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九十二章十裏秦淮河
梨花似雪草如煙,春在秦淮兩岸邊,一帶妝樓臨水蓋,家家粉影照嬋娟。孔尚任這首小詩道盡了十裏秦淮河的千年來的繁華——秦淮河兩岸,歌樓酒肆林立,河房水閣爭奇鬥豔,歌舞升平,河中舟船穿梭,遊船畫舫燈火通明,有十裏珠簾之稱,成為江南佳麗之地。外來的遊子哪怕再忙也得抽個空到十裏秦淮河一趟,否則枉自來到金陵城。
胤祚可是久聞十裏秦淮河的大名,既然來到了金陵,怎麽著也得去見識一下朱雀橋、烏衣巷,好生體會一下六朝舊事如流水的傳說。這叫啥來著?嘿,叫與民同樂,那些個畫舫、勾欄之類也得去關顧一下不是?不為嫖,咱怕得病,再說有了蜜桃,誰還想吃爛李,就為見識一下那些個桃花扇之類的風流。左右閑著無事,這大過年的也沒啥子公務,不趁機去逛上一圈,那才真是對不起自個兒。這不,胤祚大半夜才睡,一大早可就起了,急趕著用了早膳,扯上劉耀,拽上林軒毅,外帶那兩個剛還了俗“道士”,匆匆地就奔往夫子廟去了。
嘿,這還真有意思兒,孔老夫子賣文的,那些個姑娘賣肉的,竟然還湊到了一塊兒,不知道老夫子若是地下有靈會作何想頭?該不會老夫子自個兒也好這麽個口子吧?胤祚剛到夫子廟,眼瞅著頗有些曆史滄桑感的夫子廟和不遠處來往穿梭的畫舫,心裏頭不禁覺得這事兒有些滑稽得可笑。
遊河,遊河,不上畫舫就算不得遊河,可該上哪艘畫舫卻有些饒頭,一夥子人中就沒一個懂行情的:清鬆、清虛,這兩剛還了俗的道士就不必說了,劉耀不懂行,胤祚沒這方麵的見識,算來算去也就林軒毅曾來過這金粉之地,不過林軒毅向來不好這口子,偶爾來此也都是應那些個江南才子之邀,他自己卻是不了解行情的。得,大夥兒都不懂,那就隨便上吧,一夥子人剛準備下河,就有人高聲打起了招唿:“厲河兄,厲河兄。”
嘿,還真是渴了就有人送梅子。胤祚放眼看去,就見一公子哥兒站一艘大畫舫上滿臉子笑容地跟林軒毅打著招唿,大冷天的,還不忘手持折扇,一身白衫,罩上一件狐裘,麵相倒也清逸,一副翩翩公子哥的模樣,邊上還站著一個其貌不揚、略有些駝背、三十出頭的中年書生。林軒毅笑嗬嗬地拱著手應承了一句,低聲對胤祚介紹道:“王爺,那個駝子是江寧知府施世倫,聖上口諭的‘江南第一清官’,公子哥名叫程天鳴,字希敏,文采出眾,與鄔思道並稱金陵才子。”
程啥?程天鳴?我靠!不會吧,貌似老子前世就叫程天鳴來著,這也太巧了吧?胤祚不禁有些啼笑皆非,不免有些好奇地打量著那個程天鳴,口裏頭輕輕地念叨了幾句:“不像,跟老子長得不像。”
胤祚的話語很輕,林軒毅沒聽明白,低聲道:“王爺,可有什麽不對嗎?”
