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身世
帝女諜妃:邪王的心尖寵 作者:白了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車池國皇室的規矩與他國不同,卻是十分的平和接地氣,家下人等的稱唿便如那民間一般,日常並沒有太子王爺之類的稱唿,隻叫大爺二爺。
便是玄夜兄弟麵對國主國後,也隻稱爹爹孃孃而已。然若讓玄夜來選,他寧願稱那孃孃一聲皇後,他心底的孃孃,隻有他的生母。
說起來,這玄夜的身世,即便是在狗血充斥的皇宮大內,也可以稱一句離奇,或曰造化弄人。
王氏家族算是車池國內一個不大不小的世家,這一代的家主名喚王強,娶妻馮氏,馮氏卻是個命苦的,嫁入王家多年也無所出,王家老太太便做主,給王強納了自家侄女兒何氏為妾,何氏進門就生孩子,一口氣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此時馮氏才生下一女。
因何氏是王強的表妹,算是個貴妾,且又生兒育女,頗得王老太太喜歡,家下人等便不分什麽妻妾正庶,隻喚那馮氏為馮夫人,何氏為何夫人。
國主幼年即位,十五歲時選立皇後,偏偏在一幹入選淑女中挑上了王家的女兒,便是這馮氏所出的王二小姐。
說起來王家女兒送選,又是一樁公案,王老太太並王強以及何氏,自然是一心讓長女入宮選秀,然他們自家裏頭雖然不分嫡庶,皇家卻甚是看重,對著姐妹倆的身世來曆調查一番,便讓馮氏所出之嫡女參選。
何氏並這王大小姐聽了消息當時就鬧了一場,待得王二小姐雀屏中選,何氏母女更是氣得發瘋,何氏帶著三兒一女,日夜跪在王老太太院子裏頭痛哭,言稱一定要讓女兒入宮。
王強原就對馮氏不過麵子情,一心隻憐惜表妹,便與馮氏商量,請求王二小姐帶了姐姐一起進去,王二小姐性子軟糯,雖心知不妥,卻架不住父親並庶母懇求,便同意了。
這邊王強便上表,欲仿照古禮,隻以王家庶長女為媵,陪了嫡出的妹妹進宮,太後因與王老太太乃是閨中的手帕交,未出閣時都是常來常往的,如此幾下裏夾擊,王大小姐如願以償。
誰知道大婚當日又出了事,車池國的婚禮一向是晚上舉行,王二小姐也不知得了什麽急症,從早上起床便腹瀉不止,一直到下午都無法起身,眼看著無法完成冊封儀式,王老太太當機立斷,命王大小姐替妹妹接了冊封皇後的旨意,又替她上了鸞轎入宮,完成一係列的禮儀。
王老太太說得好聽,冊封旨意上姓甚名誰、家中排行寫得清清楚楚,絕不是別人可以冒充的,待二小姐身子好了,照樣進宮去當皇後。
然待半年後二小姐身子好利索了進宮,大小姐早已跟國主好得蜜裏調油,不但受封淑妃,且還有了身孕,二小姐不過隻得了一個皇後的虛名而已。
且,接冊封旨意的是庶姐,坐了鸞轎從皇宮正門抬進去的也是庶姐,與國主拜天地行結發禮的還是庶姐,二小姐這個皇後,當得也真是憋屈。
不久,這大小姐便生下了皇長子,便是如今這太子夜子墨了。又過了幾年,二小姐才生下了玄夜,且她身子一直不好,拚死生下玄夜後便油盡燈枯力竭而亡。
也不知道是國主運氣不好還是大小姐手段了得,車池國皇宮便隻得這哥兒兩個,再沒有別的皇子皇女出生。
玄夜生下來就沒了娘,大小姐對他甚是憐惜,親自帶在身邊教養長大,自個親生的兒子到靠後了。一番辛苦到也沒有白費,國主連連稱讚其賢惠,便是在朝堂裏也頗有賢名,到玄夜四歲上,便有大臣上書,請立淑妃為後。
自此,王大小姐終於正位中宮,完成了入宮以來的夙願。
