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複如新?
蘇進一聽這四個字,心裏就有些猶豫。
文物修複是一個古老的行業,裏麵的很多規矩也是經過時光流逝、不斷的討論之後才被確認下來的。
譬如,文物修複,究竟要修成什麽樣,這就經過了好長時間的討論。
到後期,一個主流的意見是,所謂的修複,就是要修複成原樣。
這樣問題又來了,所謂的原樣,指的又是什麽呢?
一種說法是,這裏的原樣,指的是這件文物最先被做出來的樣子。也就是說,要完全去除時光的痕跡,修得跟它剛做出來一樣。
另一派則不以為然。文物文物,就是經曆了無數曆史之後留下來的成品。文物上麵留存的曆史痕跡,本來也包括了無數的信息!文物修複,必須要把這些信息也保存下來。修複師要做到的,就是讓它恢複成完整的形態,讓破壞不再繼續下去就行了。
蘇進從事文物修複工作的時候,就聽這兩派吵過無數次,簡直聽得耳朵都要長繭了。到後來,他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一套理念。
那就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首先,判斷文物被破壞什麽樣了,需要什麽程度的修複。其次,要看文物修複之後的目的。是為了保留信息,進行研究;還是為了展示古老工匠的藝術之美?
前者的話,當然最好是修舊如舊;要達到後者的目的,修舊如新也無妨。
但是不管是修舊如舊還是修舊如新,文物修複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保留它“應該有的樣子”。細化下來分很多條,譬如不得輕易使用非本體的添加物啊;使用外來添加物的話,要保證它可被去除啊;不得進行創作性修複啊……
相比起“如新”還是“如舊”的爭端,這幾條被認為是默認的規則,甚至以明文規則,寫在了各文物修複工作者的守則裏。
畢竟,文物就是文物,你要對它進行改頭換麵式的改動的話,那你為什麽不直接去做個新的?
現在,馮劍峰開口就說“修複如新”,蘇進忍不住就想了很多。
來到這個世界之後,到現在為止,他還不算是文物修複的“行內人”,完全不了解這這個世界的這一行有什麽規矩。那麽問題就來了,馮劍峰的這四個字,究竟是什麽意思?
對於馮劍峰來說,蘇進隻是非本專業的十個學生之一,連讓他多關注一下的資格都沒有。他頭都沒迴一下
,當然不可能留意到蘇進的表情了。
倒是蔣誌新還記得上次公開課的事情。他嘴上沒說,卻不時瞟過去一眼。所以,他也是第一個注意到蘇進的。蘇進緊緊地盯著馮劍峰的背影,眉頭緊皺,一臉不快。
蔣誌新有點迷惑,馮老師剛才說了什麽奇怪的話嗎?這家夥為什麽這個表情?
馮劍峰簡單說了幾句開場白,就向右邊招唿道:“你們幾個,去把台子後麵的工具車拖上來!”
他右邊站著的就是蘇進他們,其餘同學早就躍躍欲試了,一聽他招唿,馬上就向他指的方向跑。那積極的樣子,簡直像是怕去晚了吃虧一樣。
蘇進身體一頓,也迅速跟上了。
果然,木台後麵有兩輛平板拖車,車上各放著一個架子,一個架子上整整齊齊擺著工具,另一個上麵則是顏料之類的輔料。
蘇進走過去掃了一眼,眉頭皺得更緊。
這樣一眼看過去,東西大致不差。但是一輛車上的工具是不是少了一點?另一輛車上的顏料是不是又多了一些?
會這樣想的當然隻有蘇進,其他學生不管三七二十一,推著車就上去了。倒是在老成持重一點的在旁邊補充了兩句:“輕點!小心點!”
很快,推車就被送了上去,馮劍峰向他們點頭笑笑:“多謝你們。”
不過道了聲謝,這些學生就露出了感動的表情,好像受到了什麽大表揚一樣。
馮劍峰指著左邊那些文修專業的學生,讓他們把東西展開,放到前麵的工作台上。
東西很快就擺好了,這樣擺開一看,蘇進感受得越發明顯:顏料的數量,的確有點不太正常!
馮劍峰拿起一把刷子,朗聲道:“同學們請看這幅壁畫。由於時間過得太久,畫麵被粘上了很多汙跡。所以通常來說,我們的第一部分工作就是清洗。清洗的話,要根據汙跡的不同狀況,區別對待。譬如這一處,它是因為受潮發黴,長上的黴斑。這一處是青苔留下的痕跡……”
他指著壁畫,侃侃而談,下麵的學生個個都聽得非常專注。他們並不能聽懂,但還是覺得他講得挺專業的。
蘇進的眉頭卻始終沒有鬆開。
馮劍峰對汙跡的分析基本上是正確的,這表示他的確有點水平。但關鍵是,壁畫這東西一開始分析的,應該是上麵的汙跡嗎?
