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孫策與劉備,誰都不適合投奔,並非說他們不是明主,而是時機不對。”


    丁辰對趙雲侃侃而談道:“就說孫策,其武力過人,氣度恢弘,手下能人異士甚多。


    且其聽聞袁術僭越稱帝,立即與袁術劃清界限,並接受朝廷冊封,出兵征討,可見其頭腦十分清醒。


    隻不過,那孫伯符手下有當初乃父留下的舊部,諸如程普黃蓋,韓當周泰等人。


    當年孫堅戰死,那些人都對孫氏不離不棄,繼續扶保少主,故而這些人極得孫策信任。


    而孫策所招募的周瑜魯肅等,與孫策皆為升堂拜母之交。


    試問,若投到孫策處,需排在這諸多人之後,哪有什麽建功立業的機會?”


    趙雲聽得微微點頭,這也是他不肯投奔孫策的主要原因。


    孫策那裏的文臣武將都是靠親情維係,跟個大家庭一樣,外人很難插的進去。


    “那劉玄德呢?”趙雲很感興趣,倒想聽聽這位紈絝少年怎麽評價自己最中意之人。


    丁辰道:“劉玄德待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充滿江湖義氣,手下人雖少,卻極為忠心,可謂占據人和。


    但是……卻缺了天時和地利。


    當今天下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劉玄德此時屈居呂布之下,占據小沛那一縣之地,如同龍困淺灘,魚翔淺底。


    且西有袁術,北有許都朝廷,南有呂布,在三方包夾之下,劉備想成大事,難也!


    那劉玄德空有英雄之誌,英雄之魂,英雄之氣,卻唯獨欠缺英雄之地,自身都不知前途在何方,若前去投靠,豈非不明智?”


    一番話,讓趙雲坐在那裏,陷入沉思之中。


    他擇主也很謹慎。


    就算他看的出來劉備具備成大事的一切素質,可是畢竟劉備處境太尷尬了。


    在群雄逐鹿的當今天下,劉備起步已經晚了許多,的確既不得天時,也不得地利。


    這也是趙雲所猶豫不決,一直沒有做出選擇的原因。


    他更沒想到眼前這個少年分析的如此透徹。


    “郎君所說,的確入情入理,在下佩服。”


    趙雲此時已經不敢輕視眼前的這個少年郎了,這少年剛才對天下英雄精準的分析,絕不可能是道聽途說那麽簡單,而是這少年的確對天下大勢有獨到的見解。


    趙雲對著丁辰深施一禮道:“趙雲何德何能,竟得郎君賞識,趙雲願隨郎君驅馳,以報效朝廷。”


    此時他已漸漸相信夏侯蘭信中所說的話,這位少年無論見識還是能力,都不簡單,籍田令也許僅僅是個幌子。


    想來夏侯蘭深知自己的脾氣,也不會胡亂舉薦的。


    丁辰心中十分喜悅,趙雲這個人忠心不二,武藝出眾,無論安排在任何崗位上,都能完美的完成任務,故而收服了趙雲比當初收服魏延還要高興的多。


    “子龍就先在府中客房住下,過幾日便要啟程,運糧去往平袁前線了,”丁辰命令道。


    “諾!”趙雲躬身答應,然後倒退出門。


    這時候魏延在外麵,看到主公跟那青年相談甚歡,早已感覺心情不爽。


    他魏延幾近於天下無敵,為主公立下那麽多戰功,結果沒見主公好臉色,為何這長得如此好看的青年,卻聊了這麽久。


    而且此前還專門派人在門口等著,主公收部下,難道是看長相的麽?


    論長相,咱老魏比那趙雲差哪兒了?


    見趙雲出來,魏延的手掌不免開始癢癢,給那小子一個下馬威再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救曹操長子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開月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開月圓並收藏三國從救曹操長子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