她從此對玄夜更加精心起來,一應吃穿用度皆是上好的,夜子墨要到書房去讀書,她便以玄夜身子骨不好為由不許他去,日常更是有求必應要一奉十,那種種溺愛嬌寵的情狀,常令幼時的夜子墨眼紅。
原本要是這般長大,玄夜便會不出所料的長成一個真正的紈絝,當然這在皇宮裏也不算什麽,貪花好色不成器的皇子,曆朝曆代從來不缺。
不想國主到底還念著與王二小姐的那一絲夫妻情誼,說到底,這個皇後原是他自個兒挑的。
但凡是看玄夜鬧得不像了,就要管上一管,王大小姐,繼任的王皇後便在一旁規勸,然她不勸還好,每每隻要她一勸,國主必然怒容更盛,那板子打得反而更多更勤快了些。
說起來也是玄夜命不該如此,他生母一生軟弱無能,最終屈死在這後宮之中,生前身邊隨侍的一名姓蔣的大太監卻是有幾分見識和忠心的,他費盡周折重新迴到玄夜身邊,從此,玄夜白日裏依舊胡鬧,晚上卻由這大太監教養讀書,還學習了武藝。
到十二歲上,他開始打著外出遊曆的旗號出宮,每到一處便傳出些風流名聲來,十五歲上更是變本加厲,由夜子玄化名玄夜四處遊走,其餘中原四國都被他走遍了。
國主氣得發狂,每次他迴來,一頓板子必定是少不了的。然他挨打歸挨打,等傷養好了依舊我行我素,國主固然氣得咬牙,王後與太子固然煽風點火,然他終念著年少時期選秀初遇的二小姐,始終對玄夜網開一麵。
且說國主與王後商量著給玄夜聘那王家四小姐為正妃,一家人說說笑笑眼看著就要將此事定下,玄夜聽著不好,忙道:“爹爹,兒子說過了,兒子不想娶妻。”
“胡鬧!”國主拍案怒道,“你倒是給我說說,你想幹什麽?你又能幹什麽?你不想娶妻,我還怕委屈了你王家四妹妹呢!”
玄夜再也忍耐不得,正色道:“爹爹,兒子的外祖母乃是馮氏夫人,馮夫人所出者唯有我母,四妹妹三個字,兒子不知從何而來。”
國主聽了尚無反應,王後已經哭道:“玄兒,我便不是你的生母,總也是你的姨母,你的外祖父與墨兒的外祖父原是一人,你又何苦說這些話使我傷心?”
便是玄夜兄弟麵對國主國後,也隻稱爹爹孃孃而已。然若讓玄夜來選,他寧願稱那孃孃一聲皇後,他心底的孃孃,隻有他的生母。
說起來,這玄夜的身世,即便是在狗血充斥的皇宮大內,也可以稱一句離奇,或曰造化弄人。
王氏家族算是車池國內一個不大不小的世家,這一代的家主名喚王強,娶妻馮氏,馮氏卻是個命苦的,嫁入王家多年也無所出,王家老太太便做主,給王強納了自家侄女兒何氏為妾,何氏進門就生孩子,一口氣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此時馮氏才生下一女。
因何氏是王強的表妹,算是個貴妾,且又生兒育女,頗得王老太太喜歡,家下人等便不分什麽妻妾正庶,隻喚那馮氏為馮夫人,何氏為何夫人。
國主幼年即位,十五歲時選立皇後,偏偏在一幹入選淑女中挑上了王家的女兒,便是這馮氏所出的王二小姐。
說起來王家女兒送選,又是一樁公案,王老太太並王強以及何氏,自然是一心讓長女入宮選秀,然他們自家裏頭雖然不分嫡庶,皇家卻甚是看重,對著姐妹倆的身世來曆調查一番,便讓馮氏所出之嫡女參選。
何氏並這王大小姐聽了消息當時就鬧了一場,待得王二小姐雀屏中選,何氏母女更是氣得發瘋,何氏帶著三兒一女,日夜跪在王老太太院子裏頭痛哭,言稱一定要讓女兒入宮。
王強原就對馮氏不過麵子情,一心隻憐惜表妹,便與馮氏商量,請求王二小姐帶了姐姐一起進去,王二小姐性子軟糯,雖心知不妥,卻架不住父親並庶母懇求,便同意了。