它的底層是什麽土質或者石質,上麵的顏料是什麽
材質,兩者的厚度分別是多少,是由於什麽原因被破壞的……
隻有這些全部分析到位,才能進行後續的處理。
馮劍峰講完了,道:“現在我們先用刷子把上麵的浮塵全部刷除一遍。”
“然後,我們來一處處清洗汙跡。不同的汙跡,需要使用不同的清洗劑。我們先來處理這塊黴斑。”
他拿起一個瓷瓶,在學生們麵前晃了晃,道:“這個叫九淨水,專門用來去除文物上麵的黴斑的。”
九淨水?
蘇進愣了一愣。在文物修複與科學結合之前,它就是個傳統行業。行業裏使用的很多試劑配方之類,都是利用自然產物調配而成。後來發展到一定程度,才使用化學製劑慢慢代替。
在以前的世界裏,蘇進他們曾經花費了很大的精力,總結歸納了可以找到的所有傳統試劑的種類和配方,同時根據不同的情況,或者延用,或者替換。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最後有80%的傳統試劑被替換成了化學試劑。
相比較來說,化學試劑的優勢更明顯。它們可以批量生產、易於存儲和移動。很多時候,效果比傳統試劑也要強得多。
壁畫上的黴斑,在蘇進以前的世界,大部分情況下是用氯胺-t酒精溶液來清洗的,效果非常明顯。後來蘇進經過研究,自創了不少專業試劑,效果比常用的那些還要強得多。
不過,他也不會因為這個就瞧不起馮劍峰的這個九淨水了。畢竟就算在他以前的世界,也有20%的傳統試劑被保留延用了下來。因為再沒有比它們效果更好的替代品。
這個世界畢竟跟以前的不同,也許這個九淨水,能比他做的試劑更強也說不定呢。
馮劍峰的動作很小心,他用更小一點的刷子蘸了瓶子裏的液體,塗抹到黑色的黴斑上。
顯而易見的是,他剛剛刷上去一層,黴斑的邊緣就已經蘊開了。他又刷了幾遍,最後用幹毛巾仔細拭去,果然,壁畫上的黑色減淡了不少!
“哦——”下麵的學生齊齊發出了驚歎聲,蘇進卻抱著手臂,用手指點了點自己的胳膊。非常遺憾,在他的眼裏,九淨水還不如氯胺-t酒精溶液,倒是這個叫馮劍峰的修複師,手法穩定稔熟,比較讓人稱道。
連蘇進自己也沒發現,不知不覺中,他開始用一種審視的目光觀察對方,完全已經忘記了對方是一個職業的三段修複師。
不過這也正常,在以前那個世界裏,蘇進早已是鼎鼎大名的頂尖修複師,站到了整個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巔峰。區區一個三段修複師,在他眼裏跟新手差別也不算太大了。
馮劍峰一處處清洗壁畫上的汙跡,有些地方很容易被去除,有些地方則要困難一點。
蘇進一一評估他使用的試劑,幾乎所有種類都比他以前用的差。尤其是其中兩種,明顯對壁畫損傷比較大。不過下一階段做得比較好的話,也不是不能修補迴來就是。
這個過程非常漫長,馮劍峰工作得倒是非常專注。他不時發出指令,就有文修專業的學生上前幫忙。要麽是幫忙清除被試劑軟化的痕跡,要麽是遞上不同的工具以及試劑。
蘇進他們十人站在台上,除了一開始幫忙把工具車拖上來以外,就像被遺忘了一樣,再沒被理會過。
不過,這十個人不愧是被精挑細選出來的,他們完全沒把這種疏忽放在心上,反倒覺得有一個細距離觀察的機會,非常難得。他們每個人都很專心,站得筆筆直,目光緊盯著壁畫表麵和馮劍峰的動作,有時候連眼睛都忘了眨。
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專注度的。
中途蘇進往台下掃了一眼,發現不少學生開始不耐煩了。有凳子坐的學生還好一點,隻是三五成群地湊在一起,竊竊私語。圍欄外麵的學生走了一大半,留下的不到之前的五分之一。
蘇進最關注的還是被問卷挑出來的那三十二個人。其中十個,包括他自己都被挑到台上來了,下麵還坐著二十二個,都坐在離木台最近的地方。
這二十二個人也一樣非常專心,他們雙手放在膝上,目不轉睛地盯著台上,整個人仿佛凝成了石像一樣。
蘇進轉迴頭去,正好對上蔣誌新的目光。蔣誌新正審視地看著他,好像有點不滿意他的分心,警告地瞪了他一眼。
蘇進一聽這四個字,心裏就有些猶豫。
文物修複是一個古老的行業,裏麵的很多規矩也是經過時光流逝、不斷的討論之後才被確認下來的。
譬如,文物修複,究竟要修成什麽樣,這就經過了好長時間的討論。
到後期,一個主流的意見是,所謂的修複,就是要修複成原樣。
這樣問題又來了,所謂的原樣,指的又是什麽呢?
