曹真雖然沒有拜師成功,但是有了丁辰這句承諾,感覺也已經心滿意足了。
見小曹真如此開心,丁辰無奈的笑了笑,其實並非謙虛,他打仗靠的是預知後事,並非他用兵有多麽厲害。
譬如說,未來的官渡之戰,他可以直接帶人去烏巢燒糧,從而左右戰局,那代表他水平高麽?
不,那是開掛!
不過他教不了曹真打仗,既然這孩子如此謙虛,他能教的還有許多。
家宴開始了,曹操端坐正中,丁夫人與曹昂陪在左右,再往下便是諸位公子們。
丁辰的位置僅僅在曹昂之下,在曹丕曹植等庶子之上,這是曹操專門給他安排的座位。
這清楚的說明,丁辰在曹操心中的位置,已經超過了幾位庶子。
至於妾室與女兒,隻能坐在後麵一排。
曹操舉起酒碗道:“此次老夫征伐徐州,幸得天佑,大獲成功,活捉呂布,迫降張遼,其中子文所立功勳最多。
你們這些後輩,要多多向他請教,以求早日能為老夫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