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殯
帝女諜妃:邪王的心尖寵 作者:白了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且說上官顏夕送走了玄夜,一個人慢慢的迴城,東宮裏的日子憋屈的很,玄夜算是這暗黑生活裏的一抹亮色,雖然並不是每天都能見麵,然而隻要想到他在那裏,心頭就會有微光閃耀,如今這亮色從她生活裏退出,她的生活重又迴歸寂寂黑暗。
她原是騎了馬出來的,此時因不願馬上迴宮,便牽了馬步行,遠遠的,卻聽見前頭傳來一陣鼓樂嗩呐,她側耳細聽,竟是送殯的哀樂,隱隱夾雜著一群孝子賢孫的痛哭聲。
出殯原也是平常事,上官顏夕並不理會,自顧自的走著,那頭一隊送葬隊伍已經逶迤著走了過來。
無論是引幡的還是抬棺的,又或者是吹打的還是扛了各色紙人紙馬的,皆是一襲黑衣,還有幾個和尚道士夾雜其中,擺出一副淒苦神色來,替那死者念經引渡。
打頭一個孝子,身上卻並沒有穿白麻布的孝服,僅著了一件普通的素袍,一路走著一路哭叫,“啊我的兒啊,你死得好慘啊——”
聲音裏卻又殊無悲意。
上官顏夕已是覺得奇怪,再看那棺材,固然雕工精美質地優良,卻僅長約一尺,再聯想到那人的年紀和說辭,或許是兒子年幼夭折了也說不定。
然,時人鮮少給幼子出殯,尤其是夭折的孩子,極少會這樣大辦的,她心裏好奇,便去看那神主牌位,上麵竟然寫著愛犬劉狼之靈位。
愛犬?劉狼?
敢情這是在給一條狗出殯?
周圍看熱鬧的百姓也是議論紛紛,就有那知道內情的對眾人道:“這是那個有名的混混劉二,指不定又要拿著這條狗屍去訛詐誰呢!”
眾人見他知道內情,少不得七嘴八舌紛紛發問,那人一一答了,又有其他人過來補充,上官顏夕混在人堆裏,聽了個明白。
原來這劉二是上京城裏著名的地痞,向來是個囂張跋扈的,因他跟上京府裏的衙差頭子是拜把子的兄弟,在百姓心中就是跟官府沾了親,等閑也無人敢惹,這劉二就鎮日裏鬥雞走狗無惡不作,最擅長的,卻是訛詐人。
他打春天起就養著一條狗,原是打算養肥了過年的時候做一頓狗肉火鍋,誰知道這狗在街上咬了人家的小孩,給那家父親打死,這劉二便不依不饒,給那狗出殯,趁機便想訛詐那被咬的人家,此時這送殯的隊伍並不是出城埋葬,而是去那家要錢的。
上官顏夕不免搖頭失笑,果然天下之大無奇不有。看過了這個插曲,她也就迴了宮。
因室內四角皆攏了炭盆,一室溫暖如春。上官顏夕便隻穿一件薄薄的狐皮小夾襖,長發並不綰髻,鬆鬆的用發繩紮了起來,一頭青絲烏黑油亮,隻戴了一副銀鑲珍珠的發箍,懶懶的靠在秋香色繡梅花的錦繡軟墊上,玉梓奉了香薷飲來,她接了過來慢慢吃著。
碧痕進來迴道:“殿下,範良人在外間等候,說是要求見。”
上官顏夕沉吟道:“這會子不早不晚的,她來見我做什麽?”