“啊,沒有,沒有。”胤祚自顧自地樂了一下道:“既是有熟人,大家夥就一塊兒樂樂吧。”
施世倫,字文賢,號潯江,晉江縣衙口鄉人,後被編入清朝漢軍鑲黃旗。祖父施大宣。父親施琅,原是鄭成功軍旅中得力部將,後與鄭發生齟齬投歸清朝,授靖海候。世綸為其次子。因為父親是靖靖候,所以他沒有經過科學進身之途,直接受朝廷封蔭,出任江蘇泰州知州,是年康熙二十三年,他年僅廿六歲。康熙廿八年,皇帝南遊,得知施世綸治跡彰著,深得民望,就開了“金口”,稱他是“江南第一清官”,並準備加以擢升,因督臣挽留,才就地晉授揚州知府。是年三十一歲。康熙三十二年,調任江寧知府。
胤祚昨日剛到,恰逢新春,也就沒讓那些個地方官們前來迎駕,故此兩江地麵上的官員隻是知道胤祚這個欽差王爺來了,卻沒有見過胤祚本人,施世倫雖說是金陵城的知府也同樣沒見過胤祚,不過跟林軒毅卻是老熟人了,剛見了麵就打趣道:“厲河兄,今兒個一大早就上秦淮河,隻怕迴頭少不得聽河東獅吼了。哈哈哈……”
有大才之人,往往家中有悍婦,古之房玄齡,蘇格拉底莫不如是,林軒毅家中那位雖說不至於強悍到那等地步,可也不是好惹的主,這都是兩江官場上的笑聞了。林軒毅在郭琇府中屬客卿身份,但實際上兩江總督府內真正處理政務的卻是林軒毅,故此他跟那些個地方官們早就混得爛熟了,尤其是這個江寧知府施世倫,此刻聽施世倫出口調侃,也不生氣,反唇相譏道:“文賢兄,這一大早地就上了畫舫,小心被參個官員押妓,行為不軌。”
“厲河兄此話差矣,今兒個可是文會,本官可是與民同樂來著,哈哈……”施世倫樂嗬嗬地迴了一句。
“今兒個是小弟做東,請些文友來此一會,以文會友,原想著請厲河兄來著,隻是怕厲河兄脫不開身,沒想到這一大早地的,別人還沒到,厲河兄卻先來了,也算是趕巧了。嗬嗬,這幾位是……”程天鳴微微一笑,搖了搖折扇,客氣地問道。
“在下左義,左右的左,義之所至的義,皇商,來江南采購些事物,這幾位是在下的隨從,今兒個能識得各位,實乃三生有幸。”胤祚搶在林軒毅前頭自我介紹道。
“久仰,久仰。”程天鳴客氣了幾句,也沒放在心上,這時節商人的身份不高,即便是皇商也是如此,時下的讀書人壓根兒就瞧不起商人,若不是胤祚是跟著林軒毅來的,隻怕程天鳴連個笑臉都懶得給,趕巧這會兒又來了些文人,程天鳴告了聲罪,迎接其他人去了。
程天鳴不是官場中人,不知道胤祚已經到了金陵,可施世倫卻是地頭蛇,早就接到邸報,知道胤祚已到了金陵城中,這會兒在一旁觀察了許久,就發現不對頭了:林軒毅在兩江雖沒有一官半職,可地位卻高得很,大小政事幾乎都是他一手處理的,別說一般官員,就算是道台、府台的,見了林軒毅都得客客氣氣地問好,可眼下林軒毅麵上雖淡定從容,不過明顯是以那個叫左義的年輕人為首;其二,那幾個隨從個個氣宇軒昂,一看就知道都不是好惹的主,一個皇商如何能用得起如此出眾的隨從。
施世倫雖不是科班出身,可胸中還是錦繡團花,頗有些文采的,也喜歡舞文弄墨,要不也不是跟那些個江南才子走到一塊兒。這會兒施世倫隱約猜出了胤祚的身份,心裏頭大吃一驚,但胤祚既然不想公開身份,施世倫倒也不敢公然揭破此事,可又不敢不上前見禮,隻好挪到胤祚身前,低聲道:“下官江寧知府施世倫見過王爺。”
厄,這麽快就穿幫啦,我靠!這“江南第一清官”還真有兩下子的,竟然猜出了咱的身份,唔,還是挺知趣的,沒大聲嚷嚷,有意思。胤祚微微一笑低聲道:“施府台客氣了,明兒一早本王正好有空。”
聽音知意,施世倫精明得很,立刻就明白過來:胤祚這是要他明日一早遞牌子求見呢。也就不再多說什麽,一拱手退了開去。
