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千秋
帝女諜妃:邪王的心尖寵 作者:白了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七月流火,南月皇宮格外繁忙,除了人人矚目的選秀,李後的千秋節也在這個火熱的月份。
往年的千秋節,都是禮部主辦,中規中矩的並沒有什麽新意,今年卻是潘妃主動請纓,言稱李後此番選秀有一半是為了易少群,李後既這般勞苦,她作為易少群的生母自然也要出點裏。
李後聞言十分惱怒,在承慶宮裏冷笑著對左右道:“她便是不說話,人人也知道易少群是她肚子裏爬出來的,不用這般三天兩天的就跳出來表白一番,唯恐人家忘了她會生兒子似的!”
南月國主卻十分吃這一套,點頭允了潘妃的請求。
潘妃又親來見李後,言辭十分謙卑懇切,“娘娘多年來掌管後宮教養子女,從無一刻休息,對於太子殿下和榮親王更是一視同仁不曾分過彼此,臣妾十分感激,總想著有一天可以報償娘娘才好。然娘娘身份尊貴已極,臣妾也沒什麽能拿得出手的,如今娘娘千秋節在即,您便賞臉,讓臣妾來主辦,臣妾定然不敢辜負娘娘的信任。”
俗話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便是勢同水火如李後潘妃,若是潘妃先服個軟,李後明明知道自己不吃這一套,麵上卻還是露出一絲笑容來,國主聽了更是高興。
“好,這才好,後宮和睦,方是國家興亡之象。”
我呸!李後暗自撇嘴,但是國主既然發了話,她也不好再反駁,隻得勉強點頭道:“既然如此,便辛苦貴妃了。”
潘妃笑道:“辛苦不敢當,娘娘才是真正的辛苦。”
從此李後和上官顏夕忙著選秀,潘妃忙著主辦千秋節,一時宮裏頭忙得熱火朝天的,氣氛居然難得的和諧喜慶起來。因三個地位最高的女人暫時握手言和,其他嬪妃更是鬧不起來。
且,這次本來也沒什麽好鬧的,雖說是選秀,卻跟後宮無關,榮親王選妃是喜事,至於東宮選嬪禦,那是上官顏夕要頭疼的事情,後宮諸妃跟這位太子妃既然沒有多少交情,自然也犯不上替她擔憂。
上官顏夕卻不似眾人所想的那般頭疼,誰愛進東宮誰進,在她眼裏,易少君是遲早要倒台的人,不管誰進來都不過是跟著陪葬罷了。
玄夜並未隱瞞她金銘兒要入宮的事情,她自然樂見其成,易少君的仇人總是越多越好。
在李後心裏,替兒子選幾個能生兒子的妃子才是正經,什麽易少群,不過是順手的事,再說了,自家兒子未來是國主,自然也要有幾個像樣的嬪妃才是,易少群將來能容他活著就不錯了,王妃什麽的,湊合著說得過去就行。
看來看去,她不免暗自佩服潘妃有眼光,她看中的這個侍衛統領安之方家的女兒安幼綺果然十分貌美大方,且臉團團的看上去就是個有福氣的樣子。
因此番選秀隻選一個親王正妃並幾個東宮側妃,是以前來參選的秀女身份都不是很高,家中父兄官位最高者也不過是四品,這也是國主的意思,侍衛統領雖然地位敏感,官位卻不高,卻是正四品,是以他的女兒才能在應選之列。
即便如此,國主還是不放心,專門交代李後,“你注意一下,朕不想讓安之方的女兒當選榮王妃。”
李後聽了笑意加深,試探著問,“君兒那裏還缺一個良娣,陛下您看……”
“安之方雖然地位不高,卻是朕身邊極為信任的人,他的女兒去做側室,怕是有些不合適吧。”國主淡淡的道。
李後一時語塞,太子的側室與一般側室不同,良娣更是僅次於太子妃之下的第一人,曆來都是出身高門的,安之方不過一個四品官,東宮良娣的位子無論如何也不算辱沒了他女兒,隻是國主說的這樣冠冕堂皇,卻也讓人一時無法反駁。
李後想到這裏,不免又是一陣氣悶,唯一可以聊以安慰的,就是潘妃的盤算也落了空。是日她就召了潘妃過來,滿麵堆笑道:“妹妹的打算怕是本宮要辜負你了,陛下並不同意讓那安幼綺做榮王妃。”
潘妃微微一笑,“大內侍衛統領是何等重要的位子,真要是安卿家的女兒嫁給了群兒,朝臣們或許會胡思亂想,反而對群兒不利,陛下這般打算,卻也是愛惜群兒了。”
一席話竟然說得雲淡風輕滴水不漏,且看起來也是毫無芥蒂的樣子,李後絕不信她是真的不在意,隻以為她城府又深沉了些,不免暗自戒備。
又暗暗呐喊她到底是受了誰的指點,怎麽蠢了這麽二十年,卻忽然聰明了起來?
