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從來不是單純的軍事問題,更是深刻的政治利益難以調和的矛盾,隻有一方倒下,才能使矛盾暫時緩解。 ? 當然,不要奢望永久的和平,隻要人類存在與展,稀缺的資源必然導致爭鬥。和平,不過是為下場戰爭積澱實力,而且和平,從來都是強勢的一方決定的。


    暗黑大6,雖然有不少的國家或地區,但是很簡單地劃分成兩個陣營,聖光城與暗黑帝國,而且劃分的標準也很簡單,就是人種的元素屬性。而秉承神靈的安排,聖光城方麵對於暗黑元素修習者從來都是斬草除根絕不姑息的。故而雙方沒有緩和的餘地。


    聖光城方麵是一個由教廷主導的多個國家與城邦參與的聯合體。當然這些國家還是有著充分獨立性的,各自為政,之所以如此順從教廷的指揮源自他們所在國家起源的問題。聖光城所有的國家的締造者,都是跟隨任教皇開疆拓土與暗黑帝國作戰的功臣,按照功勞的大小,劃分出今天的聖光城各個國家城邦的疆域。


    雖然教廷宣稱國王和貴族是神靈在大6上的代表,也就是君權神授,而教廷也標榜自己不幹涉下屬國家的內政。隻是也僅僅是這樣說說而已,幾乎每一個國家的所有臣民,都是教廷的信徒;幾乎每天的每一個時刻,都會響起神聖的讚歌。在這種情況下,國王的權力也是縮水的,麵對教廷,沒有一個貴族擁有平時那種脫眾生的權力。


    教廷安插在各個國家的教士們充分揮了他們巨大的作用,在無時無刻不在全方位的影響著國家的統治。而小貴族也依托教廷的影響,防止大勢力的侵吞,總之宗教的力量已經越了國王的影響,皇帝的敕命不及教士的宣揚。雖然三大帝國的皇帝們很想與教廷分庭抗禮,可是,皇帝們建立在教廷基礎上的統治怎麽可能再分彼此呢?


    毫無疑問,教廷麾下的國家或是城邦都是實行獨裁統治的。獨裁也是需要很苛刻條件的。


    神聖與正義是獨裁的外衣,如果沒有神聖感或是正義的號召,那麽獨裁也就是**裸的暴力,也就缺少了柔性的感召,統治隻有對抗而難以緩和。


    暴力與強勢是獨裁的基礎。想要行使獨裁乾綱獨斷的權力,必須要有強大的實力來壓服或鏟除敢於不聽命者。一旦獨裁者失去了手中的軍隊刀槍,或者獨裁者依賴的武力腐朽變質,那麽獨裁將分崩離析,或被取而代之,或是國家分裂,征伐不斷。獨裁者與獨裁者是不能共容的。


    此外,愚昧是獨裁的前提條件。隻有愚昧的人,才能夠被獨裁者輕易籠絡,按照獨裁者的意誌行動。即便覺醒自我的人也難以撼動整個大局的沉默,故而也隨之沉淪。同時,獨裁這為了維護其統治,也會利用宗教或是其他洗腦似的的教育,將人類自由的思維窒息掉,從而達到平穩統治的目的。當然,這種手段比單純的暴力要好許多,畢竟,在柔性的愚民政策下,民眾還能有自欺欺人的安於現狀的借口,用獨裁者的道理怎麽可能推翻獨裁者的作為呢?


    可想而知,實行獨裁統治的聖光城方麵帝國們,怎麽可能離開教廷的左右呢,除非打破重建,否則斷然沒有這些國君拒絕教廷的可能。當然,皇帝們與貴族們也是不甘心做傀儡的,在暗地裏,大家勾心鬥角還是時有生的,隻是明麵上還是一團和氣。


    聖光城方麵是一個聯合體,各個成員之間肯定是懷有私心的,對於這一點,教廷竭盡全力也是無可奈何。隻能按照各個國家的人口平均攤派,也算是相對比較公平了。就是進攻時也是按照比例分派軍隊的,誰也不想損失太多的實力而被別人占了便宜。所以,教廷無奈之下隻能派出蘭爾斯紅衣大主教協調命令,否則真沒有人能夠整合這一盤散沙。


    不過教廷也不是沒有辦法,除了一貫的宣傳蠱惑外,教廷又祭出了最有用的大旗,即利誘。這可不是簡簡單單金錢官位之類的東西,而是許諾將一如第一次聖戰般根據功勳建立國家。衡量軍功的手段也很簡單,就是異端的頭顱。那些想跟在後麵搶地盤的做法是完全行不通的。這也是教廷總結出的最合理的方法,很具有可操作性。而當年三大帝國的疆土,無一不是暗黑帝國民眾頭顱堆起來的,至今在聖光城方麵,仍有一堆堆高聳入雲的京觀。這也是聖光城最具特色的景點之一。