碧痕道:“奴婢也是這麽問的,範良人說,因晉封了良人,一切都是太子妃的恩典,便和陳良人並劉孺人商議了,擺了宴略慶賀一下,也是要謝太子妃給她們體麵,此番她過來,卻是想要邀請太子妃赴宴。”
範良人乃是東宮有職級的正經嬪禦,她來求見,卻是不好就這麽打發了,上官顏夕說不得隻得見上一見。因對碧痕道:“這會子我也懶怠換衣服出去見她,你便請她進來罷,左右也不是外人,便在這裏見也是一樣。”
這裏是上官顏夕寢殿的外間,亦是晨起睡前歇息之處,東宮嬪禦日常晨昏定省,向來是在棲梧殿的正殿,偶爾也在西次間接待她們,卻是第一次允許妃妾進入這間小室,也是給了範良人好大的體麵。
那範良人自是知道這一點,進門磕頭的時候格外激動。
上官顏夕便問起來意,她忙把對碧痕說過的話又重說了一遍,且加意奉承了一番,因著玄夜不在,年前也沒什麽大事,便是有什麽事,上官顏夕也懶得替易少君操心,便一口答應了必去。
不僅如此,上官顏夕還道:“你們擺宴,必是要花錢的,你們的份例我知道,也沒多少,我原是想著給你們漲些份例,卻是東宮規矩曆來如此,卻不好在我手裏改了,隻好先委屈著你們。咱們索性也驚動公中,若是缺什麽了隻管使人來告訴我,我裁奪著私下裏給你們添了便是。”
說著便吩咐秋若,“拿十兩銀子過來給範良人,做宴席的使費。”
那範良人忙歡歡喜喜的接了過來,不要錢的奉承話又說了一籮筐,方歡天喜地的迴了自己院子。
秋水和陳良人都在那裏候著,見範良人迴來,陳良人便問道:“如何,太子妃可是同意了?”範良人笑道:“太子妃想來也是無事,我一說,她就答應了,說是到了日子必來的。”
說著又把銀子拿出來給二人看過,說是太子妃給的宴席花費,陳良人又念佛不已,稱頌太子妃賢德。
秋水含著一腔的心事,聽了這話,麵上露出點喜色來,卻是咬了嘴唇沒說什麽。
到了日子,陳範二位並秋水便湊了份子錢,在後院的暖閣子裏擺起宴來,三個人湊了十兩銀子,再加上上官顏夕給的十兩,到也不算少了,廚房裏又格外巴結,無論菜品酒水皆是撿了上尖的呈上來,看著就極是體麵豐盛。
陳範二人皆坐在錦繡圓墩上,秋水卻獨自一個歪在窗前的羅漢床上,又加了軟墊靠著腰,兩位良人知她此番懷相不好,雖則心裏各有思量,麵上卻是一團和氣,隻讓秋水自在歪著,千萬不要拘束。
三人坐定了,又靜候了片刻,方有人來報太子妃到了,三人又急忙站起來迎接。
門簾掀起處,上官顏夕穿了一身緋紅的石榴花軟緞對襟長裙,裹了石青披風,手裏抱著個小暖爐,含笑走了進來,三人忙插燭也似的拜了下去。
她原是騎了馬出來的,此時因不願馬上迴宮,便牽了馬步行,遠遠的,卻聽見前頭傳來一陣鼓樂嗩呐,她側耳細聽,竟是送殯的哀樂,隱隱夾雜著一群孝子賢孫的痛哭聲。
出殯原也是平常事,上官顏夕並不理會,自顧自的走著,那頭一隊送葬隊伍已經逶迤著走了過來。
無論是引幡的還是抬棺的,又或者是吹打的還是扛了各色紙人紙馬的,皆是一襲黑衣,還有幾個和尚道士夾雜其中,擺出一副淒苦神色來,替那死者念經引渡。
打頭一個孝子,身上卻並沒有穿白麻布的孝服,僅著了一件普通的素袍,一路走著一路哭叫,“啊我的兒啊,你死得好慘啊——”
聲音裏卻又殊無悲意。
上官顏夕已是覺得奇怪,再看那棺材,固然雕工精美質地優良,卻僅長約一尺,再聯想到那人的年紀和說辭,或許是兒子年幼夭折了也說不定。
然,時人鮮少給幼子出殯,尤其是夭折的孩子,極少會這樣大辦的,她心裏好奇,便去看那神主牌位,上麵竟然寫著愛犬劉狼之靈位。
愛犬?劉狼?
敢情這是在給一條狗出殯?
周圍看熱鬧的百姓也是議論紛紛,就有那知道內情的對眾人道:“這是那個有名的混混劉二,指不定又要拿著這條狗屍去訛詐誰呢!”