潘妃不理會李後心中想法,又是一笑,“若是娘娘沒有旁的事要吩咐,臣妾倒是有一件事要請示娘娘。”
“你說。”
潘妃笑得十分嫣然迷人,“娘娘的千秋節自然是照例要祝壽唱戲的,隻是臣妾私心裏揣度著,這宮裏頭養的幾個戲班子大夥兒都看膩了,來來迴迴就這麽幾個人也不新鮮,臣妾頭一迴領這個差事總想辦得熱鬧不俗才好,是以想著從外頭找個戲班子進來演,便是還是那些戲,不也瞧個新鮮人不是?”
李後對此倒是無可無不可,這次主辦壽宴是她潘妃主動請纓,晾她也不敢搞什麽幺蛾子出來砸自己的招牌,想來不過是想在朝臣和國主麵前討好罷了。
想了想便笑道:“這等小事,貴妃自己拿主意就好了。”
潘妃盈盈下拜,“是。”
李後皺了眉頭,對身邊伺候的綠蘿道:“這潘妃背地裏有什麽高人指點不成?最近行事忽然有章法起來了,她一心一意的想給易少群找個好嶽家,如今盤算落空也不見她生氣?”
先是隻允許四品以下官員家的女兒應選,接著又否定了這裏頭唯一一個出身高貴的安幼綺,便是李後想想都覺得沮喪不已,潘妃居然看起來跟沒事人一樣。
綠蘿側頭思量片刻,抿著嘴兒一笑,“想來貴妃娘娘也知道事情不可能,不過是白說一句罷了,估計早有心理準備呢。”
李後聽此話在理,也就罷了。
往年的千秋節,都是禮部主辦,中規中矩的並沒有什麽新意,今年卻是潘妃主動請纓,言稱李後此番選秀有一半是為了易少群,李後既這般勞苦,她作為易少群的生母自然也要出點裏。
李後聞言十分惱怒,在承慶宮裏冷笑著對左右道:“她便是不說話,人人也知道易少群是她肚子裏爬出來的,不用這般三天兩天的就跳出來表白一番,唯恐人家忘了她會生兒子似的!”
南月國主卻十分吃這一套,點頭允了潘妃的請求。
潘妃又親來見李後,言辭十分謙卑懇切,“娘娘多年來掌管後宮教養子女,從無一刻休息,對於太子殿下和榮親王更是一視同仁不曾分過彼此,臣妾十分感激,總想著有一天可以報償娘娘才好。然娘娘身份尊貴已極,臣妾也沒什麽能拿得出手的,如今娘娘千秋節在即,您便賞臉,讓臣妾來主辦,臣妾定然不敢辜負娘娘的信任。”
俗話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便是勢同水火如李後潘妃,若是潘妃先服個軟,李後明明知道自己不吃這一套,麵上卻還是露出一絲笑容來,國主聽了更是高興。
“好,這才好,後宮和睦,方是國家興亡之象。”
我呸!李後暗自撇嘴,但是國主既然發了話,她也不好再反駁,隻得勉強點頭道:“既然如此,便辛苦貴妃了。”
潘妃笑道:“辛苦不敢當,娘娘才是真正的辛苦。”
從此李後和上官顏夕忙著選秀,潘妃忙著主辦千秋節,一時宮裏頭忙得熱火朝天的,氣氛居然難得的和諧喜慶起來。因三個地位最高的女人暫時握手言和,其他嬪妃更是鬧不起來。
且,這次本來也沒什麽好鬧的,雖說是選秀,卻跟後宮無關,榮親王選妃是喜事,至於東宮選嬪禦,那是上官顏夕要頭疼的事情,後宮諸妃跟這位太子妃既然沒有多少交情,自然也犯不上替她擔憂。
上官顏夕卻不似眾人所想的那般頭疼,誰愛進東宮誰進,在她眼裏,易少君是遲早要倒台的人,不管誰進來都不過是跟著陪葬罷了。
玄夜並未隱瞞她金銘兒要入宮的事情,她自然樂見其成,易少君的仇人總是越多越好。