一種說法是,這裏的原樣,指的是這件文物最先被做出來的樣子。也就是說,要完全去除時光的痕跡,修得跟它剛做出來一樣。
另一派則不以為然。文物文物,就是經曆了無數曆史之後留下來的成品。文物上麵留存的曆史痕跡,本來也包括了無數的信息!文物修複,必須要把這些信息也保存下來。修複師要做到的,就是讓它恢複成完整的形態,讓破壞不再繼續下去就行了。
蘇進從事文物修複工作的時候,就聽這兩派吵過無數次,簡直聽得耳朵都要長繭了。到後來,他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一套理念。
那就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首先,判斷文物被破壞什麽樣了,需要什麽程度的修複。其次,要看文物修複之後的目的。是為了保留信息,進行研究;還是為了展示古老工匠的藝術之美?
前者的話,當然最好是修舊如舊;要達到後者的目的,修舊如新也無妨。
但是不管是修舊如舊還是修舊如新,文物修複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保留它“應該有的樣子”。細化下來分很多條,譬如不得輕易使用非本體的添加物啊;使用外來添加物的話,要保證它可被去除啊;不得進行創作性修複啊……
相比起“如新”還是“如舊”的爭端,這幾條被認為是默認的規則,甚至以明文規則,寫在了各文物修複工作者的守則裏。
畢竟,文物就是文物,你要對它進行改頭換麵式的改動的話,那你為什麽不直接去做個新的?
現在,馮劍峰開口就說“修複如新”,蘇進忍不住就想了很多。
來到這個世界之後,到現在為止,他還不算是文物修複的“行內人”,完全不了解這這個世界的這一行有什麽規矩。那麽問題就來了,馮劍峰的這四個字,究竟是什麽意思?
對於馮劍峰來說,蘇進隻是非本專業的十個學生之一,連讓他多關注一下的資格都沒有。他頭都沒迴一下
,當然不可能留意到蘇進的表情了。
倒是蔣誌新還記得上次公開課的事情。他嘴上沒說,卻不時瞟過去一眼。所以,他也是第一個注意到蘇進的。蘇進緊緊地盯著馮劍峰的背影,眉頭緊皺,一臉不快。
蔣誌新有點迷惑,馮老師剛才說了什麽奇怪的話嗎?這家夥為什麽這個表情?
馮劍峰簡單說了幾句開場白,就向右邊招唿道:“你們幾個,去把台子後麵的工具車拖上來!”
他右邊站著的就是蘇進他們,其餘同學早就躍躍欲試了,一聽他招唿,馬上就向他指的方向跑。那積極的樣子,簡直像是怕去晚了吃虧一樣。
蘇進身體一頓,也迅速跟上了。
果然,木台後麵有兩輛平板拖車,車上各放著一個架子,一個架子上整整齊齊擺著工具,另一個上麵則是顏料之類的輔料。
蘇進走過去掃了一眼,眉頭皺得更緊。
這樣一眼看過去,東西大致不差。但是一輛車上的工具是不是少了一點?另一輛車上的顏料是不是又多了一些?
會這樣想的當然隻有蘇進,其他學生不管三七二十一,推著車就上去了。倒是在老成持重一點的在旁邊補充了兩句:“輕點!小心點!”
很快,推車就被送了上去,馮劍峰向他們點頭笑笑:“多謝你們。”
不過道了聲謝,這些學生就露出了感動的表情,好像受到了什麽大表揚一樣。
馮劍峰指著左邊那些文修專業的學生,讓他們把東西展開,放到前麵的工作台上。
東西很快就擺好了,這樣擺開一看,蘇進感受得越發明顯:顏料的數量,的確有點不太正常!
馮劍峰拿起一把刷子,朗聲道:“同學們請看這幅壁畫。由於時間過得太久,畫麵被粘上了很多汙跡。所以通常來說,我們的第一部分工作就是清洗。清洗的話,要根據汙跡的不同狀況,區別對待。譬如這一處,它是因為受潮發黴,長上的黴斑。這一處是青苔留下的痕跡……”
他指著壁畫,侃侃而談,下麵的學生個個都聽得非常專注。他們並不能聽懂,但還是覺得他講得挺專業的。
蘇進的眉頭卻始終沒有鬆開。
馮劍峰對汙跡的分析基本上是正確的,這表示他的確有點水平。但關鍵是,壁畫這東西一開始分析的,應該是上麵的汙跡嗎?
