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失敗
帝女諜妃:邪王的心尖寵 作者:白了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官顏夕與父母享受天倫的時候,易少君正在別院裏憂心如焚,雖說對他而言多等個一兩天沒有關係,但是一天沒有塵埃落定,這心裏就一天不能踏實。
他再是藝高人膽大,也不能妄想視別家皇宮為自家後院般來去自如,再是守衛鬆散的皇宮那也是皇宮,再是弱小的國家那也有主權,他身為別國太子,若是不小心被人抓住了,這臉就丟大了,父皇再也不能饒了他。
而他目前,尚沒有積蓄足夠的勢力可以謀權篡位。
他也隻有耐心等待。
朝歌悄悄蹩了進來,躬身行禮,“殿下。”
“怎麽樣?”易少君沉聲問。
朝歌舔舔唇,“我們派出去的人已經接觸過周敞之,據他說扶搖國主前天朝議的時候對殿下還是充滿同情,雖未正麵同意借兵,態度確是有所鬆動,然到了昨天下午,他再去覲見的時候,國主卻說要慎重考慮。”
易少君聞言,幽黑眸色更加深濃,麵色幾番變幻方才問道,“可知是誰又從中說了些什麽?又或者還是趙奢從中作梗?”
從充滿同情態度鬆動到慎重考慮,也就是說基本杜絕了借兵的可能,這期間若無人進言,扶搖國主又怎會輕易改變主意?
朝歌身子躬得更低,“殿下,趙奢的態度一貫如此,周敞之說他在覲見之前聽說長公主在勤政殿裏,跟國主談了很長一段時間。”
長公主?上官顏夕!
易少君想起那日他潛伏在勤政殿外,正好看見她從後殿裏出來,笑得極是歡暢,莫非……
易少君原就是個多思多疑的性子,此時那點懷疑被撩撥起來,越想越覺得這位上官公主甚是可疑,他長身忽起,疾步走到朝歌麵前,連串命令發下去。
“你立刻聯絡我們在扶搖後宮的人,讓她設法把長公主的事,但凡是她能知道的,事無巨細統統上報給我!”
“立時派人去邊界查探,重點查探上騰最近有無異動!”
“命令在都中的人,嚴密監視我那個好弟弟!說了什麽做了什麽一一記錄!”說到好弟弟三個字,易少君的聲音裏頗有些咬牙切齒。
他踱來踱去,唯有最後一條命令,實在委決不下,他薄唇緊抿雙手握拳,好半晌才下定決心,“傳令給瀾尚,整軍!備戰!”
最後四個字說完,已是麵色鐵青。
朝歌聽到最後一條命令霍然抬頭,瀾尚,是易少君私兵的統帥,亦是易少君最信任的下屬。
朝歌深知這支私兵對於易少君的重要程度,額頭豆大的冷汗瞬間冒了出來,聲音也開始發抖,“殿下……”
易少君舉起左手打斷朝歌的話,斷喝一聲,“快去!”
朝歌惶惶轉身,飛奔下去傳令。易少君垂手而立,雙目迸出的怒火簡直要把對麵的牆壁給射穿,上官顏夕,千萬別讓我證實是你在搗鬼!
然,事情終是被證實了。
午夜時分,朝歌來報,“殿下,我們在坤和宮的人傳出來消息,上官長公主去給姚皇後請安的時候曾明確表示,扶搖國主不應該借兵給殿下,態度甚是堅決。”
“哪一天?”易少君麵無表情。
朝歌詫異何以太子竟想起追問這些細節,飛快的說了個日期,易少君冷笑連連,果然!
正是他“偶遇”上官顏夕的那一天!
卻原來,她早已打定了主意!卻原來,她始終都是在做戲!這一刻,易少君對上官顏夕的恨到達了頂點。你不借便不借,卻又何苦,搞出這一番做作!
他連連冷笑起來,終日打雁,卻不防今日被雁啄瞎了眼睛!
想起那張似曾相識的容顏,他又握緊了拳頭,上官顏夕,你到底想要怎樣?
他霍然想起一事,盯住朝歌,“上騰那邊形勢如何?”