    暗黑帝國方麵則是一個統一的國家,由一個皇帝領導,也沒有教廷之類的宗教機構在旁邊指手畫腳,沒有聖光城方麵那種多方聯合人心不齊的憂慮。不過,這也隻是表麵上的光鮮,皇帝在世的時候都沒有解決這種貴族割據一方的格局,現在三大世家上位,依然是景色依舊。三大公爵們終於明白了當初皇帝是何等的鬱悶煩惱。此時反抗者變成了壓迫者,在野黨成了執政黨,三大公爵現此時的形勢比皇帝在時還遭。


    在皇室號令天下的時候,世家的權勢可以說是炙手可熱的,成了貴族們對抗皇室集權的代表,絕大部分的中小貴族們圍繞在世家們周圍,那種感覺真是好不痛快。可以說,正是中小貴族們的依附,才讓世家的權勢無限製的膨脹,讓皇室無數年的集權努力盡歸流水。否則皇室怎麽可能努力了五百年還是不能真正按照自己的意誌來實行變革呢,就是皇室與貴族們的根本利益產生了矛盾,才讓三大世家漁翁得利。


    可是三大世家做事也太絕了些,竟然讓整個皇室的嫡傳血脈幾乎斷絕,隻有一個公主不知所蹤。而且弑君這種事情,也不是隨便就能做的,臣子作亂以下犯上,那種名聲也不是那麽好聽的。三大世家選擇的時候、選擇的方式都太過極端了,讓所有的貴族們心存餘悸。是的,如果沒有白衣軍緊隨其來的進攻,那麽貴族們也會對三大世家俯稱臣,畢竟三大世家無數年來的威名也太厲害了。


    不過三大世家做事有些不地道,剛踏入皇帝的宮殿就開始擺譜了,連皇帝都沒能實行的新政倒讓三大世家改改形式強力推行了。這可是關乎自家榮辱利益的,貴族們怎麽可能老老實實聽話呢,盡管很少的人公然反抗,但是暗地裏的不合作已經是明目張膽了。貴族們與世家的蜜月度過了,現在分贓不成反而連老本都不保,這如何能讓貴族們心服口服。


    而忠君愛國,這些口號般的東西大家都會喊,不過大家也都隻是喊。世家們做初一,貴族們也就成了十五,反正世家自顧不暇,哪有能力壓服貴族們呢?三大世家可不等同於皇室,皇室嫡係人煙稀少,故而要統治帝國還要大力提拔貴族,而世家則沒有這種可能,那麽多近親排隊等著,怎麽可能給外人機會呢。人才,三大世家自產的都夠用了,怎麽會使用忠心難料的外人呢?


    這種渾水摸魚的時刻,貴族們也不甘心坐以待斃。故而合縱連橫結盟聯姻者有之,擴充備戰有之,隻是現在所有的人都很安靜,都在看著世家們與白衣軍兩強對抗的結果。若世家不能輕鬆勝出,那麽世家就要麵對遍地開花四處狼藉的反抗了。商人們愛錢,貴族們愛權,這是天生的。世家與貴族的決裂也是必然。權力的分割若不能讓人滿意,隻能導致新一輪的戰鬥。


    盡管三大世家瓜分了皇室的領地,讓自己的實力更上一層樓。不過,世家對上了比皇室龐大許多的敵人,聖光城,公爵們手裏掌握的機動兵力反而降低了許多。除非能夠解決白衣軍的入侵,否則公爵們是收拾不了鼠兩端的貴族的。


    三大世家們也感覺到當家難了,也能夠深深理解皇帝的苦心孤詣。可是這又能如何呢,貴族們不會再跟著世家走了,因為世家們的地位使得他們要集權,要充分掌握帝國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不可能任由貴族們把持地方政權。世家們此刻調動的資源甚至不如以前多,貴族們大部分都是虛與委蛇地送上點心意就完了,沒有真心幫助世家抗敵的。至於威逼利誘,貴族可不是傻子,何況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世家們也不想將中小貴族逼到揭竿而起的地步。


    相對於聖光城,暗黑帝國絕對是處在劣勢。人口、疆域、產出都是遠遠不及聖光城的,再者聖光城由教廷居中統籌調動,可以將聖光城的優勢揮到最大,避免內耗,而世家們卻不能讓貴族們接受臣服的命運,貴族們也是能敷衍就敷衍,絕對沒有舍己為人的偉人出現。世家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權力,卻也失去了萬眾一心的支持。人心最是善變,世家們被數百年來貴族們的鼎力支持給迷惑住了,貴族們支持世家也隻是為了支持自己呀,而一旦世家們做出不利於貴族們的舉措,那麽這個沒有盟約的聯盟也就是同床異夢了。


    失去了萊斯特堡那一道天險的遮蔽,帝國也就隻剩下了內線作戰的優勢了,幸而帝國的士兵們素質遠遠過白衣軍,否則真的是令人絕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界秘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獨此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獨此木並收藏神界秘史最新章節