它的底層是什麽土質或者石質,上麵的顏料是什麽
材質,兩者的厚度分別是多少,是由於什麽原因被破壞的……
隻有這些全部分析到位,才能進行後續的處理。
馮劍峰講完了,道:“現在我們先用刷子把上麵的浮塵全部刷除一遍。”
“然後,我們來一處處清洗汙跡。不同的汙跡,需要使用不同的清洗劑。我們先來處理這塊黴斑。”
他拿起一個瓷瓶,在學生們麵前晃了晃,道:“這個叫九淨水,專門用來去除文物上麵的黴斑的。”
九淨水?
蘇進愣了一愣。在文物修複與科學結合之前,它就是個傳統行業。行業裏使用的很多試劑配方之類,都是利用自然產物調配而成。後來發展到一定程度,才使用化學製劑慢慢代替。
在以前的世界裏,蘇進他們曾經花費了很大的精力,總結歸納了可以找到的所有傳統試劑的種類和配方,同時根據不同的情況,或者延用,或者替換。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最後有80%的傳統試劑被替換成了化學試劑。
相比較來說,化學試劑的優勢更明顯。它們可以批量生產、易於存儲和移動。很多時候,效果比傳統試劑也要強得多。
壁畫上的黴斑,在蘇進以前的世界,大部分情況下是用氯胺-t酒精溶液來清洗的,效果非常明顯。後來蘇進經過研究,自創了不少專業試劑,效果比常用的那些還要強得多。
不過,他也不會因為這個就瞧不起馮劍峰的這個九淨水了。畢竟就算在他以前的世界,也有20%的傳統試劑被保留延用了下來。因為再沒有比它們效果更好的替代品。
這個世界畢竟跟以前的不同,也許這個九淨水,能比他做的試劑更強也說不定呢。
馮劍峰的動作很小心,他用更小一點的刷子蘸了瓶子裏的液體,塗抹到黑色的黴斑上。
顯而易見的是,他剛剛刷上去一層,黴斑的邊緣就已經蘊開了。他又刷了幾遍,最後用幹毛巾仔細拭去,果然,壁畫上的黑色減淡了不少!
“哦——”下麵的學生齊齊發出了驚歎聲,蘇進卻抱著手臂,用手指點了點自己的胳膊。非常遺憾,在他的眼裏,九淨水還不如氯胺-t酒精溶液,倒是這個叫馮劍峰的修複師,手法穩定稔熟,比較讓人稱道。
連蘇進自己也沒發現,不知不覺中,他開始用一種審視的目光觀察對方,完全已經忘記了對方是一個職業的三段修複師。
不過這也正常,在以前那個世界裏,蘇進早已是鼎鼎大名的頂尖修複師,站到了整個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巔峰。區區一個三段修複師,在他眼裏跟新手差別也不算太大了。
馮劍峰一處處清洗壁畫上的汙跡,有些地方很容易被去除,有些地方則要困難一點。
蘇進一一評估他使用的試劑,幾乎所有種類都比他以前用的差。尤其是其中兩種,明顯對壁畫損傷比較大。不過下一階段做得比較好的話,也不是不能修補迴來就是。
這個過程非常漫長,馮劍峰工作得倒是非常專注。他不時發出指令,就有文修專業的學生上前幫忙。要麽是幫忙清除被試劑軟化的痕跡,要麽是遞上不同的工具以及試劑。
蘇進他們十人站在台上,除了一開始幫忙把工具車拖上來以外,就像被遺忘了一樣,再沒被理會過。
不過,這十個人不愧是被精挑細選出來的,他們完全沒把這種疏忽放在心上,反倒覺得有一個細距離觀察的機會,非常難得。他們每個人都很專心,站得筆筆直,目光緊盯著壁畫表麵和馮劍峰的動作,有時候連眼睛都忘了眨。
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專注度的。
中途蘇進往台下掃了一眼,發現不少學生開始不耐煩了。有凳子坐的學生還好一點,隻是三五成群地湊在一起,竊竊私語。圍欄外麵的學生走了一大半,留下的不到之前的五分之一。
蘇進最關注的還是被問卷挑出來的那三十二個人。其中十個,包括他自己都被挑到台上來了,下麵還坐著二十二個,都坐在離木台最近的地方。
這二十二個人也一樣非常專心,他們雙手放在膝上,目不轉睛地盯著台上,整個人仿佛凝成了石像一樣。
蘇進轉迴頭去,正好對上蔣誌新的目光。蔣誌新正審視地看著他,好像有點不滿意他的分心,警告地瞪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