這邊王強便上表,欲仿照古禮,隻以王家庶長女為媵,陪了嫡出的妹妹進宮,太後因與王老太太乃是閨中的手帕交,未出閣時都是常來常往的,如此幾下裏夾擊,王大小姐如願以償。
誰知道大婚當日又出了事,車池國的婚禮一向是晚上舉行,王二小姐也不知得了什麽急症,從早上起床便腹瀉不止,一直到下午都無法起身,眼看著無法完成冊封儀式,王老太太當機立斷,命王大小姐替妹妹接了冊封皇後的旨意,又替她上了鸞轎入宮,完成一係列的禮儀。
王老太太說得好聽,冊封旨意上姓甚名誰、家中排行寫得清清楚楚,絕不是別人可以冒充的,待二小姐身子好了,照樣進宮去當皇後。
然待半年後二小姐身子好利索了進宮,大小姐早已跟國主好得蜜裏調油,不但受封淑妃,且還有了身孕,二小姐不過隻得了一個皇後的虛名而已。
且,接冊封旨意的是庶姐,坐了鸞轎從皇宮正門抬進去的也是庶姐,與國主拜天地行結發禮的還是庶姐,二小姐這個皇後,當得也真是憋屈。
不久,這大小姐便生下了皇長子,便是如今這太子夜子墨了。又過了幾年,二小姐才生下了玄夜,且她身子一直不好,拚死生下玄夜後便油盡燈枯力竭而亡。
也不知道是國主運氣不好還是大小姐手段了得,車池國皇宮便隻得這哥兒兩個,再沒有別的皇子皇女出生。
玄夜生下來就沒了娘,大小姐對他甚是憐惜,親自帶在身邊教養長大,自個親生的兒子到靠後了。一番辛苦到也沒有白費,國主連連稱讚其賢惠,便是在朝堂裏也頗有賢名,到玄夜四歲上,便有大臣上書,請立淑妃為後。
自此,王大小姐終於正位中宮,完成了入宮以來的夙願。
她從此對玄夜更加精心起來,一應吃穿用度皆是上好的,夜子墨要到書房去讀書,她便以玄夜身子骨不好為由不許他去,日常更是有求必應要一奉十,那種種溺愛嬌寵的情狀,常令幼時的夜子墨眼紅。
原本要是這般長大,玄夜便會不出所料的長成一個真正的紈絝,當然這在皇宮裏也不算什麽,貪花好色不成器的皇子,曆朝曆代從來不缺。
不想國主到底還念著與王二小姐的那一絲夫妻情誼,說到底,這個皇後原是他自個兒挑的。
但凡是看玄夜鬧得不像了,就要管上一管,王大小姐,繼任的王皇後便在一旁規勸,然她不勸還好,每每隻要她一勸,國主必然怒容更盛,那板子打得反而更多更勤快了些。
說起來也是玄夜命不該如此,他生母一生軟弱無能,最終屈死在這後宮之中,生前身邊隨侍的一名姓蔣的大太監卻是有幾分見識和忠心的,他費盡周折重新迴到玄夜身邊,從此,玄夜白日裏依舊胡鬧,晚上卻由這大太監教養讀書,還學習了武藝。
到十二歲上,他開始打著外出遊曆的旗號出宮,每到一處便傳出些風流名聲來,十五歲上更是變本加厲,由夜子玄化名玄夜四處遊走,其餘中原四國都被他走遍了。
國主氣得發狂,每次他迴來,一頓板子必定是少不了的。然他挨打歸挨打,等傷養好了依舊我行我素,國主固然氣得咬牙,王後與太子固然煽風點火,然他終念著年少時期選秀初遇的二小姐,始終對玄夜網開一麵。
且說國主與王後商量著給玄夜聘那王家四小姐為正妃,一家人說說笑笑眼看著就要將此事定下,玄夜聽著不好,忙道:“爹爹,兒子說過了,兒子不想娶妻。”
“胡鬧!”國主拍案怒道,“你倒是給我說說,你想幹什麽?你又能幹什麽?你不想娶妻,我還怕委屈了你王家四妹妹呢!”
玄夜再也忍耐不得,正色道:“爹爹,兒子的外祖母乃是馮氏夫人,馮夫人所出者唯有我母,四妹妹三個字,兒子不知從何而來。”
國主聽了尚無反應,王後已經哭道:“玄兒,我便不是你的生母,總也是你的姨母,你的外祖父與墨兒的外祖父原是一人,你又何苦說這些話使我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