讓瀾尚整軍備戰不過是下下策,他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隻要上騰還在觀望,他就有機會再另想辦法。
“還沒有消息傳迴來。”朝歌話音未落,一隻灰色信鴿悄然落地,他麵色變了變,疾步上前,從信鴿腳底的銅管中取出一張折成長條的密報呈給易少君。
這是南月軍中的信鴿,邊界,定是出了大變故!
易少君徐徐展開密報,麵上青筋連番跳動,一手下意識的緊緊攥住密報,手掌再度展開的時候,那紙已經化為齏粉散落在地。
上騰大軍集結,疑似欲發動總攻,請殿下速速帶兵來援!
易少君怒極,恨過了頭反而笑出聲來,速速帶兵來援,帶哪裏的兵?
“你讓瀾尚……”他輕聲吩咐朝歌。
話未說完,朝歌已經撲通跪地,抱住了易少君的腿。他雖沒有看過密報,然跟隨易少君多年,此次更是隨他出征隨他借兵,猜也能猜出來發生什麽事,必然是邊界有變!
他抬眼看向太子,語帶哭腔,“殿下,不能啊!瀾尚大人不能輕易暴露啊!”
易少君頹然而笑,他的怒火太多太盛,已經到了不知道如何發作的地步,他看著腳下的朝歌,語聲緩慢,“為今之計,不讓瀾尚出兵,又能從哪裏變出一支兵來?”
朝歌艱難的咽了咽口水,“我們還可以去仁和……”
“晚了,朝歌,一切都太晚了。”他親手扶起朝歌,“你也別趴著了,起來吧。”
朝歌能跟隨在易少君身邊爬至心腹,自然不是蠢貨,他心底思量片刻已經明了,“是那位長公主?她故意拖延時間?”
易少君眉頭微蹵,“是巧合,還是她有消息來源渠道?她是故意設局想要置我於死地,還是誤打誤撞?”
這位公主,好像有點不簡單呢!若不是親眼所見,易少君絕不相信一個十四歲的深宮少女能想出這等毒計,也絕不相信她能有辦法提前獲知上騰國的動向!
然,若是不信,又如何解釋她的所作所為?
他揮手,有些心灰意冷,“讓瀾尚急行軍去邊界增援吧。”
朝歌不敢再勸,太子此番出兵,朝中上下並不看好,不得已立了軍令狀,相較於東宮寶座易主,暴露私兵更能讓人接受一些。
他再是藝高人膽大,也不能妄想視別家皇宮為自家後院般來去自如,再是守衛鬆散的皇宮那也是皇宮,再是弱小的國家那也有主權,他身為別國太子,若是不小心被人抓住了,這臉就丟大了,父皇再也不能饒了他。
而他目前,尚沒有積蓄足夠的勢力可以謀權篡位。
他也隻有耐心等待。
朝歌悄悄蹩了進來,躬身行禮,“殿下。”
“怎麽樣?”易少君沉聲問。
朝歌舔舔唇,“我們派出去的人已經接觸過周敞之,據他說扶搖國主前天朝議的時候對殿下還是充滿同情,雖未正麵同意借兵,態度確是有所鬆動,然到了昨天下午,他再去覲見的時候,國主卻說要慎重考慮。”
易少君聞言,幽黑眸色更加深濃,麵色幾番變幻方才問道,“可知是誰又從中說了些什麽?又或者還是趙奢從中作梗?”
從充滿同情態度鬆動到慎重考慮,也就是說基本杜絕了借兵的可能,這期間若無人進言,扶搖國主又怎會輕易改變主意?
朝歌身子躬得更低,“殿下,趙奢的態度一貫如此,周敞之說他在覲見之前聽說長公主在勤政殿裏,跟國主談了很長一段時間。”
長公主?上官顏夕!
易少君想起那日他潛伏在勤政殿外,正好看見她從後殿裏出來,笑得極是歡暢,莫非……
易少君原就是個多思多疑的性子,此時那點懷疑被撩撥起來,越想越覺得這位上官公主甚是可疑,他長身忽起,疾步走到朝歌麵前,連串命令發下去。
“你立刻聯絡我們在扶搖後宮的人,讓她設法把長公主的事,但凡是她能知道的,事無巨細統統上報給我!”
“立時派人去邊界查探,重點查探上騰最近有無異動!”