多半會,陸陸續續來了十餘個青年才子,個個俊秀不凡,一大夥子人就在畫舫的庭中聽著歌賞著舞,或是高談闊論,吟詩唱賦,或是揮毫速書,潑墨寫畫,倒也文彩飛揚,滿室墨香。林軒毅在兩江地麵上可是有名的大才子,自然也免不了獻個醜,賦些詩詞,胤祚卻不想出頭,隻是笑嗬嗬地看著眾才子顯耀,心裏頭對這些才子打著分,看看有沒有什麽可造之材。
唔,程天鳴還行,文采不錯,人也幹練,就衝著跟咱前世同名也得照顧一、二;施世倫怕是知道自己這麽個王爺在船上,有些放不開,不過這人精明,又是咱家老爺子看中的人物,身後的背景也深,能不能用,能用到什麽程度,還得明天見過再定;那個叫李賀的小子不錯,豪爽之人,文筆也過得去,可以見見,其他幾個雖也有些才學,不過稍顯平常了些,中個進士啥的估計沒問題,可看他們滿身的書生氣就知道都不是可堪大用的人物,姑且放過,以後再說。胤祚正盤算著哪些人物可用之時,猛然間聽到有人正談論著鄔思道,不由地豎起了耳朵……
第九十二章十裏秦淮河
梨花似雪草如煙,春在秦淮兩岸邊,一帶妝樓臨水蓋,家家粉影照嬋娟。孔尚任這首小詩道盡了十裏秦淮河的千年來的繁華——秦淮河兩岸,歌樓酒肆林立,河房水閣爭奇鬥豔,歌舞升平,河中舟船穿梭,遊船畫舫燈火通明,有十裏珠簾之稱,成為江南佳麗之地。外來的遊子哪怕再忙也得抽個空到十裏秦淮河一趟,否則枉自來到金陵城。
胤祚可是久聞十裏秦淮河的大名,既然來到了金陵,怎麽著也得去見識一下朱雀橋、烏衣巷,好生體會一下六朝舊事如流水的傳說。這叫啥來著?嘿,叫與民同樂,那些個畫舫、勾欄之類也得去關顧一下不是?不為嫖,咱怕得病,再說有了蜜桃,誰還想吃爛李,就為見識一下那些個桃花扇之類的風流。左右閑著無事,這大過年的也沒啥子公務,不趁機去逛上一圈,那才真是對不起自個兒。這不,胤祚大半夜才睡,一大早可就起了,急趕著用了早膳,扯上劉耀,拽上林軒毅,外帶那兩個剛還了俗“道士”,匆匆地就奔往夫子廟去了。
嘿,這還真有意思兒,孔老夫子賣文的,那些個姑娘賣肉的,竟然還湊到了一塊兒,不知道老夫子若是地下有靈會作何想頭?該不會老夫子自個兒也好這麽個口子吧?胤祚剛到夫子廟,眼瞅著頗有些曆史滄桑感的夫子廟和不遠處來往穿梭的畫舫,心裏頭不禁覺得這事兒有些滑稽得可笑。
遊河,遊河,不上畫舫就算不得遊河,可該上哪艘畫舫卻有些饒頭,一夥子人中就沒一個懂行情的:清鬆、清虛,這兩剛還了俗的道士就不必說了,劉耀不懂行,胤祚沒這方麵的見識,算來算去也就林軒毅曾來過這金粉之地,不過林軒毅向來不好這口子,偶爾來此也都是應那些個江南才子之邀,他自己卻是不了解行情的。得,大夥兒都不懂,那就隨便上吧,一夥子人剛準備下河,就有人高聲打起了招唿:“厲河兄,厲河兄。”
嘿,還真是渴了就有人送梅子。胤祚放眼看去,就見一公子哥兒站一艘大畫舫上滿臉子笑容地跟林軒毅打著招唿,大冷天的,還不忘手持折扇,一身白衫,罩上一件狐裘,麵相倒也清逸,一副翩翩公子哥的模樣,邊上還站著一個其貌不揚、略有些駝背、三十出頭的中年書生。林軒毅笑嗬嗬地拱著手應承了一句,低聲對胤祚介紹道:“王爺,那個駝子是江寧知府施世倫,聖上口諭的‘江南第一清官’,公子哥名叫程天鳴,字希敏,文采出眾,與鄔思道並稱金陵才子。”
程啥?程天鳴?我靠!不會吧,貌似老子前世就叫程天鳴來著,這也太巧了吧?胤祚不禁有些啼笑皆非,不免有些好奇地打量著那個程天鳴,口裏頭輕輕地念叨了幾句:“不像,跟老子長得不像。”
胤祚的話語很輕,林軒毅沒聽明白,低聲道:“王爺,可有什麽不對嗎?”