眾人見他知道內情,少不得七嘴八舌紛紛發問,那人一一答了,又有其他人過來補充,上官顏夕混在人堆裏,聽了個明白。
原來這劉二是上京城裏著名的地痞,向來是個囂張跋扈的,因他跟上京府裏的衙差頭子是拜把子的兄弟,在百姓心中就是跟官府沾了親,等閑也無人敢惹,這劉二就鎮日裏鬥雞走狗無惡不作,最擅長的,卻是訛詐人。
他打春天起就養著一條狗,原是打算養肥了過年的時候做一頓狗肉火鍋,誰知道這狗在街上咬了人家的小孩,給那家父親打死,這劉二便不依不饒,給那狗出殯,趁機便想訛詐那被咬的人家,此時這送殯的隊伍並不是出城埋葬,而是去那家要錢的。
上官顏夕不免搖頭失笑,果然天下之大無奇不有。看過了這個插曲,她也就迴了宮。
因室內四角皆攏了炭盆,一室溫暖如春。上官顏夕便隻穿一件薄薄的狐皮小夾襖,長發並不綰髻,鬆鬆的用發繩紮了起來,一頭青絲烏黑油亮,隻戴了一副銀鑲珍珠的發箍,懶懶的靠在秋香色繡梅花的錦繡軟墊上,玉梓奉了香薷飲來,她接了過來慢慢吃著。
碧痕進來迴道:“殿下,範良人在外間等候,說是要求見。”
上官顏夕沉吟道:“這會子不早不晚的,她來見我做什麽?”
碧痕道:“奴婢也是這麽問的,範良人說,因晉封了良人,一切都是太子妃的恩典,便和陳良人並劉孺人商議了,擺了宴略慶賀一下,也是要謝太子妃給她們體麵,此番她過來,卻是想要邀請太子妃赴宴。”
範良人乃是東宮有職級的正經嬪禦,她來求見,卻是不好就這麽打發了,上官顏夕說不得隻得見上一見。因對碧痕道:“這會子我也懶怠換衣服出去見她,你便請她進來罷,左右也不是外人,便在這裏見也是一樣。”
這裏是上官顏夕寢殿的外間,亦是晨起睡前歇息之處,東宮嬪禦日常晨昏定省,向來是在棲梧殿的正殿,偶爾也在西次間接待她們,卻是第一次允許妃妾進入這間小室,也是給了範良人好大的體麵。
那範良人自是知道這一點,進門磕頭的時候格外激動。
上官顏夕便問起來意,她忙把對碧痕說過的話又重說了一遍,且加意奉承了一番,因著玄夜不在,年前也沒什麽大事,便是有什麽事,上官顏夕也懶得替易少君操心,便一口答應了必去。
不僅如此,上官顏夕還道:“你們擺宴,必是要花錢的,你們的份例我知道,也沒多少,我原是想著給你們漲些份例,卻是東宮規矩曆來如此,卻不好在我手裏改了,隻好先委屈著你們。咱們索性也驚動公中,若是缺什麽了隻管使人來告訴我,我裁奪著私下裏給你們添了便是。”
說著便吩咐秋若,“拿十兩銀子過來給範良人,做宴席的使費。”
那範良人忙歡歡喜喜的接了過來,不要錢的奉承話又說了一籮筐,方歡天喜地的迴了自己院子。
秋水和陳良人都在那裏候著,見範良人迴來,陳良人便問道:“如何,太子妃可是同意了?”範良人笑道:“太子妃想來也是無事,我一說,她就答應了,說是到了日子必來的。”
說著又把銀子拿出來給二人看過,說是太子妃給的宴席花費,陳良人又念佛不已,稱頌太子妃賢德。
秋水含著一腔的心事,聽了這話,麵上露出點喜色來,卻是咬了嘴唇沒說什麽。
到了日子,陳範二位並秋水便湊了份子錢,在後院的暖閣子裏擺起宴來,三個人湊了十兩銀子,再加上上官顏夕給的十兩,到也不算少了,廚房裏又格外巴結,無論菜品酒水皆是撿了上尖的呈上來,看著就極是體麵豐盛。
陳範二人皆坐在錦繡圓墩上,秋水卻獨自一個歪在窗前的羅漢床上,又加了軟墊靠著腰,兩位良人知她此番懷相不好,雖則心裏各有思量,麵上卻是一團和氣,隻讓秋水自在歪著,千萬不要拘束。
三人坐定了,又靜候了片刻,方有人來報太子妃到了,三人又急忙站起來迎接。
門簾掀起處,上官顏夕穿了一身緋紅的石榴花軟緞對襟長裙,裹了石青披風,手裏抱著個小暖爐,含笑走了進來,三人忙插燭也似的拜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