“命令在都中的人,嚴密監視我那個好弟弟!說了什麽做了什麽一一記錄!”說到好弟弟三個字,易少君的聲音裏頗有些咬牙切齒。
他踱來踱去,唯有最後一條命令,實在委決不下,他薄唇緊抿雙手握拳,好半晌才下定決心,“傳令給瀾尚,整軍!備戰!”
最後四個字說完,已是麵色鐵青。
朝歌聽到最後一條命令霍然抬頭,瀾尚,是易少君私兵的統帥,亦是易少君最信任的下屬。
朝歌深知這支私兵對於易少君的重要程度,額頭豆大的冷汗瞬間冒了出來,聲音也開始發抖,“殿下……”
易少君舉起左手打斷朝歌的話,斷喝一聲,“快去!”
朝歌惶惶轉身,飛奔下去傳令。易少君垂手而立,雙目迸出的怒火簡直要把對麵的牆壁給射穿,上官顏夕,千萬別讓我證實是你在搗鬼!
然,事情終是被證實了。
午夜時分,朝歌來報,“殿下,我們在坤和宮的人傳出來消息,上官長公主去給姚皇後請安的時候曾明確表示,扶搖國主不應該借兵給殿下,態度甚是堅決。”
“哪一天?”易少君麵無表情。
朝歌詫異何以太子竟想起追問這些細節,飛快的說了個日期,易少君冷笑連連,果然!
正是他“偶遇”上官顏夕的那一天!
卻原來,她早已打定了主意!卻原來,她始終都是在做戲!這一刻,易少君對上官顏夕的恨到達了頂點。你不借便不借,卻又何苦,搞出這一番做作!
他連連冷笑起來,終日打雁,卻不防今日被雁啄瞎了眼睛!
想起那張似曾相識的容顏,他又握緊了拳頭,上官顏夕,你到底想要怎樣?
他霍然想起一事,盯住朝歌,“上騰那邊形勢如何?”
讓瀾尚整軍備戰不過是下下策,他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隻要上騰還在觀望,他就有機會再另想辦法。
“還沒有消息傳迴來。”朝歌話音未落,一隻灰色信鴿悄然落地,他麵色變了變,疾步上前,從信鴿腳底的銅管中取出一張折成長條的密報呈給易少君。
這是南月軍中的信鴿,邊界,定是出了大變故!
易少君徐徐展開密報,麵上青筋連番跳動,一手下意識的緊緊攥住密報,手掌再度展開的時候,那紙已經化為齏粉散落在地。
上騰大軍集結,疑似欲發動總攻,請殿下速速帶兵來援!
易少君怒極,恨過了頭反而笑出聲來,速速帶兵來援,帶哪裏的兵?
“你讓瀾尚……”他輕聲吩咐朝歌。
話未說完,朝歌已經撲通跪地,抱住了易少君的腿。他雖沒有看過密報,然跟隨易少君多年,此次更是隨他出征隨他借兵,猜也能猜出來發生什麽事,必然是邊界有變!
他抬眼看向太子,語帶哭腔,“殿下,不能啊!瀾尚大人不能輕易暴露啊!”
易少君頹然而笑,他的怒火太多太盛,已經到了不知道如何發作的地步,他看著腳下的朝歌,語聲緩慢,“為今之計,不讓瀾尚出兵,又能從哪裏變出一支兵來?”
朝歌艱難的咽了咽口水,“我們還可以去仁和……”
“晚了,朝歌,一切都太晚了。”他親手扶起朝歌,“你也別趴著了,起來吧。”
朝歌能跟隨在易少君身邊爬至心腹,自然不是蠢貨,他心底思量片刻已經明了,“是那位長公主?她故意拖延時間?”
易少君眉頭微蹵,“是巧合,還是她有消息來源渠道?她是故意設局想要置我於死地,還是誤打誤撞?”
這位公主,好像有點不簡單呢!若不是親眼所見,易少君絕不相信一個十四歲的深宮少女能想出這等毒計,也絕不相信她能有辦法提前獲知上騰國的動向!
然,若是不信,又如何解釋她的所作所為?
他揮手,有些心灰意冷,“讓瀾尚急行軍去邊界增援吧。”
朝歌不敢再勸,太子此番出兵,朝中上下並不看好,不得已立了軍令狀,相較於東宮寶座易主,暴露私兵更能讓人接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