“啊,沒有,沒有。”胤祚自顧自地樂了一下道:“既是有熟人,大家夥就一塊兒樂樂吧。”
施世倫,字文賢,號潯江,晉江縣衙口鄉人,後被編入清朝漢軍鑲黃旗。祖父施大宣。父親施琅,原是鄭成功軍旅中得力部將,後與鄭發生齟齬投歸清朝,授靖海候。世綸為其次子。因為父親是靖靖候,所以他沒有經過科學進身之途,直接受朝廷封蔭,出任江蘇泰州知州,是年康熙二十三年,他年僅廿六歲。康熙廿八年,皇帝南遊,得知施世綸治跡彰著,深得民望,就開了“金口”,稱他是“江南第一清官”,並準備加以擢升,因督臣挽留,才就地晉授揚州知府。是年三十一歲。康熙三十二年,調任江寧知府。
胤祚昨日剛到,恰逢新春,也就沒讓那些個地方官們前來迎駕,故此兩江地麵上的官員隻是知道胤祚這個欽差王爺來了,卻沒有見過胤祚本人,施世倫雖說是金陵城的知府也同樣沒見過胤祚,不過跟林軒毅卻是老熟人了,剛見了麵就打趣道:“厲河兄,今兒個一大早就上秦淮河,隻怕迴頭少不得聽河東獅吼了。哈哈哈……”
有大才之人,往往家中有悍婦,古之房玄齡,蘇格拉底莫不如是,林軒毅家中那位雖說不至於強悍到那等地步,可也不是好惹的主,這都是兩江官場上的笑聞了。林軒毅在郭琇府中屬客卿身份,但實際上兩江總督府內真正處理政務的卻是林軒毅,故此他跟那些個地方官們早就混得爛熟了,尤其是這個江寧知府施世倫,此刻聽施世倫出口調侃,也不生氣,反唇相譏道:“文賢兄,這一大早地就上了畫舫,小心被參個官員押妓,行為不軌。”
“厲河兄此話差矣,今兒個可是文會,本官可是與民同樂來著,哈哈……”施世倫樂嗬嗬地迴了一句。
“今兒個是小弟做東,請些文友來此一會,以文會友,原想著請厲河兄來著,隻是怕厲河兄脫不開身,沒想到這一大早地的,別人還沒到,厲河兄卻先來了,也算是趕巧了。嗬嗬,這幾位是……”程天鳴微微一笑,搖了搖折扇,客氣地問道。
“在下左義,左右的左,義之所至的義,皇商,來江南采購些事物,這幾位是在下的隨從,今兒個能識得各位,實乃三生有幸。”胤祚搶在林軒毅前頭自我介紹道。
“久仰,久仰。”程天鳴客氣了幾句,也沒放在心上,這時節商人的身份不高,即便是皇商也是如此,時下的讀書人壓根兒就瞧不起商人,若不是胤祚是跟著林軒毅來的,隻怕程天鳴連個笑臉都懶得給,趕巧這會兒又來了些文人,程天鳴告了聲罪,迎接其他人去了。
程天鳴不是官場中人,不知道胤祚已經到了金陵,可施世倫卻是地頭蛇,早就接到邸報,知道胤祚已到了金陵城中,這會兒在一旁觀察了許久,就發現不對頭了:林軒毅在兩江雖沒有一官半職,可地位卻高得很,大小政事幾乎都是他一手處理的,別說一般官員,就算是道台、府台的,見了林軒毅都得客客氣氣地問好,可眼下林軒毅麵上雖淡定從容,不過明顯是以那個叫左義的年輕人為首;其二,那幾個隨從個個氣宇軒昂,一看就知道都不是好惹的主,一個皇商如何能用得起如此出眾的隨從。
施世倫雖不是科班出身,可胸中還是錦繡團花,頗有些文采的,也喜歡舞文弄墨,要不也不是跟那些個江南才子走到一塊兒。這會兒施世倫隱約猜出了胤祚的身份,心裏頭大吃一驚,但胤祚既然不想公開身份,施世倫倒也不敢公然揭破此事,可又不敢不上前見禮,隻好挪到胤祚身前,低聲道:“下官江寧知府施世倫見過王爺。”
厄,這麽快就穿幫啦,我靠!這“江南第一清官”還真有兩下子的,竟然猜出了咱的身份,唔,還是挺知趣的,沒大聲嚷嚷,有意思。胤祚微微一笑低聲道:“施府台客氣了,明兒一早本王正好有空。”
聽音知意,施世倫精明得很,立刻就明白過來:胤祚這是要他明日一早遞牌子求見呢。也就不再多說什麽,一拱手退了開去。
多半會,陸陸續續來了十餘個青年才子,個個俊秀不凡,一大夥子人就在畫舫的庭中聽著歌賞著舞,或是高談闊論,吟詩唱賦,或是揮毫速書,潑墨寫畫,倒也文彩飛揚,滿室墨香。林軒毅在兩江地麵上可是有名的大才子,自然也免不了獻個醜,賦些詩詞,胤祚卻不想出頭,隻是笑嗬嗬地看著眾才子顯耀,心裏頭對這些才子打著分,看看有沒有什麽可造之材。
唔,程天鳴還行,文采不錯,人也幹練,就衝著跟咱前世同名也得照顧一、二;施世倫怕是知道自己這麽個王爺在船上,有些放不開,不過這人精明,又是咱家老爺子看中的人物,身後的背景也深,能不能用,能用到什麽程度,還得明天見過再定;那個叫李賀的小子不錯,豪爽之人,文筆也過得去,可以見見,其他幾個雖也有些才學,不過稍顯平常了些,中個進士啥的估計沒問題,可看他們滿身的書生氣就知道都不是可堪大用的人物,姑且放過,以後再說。胤祚正盤算著哪些人物可用之時,猛然間聽到有人正談論著鄔思道,不由地豎起了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