在李後心裏,替兒子選幾個能生兒子的妃子才是正經,什麽易少群,不過是順手的事,再說了,自家兒子未來是國主,自然也要有幾個像樣的嬪妃才是,易少群將來能容他活著就不錯了,王妃什麽的,湊合著說得過去就行。
看來看去,她不免暗自佩服潘妃有眼光,她看中的這個侍衛統領安之方家的女兒安幼綺果然十分貌美大方,且臉團團的看上去就是個有福氣的樣子。
因此番選秀隻選一個親王正妃並幾個東宮側妃,是以前來參選的秀女身份都不是很高,家中父兄官位最高者也不過是四品,這也是國主的意思,侍衛統領雖然地位敏感,官位卻不高,卻是正四品,是以他的女兒才能在應選之列。
即便如此,國主還是不放心,專門交代李後,“你注意一下,朕不想讓安之方的女兒當選榮王妃。”
李後聽了笑意加深,試探著問,“君兒那裏還缺一個良娣,陛下您看……”
“安之方雖然地位不高,卻是朕身邊極為信任的人,他的女兒去做側室,怕是有些不合適吧。”國主淡淡的道。
李後一時語塞,太子的側室與一般側室不同,良娣更是僅次於太子妃之下的第一人,曆來都是出身高門的,安之方不過一個四品官,東宮良娣的位子無論如何也不算辱沒了他女兒,隻是國主說的這樣冠冕堂皇,卻也讓人一時無法反駁。
李後想到這裏,不免又是一陣氣悶,唯一可以聊以安慰的,就是潘妃的盤算也落了空。是日她就召了潘妃過來,滿麵堆笑道:“妹妹的打算怕是本宮要辜負你了,陛下並不同意讓那安幼綺做榮王妃。”
潘妃微微一笑,“大內侍衛統領是何等重要的位子,真要是安卿家的女兒嫁給了群兒,朝臣們或許會胡思亂想,反而對群兒不利,陛下這般打算,卻也是愛惜群兒了。”
一席話竟然說得雲淡風輕滴水不漏,且看起來也是毫無芥蒂的樣子,李後絕不信她是真的不在意,隻以為她城府又深沉了些,不免暗自戒備。
又暗暗呐喊她到底是受了誰的指點,怎麽蠢了這麽二十年,卻忽然聰明了起來?
潘妃不理會李後心中想法,又是一笑,“若是娘娘沒有旁的事要吩咐,臣妾倒是有一件事要請示娘娘。”
“你說。”
潘妃笑得十分嫣然迷人,“娘娘的千秋節自然是照例要祝壽唱戲的,隻是臣妾私心裏揣度著,這宮裏頭養的幾個戲班子大夥兒都看膩了,來來迴迴就這麽幾個人也不新鮮,臣妾頭一迴領這個差事總想辦得熱鬧不俗才好,是以想著從外頭找個戲班子進來演,便是還是那些戲,不也瞧個新鮮人不是?”
李後對此倒是無可無不可,這次主辦壽宴是她潘妃主動請纓,晾她也不敢搞什麽幺蛾子出來砸自己的招牌,想來不過是想在朝臣和國主麵前討好罷了。
想了想便笑道:“這等小事,貴妃自己拿主意就好了。”
潘妃盈盈下拜,“是。”
李後皺了眉頭,對身邊伺候的綠蘿道:“這潘妃背地裏有什麽高人指點不成?最近行事忽然有章法起來了,她一心一意的想給易少群找個好嶽家,如今盤算落空也不見她生氣?”
先是隻允許四品以下官員家的女兒應選,接著又否定了這裏頭唯一一個出身高貴的安幼綺,便是李後想想都覺得沮喪不已,潘妃居然看起來跟沒事人一樣。
綠蘿側頭思量片刻,抿著嘴兒一笑,“想來貴妃娘娘也知道事情不可能,不過是白說一句罷了,估計早有心理準備呢。”
李後聽此話在理,也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